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在延绳钓渔船上的钓线长度或深度的测量装置,特别是 涉及一种延绳钓渔船所使用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按渔民捕捞鱼类的方式主要有刺网、定置网、旗网、延绳钓、一支钓、地曳网流、大 型鲔钓、大型围网、双船拖网与单船拖网等等。其中延绳钓渔法是利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 捕获大型鱼只,例如鲔鱼、旗鱼等等。延绳钓作业分为放绲(投绳)及收绲(扬绳)两个阶段。在放绲过程中是将一极 长的干绳(或称主钓鱼线)绑上浮筒或可再绑上无线电鱼标,早期延绳钓渔的干绳长度依 使用鱼饵的不同,而从数百公尺到数十公里不等。干绳再以挂扣方式连结上多条分绳(或 称支钓鱼线),分绳下端绑有鱼钩并勾有鱼饵,鱼钩数量从数百支到数千支不等。当渔船慢 速航行的同时,用投绳机将干绳逐渐投入海中,依原先设定的钓钩投放深度,调整干绳投放 速度,并且依固定的间距施放,分绳与分绳之间至少保持有30-65米的相当间距,以避免分 绳与干绳相互纠缠打结。早期都由渔民手工挂饵、抛饵入海中,近来则多改用自动抛饵机, 除了节省人力,还可以拉长抛饵距离。曾有人提出一种延绳钓集绳机,例如中国台湾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号285976「延 钓作业之绳集收装置」公开的。延绳钓集绳机是设置在延绳钓渔船上,用以卷收干绳,故 延绳钓的干绳长度得以有效延长,而不会有绳纠缠与打结的问题。目前的干绳长度可达 一百六十公里,然现有的延绳钓渔船在投绳时,干绳延伸长度是依靠人工的经验并主观参 考投绳时的船速来判断,进而使得延绳钓渔船在收、放干绳的作业工作困难度大增,且无法 精准的控制干绳收放的长度,导致无法满足不同范围(特别是干绳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 的延绳钓渔船作业需求。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延绳钓集绳机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 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 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实属当 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延绳钓集绳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能够数位化干绳 的收放绳长度,并精准地随时掌握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可以满足不同范围(特别是指干绳 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延绳钓渔船作业需求,非常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延绳钓集绳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 新型结构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免除因人工的经验判断而造成的误差问题,更大幅降低了延绳钓作业渔船的困难度,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 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包含旋臂支撑座、旋臂轴心、摇臂、后 螺轮、以及编码器;其中,所述旋臂支撑座固接有枢接套;所述旋臂轴心具有枢接轴与连接 部,该枢接轴套接于该枢接套内;所述摇臂具有支点端与摇动端,该支点端连接至该旋臂轴 心,而与该旋臂轴心为垂直;所述后螺轮,枢接于该摇臂的该摇动端,该后螺轮的轮面设有 后螺胶圈;所述编码器连接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并具有与该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动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 现。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另包含有扭力弹簧,其两端分别连接 至该旋臂轴心与该枢接套。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述的旋臂轴心另具有中间部,位于该 枢接轴与该连接部之间,该中间部的直径大于该枢接轴的直径。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另包含有保护管,套设该扭力弹簧、该 旋臂轴心的中间部以及该枢接套用以容置该扭力弹簧的部位。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述的枢接套的两开口端各设有轴套, 以限制该旋臂轴心的该枢接轴。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述的旋臂轴心具有轴心通孔,而该摇 臂的该支点端具有对应的贯孔,并且该编码器连接有传输线,穿入该贯孔与该轴心通孔而 由该旋臂支撑座延伸而出。