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组合的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75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组合的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盆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栽种植物且可相互组合成立体造
型的盆器。
背景技术
—般盆器通常是一盆一盆地独立设置于花园或窗台上,借由绿色植物点缀环境空间,但是受限于居住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植多种植物或种植过多的盆器,容易造成空间上的拥挤,且种植的盆器一一连接地摆设,也较不易作景观设计。 因此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309858号专利案就是揭露一种组合式盆器装置,该盆器装置是利用一连接件将二容器相互连接,且该等容器是相互错开地上下迭设在一起,借由上述的盆器装置可在有限的空间中种植多样植物,与设计景观造型。 但是,上述盆器装置于迭设时,只能以容器的两相反侧边相互搭接迭设,迭设后变化性较小,且迭设后的容器并不相连通,植物根系不能生长至邻接的容器中,浇水时也需要一一对每个容器浇水,照顾上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四方堆栈并可调整堆栈深度的盆器,且盆器中的植物根系可往下生长至迭接的盆器中。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组合的盆器,该盆器包含一容器单元,及一组装于该容器部上的连接单元。该容器单元具有一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容器部,及多数由容器部底面往下凸伸且上端连通该容置空间的插接管部,且该等插接管部是相互间隔地排列于该容器部底面。容器部的容置空间具有一上开放端。该连接单元具有一组装于该容器部上开放端的卡接环部,及多数上下延伸地连接于卡接环部内周面并可与另一盆器的插接管部对应接合的塞装管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容器单元的插接管部插设于另一盆器连接单元的塞装管部,使多数盆器可相互错开地迭接,以设计立体造型,且利用该连接单元的穿管段于迭设盆器时与迭接于上方盆器的插接管连通,而使上方盆器的水分可流入下方的盆器中,方便浇水照顾也可使上方的植物根系可往下扎根入下方的盆器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0009]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过程;[0010]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部分侧面剖视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时一连接单元的穿管段抵破一容器单元密封薄片的情形;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侧面视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时的情形;[0013] 图6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时的情形; 图7是类似于图5的视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错开地迭接且调整迭接位置时的
情形;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过程;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过程;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过程;及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以说明多数盆器相互迭接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内部安装一植栽单元6。需先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是以多数个盆器3可相互错开地组合迭设,以达到易于设计造型与充分利用空间栽种植物的目的,但是于说明结构的过程中是先以单一盆器3为例作说明。 该盆器3具有一容器单元4、一安装于容器单元4上的连接单元5,及一封闭于该容器单元4与连接单元5上端的上封膜7。该容器单元4具有一容器部41、多数由容器部41底面往下凸伸的插接管部42,及多数分别封闭于该等插接管部42底端的密封薄片43。[0022] 本实施例中,该容器单元4的容器部41具有一 四方形的底壁411 、 一由该底壁411周缘往上延伸的围璧412,及多数位于该围璧412内周面顶缘的卡合槽413。该底壁411与围壁412共同界定出一具有一上开放端415的容置空间414。该容器部41的横截面是呈方形,而该等插接管部42是相互间隔地排列于该容器部41的底壁411底面的四侧缘,且每一插接管部42是呈往下延伸且上端连通至容置空间414的圆管状。本实施例中,该容器部41、该插接管部42与该等密封薄片43是塑料一体成型制成。 该连接单元5具有一组装于该容器部41的上开放端415内的卡接环部51 ,及多数
连接于卡接环部51内周面并形状及位置与该等插接管部42对应的塞装管部52。 本实施例中,该卡接环部51也呈方形且该卡接环部51外周面上具有多数卡接片
511,借由该等卡接片511卡抵于该容器部41的卡合槽413,以使该卡接环部51可分离地卡
接于该容器部41的上开放端415内。 每一塞装管部52具有一上下延伸且呈圆管状的塞管段521、一由塞管段521底缘往塞管段521内径向凸伸的底环壁段522,及一由底环壁段522内缘往上凸伸的穿管段523。该塞装管部52可供另一盆器3的插接管部42插装,且插装过程中该穿管段523可如图4所示地抵破该密封薄片43。 参阅图1、图2与图3,该上封膜7可掀离地封闭于该容器部41的上开放端415,并同时封盖于该连接单元5的上端。 借此,于本创作盆器生产过程中,可先于该容器单元4内容装所述植栽单元6,例如该植栽单元6具有一干燥的栽培材料61,及一栽种于该栽培材料61中的植物种子62,并借由该等密封薄片43封闭该等插接管部42底端,且该上封膜7封闭该容器单元4与连接单元5的上端,致使该植栽单元6是干燥地封装于该容器单元4中。 使用者购置盆器3后,只需拆开上封膜7,并将部分密封薄片43穿破,就可浇水于栽培材料61上,多余水分就经由插接管部42与破碎的密封薄片43排出,植物种子62就可发芽成长而长成植物。 