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60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领域的住宅均为独立的一体结构,若为高层住宅通常是按高层住宅的 高度的一定比例先下挖地基和打入桩基,并在桩基上建筑支撑住宅主体结构的支柱和地基 墙,住宅建完后通常还将下挖的地基土回填,从而造成地基利用功能差,建筑成本高。传统 的建筑领域的住宅侧重于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没有注重各住宅之间的节能环保利用,造 成土地利用率差,住宅节能环保利用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能够提高土地利 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有节能环保利用效果好的优点。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住宅和花园 温室所组成,住宅呈环形间隔分布、或呈矩形间隔分布,相邻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设有封闭 该空间的水帘墙或带有换风洞的墙面,换风洞内设有换风扇,顶部相邻住宅的顶面空间设 有封闭该顶面空间的聚热透光屋顶,聚热透光屋顶下端形成花园温室,住宅阳台相通花园 温室,住宅下端的地基和花园温室下端地基的下凹壁设有防水墙体,防水墙体内形成鱼池, 住宅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热水储罐,水泵的出水管相通过滤沉淀池,水泵的进水管相通鱼池, 过滤沉淀池的过滤水流回鱼池,聚热透光屋顶内的太阳能吸热管的出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 储罐的上部水面,太阳能吸热管的进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下部水面,水帘墙的集水 出水管相通鱼池。所述的水帘墙与带有换风洞的墙面对应设置在相对的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上。所 述的水帘墙由滴水管进水口、滴水管、滴水孔、网墙板、引水纤维、集水盘和集水出水管所组 成,滴水管位于两网墙板上端,滴水孔位于两网墙板中间,两网墙板中间夹设有引水纤维, 集水盘位于两网墙板下端,集水出水管一端相通集水盘,另一端相通鱼池。所述的聚热透光 屋顶的上端面为透光保温玻璃、或为透光保温材料板,在屋顶的上端面的下端间隔距离设 有太阳能吸热管。所述的鱼池中部设有分隔鱼池中部的花园池。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有节能环保利用效果好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帘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主要由住宅9和花园温 室4所组成。每个住宅内仍为传统住宅设计,地基14中亦设有基座15,建筑支柱8支撑在 基座上,故不再累述。本实用新型的住宅呈环形间隔分布、或呈矩形间隔分布,图2所示的 为呈矩形间隔分布的住宅,住宅呈首尾相连的环形间隔分布或呈矩形间隔分布利于有效封 闭各住宅之间的空间。相邻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设有封闭该空间的水帘墙6或带有换风洞19的墙面,换 风洞内设有换风扇7,换风扇由电计20带动。为了冬季保温换风洞外侧可设开合式百叶窗, 冬季关闭开合式百叶窗以保温,夏季则打开并配合换风扇和水帘墙降温。顶部相邻住宅的顶面空间设有封闭该顶面空间的聚热透光屋顶。聚热透光屋顶下 端形成花园温室4,住宅阳台5相通花园温室。住宅下端的地基14和花园温室下端地基的 下凹壁设有防水墙体12,防水墙体内形成鱼池13。住宅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热水储罐32。水 泵10的出水管1相通过滤沉淀池2,水泵的进水管11相通鱼池,过滤沉淀池的过滤水流回 鱼池。聚热透光屋顶内的太阳能吸热管3的出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上部水面,太阳 能吸热管的进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下部水面。水帘墙的集水出水管27相通鱼池。所述的水帘墙与带有换风洞的墙面对应设置在相对的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上。即 呈南北一侧的封闭墙体为水帘墙时;另一侧对面的封闭墙体为带有换风洞的墙面;反之亦 然。至少应保证南北、东西向均如此设计。所述的水帘墙由滴水管进水口 22、滴水管21、滴水孔23、网墙板24、引水纤维25、 集水盘28和集水出水管所组成,滴水管位于两网墙板上端,滴水孔位于两网墙板中间,两 网墙板中间夹设有引水纤维,集水盘位于两网墙板下端,集水出水管一端相通集水盘,另一 端相通鱼池。滴水管进水口与自来水管或过滤沉淀池的水相通。网墙板为其上密布孔的网 板,可透风。滴水孔间隔距离呈直线设在滴水管下端壁上。