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0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物种植袋技术领域,特指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
技术背景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越来越高,花草树木的种植业日趋规模化、工厂化,种植袋的使用率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国土绿化率,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但由于植树造林手段落后,缺乏后期营养,植树造林成活率比较低,从而造成年年造林不成林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气候条件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植树时向植株所浇的水及所施的肥,很快通过周围的土壤流失,造成植物缺水或缺养分而不能存活,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方便移动的种植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其特征在于
在由经编网布围成的柱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开设有可通过魔术扣开合的一字型的开口,在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手;
或在由经编网布围成的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通过魔术扣开合的开口盖,并在两个相对的柱面上设置有拉手;
或由经编网布形成一端开口的口袋,在开口外设置有袋盖,在袋盖和开口上均设置有开合袋盖和开口的魔术扣。
3上述的拉手为在同一拉手的轴线上一列设置有两个提手。 上述的在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盖是在在柱体的上端面的中部 开设有开口盖。
上述的柱体为矩形的柱体。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 本实用新型的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2、 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拉手可使分散袋体受力,方便搬运;
3、 本实用新型可在墙体、屋顶、路边等场合作移动式绿化等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开口盖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把手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开口未封闭前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开口封闭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l:参见图1一2:
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在由经编网布10围成的矩形的柱体的上端 面的中部开设有可通过魔术扣40开合的一字型的开口 20,在开口 20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手30,该拉手30为在同一拉手的轴线上一列设置 有两个提手。
实施例2:参见图3—5:
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在由经编网布10围成的矩形的柱体的上端 面的中部开设有通过魔术扣40开合的开口盖21,并在两个相对的柱面上设置有拉手30,该拉手30为在同一拉手的轴线上一列设置有两个提手。
实施例3:参见图6—7:
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由经编网布10形成一端开口的口袋,在开
口外设置有袋盖50,在袋盖50和开口上均设置有开合袋盖和开口的魔术扣40。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通过打开种植袋上的开口,将营养土放入袋中,即可进行植物培育,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设置的拉手可使分散袋体受力,方便搬运;可在墙体、屋顶、路边等场合作移动式绿化等用。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其特征在于在由经编网布围成的柱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开设有可通过魔术扣开合的一字型的开口,在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手;或在由经编网布围成的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通过魔术扣开合的开口盖,并在两个相对的柱面上设置有拉手;或由经编网布形成一端开口的口袋,在开口外设置有袋盖,在袋盖和开口上均设置有开合袋盖和开口的魔术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拉手为在同一拉手的轴线上一列设置有两个提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柱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开口盖是在在柱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开设有 开口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柱体为矩形的柱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种植袋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可移动式植物种植袋,在由经编网布围成的柱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开设有可通过魔术扣开合的一字型的开口,在开口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拉手,本实用新型的重量轻,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设置的拉手可使分散袋体受力,方便搬运;可在墙体、屋顶、路边等场合作移动式绿化等用。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414317SQ200920185558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8日
发明者韩国方 申请人:浙江天源网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