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薯类作物(如马铃薯)收获机有单幅输送筛片式、输送筛片与栅齿组 合式、栅齿式三种类型。其中单幅输送筛片式马铃薯收获机由于单幅传输,在挖掘马铃薯时 使传输带负荷过重,容易造成传输带断带,并出现土与马铃薯分离不尽的现象,既影响了生 产,又增加了生产成本;而输送筛片与栅齿组合式马铃薯收获机,虽然比单幅输送筛片式在 技术上有所改进,但容易造成传输带断带,在收集马铃薯时采用纵式抛洒,使马铃薯在收获 时不集中,增大了劳动量,影响了持续作业;栅齿式马铃薯收获机,因工作铲幅较窄、工作效 率低,只适合垄作。这三种类型的马铃薯收获机,除以上所说的技术缺点外,都普遍存在的 问题是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械化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通过在该收 获机上设置变速箱和安全离合器(即主离合器),能够根据土地耕作环境通过变速箱设置 适宜当地环境的收获作业速度,还能够通过设置安全离合器,在当收获作业时,土壤和薯类 作物中混有石头、砖块等较硬杂物时,致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转,此时安全离合器与万向转动 轴就自动分离,对该机具及主机输出端均有保护作用。在该机上更新换代了新的变速箱,此 项创新设置,有利于在不同土壤中工作,根据土壤的疏松度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该机的工 作时速。在机车构造上,将其由单幅传输筛片改为纵向双幅主传输滤带,并外加一条横向 单幅副传输滤带,提高作业质量、降低对马铃薯的操作率、和降低作业成本,并通过拖拉机 牵引一次作业完成挖掘、分离和集中收集工作环节的活动式拖带轮的两级循环悬浮式马铃 薯收获机。可适用于马铃薯、红薯、木薯、萝卜等种植物的机械化收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该收获机主要由机架、万向转动轴、挖掘 铲、主传输滤带、拖带轮、驱动轮、驱动链轮、副传输滤带、挂带轮、副传输滤带驱动轮、轴承 座、副传动轴、主传动轴轴承座、抖动轮、副传动链条杆、另外一个拖带轮、副传动轴轴承座 和副传动轴链条组成,在机架上分别装有主传输滤带和副传输滤带,主传输滤带为两副,置 于车厢尾部,为横式结构;挖掘铲置于机车的前部,拖带轮置于机车的下部;在机架上连接 安全离合器处设有变速箱,在悬挂机架杆与万向转动轴之间设有安全离合器。优选地,所述安全离合器能够在该收获机遇阻不能正常运转时与万向转动轴自动 分离。优选地,所述变速箱上设有用于调整该收获机前进速度的高低速操作挡杆。[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和另外一个拖带轮之间的主传输滤带下方设置用于抖落主传 输滤带上部的土和其他杂质的抖动轮。优选地,所述抖动轮的剖面呈不规则的三角或多棱形状。优选地,所述抖动轮为偏心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变速箱与万向转动轴中间装有安全离合器。在机器进土工作时,如遇有石块等 硬物,致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转,此时离合器就自动分离,对该机具及主机输出端均有保护作用。2、在该机上更新换代了新的变速箱,此项创新设置,有利于在不同土壤中工作,根 据土壤的疏松度可以随心所欲地调整该机的工作时速。3、纵横结合循环运转的主副传输滤带,提高了马铃薯的挖净和滤土率,并方便收集。4、双幅主传输滤带的设计,改变了单幅由于负荷过重造成断带的现象,大大地提 高了传输滤带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维修简单方便。6、作为质量好、马铃薯损伤率非常低,并通过拖拉机牵引一次完成挖掘、分离和收 集工作环节,是马铃薯种植完成收获环节的理想机具。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输入接头,2、万向转动轴,3、挖掘铲,4、变速箱,5、高低速操作挡杆,6、链条 链轮,7、主传输滤带,8、拖带轮,9、驱动轮,10、驱动链轮,11、副传输滤带12、挂带轮,13、副 传输滤带驱动轮,14、轴承座,15、副传动轴,16、主传动轴轴承座,17、抖动轮,18、副传动链 条杆19、另外一个拖带轮,20、副传动轴,21、副传动轴轴承座,22、副传动轴链条,23、悬挂机 架固定杆,24、悬挂机架杆,25、安全离合器,28、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上方的悬挂机架三点与拖拉机悬挂,并与拖拉 机固定为一体,作业时调节机车拖带轮8的高度,使其与地面脱离,实现与拖拉机硬悬浮式 连结;或者作业时将机车上的车轮28调节离开地面,既保证了硬悬浮的实施,又避免了摩 擦阻力。将本实用新型的万向转动轴2与拖拉机动力输入接头1连接,由万向转动轴2将 动力传至变速箱4,变速箱4将动力匹配为主传输滤带7提供所需动力,具体为变速箱4带 动侧面伸出的链条链轮6通过链条传动给驱动链轮10,再通过与驱动链轮10同轴的驱动轮 9旋转,从而带动主传输滤带7循环转动。