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另包含用于防水性遮盖所述编码器的 编码保护座,结合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述的后螺轮另设有夹合部,嵌夹固定 该后螺胶圈至该后螺轮的径面。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另包含有后螺轴心与结合至该后螺轮 外侧的连结盖,该后螺轴心结合于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并且该后螺轴心与该后螺轮之间设 有多个轴承,其中该传动杆贯穿该后螺轴心而突出连接至该连结盖。前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所述编码器另具有联轴器,连接该编码 器的转轴与该传动杆。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 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主要包含旋臂支掌 座、旋臂由心、摇臂、后螺轮以及编码器(encoder)。该旋臂支撑座用以固定设置在延绳钓集 绳机的固定支架,该旋臂支撑座固接有枢接套。该旋臂轴心具有枢接轴与连接部,该枢接轴 套接于该枢接套内。该摇臂具有支点端与摇动端,该支点端连接至该旋臂轴心,而与该旋臂 轴心为垂直。该后螺轮枢接于该摇臂的该摇动端,该后螺轮的轮面设有后螺胶圈。该编码 器连接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并具有与该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动杆,用以数位化该延绳钓集 绳机的干绳收放绳长度。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 点及有益效果可借由摇臂、后螺轮以及编码器作为其中之一的技术手段,由于后螺轮枢接
4于摇臂的摇动端,编码器连接至摇臂的摇动端并具有与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动杆。因此, 能够数位化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并精准地随时掌握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可以满足不同范围 (特别是指干绳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延绳钓渔船作业需求。并且可免除因人工的经 验判断而造成的误差问题,更大幅降低了延绳钓渔船作业之困难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干绳收放记录装置,主要包含旋 臂支撑座、旋臂轴心、摇臂、后螺轮与编码器。旋臂支撑座用以固定设置在延绳钓集绳机的 固定支架,并固接有枢接套。摇臂具有连接至旋臂轴心的支点端与摇动端,并且支点端与旋 臂轴心垂直。后螺轮枢接于摇动端,编码器亦连接至摇动端并具有与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 动杆,用以数位化延绳钓集绳机的干绳收放绳长度。因此,能够数位化干绳的收放绳长度, 并精准地随时掌握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可以满足延绳钓渔船作业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在技 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 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的组合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安装于延绳钓集绳机时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安装于延绳钓集绳机时的侧面图。10延绳钓集绳机11固定支架[0029]12集绳筒13整绳器[0030]14结合板100收放绳记录装置[0031]110旋臂支撑座111枢接套[0032]112轴套113结合螺栓[0033]120旋臂轴心121枢接轴[0034]122连接部123中间部[0035]124轴心通孔130摇臂[0036]131支点端132摇动端[0037]133贯孔140后螺轮[0038]141后螺胶圈142夹合部[0039]143后螺轴心144连结盖[0040]145轴承150编码器[0041]151传动杆152传输线[0042]153联轴器160扭力弹簧[0043]170保护管180编码保护座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 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延绳钓集绳机的干绳收放记录装置其具 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根据本实用新型之一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举例说 明于如图1所示的组合立体图、如图2所示的元件分解图以及如图3所示的截面图。