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8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 板。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框架类零件方式主要有铸造和钣金薄板组合件两种类型,在机械设计 中,铸造件优点是结构稳定,变形量小,可通过机械加工保证设计精度要求。但由于铸造件 质量大,对于结构尺寸大,要求质量轻的框架类零件如采棉头框架就需要使用钣金薄板组 合方式。钣金薄板组合件本身结构复杂,尺寸大,各安装孔很难实现整体机械加工。目前只 能采用分件加工后,使用工装进行组焊、紧固件紧固组合装配。但由于钣金薄板的变形特 性,在组装完拆去工装后零件变形,很难保证各部件装配精度要求,严重影响机械产品质量 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能使零件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的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 新型的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设有与框架零件有同轴度、位置度要求安装孔的 对应孔,与所安装零件对应的安装孔。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设有与框架零件有同轴度、位置度要求安装孔 的对应孔,与所安装零件对应的安装孔A、安装孔B、安装孔C。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 新型垫板上的孔替代采棉头框架上的安装孔来对装配零件定位安装,使零件达到装配精度 要求。组焊、紧固件紧固组合装配后的框架进行变形失效后,对有同轴度、位置度等精度要 求的孔,通过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垫板,根据设计基准要求,使用工装找正进行贴板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 为本实用新型在采棉机框架使用状态图;图3 为本实用新型与采棉头中间轴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 下轴承座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 下轴承座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对应孔,2、安装孔A,3、安装孔B,4、安装孔C,5、下轴承座安装孔A,6、下轴承座安装孔B,7、下轴承座安装孔C,8、圆柱凸台,9、上盖板,10、齿轮箱安装孔,11、下轴承座, 12、垫板,13、中间隔板,14、齿轮箱,15、上轴承座,16、中间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 板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设有与框架零件有同轴 度、位置度要求安装孔的对应孔1,与所安装零件对应的安装孔A2、安装孔B3、安装孔C4。参见图2-6,使用时为保证齿轮箱14的圆柱齿轮与中间轴组件16上的齿轮正常 啮合,在保证中间轴组件16上端的上轴承座安装孔与齿轮箱安装孔10的位置后,还需要保 证上盖板9上的上轴承座15安装孔和中间隔板13上的下轴承座11安装孔的同轴。在整 个框架组装完后,因相关零件变形和组焊组装后内应力变形,上、下轴承座安装孔同轴很难 保证。现增加本实用新型的垫板12,该垫板上的对应孔1与原中间隔板13上的下轴承座 11的定位孔对应;安装孔A2、安装孔B3、安装孔C4与下轴承座上的下轴承座安装孔A5、下 轴承座安装孔B6、下轴承座安装孔C7对应。具体操作是通过工装,以上盖板9上端面和上 轴承座15安装孔为基准,使上轴承座15安装孔与垫板12上的对应孔1同轴,用螺栓穿过 垫板的安装孔A2、安装孔B3、安装孔C4与中间隔板13紧固后,对局部进行焊接,然后拆去 紧固螺栓,完成箱体加工。装配时,下轴承座11的圆柱凸台8直接装入垫板的对应孔1定 位,这就解决了因上下轴承座安装孔不同轴造成的装配精度问题。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框架零件有同轴度、位 置度要求安装孔的对应孔(1),与所安装零件对应的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安装孔为安装 孔M2)、安装孔B (3)、安装孔C (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保证采棉头框架同轴度的垫板,其特征在于设有与框架零件有同轴度、位置度要求安装孔的对应孔(1),与所安装零件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为安装孔A(2)、安装孔B(3)、安装孔C(4)。本实用新型能使零件达到装配精度要求。
文档编号A01D46/14GK201905043SQ2010206555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丁雅俐, 曾力, 邱闯 申请人:贵州平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