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9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生生物活体暂养装置,尤其涉及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
背景技术
头足类在沿海分布很广,是一类经济价值很高的传统渔业种类。由于过度捕捞 和生态恶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先后出现了衰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有报道李星 颉等对曼氏无针乌贼资源及增殖的初步研究,而国外有对商乌贼的生物学及养殖方面的报 道。在进行野生曼氏无针乌贼的驯化养殖过程中,在驯化养殖二至三代后,野生乌贼开始适 应人工驯养环境,从而能够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为增殖放流 奠定了基础。为恢复我国曼氏无针乌贼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浙江海洋学院突破了曼氏无针 乌贼的人工繁育技术,并从2006年起开展了资源增殖放流试验工作。然而,不论是增殖放 流还是商业目的的买卖成品乌贼或其他头足类,都需要有一定的暂养设施,使其在一定的 时间内存活并避免互残,以减少暂养造成的乌贼成体浪费,推动该产业的集约化、可持续发 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互残、结构新颖、适于批量 化生产、能有效提高水体溶氧、对水源依赖小、可按需增加暂养量的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包括工作 台,其中工作台内安装有杀菌泵组件和过滤组件,并且,杀菌泵组件和过滤组件经送水管 相连通;工作台的台面上设有支撑套;支撑套安装有至少两个水槽;水槽的底部设有贯穿 组件;贯穿组件能输送水并且同时能对工作台起到支撑;杀菌泵组件连接有泵水管组,泵 水管组依次贯穿工作台的台面和支撑套,并且该泵水管组的末端与位于最底端的水槽的贯 穿组件插接;过滤组件连接有回水管组,回水管组依次贯穿工作台的台面和支撑套,并且该 回水管组的末端与位于最底端水槽的贯穿组件插接;水槽之间由支撑水管连接支撑;位于 顶部的水槽由杀菌泵组件供水,并通过插接在贯穿组件上的水位控制管逐级向下方的水槽 供水;水槽内,交错设有分仓隔板和水道隔板;分仓隔板与水槽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水道 隔板下侧制有过水口。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水道隔板上沿制有内凹的定位槽;分 仓隔板的下沿具有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卡槽,使分仓隔板能插拔,从而控制水道隔板和分仓 隔板所分隔出的隔舱数量。分仓隔板的作用是防止暂养的头足类的互残现象,另一个作用 是,可以在进出水附近各设一道分仓隔板防止暂养的头足类进入贯穿组件引起外逃或堵 塞,也可以优化的在贯穿组件、水位控制管的进口设置过滤网达到相同的目的。贯穿组件包括贯穿管,该贯穿管贯穿设置在水槽底部;贯穿管的上部套有内定位 管;贯穿管的下部套有外定位管。内定位管和外定位管在两侧固定住贯穿管,防止其移动, 并用密封胶黏合,防止渗水。如果水槽之间的距离过大,上方流下来的水易溅出,那么在贯
3穿组件的外定位管内也可以插入长度适宜的水位控制管,以减少落差,防止水的溅出。支撑水管与水槽贯穿组件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连接,并且密封配合。由于采用该 连接方式,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自上而下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水槽来增大暂养量。水道隔板和分仓隔板与水槽的底部之间具有的间隙小于1cm,本实施例优选 0. 5cm。采用较小的间隙可以防止头足类钻过间隙而互残,另一方面可以让水通过。由于本发明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采用了多层水槽、插拔式的连接、循环水流、水槽 间落水自然增氧、分仓隔板防逃、贯穿组件结合水位控制管等结构,其具有能有效避免养殖 生物的互残、结构新颖、适于批量化生产、能有效提高水体溶氧、对水源依赖小、可按需增加 暂养量、水体利用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标号说明水槽1、分仓隔板11、卡槽11a、水道隔板12、定位槽12a、过水口 12b、出水管13、水位控制管14、贯穿组件15、贯穿管15a、内定位管15b、外定位管15c、杀菌 泵组件2、进水阀21、泵水总阀22、泵水分阀23、泵水管组24、过滤组件3、放水阀31、回水管 组32、送水管33、支撑水管4、工作台5、支撑套51。