该收 放绳记录装置100主要包含旋臂支撑座110、旋臂轴心120、摇臂130、后螺轮140以及编码 器 150。如图1、图4及图5所示,该旋臂支撑座110是用机械式固定设置在延绳钓集绳机 10的固定支架11。详细而言,在进行延绳钓时,可利用该延绳钓集绳机10执行收放干绳之 动作。其中,该固定支架11可突设有结合板14,可以供该旋臂支撑座110结合锁固。该固 定支架11与该结合板14可为一体焊接固定的结合结构,并且其材质可选用钢、不锈钢或其 他刚性较强的金属,以提供坚固的支撑作用。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可借由该旋臂支撑座 110螺接固定到该结合板14。具体而言,如图2及3所示,该旋臂支撑座110固接有枢接套 111,作为对该旋臂轴心120的枢接部位。在本实施例中,该枢接套111可借由多个结合螺 栓113固定于该旋臂支撑座110而向外突出。如图2与图3所示,该旋臂轴心120具有枢接轴121与连接部122,该枢接轴121 套接于该枢接套111内,使得该枢接轴121的轴心与该枢接套111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该 旋臂轴心120长度大于该旋臂支撑座,使该摇臂130远离该旋臂支撑座110,当该旋臂支撑 座110结合于该延绳钓集绳机10之后,该后螺轮140能按照预期压触该延绳钓集绳机10 其中之一集绳筒12的特定部位(如图4所示)。详细而言,该枢接轴121作为该旋臂轴心 120枢接至该枢接套111内的部位,该枢接轴121在该枢接套111内可作同轴心但有限角 度的旋转摆动的动作。该连接部122作为该旋臂轴心120与该摇臂130相互结合锁固的部 位,通常是外露于该旋臂支撑座110之外的,并且其直径大于该枢接轴121的直径。在本实 施例中,该枢接轴121与该连接部122可具有位在同一轴心线的中心,当该枢接轴121转动 时该连接部122必然会同步旋转,进而驱使该摇臂130作摆动。该摇臂130具有支点端131与摇动端132,该支点端131连接至该旋臂轴心120, 而与该旋臂轴心120垂直。具体而言,该支点端131可作为该摇臂130的旋转支点,使得该 摇臂130能以该支点端131为圆心作旋转。该支点端131与该摇动端132可为一体成型的 坚固结构,该摇臂130由该支点端131的中心至该摇动端132的中心系垂直于该旋臂轴心 120的轴心。当该旋臂轴心120依其轴心旋转时,该摇臂130则摆动以改变该摇动端132的 位置。该后螺轮140枢接于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该后螺轮140的轮面设有后螺胶 圈141,用以压触卷收至延绳钓集绳机的集绳筒的干绳,而不致空转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该 后螺轮140可另设有夹合部142,以嵌夹固定该后螺胶圈141至该后螺轮140的径面。该后 螺胶圈141被固定在该后螺轮140与该夹合部142之间,故能避免在该后螺轮140被动转 动时发生该后螺胶圈141脱滑的情况,故该后螺胶圈141能与该后螺轮140同步旋转。该编码器150连接至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并具有与该后螺轮140同步旋转 的传动杆151,用以数位化该延绳钓集绳机10的干绳收放绳长度。具体而言,该编码器150可将角度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为电讯号的装置,借由记录被动旋转的该传动杆151的转动 圈数以计算出干绳收放绳长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编码器150可另具有联轴器153,以 连接该编码器150的转轴与该传动杆151,使得该传动杆151被动旋转时能同步带动该编 码器150的转轴。或者,在一变化例中该编码器150的转轴与该传动杆151可为一体连接 的结构,以省略该联轴器153的使用。较佳地,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可另包含编码保护座 180,结合至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以防水性遮盖该编码器150,故可避免该编码器150 受到外界水的侵袭而损坏。该编码保护座180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或其它防水材质,以具 有较佳的防水与抗锈蚀效果。详细而言,该传动杆151穿过该摇动端132的中心轴孔与该后螺轮140的中空部 位。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可另包含有后螺轴心143与结合至该后螺轮 140外侧的连结盖144。该后螺轴心143结合于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例如该后螺轴 心143可旋锁固接于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的中心轴孔,并作为该后螺轮140与该后 螺胶圈141的旋转固定件,以使该后螺轮140不偏斜地被动旋转。此外,该后螺轴心143与 该后螺轮140之间设有多个轴承145,以稳定该后螺轮140的旋转,该多个轴承145可选用 滚珠轴承或滑动轴承等等,通常选用具有较小之摩擦力的滚珠轴承,以降低该后螺轴心143 与该后螺轮140之间的摩擦力。该传动杆151贯穿该后螺轴心143而突出连接至该连结盖 144,以使该传动杆151与该后螺轮140同步旋转。