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带海参人工催产方法

文档序号:33024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热带海参人工催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参类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海参人工催产方法。
背景技术
海参是名贵的海产品,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全球海参种类多达400多 种,其中可食用海参有40多种,分布于我国海域的可食用海参约有20种。重要经济海参 除仿刺参(份分布于山东以北的温带海域,为冷水性种类,其余均分布 于亚热带、热带海域,尤其以热带海域品种最丰富,如梅花参(rAWmote a/^/^s)、花刺参 {Stichopus variegatus )、糙朿Ij参(Stichopus horrens)、白尼参{Bohadschia sp.)、福肛 參(Actinopyga 等均是个体较大的名贵热带海参。热带海域的经济海参主要生活在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热带珊瑚礁区域,具有不同于北方仿刺参的特殊生活习性。近年来, 我国北方海参养殖业发展迅猛,年产量接近10万吨,主要得益于成熟的仿刺参人工繁殖及 育苗技术。热带海域经济海参由于人工繁育技术的缺乏,一直以来主要依赖捕捞生产,导致 野生资源日益匮乏。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上世纪70年代在潮间带大量分布的热带经济海 参,现在需要潜入水下50米才偶有所得!热带经济海参主要生活在珊瑚礁区域,也是珊瑚 礁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之一,由于过度捕捞,珊瑚礁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所以,建立热带海 参人工繁育技术,转变以捕捞获取为人工养殖为主的热带经济海参获取方式,不仅可以满 足人们对热带经济海参的消费需求,同时,可以减少捕捞数量,能有效保护热带经济海参的 野生资源,促进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恢复。而人工催产技术是热带海参人工繁育的关键,是发 展热带经济海参养殖产业及热带经济海参人工放流资源恢复的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 前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热带海参的人工 催产技术;一种通过控制亲参养殖管理、掌握诱导催产时间、阴干处理、流水刺激、暗化诱导 等措施达到刺激性成熟个体排精产卵的人工催产技术。使用该技术对于多数热带经济海参 一年四季均可实现排精产卵。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带海参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①催产前亲参的养殖管理方式;②催产时将亲参阴干处理;③亲参阴干处理 后进行流水刺激;④亲参流水刺激后进行暗化诱导。其中,催产前亲参的养殖管理亲参宜养殖在装有海水的圆形或圆角方形的室内 玻璃钢桶或水泥池,池高0. 8-1. O m,水深0. 5-0. 8m,有效水体2. 0-2. 5m3,可迅速排干;亲参 放养密度为15-20尾/ m3。每天早晚各投喂人工饲料和新鲜海藻磨碎液1次,每天投喂量 为亲参体重的0. 3-0. 5%。每天换水量100-150%,每天清除粪便残饵。亲参投喂的人工饲料由海泥、海藻粉、螺旋藻粉、益生菌和维生素组成;新鲜海藻 磨碎液为马尾藻、鼠尾藻或江篱的磨碎液。
人工诱导催产必须在农历每月的新月期的3-5天,在此期间,于20 : 00至21 :
00开始催产。
阴干处理需在黑暗环境下进行;阴干处理方法为催产时,将灯光调暗至lOOlux 或以下,将室内池的海水排出,仅池底保留l-2cm深的海水,让亲参暴露在空气中30-40分钟。流水刺激于阴干处理后进行,打开室内池排水口,用软管将海水喷射于池底或池 壁无亲参的地方;时间为15-20分钟;流水刺激后继续添加海水至0. 5-0. 8m水深。暗化诱导将灯光完全关闭,让亲参在在黑暗且安静的环境保持40-60分钟。经过上述处理,亲参将在1-2小时内排精产卵。使用该技术对于多数热带经济海 参一年四季均可实现排精产卵。本发明具有的优点
1、所有操作均在自然海水温度下进行,不需要加温或降温,成本低廉;
2、所有处理过程均为物理刺激,不使用化学诱导剂,减少了对亲参的生理刺激及对 环境的影响;
3、操作简单,可以实现移动式简易设施育苗;
4、不存在繁殖季节限制,一年之中每月均可实现排精产卵。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以热带经济海参糙刺参(份icAc^m horrens)为对象进行人工催产。在西沙永兴岛实施。建立了移动式海参育苗基地,包括取水泵管、蓄水池、两级过 滤池、紫外消毒器、亲参养殖池、育苗池、饵料培育区、废水沉淀处理池等。获取当地的糙刺参40尾,平均湿重520g,置于2000L的圆形玻璃钢桶中,加新鲜海 水至水深0. 8m,每天早晚各投喂人工饲料及新鲜马尾藻磨碎液1次,每天投喂量为亲参体 重的0. 5%,每天换水100%,并清除粪便残饵。于农历十一月初一的晚上9 00开始催产,具体步骤为
1、将灯光调暗至IOOlux以下,将亲参池的大部分海水排出,仅池底保留l-2cm深的海 水,让亲参暴露在空气中40分钟;
