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31315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是一种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药西瓜,又名苦西瓜,系维吾尔医习用药材,维语名“阿其克塔吾孜”,为葫芦科 植物药西瓜Citrullus colocynthis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药西瓜原植物为多 年生或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其主要药用部位为果实。药西瓜是临床应用的药材之一,可 用于治疗肝病、血液病,同时作为腹泻药在民间应用甚为广泛。传统维吾尔医认为,药西瓜 [性]“三级热,二级干”,能清除异常粘液质和黑胆质,祛散寒湿,通络止痛,开胸止咳,用 于头痛,偏头痛,瘫痪痴呆,癫痫健忘,关节骨痛,心胸痹阻,耳聋眼花,水肿便秘,黄疸咳喘。随着维吾尔医药学的迅猛发展,药西瓜的量已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野生药西 瓜生长在干燥沙质土壤及半荒漠地区,并且由其组成的植物群落对防风固沙、保护生态具 有非常好的作用,是典型的内陆性半荒漠性高度旱生植物。由于野生药西瓜产量较低,因此 过量的采摘既影响了药西瓜的生长甚至导致其消亡又破坏了脆弱的干燥沙质土壤及半荒 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之不足,解决了药西瓜 人工规模化种植栽培的问题,其大幅度地提高了药西瓜的产量,并且保护了干燥沙质土壤 及半荒漠地区的生态环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的一种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按下述 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地选择内陆干旱气候、5月至9月份平均气温为20°C至30°C范围内的,土壤 PH在5. 0至7. 8范围内的荒漠、半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
第二步种子预处理选取直径为5cm至12cm的外果皮黄白、肉色白、肉质柔软的药西瓜 果实中取种,选取籽粒饱满,^ 18g/千粒重的药西瓜种子,在80°C至90°C水冲洗后放置1 小时至24小时,捞出用湿毛巾覆盖保湿,温度保持在35°C至45°C,时间为12小时至48小 时;
第三步将上述处理的药西瓜种子进行栽培播种条件为膜上开穴直播,时间为4月下 旬,穴距20 cm至50cm,行距50 cm至200cm ;种子和干燥沙子混合,每穴播5枚至10枚药 西瓜种子,穴深1. 5 cm至3cm ;播后覆一层薄膜;播种后的7天至20天后出苗,在5月初至 6月初间苗,每穴间隔20 cm至50cm ;6月初定苗,每穴最终留1株较壮苗;在6月中旬左右 进行第一次滴灌浇水每次按3方/亩至6方/亩,之后每7天至15天滴水灌溉一次水,共 滴水灌溉5次至12次;9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采收。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或选择
在上述第一步选地后和播种前,可对所选的地进行深翻、施底肥20公斤/亩、整地、田间土壤含水量为60%至80%。上述施底可为尿素、二铵、有机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在上述第二步种子预处理中,用杀菌剂适乐时进行拌种,其杀菌剂适乐时与药西 瓜种子按重量比以1 50至1 100的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勻分布在种子表面,晒 种时间为2天至4天。上述每次滴水灌溉时添加Ag/亩至IOkg/亩的尿素。本发明使原来野生的药西瓜实现了人工规模化种植栽培,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药 西瓜的产量,还保护了人工种植栽培药西瓜所选的荒漠、半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的生态 环境。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具体的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论述
