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温室的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26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温室的挡水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温室的挡水板。
背景技术
温室(如玻璃温室和PC板温室)由于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能,目前已广 泛应用于各种蔬菜和花卉等农作物的无土栽培。为了使温室顶部能更好的吸收阳光,提高 透光率,并容易排放雨水,常见的温室多采用双坡形屋顶结构,例如常见的文洛式温室。图 1示出了温室骨架结构的一般性示意图。如图1所示,温室的骨架包括多个立柱101、屋脊 102和屋脊102的两侧分别设置的多个桁条103,该桁条用于镶嵌屋顶玻璃,上述立柱101 垂直固定在地基上,用于承载整个温室结构的重量。在相邻两个屋脊102之间设置有天沟 104,用于排放积聚在屋顶上的雨水和由于温度变化凝结的冷凝水,并实现一部分承重的功 能。在温室的跨度方向上设置有水平的桁架105,玻璃温室屋顶的荷载通过安装玻璃的桁 条103传递到天沟104,再通过天沟104将荷载传到跨度方向上的桁架105和立柱101,最 终通过立柱101传递到温室地基。如图1所示,多个这样的温室结构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 连栋温室。 在现有的连栋温室中,外围天沟106的一侧连接屋顶的桁条和屋顶玻璃,底端连 接侧墙,而外围天沟远离屋顶的一侧直接裸露,如图1中的外围天沟106,当屋顶玻璃上的 雨水急速流下时会直接冲击到外围天沟的外侧,导致温室中的外围天沟无法正常收集雨 水,使得雨水进入温室或破坏侧墙风机。 因此,如何使温室中的外围天沟能够正常收集雨水,保证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 侧墙风机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温室的挡水板,其包括挡水板本 体和连接该挡水板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挡水板通过该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温室中的外围天沟 远离屋顶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本体的顶端连接有钩状部,以及,挡水板本体还连接有相向 的钩状卡头,该钩状卡头位于所述连接部和钩状部之间,且朝向所述屋顶一侧。并且,所述 连接部和钩状部之间的距离为50cm—100cm。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弯曲部,该弯曲部与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水板 本体的同侧,且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的末端,其中,该 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 该弯曲部位于该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内槽壁固定连 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倾斜部,该倾斜部位于背离所述弯曲部[0010]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本体、连接部和倾斜部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为"之"形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水板本体
的末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外围天沟的雨水槽远离屋顶一侧的槽壁或槽底 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弯曲部,该弯曲部与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水板 本体的相反侧,且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的末端,其中, 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 该弯曲部位于该连接杆的下方,且跨接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槽口,并固
定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外槽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本体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温室的挡水板连接于外围天沟远离屋顶的一侧,能够 有效阻挡外围天沟内的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且该雨水不进入温 室和破坏侧墙风机。另外,该挡水板结构轻巧,安装和拆卸方便,并提高了温室的使用寿命。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 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 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 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
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温室骨架结构的一般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挡水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挡水板和相应的外围天沟组合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挡水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挡水板和相应的外围天沟组合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挡水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与图6中的挡水板相应的外围天沟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 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 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 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温室的挡水板,包括一体结构的挡水板本体和连接该挡 水板本体的连接部,该挡水板通过连接部连接在温室中外围天沟远离屋顶一侧,能够阻挡
