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晒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41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晾晒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尤其涉及一种晾晒桶,
背景技术
人们在天气好时尤其是阳光充足的时候,都喜欢晾晒一些物体,比如辣 椒、白菜、地瓜干等等,但是在晾晒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天气突变,如下雨或 者刮风,若此时家里还没有人,那些可能就快晾晒好的物体就^^故一场雨而 淋坏了,而且晾晒的物体暴露在空气中,时间长了其表面还容易沾上灰尘, 既不千净也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人们在晾晒物体时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晾BS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題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晾晒桶由桶盖和桶 体组成,所述桶盖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棱柱体且由透明材料制成, 一横梁位 于所述桶盖的中空结构中并固定于桶盖的两端,所述桶盖的顶端具有多个桂 钩;所述桶体为具有中空结构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所述桶体的上端沿橫梁 长度的方向上具有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橫粱的 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实用新型晾降桶晾晒物体时,将需要 晾晒的物体^t在桶体内,再将桶体通过挂钩挂在桶盖的横梁上,再将桶盖通 过其顶端的桂钩桂在一定高度处即可,桶盖的小兩亭的样式可以有效地挡住 雨水和灰尘的l,而且阳光可以透过透明的桶盖使桶体内的物体进行充分的晾晒,同时,由于桶盖和桶体均为中空结构,并通过桂钩实现连接,因为 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密封的,便于通风,
附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晾晒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桶盖,2、桶体,3、橫梁,4、挂钩,5、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 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晾晒桶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所示,所述晾晒桶由桶 盖1和桶体2组成,所述桶盖1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棱柱体且由透明材^^J 成,所^it明材料为玻璃或者其他透明的塑料,这样可以保证阳光的透入。 一橫梁3位于所述桶盖1的中空结构中并固定于桶盖1的两端,所述桶盖1 的顶端具有多个挂钩4,可以将本实用新型的晾晒桶桂在一定高度处,从而 节省地面的空间。所述桶体2为具有中空结构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所iUl 体2的深度不限制,如果晾晒的物M少,深度可以不必很大,将需要晾晒 的物体平铺在桶底即可,如果晾晒的物員多,深度就需要很大,此时不能 简单地将所有需要晾晒的物体都^桶体2内,因为会存在下部需要晾晒的 物体故上部的物体挤压的问题,可以将需要晾晒的东西用織子穿在一起再系 到橫梁上即可,所述桶体2的上端沿横梁3长度的方向上具有两个桂钩5, 桶体2通过挂钩5用于挂在横梁3上而与桶盖1连接,由于桶盖1和桶体2 均为中空结构,加上挫钩5的存在,桶盖1和桶体2之间不会完4^合,以 便通风。所述两个桂钩5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横梁3的长度。使用本实用新型晾晒桶晾晒物体时,将需要晾晒的物体放在桶体2内,再将桶体2通 过挂钩5挂在桶盖1的横梁3上,再将桶盖1通过其顶端的桂钩4挂在一定 高度处即可,桶盖1的小雨亭的样式可以有效地挡住雨水和灰尘的i^w,而 且阳光可以透过透明的桶盖l使桶体内的物体进行充分的晾晒,同时,由于 桶盖1和桶体2均为中空结构,并通过挂钩5实现连接,因为两者之间并非 完全密封的,便于通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 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晾晒桶,其特征在于,由桶盖(1)和桶体(2)组成,所述桶盖(1)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棱柱体且由透明材料制成,一横梁(3)位于所述桶盖(1)的中空结构中并固定于桶盖(1)的两端,所述桶盖(1)的顶端具有多个挂钩(4);所述桶体(2)为具有中空结构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所述桶体(2)的上端沿横梁(3)长度的方向上具有两个挂钩(5),所述两个挂钩(5)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横梁(3)的长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晾晒桶由桶盖和桶体组成,所述桶盖为具有中空结构的三棱柱体且由透明材料制成,一横梁位于所述桶盖的中空结构中并固定于桶盖的两端,所述桶盖的顶端具有多个挂钩;所述桶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桶体的上端具有两个挂钩,所述两个挂钩之间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横梁的长度。晾晒物体时,将需要晾晒的物体放在桶体内,再将桶体通过挂钩挂在桶盖的横梁上,再将桶盖通过其顶端的挂钩挂在一定高度处即可,桶盖的小雨亭的样式可以有效地挡住雨水和灰尘的进入,而且阳光可以透过透明的桶盖使桶体内的物体进行充分的晾晒,同时,由于桶盖和桶体均为中空结构,并通过挂钩实现连接,因为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密封的,便于通风。
文档编号A01F25/12GK201409322SQ20092014929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3日
发明者魏 王 申请人:魏 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