引水纤维为塑料纤维,透风,并 引导从滴水孔中流出的水缓慢向下进入集水盘。所述的聚热透光屋顶的上端面为透光保温玻璃31、或为透光保温材料板,在屋顶 的上端面的下端间隔距离设有太阳能吸热管。所述的鱼池中部设有分隔鱼池中部的花园池17。花园池由截断鱼池的两隔墙16 夹设而成,两隔墙之间填土形成花园池或架设放花地面。首层的住宅阳台通过廊桥18与花 园池相通,也可在两隔墙上端建构架,形成与对应楼层住宅阳台平行的花园池,亦各对应廊 桥与对应花园池相通,以利观景。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鱼池内注水养鱼,鱼池上端的住宅供人居住,可大幅度提高 土地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鱼池内的水经泵抽入过滤沉淀池,过滤杂质后可直接再流回鱼 池内,或经过滴水管进水口进入水帘墙用作对住宅降温。本实用新型的住宅的温度控制用 自然条件完成。夏季,将开启北南或东西方向的水帘墙和风扇,风扇将花园温室内空气抽离 室外,并将室外空气从水帘墙中抽入花园温室内,室外空气经过水帘墙时被水帘墙内的水 降温,可形成冷气效应对住宅降温。降温后的水帘墙水流入鱼池,提供加氧鱼池用水。在聚 热透光屋顶上的太阳能吸热管吸收太阳能热量加热太阳能热水储罐内的冷水为各住宅提 供热水。冬季,关闭水帘墙(将引水纤维更换为棉或人造保温层)和换风洞。利用聚热透 光屋顶上的太阳能吸热管吸收太阳能热量加热各住宅的供暖设备,可节省大量能源。[0017] 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有节能环保利用效果好的 优点。
权利要求一种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主要由住宅和花园温室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住宅呈环形间隔分布、或呈矩形间隔分布,相邻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设有封闭该空间的水帘墙或带有换风洞的墙面,换风洞内设有换风扇,顶部相邻住宅的顶面空间设有封闭该顶面空间的聚热透光屋顶,聚热透光屋顶下端形成花园温室,住宅阳台相通花园温室,住宅下端的地基和花园温室下端地基的下凹壁设有防水墙体,防水墙体内形成鱼池,住宅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热水储罐,水泵的出水管相通过滤沉淀池,水泵的进水管相通鱼池,过滤沉淀池的过滤水流回鱼池,聚热透光屋顶内的太阳能吸热管的出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上部水面,太阳能吸热管的进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下部水面,水帘墙的集水出水管相通鱼池。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帘墙 与带有换风洞的墙面对应设置在相对的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帘墙 由滴水管进水口、滴水管、滴水孔、网墙板、引水纤维、集水盘和集水出水管所组成,滴水管 位于两网墙板上端,滴水孔位于两网墙板中间,两网墙板中间夹设有引水纤维,集水盘位于 两网墙板下端,集水出水管一端相通集水盘,另一端相通鱼池。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热透 光屋顶的上端面为透光保温玻璃、或为透光保温材料板,在屋顶的上端面的下端间隔距离 设有太阳能吸热管。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池中 部设有分隔鱼池中部的花园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花园鱼池住宅节能环保建筑结构,主要由住宅和花园温室所组成,住宅呈环形间隔分布,相邻住宅外墙之间的空间设有封闭该空间的水帘墙或带有换风洞的墙面,换风洞内设有换风扇,顶部相邻住宅的顶面空间设有封闭该顶面空间的聚热透光屋顶,聚热透光屋顶下端形成花园温室,住宅阳台相通花园温室,住宅下端的地基和花园温室下端地基的下凹壁设有防水墙体,防水墙体内形成鱼池,住宅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热水储罐,水泵的出水管相通过滤沉淀池,水泵的进水管相通鱼池,过滤沉淀池的过滤水流回鱼池,聚热透光屋顶内的太阳能吸热管的出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上部水面,太阳能吸热管的进水口相通太阳能热水储罐的下部水面,水帘墙的集水出水管相通鱼池。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有节能环保利用效果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9/14GK201671357SQ20102019034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0日
发明者邹奇 申请人:邹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