在一较佳型态中,该后螺轮140的形状 可为一盘体,并且该盘体的中央部位分别向两侧突出而形成为两突出端面,其内突出端面 嵌陷于该摇动端132,相对的外突出端面作为该后螺轮140与该连结盖144相互结合锁固的 部位。因此,当该后螺轮140与该后螺胶圈141被动旋转时,该连结盖144亦会同步旋转以 带动该传动杆151旋转,故该后螺轮140的旋转回圈数能被该编码器150记录并数位化。此外,在更佳的具体结构中,该旋臂轴心120可具有轴心通孔124,而该摇臂130 的该支点端131具有一对应的贯孔133,并且该编码器150连接有传输线152,穿入该贯孔 133与该轴心通孔124而由该旋臂支撑座110延伸而出。该传输线152用以传出该编码器 150测得的数位化资料。利用此较佳结构,该传输线152不会被干绳纠缠,也不会影响该摇 臂130的摆动调整动作与该后螺轮140的旋转动作。在本实施例中,该轴心通孔124与该 贯孔133可具有相同大小的孔径,以利于该传输线152通过。该传输线152可将该编码器 150所得的电讯号传送至资料处理机(图中未绘出),并且该传输线152可选用防水电线, 以避免暴露于大气中受到外界水的干扰而造成危险。在本实施例中,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可另包含有扭力弹簧160,其两端分别连接 至该旋臂轴心120与该枢接套111,可提供该旋臂轴心120作用于该枢接套111的旋转扭 力,迫使结合于该旋臂轴心120的该摇臂130朝着固定方向转动,以确保在使用时该后螺轮 140之后,螺胶圈141可以压触呈各种不同卷收直径之干绳。详细而言,该旋臂轴心120可 另具有中间部123,位于该枢接轴121与该连接部122之间,该中间部123的直径大于该枢 接轴121的直径,以供该扭力弹簧160连接。事实上,该扭力弹簧160套设于该旋臂轴心 120的该中间部123与该枢接套111的凹陷区外缘,可以不需要连接至该枢接轴121。更进 一步地,该枢接套111的两开口端可各设有一轴套112,以限制该旋臂轴心120的该枢接轴 121。当该枢接轴121枢接至该枢接套111时,该枢接轴121同时穿设于该多个轴套112之 内,以防止该枢接轴121直接与该枢接套111产生磨耗,有利于该枢接轴121的转动。通常
7该多个轴套112内可涂布有润滑剂,以减少该枢接轴121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较佳地,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中可另包含有保护管170,套设该扭力弹簧160、该 旋臂轴心120的中间部123以及该枢接套111用以容置该扭力弹簧160的部位。该保护管 170可保护位于内部的该扭力弹簧160,更能够阻隔外界水与该扭力弹簧160直接接触,可 以降低锈蚀的情况发生,进而延长该扭力弹簧16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用新型中,可借由该摇臂130、该后螺轮140以及该编码器150的上述所 必要的组合关系作为其中之一技术手段,由于该后螺轮140枢接于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 132,该编码器150连接至该摇臂130的该摇动端132并具有与该后螺轮140同步旋转的该 传动杆151。如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100装配于该延绳钓集绳机10 时,通常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位于该延绳钓集绳机10其中之一整绳器13的下方位置,以 避免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干扰到该整绳器13的操作。详细而言,该整绳器13可整理所 收回的干绳(图中未绘出),使收回的干绳能整齐地环绕于该延绳钓集绳机10的该集绳筒 12。一般而言,在该延绳钓集绳机10执行收、放绳动作时该整绳器13会在该集绳筒12略 上方左右移动,以使干绳整齐卷收与放出,并且在收、放绳动作停止后,该整绳器13则呈现 静止状态而借由插梢(图中未绘出)固定。借由该扭力弹簧160(如图2与图3所示)的 设置,恒使该摇臂130保持朝向该集绳筒12的紧靠动作,但相对位于该整绳器13的下方, 进而使该后螺胶圈141的接触轮面紧贴于卷收于该集绳筒12的干绳。因此,在进行收放绳 动作时,会卷动该集绳筒12而使该后螺胶 圈141被同时但不同转速地带动,该后螺胶圈141 的转动圈数完全取决于干绳的收放长度与该后螺胶圈141的外径。如图2与3所示,由于 该后螺胶圈141与该后螺轮140为同步旋转的关系,进而同步带动该传动杆151。再利用该 编码器150将所得资料转化为电讯号,并借由该传输线152传送至该资料处理机(图中未 绘出),而转换成干绳收放绳长度并以数位化资料呈现。因此,能够数位化干绳的收放绳长 度,并精准地随时掌握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可以满足不同范围(特别是指干绳长度超过100 公里以上)的延绳钓渔船作业需求。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100安装于该延绳钓集绳机10时 的侧面图,并于图中绘示出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与该延绳钓集绳机10的配合关系,以显 示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当该延绳钓集绳机10开始进行收、放绳动作时,该集绳筒12会进行 转动(如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以配合渔船移动而逐渐将绳收回或放入海中。