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3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是一种农业机械中水稻插秧机,特别涉及直 齿曲柄双控制水稻秧苗分插机构。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水稻插秧是水稻栽植得重要的农艺手段,过去大都以手工栽植为主,我国是最早研制、生产 和使用水稻插秧机的国家之一,从1980年起,国外开始致力于新型分插机构的研究,曲柄 摇杆、连杆式分插机构的出现使日本水稻插秧机的科技水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纪80 年代中期日本行星齿轮式分插机构的研制成功,出现了高速水稻插秧机。目前高速插秧机 已成为时代的潮流,分插机构是插秧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相继出现应用 于高速插秧机的分插机构有旋转滑道式分插机构、(偏心、椭圆)齿轮行星系分插机构、偏 心链轮分插机构、正齿行星齿轮分插机构和差数分插机构等;以上机构均能满足高速插秧 的要求,但是由于机构采用非圆齿轮(即偏心齿轮、椭圆齿轮等)和旋转滑道、偏心链轮等 来实现秧臂的运动轨迹,对加工质量和配合精度要求很高,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常常由于加 工质量和配合精度达不到要求而产生旋转臂中的非圆齿轮工作的不稳定性,造成秧爪的实 际运动轨迹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偏差,影响插秧质量,原因是非圆齿轮、旋转滑道和偏心链轮 对精度等级要求高、加工难度大,产品很难达到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发明目的在于设计制造一种与现 有技术完全不同,在性能结构、运动规律和适应性方面更好的分插机构,以降低加工制造难 度,提高产品的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力求能使中小企业也可以进行生产,加快产品的推 广应用。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是这样实现的含栽植部、动力传 动部和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偏心轮、中间轮、连杆、太阳轮、摆盘、主动齿轮、旋转臂、 栽植臂、转轴、链轮、从动齿轮和动力传动箱体、旋转臂外壳、栽植臂连接轴、插秧爪、铰链轴 和副轴等组成;转轴中段安装在动力传动箱体内,两端安装旋转臂,旋转臂通过行星轮驱动 栽植臂运动;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栽植臂和栽植臂连接轴组成,插秧爪安装在栽植臂前 端,栽植臂后端和栽植臂连接轴连成一体;B、动力传动部由偏心轮、连杆、摆盘、主动齿轮、转轴、链轮、从动齿轮和动力传动 箱体、铰链轴和副轴组成;动力传动箱体内的转轴上依次固定安装摆盘、主动齿轮、链轮和 另一端摆盘,摆盘通过铰链轴连接连杆,主动齿轮和链轮是连体结构,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 轮,另一端摆盘通过传动小转轴连接偏心轮,连杆、从动齿轮和偏心轮依次套装在副轴相应 一定位置,副轴由轴承座安装在动力传动箱体内、转轴一侧;[0007]C、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中间轮、太阳轮、旋转臂外壳组成旋转臂外壳和 太阳轮依次安装在转轴端部,太阳轮啮合中间轮,中间轮啮合行星轮,太阳轮、中间轮和行 星轮同平面轴线平行安装在旋转臂外壳一定位置;行星轮和连接轴套装成运动副。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的有益效果栽植臂结构简单,容 易制造、安装和维修,插秧精度容易控制,便于广大农民的使用;降低了制造难度,也降低了 制造成本;改变杆的不同长度,满足不同的插秧需求,达到不同需要的插秧效果,机构的适 应性强。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平面简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轴测简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旋转臂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装配示意图图中行星轮