实施例1,该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地选择内陆干旱气 候、5月至9月份平均气温为20°〇至301范围内的,土壤?!1在5.0至7.8范围内的荒漠、半 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第二步种子预处理选取直径为5cm至12cm的外果皮黄白、肉色 白、肉质柔软的药西瓜果实中取种,选取籽粒饱满,> 18g/千粒重的药西瓜种子,在80°C至 90°C水冲洗后放置1小时至M小时,捞出用湿毛巾覆盖保湿,温度保持在35°C至45°C,时 间为12小时至48小时;第三步将上述处理的药西瓜种子进行栽培播种条件为膜上开穴 直播,时间为4月下旬,穴距20 cm至50cm,行距50 cm至200cm ;种子和干燥沙子混合,每 穴播5枚至10枚药西瓜种子,穴深1. 5 cm至3cm ;播后覆一层薄膜;播种后的7天至20天 后出苗,在5月初至6月初间苗,每穴间隔20 cm至50cm ;6月初定苗,每穴最终留1株较壮 苗;在6月中旬左右进行第一次滴灌浇水每次按3方/亩至6方/亩,之后每7天至15天 滴水灌溉一次水,共滴水灌溉5次至12次;9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采收。实施例1的发芽率 为90%、收获得药西瓜亩产为1530kg。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在第一步选地后和播种前,对所 选的地进行深翻、施底肥20公斤/亩、整地、田间土壤含水量为60%至80%。实施例2的发 芽率为91%、收获得药西瓜亩产为1780kg。其中,施底可为尿素、二铵、有机肥中的一种或一 种以上,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实施例3,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在第二步种子预处理 中,用杀菌剂适乐时进行拌种,其杀菌剂适乐时与药西瓜种子按重量比以1 50至1 100 的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勻分布在种子表面,晒种时间为2天至4天。实施例3的发芽 率为92%、收获得药西瓜亩产为2130kg。实施例4,与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每次滴水灌溉时添加 7kg/亩至IOkg/亩的尿素。实施例4的发芽率为93%、收获得药西瓜亩产为2500kg。
权利要求
1.一种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地选择内陆干旱气候、5月至9月份平均气温为20°C至30°C范围内的,土壤 PH在5. 0至7. 8范围内的荒漠、半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第二步种子预处理选取直径为5cm至12cm的外果皮黄白、肉色白、肉质柔软的药西瓜 果实中取种,选取籽粒饱满,^ 18g/千粒重的药西瓜种子,在80°C至90°C水冲洗后放置1 小时至24小时,捞出用湿毛巾覆盖保湿,温度保持在35°C至45°C,时间为12小时至48小 时;第三步将上述处理的药西瓜种子进行栽培播种条件为膜上开穴直播,时间为4月下 旬,穴距20 cm至50cm,行距50 cm至200cm ;种子和干燥沙子混合,每穴播5枚至10枚药 西瓜种子,穴深1. 5 cm至3cm ;播后覆一层薄膜;播种后的7天至20天后出苗,在5月初至 6月初间苗,每穴间隔20 cm至50cm ;6月初定苗,每穴最终留1株较壮苗;在6月中旬左右 进行第一次滴灌浇水每次按3方/亩至6方/亩,之后每7天至15天滴水灌溉一次水,共 滴水灌溉5次至12次;9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选地后和播种前, 对所选的地进行深翻、施底肥20公斤/亩、整地、田间土壤含水量为60%至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底为尿素、二铵、有机肥 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于第二步种子 预处理中,用杀菌剂适乐时进行拌种,其杀菌剂适乐时与药西瓜种子按重量比以1 50至 1 100的比例充分搅拌,直到药液均勻分布在种子表面,晒种时间为2天至4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每次滴水灌溉 时添加Ag/亩至1Okg/亩的尿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于每次滴水灌溉时添加 Ag/亩至1Okg/亩的尿素。
全文摘要
一种药西瓜植物栽培方法,基按下述步骤进行第一步选地选择内陆干旱气候、5月至9月份平均气温为20℃至30℃范围内的,土壤pH在5.0至7.8范围内的荒漠、半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第二步种子预处理;第三步将上述处理的药西瓜种子进行栽培播种条件为膜上开穴直播,每穴最终留1株较壮苗;在6月中旬左右进行第一次滴灌浇水每次按3方/亩至6方/亩,之后每7天至15天滴水灌溉一次水,共滴水灌溉5次至12次;9月上旬至中旬进行采收。本发明使原来野生的药西瓜实现了人工规模化种植栽培,并且大幅度地提高了药西瓜的产量,还保护了人工种植栽培药西瓜所选的荒漠、半荒漠土壤或半沙质土壤的生态环境。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144491SQ20111002568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何江, 刘冲, 地力努尔·吐尔逊江, 杨伟俊, 满尔哈巴·海如拉 申请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