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包括工作台5,其中工作台5内 安装有杀菌泵组件2和过滤组件3,并且,杀菌泵组件2和过滤组件3经送水管33相连通; 工作台5的台面上设有支撑套51 ;支撑套51安装有两个水槽1 ;水槽1的底部设有贯穿组 件15 ;贯穿组件15能输送水并且同时能对工作台5起到支撑;杀菌泵组件2连接有泵水管 组24,泵水管组24依次贯穿工作台5的台面和支撑套51,并且该泵水管组24的末端与位 于最底端的水槽1的贯穿组件15插接;过滤组件3连接有回水管组32,回水管组32依次 贯穿工作台5的台面和支撑套51,并且该回水管组32的末端与位于最底端水槽1的贯穿组 件15插接;水槽1之间由支撑水管4连接支撑;位于顶部的水槽1由杀菌泵组件2供水, 并通过插接在贯穿组件15上的水位控制管14逐级向下方的水槽1供水;水槽1内,交错设 有分仓隔板11和水道隔板12 ;分仓隔板11与水槽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水道隔板12下 侧制有过水口 12b。顶层水槽1的贯穿组件15上插接出水管13。杀菌泵组件2中的水泵 将水经过泵水管组24、底层水槽1的贯穿组件15、支撑水管4、顶层水槽1的贯穿组件15、 出水管13喷入顶部水槽1与出水管13喷口相近的隔舱中,通过水道隔板12下侧的过水口 12b和分仓隔板11与水槽1底部之间的间隙,水向各其他隔舱流动扩散。顶部水槽1的两 端分别设有四个贯穿组件15,其中顶部水槽1的两个插接有出水管13贯穿组件15用于放 出洁净的水,并接分别连接了一根支撑水管4,其余六个贯穿组件15中还有两个也分别连 接了一根支撑水管4,因此,以上四根支撑水管4用于支撑顶部的水槽1,并且其中两根支撑 水管4用于放出洁净水,两根支撑水管4用于直接将已流经水槽1的水回收至过滤组件3。
4顶部水槽1的剩余四个贯穿组件15下端悬空,并且对准下方的底部水槽1,用于将已流经顶部水槽1的水放入下方的底部水槽1进行再次利用,该过程中由于水与空气的接触,因此 也是再次充氧的过程。顶部水槽1的贯穿组件15中,除了两个用于放出新鲜水的插接出水 管13外,其余的六个均插接水位控制管14。水位控制管14是普通的长度不同的空管,若插 接入贯穿组件15后,水位控制管14的上沿口超出水槽1的上沿高度,那么就达到阻止水从 该贯穿组件15中流出的作用;若插接入贯穿组件15后,水位控制管14的上沿口低于水槽 1的上沿高度,那么就起到控制水位的作用,并且,当水位过高时,可从该贯穿组件15流出, 显而易见的,流出的水可以是经支撑水管4流回过滤组件3的,也可以是流入下方底部的水 槽1之中。通过更换调整统一水槽1内的水位控制管14的长度可以控制水在该水槽1内 的流向,通过更换不同水槽1内的水位控制管14,特别是以多余两个水槽1的组合方式,可 以根据需要控制水流在不同的水槽1之间的流向。需要说明的是,处于底部的水槽1的贯穿组件15布设、数量与其他不同,制有六个 贯穿组件15,然而根据前述可以预料,有四个贯穿组件15是连接支撑水管4的,起到支撑作 用,而剩余两个则经回水管组32将水输送回过滤组件3。水中的杂质被过滤组件3过滤之 后,通过送水管33将相对洁净的水输送回杀菌泵组件2进行紫外杀菌和水温调控。根据本技术领域的常识,还应在泵水管组24的干路上安装泵水总阀22,以控制总 泵水的水流,在泵水管组24的支路上安装泵水分阀23以控制顶部的2根出水管13是同时 出水还是单根出水。整个系统是需要从外界取得净水的,因此应设置水管用于注入新水,并 在该水管上设置进水阀21 ;也需要水管用于排出污染过重的水,并在相应水管上设置放水 阀31。水道隔板12上沿制有内凹的定位槽12a ;分仓隔板11的下沿具有与定位槽12a相 配合的卡槽11a,使分仓隔板11能插拔,从而控制水道隔板12和分仓隔板11所分隔出的隔 舱数量。分仓隔板11的作用是防止暂养的头足类的互残现象,另一个作用是,可以在进出 水附近各设一道分仓隔板11防止暂养的头足类进入贯穿组件15引起外逃或堵塞,也可以 优化的在贯穿组件15、水位控制管14的进口设置过滤网达到相同的目的。贯穿组件15包括贯穿管15a,该贯穿管15a贯穿设置在水槽1底部;贯穿管15a 的上部套有内定位管15b ;贯穿管15a的下部套有外定位管15c。内定位管15b和外定位管 15c在两侧固定住贯穿管15a,防止其移动,并用密封胶黏合,防止渗水。