外围天沟内的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能够正常收集雨水,使该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 墙风机。 如图2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挡水板200的截面结构。该挡水板200主要包括挡水板本体205和与挡水板本体连接的连接部。其中,挡水板本体205为直 板形结构,连接部连接杆202和弯曲部203,该弯曲部203与连接杆202位于所述挡水板本 体205的同侧,且该连接杆202的一端与弯曲部203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205 的末端,其中,该连接杆202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 该弯曲部203位于该连接杆202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内槽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在连接杆202上还设置另一卡头,加强卡接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另外,在弯曲 部203中间设有配合螺钉的孔(如图3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该挡水板200的顶端还连接有半圆形的钩状部201,用于将多个挡 水板200依次通过连接销进行连接,使多个挡水板200可以将温室侧墙连接的外围天沟远 离屋顶一侧完全遮挡,有效地防止在屋顶玻璃上的雨水冲出外围天沟,并能够阻挡外围天 沟中的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正常收集雨水,使得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墙风机。上述 钩状部201的朝向不限制。所述用于连接钩状部的连接销为铝合金固定杆,其直径相应于 挡水板钩状部201的直径。另外,在钩状部201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依据当地的雨水量进 行设定,优选采用50cm—100cm,本实施例的挡水板200的连接部和钩状部201之间的距离 为60cm。 另外,弯曲部203的另一端即末端在背离弯曲部203的一侧还连接有倒V形的倾 斜部204,该倾斜部204位于所述弯曲部下方,用于连接天沟闭合条。在本实施例中,该天沟 闭合条用于闭合天沟和侧墙之间的缝隙,再通过密封条密封。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一体成形 的方式将挡水板本体205、连接杆202、弯曲部203、倾斜部204和钩状部201制备成挡水板 200的结构。 如图3所示,示出了上述挡水板200和外围天沟300的组合截面图。该外围天沟的 截面为一轴对称的封闭结构,外围天沟包括天沟的安装部301、冷凝水槽302和将该天沟的 安装部301和冷凝水槽302 —体连接的天沟本体303。其中,外围天沟300的一侧卡接挡水 板200,该外围天沟300另一侧连接桁条和屋顶玻璃。具体地,挡水板的连接杆202卡接在 天沟的安装部301上,并通过单侧卡条306固定和密封,挡水板的弯曲部203与天沟的冷凝 水槽302的槽壁固定。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冲击到挡水板上的雨水回旋流入外围天沟,有效 地防止雨水外溢且保护侧墙风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自攻螺钉305将挡水板的弯 曲部203与天沟的冷凝水槽302的内槽壁固定,使该挡水板可以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且不易 松动,还可以使用螺栓代替自攻螺钉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对此处的固定方式不进行限定。 上述挡水板200的具体安装步骤是将挡水板200卡接在天沟300上,再通过自攻螺钉将挡 水板与天沟固定。 如图4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挡水板400的截面结构。该挡水 板400主要包括挡水板本体405和与挡水板本体405连接的连接部404。其中,挡水板本 体405为直板形结构,连接部404为"之"形的连接杆,该连接杆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水板本 体405的末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外围天沟的雨水槽远离屋顶一侧的槽壁或 槽底上。优选地,该挡水板本体405还连接一背离挡水板本体的钩状凹口 402,该钩状凹口 402用于连接密封条,该密封条与天沟闭合条组合闭合并密封天沟和侧墙之间的缝隙。所 述连接部404的结构相应于天沟的雨水槽的结构,且连接部404上设有配合自攻螺钉的孔 (图未示),所述自攻螺钉通过该孔将挡水板与天沟的雨水槽固定。该挡水板本体405在连接部404上面的高度依据当地的雨水量进行设定,优选采用50cm—100cm。 进一步地,该挡水板400的顶端还连接有半圆形的钩状部401,用于将多个挡水板
400依次通过连接销进行连接,使多个挡水板400可以将温室中的外围天沟远离屋顶一侧
完全遮挡,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屋顶玻璃上的雨水冲出外围天沟,并能够阻挡外围天沟中的
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正常收集雨水,使得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墙风机。所述钩状部
401可以朝向外围天沟,也可以背离外围天沟。所述用于连接钩状部的连接销为铝合金固定
杆,其直径相应于挡水板的钩状部401的直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体成形的方式将
挡水板本体405、连接部404、钩状凹口 402和钩状部401制备成挡水板400的结构,其优点
为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安装、拆卸和携带。 如图5所示,示出了上述挡水板400和外围天沟500的组合截面图。该外围天沟 500的截面为一轴对称的封闭结构,在外围天沟的最上端是收集雨水的雨水槽503。该外围 天沟包含的远离屋顶一侧雨水槽503的槽壁或槽底固定连接挡水板400的连接部,并使连 接部与雨水槽503的槽壁或槽底密切贴附,再通过自攻螺钉502将挡水板的连接部404与 雨水槽503的槽壁或槽底完全固定。由此,挡水板400可以将屋顶玻璃上冲击的雨水阻挡, 保证外围天沟能够正常收集雨水,使得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墙风机。当然,还可以使用 螺钉或螺栓将连接部404和雨水槽504的槽壁或槽底固定,使该挡水板在承受较大的冲击 力的同时不易松动。挡水板400的具体安装步骤是将挡水板400的连接部密切贴合在天沟 500的雨水槽槽壁或槽底后,再通过自攻螺钉将挡水板与雨水槽的槽壁或槽底固定。 如图6所示,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三种挡水板600的截面结构。该挡水板 600主要包括挡水板本体605和与挡水板本体605连接的连接部。其中,挡水板本体605 为直板形结构,连接部包括连接杆602和弯曲部604,该弯曲部604与连接杆602位于所述 挡水板本体605的相反侧,且该连接杆602的一端与弯曲部604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挡水 板本体605的末端,其中,该连接杆602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 的安装部,以及该弯曲部605位于该连接杆602的下方,且跨接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 的槽口 ,并固定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外槽壁上。优选地,在弯曲部604设置有配合 自攻螺钉的孔606,可以采用自攻螺钉通过孔606将挡水板的弯曲部604与天沟的冷凝水槽 的外槽壁固定。 