首先,在准备 进行放绳动作时,该收放绳记录装置100以该后螺胶圈141压触该集收于该集绳筒12的干 绳(图中未绘出),直到该延绳钓集绳机10开始作动后,驱使该集绳筒12进行转动而逐渐 将干绳放出。此时,该后螺胶圈141会随着被放出的干绳而开始被动旋转,则可由该后螺胶 圈141的旋转次数与其圆周长轻易且精准地计算出干绳的放绳长度。而随着干绳逐渐被放 出,该摇臂130会驱使该后螺胶圈141朝向该集绳筒12靠近,使得该后螺胶圈141能保持 压触直径逐渐变少的卷收干绳。在完成延绳钓之后,必须要进行收绳动作,此时该延绳钓集 绳机10会驱动该集绳筒12以反方向转动,以卷收回被放出的干绳。此时,该后螺胶圈141 会随着该集绳筒12的转动而被动地产生相反方向的旋转,同样可由该后螺胶圈141的旋转 次数与其圆周长计算出干绳的收绳长度。因此,在该延绳钓集绳机10进行上述收、放绳动 作时,可借由本实用新型的收放绳记录装置100轻易且精准地管控干绳收放绳长度,过程 中皆毋须以人工方式进行,故可免除因人工的经验判断而造成的误差问题,更大幅降低了延绳钓渔船作业的困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 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 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绳记录装置包含旋臂支撑座(110)、旋臂轴心(120)、摇臂(130)、后螺轮(140)以及编码器(150);其中,所述旋臂支撑座固接有枢接套(111);所述旋臂轴心具有枢接轴(121)与连接部(122),该枢接轴套接于该枢接套内;所述摇臂具有支点端(131)与摇动端(132),该支点端连接至该旋臂轴心,而与该旋臂轴心为垂直;所述后螺轮,枢接于该摇臂的该摇动端,该后螺轮的轮面设有后螺胶圈(141);所述编码器连接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并具有与该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动杆(15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有 扭力弹簧(160),其两端分别连接至该旋臂轴心与该枢接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臂 轴心另具有连接扭力弹簧的中间部(123),位于该枢接轴与该连接部之间,该中间部的直径 大于该枢接轴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有 保护管(170),套设该扭力弹簧、该旋臂轴心的中间部以及该枢接套用以 容置该扭力弹簧的 部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枢接 套的两开口端各设有轴套(1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臂 轴心具有轴心通孔(124),而该摇臂的该支点端具有对应的贯孔,并且该编码器连接有传输 线(152),穿入该贯孔与该轴心通孔而由该旋臂支撑座延伸而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用 于防水性遮盖所述编码器的编码保护座(180),结合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螺 轮另设有夹合部(142),嵌夹固定该后螺胶圈至该后螺轮的径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另包含有 后螺轴心(143)与结合至该后螺轮外侧的连结盖(144),该后螺轴心结合于该摇臂的该摇 动端,并且该后螺轴心与该后螺轮之间设有多个轴承(145),其中该传动杆贯穿该后螺轴心 而突出连接至该连结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 器另具有联轴器(153),连接该编码器的转轴与该传动杆。
专利摘要一种延绳钓集绳机的收放绳记录装置,包含旋臂支撑座、旋臂轴心、摇臂、后螺轮、以及编码器;其中,所述旋臂支撑座固接有一枢接套;所述旋臂轴心具有一枢接轴与一连接部,该枢接轴套接于该枢接套内;所述摇臂具有一支点端与一摇动端,该支点端连接至该旋臂轴心,而与该旋臂轴心为垂直;所述后螺轮,枢接于该摇臂的该摇动端,该后螺轮的轮面设有一后螺胶圈;所述编码器连接至该摇臂的该摇动端并具有一与该后螺轮同步旋转的传动杆。本实用新型能够数位化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并精准地随时掌握干绳的收放绳长度,可以满足不同范围(特别是指干绳长度超过100公里以上)的延绳钓渔船作业需求。此外,还可免除因人工的经验判断而造成的误差问题,更大幅降低了延绳钓作业渔船的困难度。
文档编号A01K91/18GK201750690SQ201020229310
公开日2011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3日
发明者黄庆福 申请人:郁星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