2、打开亲参池排水口,用软管将海水喷射池底或池壁,流水刺激亲参,流水刺激时间20 分钟,然后继续添加海水至0. 8m水位;
3、将灯光完全关闭,让亲参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保持60分钟;
4、观察亲参,可以发现亲参较为活跃,不断从池壁往上爬,并做出排精产卵前的摇摆动
作;
5,30分钟内观察到10尾雄性亲参排精,有的排精2-3次;
6、180分钟内观察到3尾雌性亲参排卵;
7、将精子与卵子按5:1混合,让卵子受精,计数证实获得800万个受精卵。转移至孵化 桶2小时后,可观察到受精卵开始孵化。并在15天内逐步发育成小耳幼体、大耳幼体、樽型 幼体、稚参各个阶段。8、排精、产卵后的亲参放回养殖桶,13尾亲参均能正常进食,且15天内均未出现吐脏、死亡等现象。实施例2
以热带经济海参花刺参QStichopus variegatus )为对象进行人工催产。在北部湾涠洲岛实施。建立了永久式海参育苗基地,包括取水泵管、蓄水池、海水多级过滤池、紫外消毒器、亲参养殖池、育苗池、饵料培育区、废水沉淀处理池等。获取当地的花刺参80尾,平均湿重480g,置于2个2500L的圆角方形水泥池中,加 新鲜海水至水深0. 8m,每天早晚各投喂人工饲料及新鲜的江篱磨碎液1次,每天投喂量为 亲参体重的0. 5%,每天换水100%,并清除粪便残饵。于农历五月初三的晚上9 10开始催产,具体步骤为
1、将灯光调暗至IOOlux以下,将亲参池的大部分海水排出,仅池底保留l-2cm深的海 水,让亲参暴露在空气中35分钟;
2、打开亲参池排水口,用软管将海水喷射池底或池壁,流水刺激亲参,流水刺激时间20 分钟,然后继续添加海水至0. 8m水位;
3、将灯光完全关闭,让亲参在黑暗安静的环境保持60分钟;
4、观察亲参,可以发现亲参较为活跃,不断从池壁往上爬,并做出排精产卵前的摇摆动
作;
5,40分钟内观察到22尾雄性亲参排精,有的排精2-3次;
6、180分钟内观察到9尾雌性亲参排卵;
7、将精子与卵子按5 1混合,让卵子受精,计数证实获得2100万个受精卵。转移至 孵化桶2. 5小时后,可观察到受精卵开始孵化。并在15天内逐步发育成小耳幼体、大耳幼 体、樽型幼体、稚参各个阶段。8、排精、产卵后的亲参放回养殖桶,31尾亲参均能正常进食,且15天内均未出现 吐脏、死亡等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带海参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催产前亲参的养殖管 理方式;②催产时将亲参阴干处理;③亲参阴干处理后进行流水刺激;④亲参流水刺激后 进行暗化诱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所述亲参的养殖管理方式 为亲参分批养殖于装有海水的室内池;亲参放养密度为15-20尾/ m3 ;每天早晚各投喂人 工饲料及新鲜海藻磨碎液1次,每天投喂量为亲参体重的0. 3-0. 5% ;每天换水量100-150%, 并清除粪便和残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池为有效水体2.0-2. 5m3 的圆形或圆角方形容器;池高0. 8-1. 0 m,水深0. 5-0. 8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饲料由海泥、海藻粉、螺旋 藻粉、益生菌和维生素组成;所述新鲜海藻磨碎液为马尾藻、鼠尾藻或江篱的磨碎液。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催产的时间为农历每月 新月期的3-5天;于此期间的20 00-21 00开始催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述阴干处理需在黑暗环境 下进行;阴干处理方法为将室内池的海水排出,仅池底保留l-2cm深的海水,让亲参暴露 在空气中30-40分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黑暗环境是指光照度低于或等 于 lOOluxo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流水刺激于阴干处理后 进行,时间为15-20分钟;流水刺激后继续添加海水至0. 5-0. 8m水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刺激是指打开室内池排水 口,用软管将海水喷射于池底或池壁无亲参的地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催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暗化诱导为将灯光完 全关闭,让亲参在黑暗且安静的环境保持40-6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海参类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带海参人工催产方法。热带海域经济海参由于人工繁育技术的缺乏,一直以来主要依赖捕捞生产,导致野生资源日益匮乏。本发明提供一种热带海参的人工催产技术,通过控制亲参养殖管理、掌握诱导催产时间、阴干处理、流水刺激、暗化诱导等措施达到刺激性成熟个体排精产卵的人工催产技术。使用该技术对于多数热带经济海参一年四季均可实现排精产卵。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090363SQ20111002288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张吕平, 彭鹏飞, 李海鹏, 胡超群, 范嗣刚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