如果水槽1之间的 距离过大,上方流下来的水易溅出,那么在贯穿组件15的外定位管15c内也可以插入长度 适宜的水位控制管14,以减少落差,防止水的溅出。支撑水管4与水槽1贯穿组件15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连接,并且密封配合。由于 采用该连接方式,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自上而下设置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水槽1来增大暂 养量,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作图举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其简单的变化。水道隔板12和分仓隔板11与水槽1的底部之间具有的间隙小于1cm,本实施例优 选0. 5cm。采用较小的间隙可以防止头足类钻过间隙而互残,另一方面可以让水通过。尽管已结合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在这里列出的主题实施各种改 变、同等物的置换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提出的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包括工作台(5),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台(5)内安装有杀菌泵组件(2)和过滤组件(3),并且,所述的杀菌泵组件(2)和过滤组件(3)经送水管(33)相连通;所述的工作台(5)的台面上设有支撑套(51);所述的支撑套(51)安装有至少两个水槽(1);所述的水槽(1)的底部设有贯穿组件(15);所述的贯穿组件(15)能输送水并且同时能对工作台(5)起到支撑;所述的杀菌泵组件(2)连接有泵水管组(24),所述的泵水管组(24)依次贯穿所述的工作台(5)的台面和支撑套(51),并且该泵水管组(24)的末端与所述的位于最底端的水槽(1)的贯穿组件(15)插接;所述的过滤组件(3)连接有回水管组(32),所述的回水管组(32)依次贯穿所述的工作台(5)的台面和支撑套(51),并且该回水管组(32)的末端与所述的位于最底端水槽(1)的贯穿组件(15)插接;所述的水槽(1)之间由支撑水管(4)连接支撑;所述的位于顶部的水槽(1)由杀菌泵组件(2)供水,并通过插接在所述的贯穿组件(15)上的水位控制管(14)逐级向下方的水槽(1)供水;所述的水槽(1)内,交错设有分仓隔板(11)和水道隔板(12);所述的分仓隔板(11)与所述的水槽(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水道隔板(12)下侧制有过水(1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道隔板(12)上沿 制有内凹的定位槽(12a);所述的分仓隔板(11)的下沿具有与所述的定位槽(12a)相配合 的卡槽(11a),使分仓隔板(11)能插拔,从而控制所述的水道隔板(12)和分仓隔板(11)所 分隔出的隔舱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贯穿组件(15)包括 贯穿管(15a),该贯穿管(15a)贯穿设置在所述的水槽(1)底部;所述的贯穿管(15a)的上 部套有内定位管(15b);所述的贯穿管(15a)的下部套有外定位管(15c)。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水管(4)与所 述的水槽(1)贯穿组件(15)的连接方式为插拔式连接,并且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水道隔板(12)和分 仓隔板(11)与所述的水槽⑴的底部之间具有的间隙小于1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头足类活体暂养装置采用了多层水槽、插拔式的连接、循环水流、水槽间落水自然增氧、分仓隔板防逃、贯穿组件结合水位控制管等结构,其具有能有效避免养殖生物的互残、结构新颖、适于批量化生产、能有效提高水体溶氧、对水源依赖小、可按需增加暂养量、水体利用效率高、空间利用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933478SQ201010264519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4日
发明者吴常文, 常抗美, 徐梅英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