在实际应用中,该挡水板600的顶端还连接有半圆形的钩状部601,用于将多个挡 水板600依次通过连接销进行连接,使该多个挡水板600可以将温室侧墙连接的外围天沟 远离屋顶一侧完全遮挡,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屋顶玻璃上的雨水冲出外围天沟,并能够阻挡 外围天沟中的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正常收集雨水,使得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墙风 机。上述钩状部的朝向不限制。所述用于连接钩状部的连接销为铝合金固定杆,其直径相 应于挡水板钩状部601的直径。另外,在钩状部601和连接部之间的距离依据当地的雨水 量进行设定,优选采用50cm—100cm,本实施例的挡水板600的连接部和钩状部601之间的 距离为60cm。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一体成形的方式将挡水板本体605、连接部和钩状部201 制备成挡水板600的结构。 如图7所示,示出了与挡水板600相应的外围天沟700的截面图。该外围天沟700 的截面为一轴对称的封闭结构,外围天沟700包括天沟安装部701、冷凝水槽702和将该天沟安装部701和冷凝水槽702 —体连接的天沟本体703。其中,外围天沟700的一侧卡接挡 水板600,该外围天沟700另一侧连接桁条和屋顶玻璃。具体地,挡水板的连接杆卡接在天 沟安装部701上,挡水板的弯曲部604跨接在天沟的冷凝水槽702的槽口 ,并通过自攻螺钉 与天沟的冷凝水槽702的槽壁704固定。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冲击到挡水板上的雨水回旋流 入外围天沟,有效地防止雨水外溢且保护侧墙风机。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自攻螺钉将 挡水板的弯曲部604与天沟的冷凝水槽702的槽壁704固定,使该挡水板可以承受较大的 冲击力,且不易松动,还可以使用螺栓代替自攻螺钉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对此处的固定方 式不进行限定。上述挡水板600的具体安装步骤是将挡水板600跨接在天沟300上,使挡 水板600的连接杆密切卡接天沟的安装部701后,再通过自攻螺钉将挡水板的弯曲部604 与天沟的冷凝水槽的槽壁704固定。 优选地,挡水板本体605上还连接有相向的钩状卡头603,该钩状卡头603位于连 接部602和钩状部601之间,并朝向屋顶一侧,卡接在天沟的雨水槽中用于防止雨水渗漏的 密封胶垫。当然,上述的挡水板200和挡水板400也可以连接有朝向屋顶一侧且相向的钩 状卡头,同样卡接在天沟的雨水槽中用于防止雨水渗漏的密封胶垫。 在实际应用中,挡水板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在安装和拆卸上均很方便。上述 挡水板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塑料材料、钛金板材料或钢板材料制备,优选使用中空断桥铝 合金制备,这种材料重量轻并具有很好的强度,且不容易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 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 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 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温室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本体和连接该挡水板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挡水板通过该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温室中的外围天沟远离屋顶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本体的顶端连接有钩状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本体还连接有相向的钩状卡 头,该钩状卡头位于所述连接部和钩状部之间,且朝向所述屋顶一侧。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钩状部之间的距离为 50cm__100c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弯曲部,该弯曲 部与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水板本体的同侧,且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 挡水板本体的末端,其中,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 该弯曲部位于该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内槽壁固定连接。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还连接有倾斜部,该 倾斜部位于背离所述弯曲部的一侧。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本体、连接部和倾斜部为一体 结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之"形的连接杆,该连接杆 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水板本体的末端,该连接杆的另一端则固定在所述外围天沟的雨水槽远 离屋顶一侧的槽壁或槽底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弯曲部,该弯曲 部与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水板本体的相反侧,且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所 述挡水板本体的末端,其中,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 该弯曲部位于该连接杆的下方,且跨接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槽口,并固定于 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外槽壁上。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挡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本体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的挡水板,包括挡水板本体和连接该挡水板本体的连接部,所述挡水板通过该连接部连接在所述温室中的外围天沟远离屋顶一侧。所述连接部包括连接杆和弯曲部,该弯曲部与连接杆位于所述挡水板本体的同侧,且该连接杆的一端与弯曲部的一端共同连接所述挡水板本体的末端,其中,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卡头,且该卡头卡接在所述外围天沟的安装部,该弯曲部位于该连接杆的下方,且与所述外围天沟的冷凝水槽的内槽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挡水板连接于外围天沟远离屋顶的一侧,能够有效阻挡外围天沟内的雨水外溢,保证外围天沟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且该雨水不进入温室和破坏侧墙风机。
文档编号A01G9/14GK201518633SQ20092021780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史玉成, 祖国军 申请人:北京东方英宝联合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