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4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鱼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渔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鱼竿。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传统的多节抽拉式鱼竿,一般包括有手把和若干节竿节依次套接组成。 前一竿节的后端外部设有带锥度的圆周面,后一竿节的前端内部相应地设有带锥度的内圆 周面,二者配合连接,收缩插接简便,便于携带。但由于相配合的锥面长度设计的较长,前一 竿节抽出使用后,特别是与水、砂接触使用后,前一竿节缩回困难。如果随意缩短相配合的 锥面长度,又会影响两节竿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影响鱼竿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简单,竿 节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携带、使用方便,钓性和韧性好的新型鱼竿。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鱼竿,其包括有手把 和若干节依次套接的竿节,其特征是前一竿节的后端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凸环, 若干个环形凸环与相应的后一竿节的前端内部带锥度的内圆周面配合套接,插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环形凸环为三个。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前一竿节的后端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凸环,采用环形 凸环与相应的后一竿节配合插接,环形凸环与相配合的内圆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缩少,前 一竿节抽出使用后,特别是与水、砂接触后,可以方便回缩。环形凸环的设计不改变相配合 接触锥面的长度,不会影响两节竿的连接强度。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竿节 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携带、使用方便,钓性和韧性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前后两节竿节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竿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是1.竿节,2.竿节,11.环形凸环。[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型鱼竿,其包括有手把和若干节依次套接的竿节。鱼竿可以为两节插杆,也 可以为多节竿。手把安装最粗的首节竿上,可插接配合固定。上述为已有公知技术,不再详 述。从
图1、图2中可以看出,新型鱼竿的前一竿节1的后端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 环形凸环11,若干个环形凸环11与相应的后一竿节2的前端内部带锥度的内圆周面配合套 接,插合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说的环形凸环11可以为2-4个,最好为三个。环形凸环11可 以由碳素纤维或玻璃纤维缠绕在竿节外部加工而成。若干个环形凸环11所形成的锥度与后一竿节前端内圆周面锥度一致,可插接配合,实现前一竿节1与后一竿节2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形凸环与相应的后一竿节配合插接,环形凸环与相配合的内圆 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缩少,前一竿节抽出使用后,特别是与水、砂接触后,可以方便回缩。环 形凸环的设计不改变相配合接触锥面的长度,不会影响两节竿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结 构简单,竿节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携带、使用方便,钓性和韧性好。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鱼竿,其包括有手把和若干节依次套接的竿节,其特征是前一竿节的后端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凸环,若干个环形凸环与相应的后一竿节的前端内部带锥度的内圆周面配合套接,插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环形凸环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鱼竿,其包括有手把和若干节依次套接的竿节,前一竿节的后端外部圆周面上设有若干个环形凸环,若干个环形凸环与相应的后一竿节的前端内部带锥度的内圆周面配合套接,插合固定。本实用新型环形凸环与相配合的内圆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缩少,前一竿节抽出使用后,特别是与水、砂接触后,可以方便回缩,环形凸环的设计不改变相配合接触锥面的长度,不会影响两节竿的连接强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竿节之间连接稳定、可靠,携带、使用方便,钓性和韧性好。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1690913SQ20102020210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5日
发明者汪威 申请人:林晓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