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捕捉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8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蟑螂捕捉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放在厨房、窗台、墙角及室外随便置放的蟑螂捕捉筒。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蟑螂极易传染细菌、疾病,而且蟑螂騷扰人们的睡眠和休息,特别是它还主动侵袭婴幼儿,导致咬伤或引起过敏、瘙痒,直接损害物品,引起人们皮肤与呼吸系统的变态反应,所以人们想出各种方法消灭蟑螂。公知的灭蟑螂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药毒杀,另一种是用工具捕捉,用药毒杀不仅会污染环境还对人体有害,不科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大量地投放灭蟑螂毒饵、喷晒杀虫药会造成污染环境和对人体的伤害,提供一种简单的蟑螂捕捉筒,它包括了筒身和筒盖,其特征在于,筒盖上开有小窗,窗上设有弹性舌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捕捉效率高,外界条件限制少,便于查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蟑螂捕捉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筒盖,2弹性舌片,3筒身。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蟑螂捕捉筒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蟑螂捕捉筒包括了一个筒盖1和筒身3,筒盖1和筒身3均为通明塑料,筒盖1上开有4个小窗,每个窗上各设有一个弹性舌片2,蟑螂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弹性舌片2由筒盖1往筒身3里钻,蟑螂进入筒身3 内,弹性舌片2立即恢复原状。所述的蟑螂捕捉筒的筒盖1呈U形状,其下半部分落在筒身3内,筒盖1的开口大于筒身3的开口,筒盖1开口端与筒身3的开口端压合,使蟑螂只能从弹性舌片2进入筒身, 饵料放入筒盖1与筒身3闭合的空间内。所述的蟑螂捕捉筒的筒身3是广口柱形,筒身3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所述的蟑螂捕捉筒的弹性舌片2外形与筒盖1上开设的小窗吻合,其外形等于或大于小窗,弹性舌片2自然状态下从外向里紧贴小窗,蟑螂通过弹性舌片2进入筒身3后, 弹性舌片2依靠弹性立即恢复原状,蟑螂无法从小窗逃出。所述的蟑螂捕捉筒的筒盖1小窗宽为24cm,长为5-8cm,其中筒盖开设小窗宽为 2cm,长为5cm为最优值,外形呈舌形。
将所述的蟑螂捕捉筒放于室内任意角落并在筒身3的封闭端内放置诱饵,蟑螂闻香进入筒盖1内,由于筒盖1上开设的小窗带有弹紧贴小窗的弹性舌片2,蟑螂可以很轻松地通过弹性舌片2由外往里钻,当蟑螂进入筒身3内,弹性舌片2立即恢复原状,紧贴小窗,使得蟑螂无法通过小窗从筒身3中逃出。
权利要求1.一种蟑螂捕捉筒,它包括了筒身和筒盖,其特征在于,筒盖上开有小窗,窗上设有弹性舌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捕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呈U形状,且其下半部分落在筒身内,筒盖的开口大于筒身的开口,筒盖开口端与筒身的开口端压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蟑螂捕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身是广口柱形,筒身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蟑螂捕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舌片外形与开设的小窗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蟑螂捕捉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盖小窗宽为24cm,长为 5_8cm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放在厨房、窗台、墙角及室外随便置放的蟑螂捕捉筒,它包括了筒身和筒盖,其特征在于,筒盖上开有小窗,窗上设有弹性舌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捕捉效率高,外界条件限制少,便于查看。
文档编号A01M1/02GK202043552SQ20102024582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日
发明者郑鑫蕊 申请人:黄安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