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2804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土壤,特别是指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红层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华中及西北的广大地区,在我国红层地区的道路修建、水电开发、矿山开采等工程建设中,因边坡开挖造成了很多裸露的红层泥岩边坡。 红层泥岩是一种特殊的粘土岩,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后生矿物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红层泥岩颗粒易破碎,强度低,遇水易崩解与软化,具有快速风化特性和弱膨胀特性,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营养元素。人工土壤是红层岩石边坡创面生态护坡工程中的重要物质基础,采用人工土壤在红层岩石边坡创面上实施人工客土、 培养植物的生态防护措施,能够起到稳定边坡、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良好效果(如中国专利ZL200810046488.6)。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在土壤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微生物菌剂是将某些有益土壤微生物经人工大量培养而制成的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 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含量,抑制植物病原菌的活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缓解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然而,目前公知的人工土壤配制过程中因微生物菌剂没有得到合理应用,导致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修复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具有工艺简单、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功能完善等特点,对加速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①选择泥碳、风化煤、沸石、褐煤、蒙脱石、硅藻土、膨润土中至少一种矿物粉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1. 5 cm筛,为样品1;
②将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 terium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 is )、胶腺样芽抱杆菌(.Bacillus 皿ci/agifflios^s·)、径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 沼泽红假单胞菌O^oi/oAswo^o/K^ palustr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菌液分别用重量2 25倍的样品1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15飞0 10^50 0^35 5 30 :0 20的比例混合均勻,为样品2 ;
③选择边坡开挖产生的红层泥岩岩石用破碎机粉碎并过0.5 2cm筛后备用,选择当地农田土壤、自然土壤中至少一种熟化土壤用工具击碎并过0. 5^2 cm筛后备用,将过筛后 59Γ70%的红层泥岩岩石粉料与309Γ95%的熟化土壤粉料混合均勻,为样品3 ;
④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 25%的样品2、65% 93%的样品3、0. 01% 5%的秸秆、 0. 1% 15%的畜禽粪便、(TO. 5%淀粉接枝聚丙烯酸、0. 001% 1%的聚丙烯酰胺、0. 05% 5. 5%的水泥、(Tl. 5%的羧甲基纤维素以及组分Ν、Ρ205、Κ20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 019Γ0. 6% 的氮肥、0. 019Γ0. 4%的磷肥、0. 019Γ0. 6%的钾肥经过复混制得最终产品。其中,秸秆是粉碎或切断成彡5 cm的水稻、小麦、油菜、甘薯、玉米、花生、胡豆、豌豆、大豆中至少一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是猪、牛、兔、鸡、鸭、鹅、马、羊中至少一种畜禽的排泄粪便,其含水量为59Γ30% ;氮肥是尿素、硝酸钾、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铵中至少一种含氮化肥;磷肥是磷酸铵、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中至少一种含磷化肥; 钾肥是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至少一种含钾化肥。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
选择重量比1:1的泥碳、膨润土混合均勻后并过1 cm筛制得矿物粉料备用。将巨大芽孢杆菌(Mcillus £^aterii/ )、枯草芽孢杆菌(Mcillus 力ii/is )、胶胨样芽孢杆菌 {Bacillus muciIagtmosus )、径阳链霉菌(Strep tomyces Jingyangensis )、沼泽红假单胞 KRhodop seudmoims pal us tr 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菌液分别用重量10倍的矿物粉料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25 30 15 20 10的比例混合均勻制得微生物菌剂备用。选择边坡开挖产生的红层泥岩岩石用破碎机粉碎并过2 cm筛,选择当地农田土壤用工具击碎并过2 cm筛,将过筛后30%的红层泥岩岩石粉料与70%的农田土壤粉料混合均勻制得含岩石混合物备用。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5%的微生物菌剂、87%的含岩石混合物、0. 5%的切断成< 3cm的水稻秸秆、1%的含水量为10%的猪粪便、1%的含水量为10%的鸡粪便、0.洲淀粉接枝聚丙烯酸、0. 5%的聚丙烯酰胺、3%的水泥、0. 5%的羧甲基纤维素、0. 5%的尿素、0. 5%的过磷酸钙、0. 3%的氯化钾经过复混制得最终产品。实施例2:
制备时操作程序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本发明的操作程序所规定的范围内对原材料种类、数量、规格、含水量有改变,仍同样制备成本发明的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①选择泥碳、风化煤、沸石、褐煤、蒙脱石、硅藻土、膨润土中至少一种矿物粉料混合均勻后并过0. Γ1. 5 cm筛,为样品1;②将巨大芽孢杆菌(Macillus £^aieriw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 is、旅腺样芽抱杆菌(.Bacillus 皿ci/agifflios^s·)、径阳链霉菌(Streptomyces jingyangensis)> 沼泽红假单胞菌O^oi/oAswo^o/K^ palustris)分别进行发酵生产,发酵后的菌液分别用重量2 25倍的样品1吸附,将以上5种吸附后的单一菌剂按重量15飞0 10^50 0^35 5 30 :0 20的比例混合均勻,为样品2 ;③选择边坡开挖产生的红层泥岩岩石用破碎机粉碎并过0.5^2 cm筛后备用,选择当地农田土壤、自然土壤中至少一种熟化土壤用工具击碎并过0. 5^2 cm筛后备用,将过筛后 59Γ70%的红层泥岩岩石粉料与309Γ95%的熟化土壤粉料混合均勻,为样品3 ;④取组分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1% 25%的样品2、65% 93%的样品3、0. 01% 5%的秸秆、 0. 1% 15%的畜禽粪便、(Γ0. 5%淀粉接枝聚丙烯酸、0. 001% 1%的聚丙烯酰胺、0. 059Γ5. 5%的水泥、(Tl. 5%的羧甲基纤维素以及组分Ν、Ρ205、Κ20有效含量重量百分比分别为0. 019Γ0. 6% 的氮肥、0. 019Γ0. 4%的磷肥、0. 019Γ0. 6%的钾肥经过复混制得最终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秸秆是粉碎或切断成< 5 cm的水稻、小麦、油菜、甘薯、玉米、花生、胡豆、豌豆、大豆中至少一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是猪、牛、兔、鸡、鸭、鹅、马、羊中至少一种畜禽的排泄粪便,其含水量为59Γ30% ;氮肥是尿素、硝酸钾、碳酸氢铵、硫酸铵、磷酸铵中至少一种含氮化肥;磷肥是磷酸铵、磷矿粉、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中至少一种含磷化肥; 钾肥是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二氢钾中至少一种含钾化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含有微生物菌剂的红层泥岩边坡创面人工土壤的制备方法,它由原料组分微生物菌剂、红层泥岩岩石、农田土壤或/和自然土壤、秸秆、畜禽粪便、淀粉接枝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水泥、羧甲基纤维素、化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有效复混制得。对加速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增加土壤有效养分的供给、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植被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167638SQ201110002220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李德华, 王倩, 艾应伟, 黄成敏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