(I)、偏心轮⑵、中间轮(3)、连杆(4)、太阳轮(5)、摆盘(6)、主动齿轮(7)、旋转臂(8)、栽 植臂(9)、转轴(10)、链轮(11)、从动齿轮(12)和动力传动箱体(13)、旋转臂外壳(14)、栽 植臂连接轴(15)、插秧爪(16)、铰链轴(17)、副轴(1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由含栽植部、动力传动部和行星轮 系旋转部,由行星轮(1)、偏心轮(2)、中间轮(3)、连杆(4)、太阳轮(5)、摆盘(6)、主动齿轮 (7)、旋转臂(8)、栽植臂(9)、转轴(10)、链轮(11)、从动齿轮(12)和动力传动箱体(13)、旋 转臂外壳(14)、栽植臂连接轴(15)、插秧爪(16)、铰链轴(17)、副轴(18)组成;转轴(10) 中段安装在动力传动箱体(13)内,两端安装旋转臂(8),旋转臂(8)通过行星轮(1)驱动栽 植臂(9)运动;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16)、栽植臂(9)和栽植臂连接轴(15)组成,插秧爪 (16)安装在栽植臂(9)前端,栽植臂(9)后端和栽植臂连接轴(15)连成一体;B、动力传动部由偏心轮(2)、连杆(4)、摆盘(6)、主动齿轮(7)、转轴(10)、链轮
(II)、从动齿轮(12)和动力传动箱体(13)、铰链轴(17)和副轴(18)组成;动力传动箱体 (13)内的转轴(10)上依次固定安装摆盘(6)、主动齿轮(7)、链轮(11)和另一端摆盘(6), 摆盘(6)通过铰链轴(17)连接连杆(4),主动齿轮(7)和链轮(11)是连体结构,主动齿轮 (7)啮合从动齿轮(12),另一端摆盘(6)通过铰链轴(17)连接偏心轮(2),连杆(4)、从动 齿轮(12)和偏心轮(2)依次套装在副轴(18)相应一定位置,副轴(18)由轴承座安装在动 力传动箱体(13)内、转轴(10) 一侧;C、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1)、中间轮(3)、太阳轮(5)、旋转臂外壳(14)组 成旋转臂外壳(14)和太阳轮(5)依次安装在转轴(10)端部,太阳轮(5)啮合中间轮(3), 中间轮⑶啮合行星轮(1),太阳轮(5)、中间轮(3)和行星轮⑴同平面轴线平行安装在 旋转臂外壳(14) 一定位置;行星轮(1)和连接轴(15)套装成运动副。
权利要求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其特征在于含栽植部、动力传动部和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1)、偏心轮(2)、中间轮(3)、连杆(4)、太阳轮(5)、摆盘(6)、主动齿轮(7)、旋转臂(8)、栽植臂(9)、转轴(10)、链轮(11)、从动齿轮(12)和动力传动箱体(13)、旋转臂外壳(14)、栽植臂连接轴(15)、插秧爪(16)、铰链轴(17)、副轴(18)组成;转轴(10)中段安装在动力传动箱体(13)内,两端安装旋转臂(8),旋转臂(8)通过行星轮(1)驱动栽植臂(9)运动;A、栽植部栽植部由插秧爪(16)、栽植臂(9)和栽植臂连接轴(15)组成,插秧爪(16)安装在栽植臂(9)前端,栽植臂(9)后端和栽植臂连接轴(15)连成一体;B、动力传动部由偏心轮(2)、连杆(4)、摆盘(6)、主动齿轮(7)、转轴(10)、链轮(11)、从动齿轮(12)和动力传动箱体(13)、铰链轴(17)和副轴(18)组成;动力传动箱体(13)内的转轴(10)上依次固定安装摆盘(6)、主动齿轮(7)、链轮(11)和另一端摆盘(6),摆盘(6)通过铰链轴(17)连接连杆(4),主动齿轮(7)和链轮(11)是连体结构,主动齿轮(7)啮合从动齿轮(12),另一端摆盘(6)通过铰链轴(17)连接偏心轮(2),连杆(4)、从动齿轮(12)和偏心轮(2)依次套装在副轴(18)相应一定位置,副轴(18)由轴承座安装在动力传动箱体(13)内、转轴(10)一侧;C、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1)、中间轮(3)、太阳轮(5)、旋转臂外壳(14)组成旋转臂外壳(14)和太阳轮(5)依次安装在转轴(10)端部,太阳轮(5)啮合中间轮(3),中间轮(3)啮合行星轮(1),太阳轮(5)、中间轮(3)和行星轮(1)同平面轴线平行安装在旋转臂外壳(14)一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其特征在于行星轮(1) 和连接轴(15)套装成运动副。
专利摘要后置直齿曲柄双控制秧苗分插机构,是一种农业机械中水稻插秧机,特别涉及直齿曲柄双控制水稻秧苗分插机构;含栽植部、动力传动部和行星轮系旋转部,由行星轮、偏心轮、中间轮、连杆、太阳轮、摆盘、主动齿轮、旋转臂多个零件组成;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安装和维修,插秧精度容易控制,便于广大农民的使用;降低了制造难度,也降低了制造成本;改变杆的不同长度,满足不同的插秧需求,达到不同需要的插秧效果,机构的适应性强。
文档编号A01C11/02GK201709114SQ20092014399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2日
发明者于建, 薛永风, 赵伟康, 高阳 申请人:赵伟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