变速箱4通过侧面的副传动轴链条22带动侧伸出来的副传动链条杆18,再由副传动链条杆18传动至副传动轴15带动副传输滤带驱动轮13旋转,最后再由该副传输滤带 驱动轮13的旋转驱动副传输滤带11循环地水平转动。这样,主传输滤带7沿挖掘铲3工作的反方向向上循环运动,当副传输滤带11与 主传输滤带7呈垂直角度水平运动。当该收获机的挖掘铲3将铲出的土与马铃薯通过主传 输滤带7向上运动,土及其他杂质就会从主传输滤带7的缝隙中漏下,实现土与马铃薯的一 级循环分离。为增强对土和其他杂质的过滤效果,还可在驱动轮9和另外一个拖带轮19之 间的主传输滤带7下方设置抖动轮17,该抖动轮17的剖面呈不规则的三角、多棱等,或制成 偏心轮,用于在主传输滤带7向收获机斜后方传动时,使主传输滤带7产生抖动效果,快速 将土和其他杂质抖落。经过上述一级循环分离后的马铃薯通过主传输滤带7运送至横向副传输滤带11 进行二次循环分离,副传输滤带11进行水平方向运动进一步使马铃薯与土的彻底分离,将 马铃薯抛撒在收获机的一侧,以便于收集装运。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土与马铃薯分离十分干净;二是马铃薯通过副传输滤带收 集抛于机车左侧或右侧,堆积成行,既不影响下一轮回的挖掘作业,还方便捡拾马铃薯,并 且马铃薯的推放幅度不超过25CM,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变速箱4与万向转动轴2中间还装有安全离合器25,在机器的挖掘铲3进 行收获作业时,马铃薯和土壤中若混有石块、砖块等较硬的异物时,会导致机器不能正常运 转,此时安全离合器25即可自动与万向转动轴2分离,从而对该收获机及主机输出端部件 起到保护作用。由于在该收获机上设置了新的变速箱4,能够使收获机适应在不同土壤环境中工 作,还可根据土壤的疏松度能够随心所欲地调整该机的工作时速。最后,还将该收获机的副传输滤带11侧的粗钢筋护栏改为尺寸较细小钢筋,其上 套设胶管。通过此项改造,钢筋由粗改细,减轻了整机的重量,钢筋上套有胶管更富有弹性 及耐磨性,能够大大地降低挖掘出的薯类作物块茎的破损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该收获机主要由机架、万向转动轴(2)、挖 掘铲(3)、主传输滤带(7)、拖带轮(8)、驱动轮(9)、驱动链轮(10)、副传输滤带(11)、挂带 轮(12)、副传输滤带驱动轮(13)、轴承座(14)、副传动轴(15)、主传动轴轴承座(16)、抖动 轮(17)、副传动链条杆(18)、另外一个拖带轮(19)、副传动轴轴承座(21)和副传动轴链条 (22)组成,在机架上分别装有主传输滤带(7)和副传输滤带(11),主传输滤带为两副,置于 车厢尾部,为横式结构;挖掘铲(3)置于机车的前部,拖带轮(8)置于机车的下部;其特征 在于在机架上连接安全离合器(25)处设有变速箱(4),在悬挂机架杆(24)与万向转动轴 (2)之间设有安全离合器(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安全离合器(25)能够在该收获机遇阻不能正常运转时与万向转动轴(2)自动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变速箱(4)上设有用于调整该收获机前进速度的高低速操作挡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驱动轮(9)和另外一个拖带轮(19)之间的主传输滤带(7)下方设置用于抖落主传输滤带 (7)上部的土和其他杂质的抖动轮(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抖动轮(17)的剖面呈不规则的三角或多棱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抖动轮(17)为偏心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化作业中的一种农机机具,具体公开一种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作物收获机,能够通过拖拉机牵引一次作业完成挖掘、分离和集中收集马铃薯的活动式拖带轮的两级循环侧铺放式薯类收获机。它包括机架、万向转动轴、挖掘铲、变速箱、主传输滤带、拖带轮、驱动轮、驱动链轮、副传输滤带、挂带轮、副传输滤带驱动轮、轴承座、副传动轴、抖动轮、另外一个拖带轮、安全离合器。在机架上分别装有主传输滤带和副传输滤带,主传输滤带为两副,置于车厢尾部,为横式结构;挖掘铲置于机车的前部,拖带轮置于机车的下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质量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薯类损伤率低、使用维修简单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D13/00GK201774825SQ2010202207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刘学忠, 郑芳 申请人:刘学忠;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