且最重要的是,当多数盆器3 —起用于栽种时,可将其中一盆器3的容器单元4 一侧边的插接管部42如图2、图4与图5所示地插装于另一盆器3的连接单元5 —侧边的塞装管部52中,且插接管部42插装入塞装管部52的过程中,该塞装管部52的穿管段523自动往上顶破该容器单元4的密封薄片43,使上方的盆器3中多余的水分可经由该插接管部42往下流入下方的盆器3中,也就是当多数盆器3相互错开地迭接时,只需要上方盆器3浇水,下方盆器3自然可接收水分,照顾上相当方便。且上方盆器3中的植物根系也可经由该插接管部42往下扎根入下方盆器3的栽培材料61中,使植物根系可相互连结。[0030] 此外,每一盆器3的容器单元4与连接单元5的四侧边都可迭接另一盆器3,而可如图6所示,如同积木般的相互堆栈设置,使多数盆器3堆栈而设计较多的造型变化,且由于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插接管部42与塞装管部52都是圆管状且相互间隔的距离也都相同,所以上方的容器单元4迭接于其它盆器3上方的位置是可如图7所示地调整,而不受限于由容器单元4 一侧边迭接于另一盆器3的一侧边,也就是上方的盆器3与下方的盆器3迭接面积是可依造型设计而调整大小,以方便作不同造型设计。 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容器单元4的插接管部42是呈矩阵排列地排列在该容器部41的底面,以方便不同盆器3间相互错开地迭接。本实施例中该等插接管部42与该等塞装管部52是呈圆管形状实施,但是实际实施时也可以方管形状实施。 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该容器单元4的插接管部42是呈方管状,该等塞装管部52也呈方管状,以方便不同盆器3间相互错开地迭接。 参阅图IO,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位于容器部41底面四角端的插接管部42是呈圆管状,其余插接管部42是呈椭圆管状,且长轴与相临的侧边平行,位于四角端的塞装管部52横截面是呈L形管状,其余塞装管部52呈椭圆管状,且长轴与相临的侧边平行,以方便不同盆器3间相互错开地迭接。 参阅图ll,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大致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其不同处在于位在容器部41底面四角端的插接管部42是呈圆管状,其余插接管部42是呈椭圆管状,且长轴与相临的侧边平行,位于四角端的塞装管部52也呈圆管状,其余塞装管部52呈椭圆管状,以使每一侧边的插接管部42可插设入另一盆器3侧边的塞装管部52中,以方便不同盆器3间相互错开地迭接。 综观上述,本实用新型可组合的盆器3利用该容器单元4的插接管部42插设于另一盆器3的连接单元5的塞装管部52,使多数盆器3可相互错开地迭接,以设计立体造型,且每一盆器3的四个侧边都可迭接于其它盆器3上,且迭接的位置又可调整,以方便设计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此外利用该连接单元5的穿管段521于迭设盆器3时将迭接于上方的盆
器3的密封薄片43抵破,而使上方盆器3的水分可流入下方的盆器3中,方便浇水照顾也
可使上方的植物根系可往下扎根入下方的盆器3中,所以的确非常实用与进步。 虽然通过实施例描绘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道,在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就可使本实用新型有许多变形和变化,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一种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盆器包含一个容器单元,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的容器部,及多数个由容器部底面往下凸伸且上端连通该容置空间的插接管部,容置空间具有一个上开放端,且所述插接管部是相互间隔地排列于该容器部底面;及一个连接单元,具有一个组装于该容器部上开放端的卡接环部,及多数个上下延伸地连接于卡接环部内周面并可与另一盆器的插接管部对应接合的塞装管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每一容器单元的容器部横截面是 呈方形,每一连接单元的卡接环部也呈方形并卡接于该容器部内。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单元的所述插接管部是相 互间隔地排列于该容器部底面周缘。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单元的插接管部是呈圆管 状,所述塞装管部也呈圆管状。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单元的所述插接管部是相 互间隔地排列于该容器部底面周缘,且插接管部是呈方管状,所述塞装管部也呈方管状。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容器部底面四角端的插接管 部是呈圆管状,其余插接管部是呈椭圆管状,且长轴与相临的侧边平行,位于四角端的塞装 管部也呈圆管状,其余塞装管部呈椭圆管状。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容器部底面四角端的插接管 部是呈圆管状,其余插接管部是呈椭圆管状,且长轴与相临的侧边平行,位于四角端的塞装 管部横截面是呈L形管状,其余塞装管部呈椭圆管状。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单元还具有多数片分别封 闭于所述插接管部底端的密封薄片,该连接单元的每一塞装管部具有一个塞管段、一个由 塞管段底缘往塞管段内凸伸的底环壁段,及一个由底环壁段内缘往上凸伸并可穿破另一盆 器的密封薄片的穿管段。
9.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该容器单元的所述插接管部是相 互间隔且呈矩阵排列于该容器部底面。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组合的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个封闭于该容器单元与 连接单元上端的上封膜。
专利摘要一种可组合的盆器,该盆器具有一容器单元,及一安装于容器单元上的连接单元。该容器单元具有一容器部,及多数由容器部底面往下凸伸的插接管部。该连接单元具有一卡接环部,及多数塞装管部。利用该等插接管部插设于另一盆器的塞装管部,使多数盆器可相互错开地迭接,以方便设计组装出不同的立体造型,此外利用塞装管部与连接管部相互连通,而使上方盆器的水分可流入下方的盆器中,方便浇水照顾也可使上方的植物根系可往下扎根入下方的盆器中。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528562SQ200920268198

公开日2010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陈振哲 申请人:羽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