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钓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7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钓鱼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鱼钩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改进的钓鱼钩。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钓鱼钩一般都只具有一个钩子,这样在钓鱼过程中,往往出现已经咬 食鱼饵的鱼张开口脱钩的现象,不仅增加了鱼饵的消耗量,而且降低了钓鱼成功率,使用效 果不够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钓鱼钩,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有效 地防止出现上钩的鱼松开口脱钩的现象,提高钓鱼成功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钓鱼钩,包括钩体,所说的钩体为两 个,均呈弧形,每个钩体的下端都分别设置有两只相互之间呈反向布置的倒钩,两个钩体的 上端分别铰接在一倒T形杆体的水平杆部两端,杆体的上端连接着鱼线,两钩体的上部之 间连接着一根橡皮筋或弹簧,当两钩体呈自然下垂状态时,两钩体的下端倒钩相接触。为了便于安装橡皮筋,在每个钩体内都具有一条从两倒钩之间向上延伸的豁槽, 所说的橡皮筋安装在两个钩体内的豁槽上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两个钩体分别向上翻转使得橡皮筋或弹簧位于杆体的水平 杆部上方,然后分别在两钩体的倒钩处安放上鱼饵,将钓鱼钩放入水中等待鱼儿咬食。当一 侧的鱼钩被鱼儿吞食后,快速上提鱼线,在橡皮筋或弹簧的作用下,另一钩体复位,此时另 一钩体上的倒钩从外侧扎进鱼儿的嘴部,使得两钩体分别从内外部钩住鱼儿,从而确保上 钩的鱼不会再脱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上钩的鱼松开口 脱钩的现象,从技术上保证钓鱼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进的钓鱼钩,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钩体4,所说的钩体4为两个,均 呈弧形,每个钩体4的下端都分别设置有两只相互之间呈反向布置的倒钩5,两个钩体4的 上端分别铰接在一倒T形杆体1的水平杆部2两端,杆体的上端连接着鱼线,两钩体4的上 部之间连接着一根橡皮筋3或弹簧,用以使得两钩体4之间保持靠近状态。当两钩体4呈 自然下垂状态时,两钩体4的下端倒钩5相接触。当一侧具有鱼饵6的倒钩5被鱼儿吞食后,快速上提鱼线,在橡皮筋3或弹簧的作用下,另一钩体4复位,此时另一钩体4上的倒钩 5从外侧扎进鱼儿的嘴部,使得两钩体4分别从内外部钩住鱼儿,从而确保上钩的鱼不会再 脱钩。 如图3所示,每个钩体4内都具有一条从两倒钩之间向上延伸的豁槽,所说的橡皮 筋3安装在两个钩体4内的豁槽上部之间。由于两钩体4均呈弧形,这样当两钩体呈自然 下垂状态时,橡皮筋3不易从豁槽内脱落下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钩体4还能够使得 当其被鱼儿吞食后发生形变的作用,从而更能够起到防止鱼儿脱钩的作用。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的钓鱼钩,包括钩体,其特征是所说的钩体为两个,均呈弧形,每个钩体的下端都分别设置有两只相互之间呈反向布置的倒钩,两个钩体的上端分别铰接在一倒T形杆体的水平杆部两端,杆体的上端连接着鱼线,两钩体的上部之间连接着一根橡皮筋或弹簧,当两钩体呈自然下垂状态时,两钩体的下端倒钩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钓鱼钩,其特征是每个钩体内都具有一条从两倒钩 之间向上延伸的豁槽,所说的橡皮筋安装在两个钩体内的豁槽上部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钓鱼钩,包括钩体,所说的钩体为两个,均呈弧形,每个钩体的下端都分别设置有两只相互之间呈反向布置的倒钩,两个钩体的上端分别铰接在一倒T形杆体的水平杆部两端,杆体的上端连接着鱼线,两钩体的上部之间连接着一根橡皮筋或弹簧,当两钩体呈自然下垂状态时,两钩体的下端倒钩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有效地防止出现上钩的鱼松开口脱钩的现象,从技术上保证钓鱼成功率。
文档编号A01K83/02GK201617101SQ2009202916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王成军 申请人:王成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