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115362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选种技术领域,专用于选育商品荚紫红类型的豇豆新品种。
背景技术
豇豆(Cowpea) —年生缠绕草本,学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俗称角豆、姜豆、带豆。豇豆为豆科豇豆属长形豆荚,起源于非洲,多样性中心在尼日利亚。豇豆传到印度后,形成了短荚豇豆种;在东南亚或中国形成了长江豇豆亚种。豇豆分为长豇豆和饭豇两种。染色体数2n=2x=22。每100克嫩豆荚含水分85 89克,蛋白质2. 9 3. 5克,碳水化合物5 9克,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干种子含水分13. 4 15. 5克,蛋白质约M克,碳水化合物50. 3 5克,纤维素3. 8 4. 7克,还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作蔬菜食用的豇豆品种很多,根据荚的皮色不同分成白皮豇、青皮豇、花皮豇、红皮豇等。本发明涉及的是紫红皮豇豆。豇豆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除个别省、自治区外,都有豇豆的生长。主要产地有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广西、河北、湖北、安徽、江西、 贵州、云南、四川及台湾等。豇豆嫩荚可炒食、凉拌、泡食或腌渍晒干,种子可代粮和做馅料, 营养丰富,味鲜美,供应期长,为解决8-9月夏秋淡季的主要蔬菜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要求、栽培设施的改善和栽培技术的提高,逐步由露地栽培为主发展成为保护地和露地栽培并重发展,由南方普遍种植、消费为主到全国性地较大面积较多地区种植、消费,由春夏秋季生产供应为主到周年生产周年均衡供应。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地方品种存在着以下问题品种单一市场上多是白绿荚或绿荚豇豆,紫红荚豇豆品种较少,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紫色豇豆等稀有蔬菜越来越受欢迎;品种熟性偏早,市场上多是早熟品种,中晚或晚熟品种较少;品种田间多年表现不抗病毒病和煤霉病,因病害导致减产甚至毁产给菜农造成损失;各育种单位的豇豆育种方法多用系谱法,耗时长,繁琐;而混合法耗工少,简单,易出新品种。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豇豆的生产及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品种单一多是浅绿荚或绿荚品种,紫红荚品种少;熟性偏早早熟品种偏多,中熟或晚熟品种少;各育种单位多用系谱法选育,耗时长,繁琐;用混合法选育出的紫红荚品种,熟性中熟,较抗病毒病和煤霉病,条形直,商品性佳,口感好,易获得高而稳定的产量的紫红豇豆新品种,适宜于江苏省及沿海地区的露地或保护地栽培;在诸多豇豆选育方案及选育方法中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提供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可以很好地实现发明目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成功选育出紫红豇豆新品种——盐紫豇2号。技术方案
3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包括
A)以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的扬豇40为母本,以河南省淮滨县蔬菜研究所的龙豇 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O种子;
B)然后自交4代,边自交边选择,选择紫红色荚带绿尖的进行混收,F5获得紫红色豇豆材料。将所获得的紫红色豇豆材料F5-F7按株系种植,进行株系比较,选择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优良株系第1雌花节位在第4 7节,每花序结荚2 6个;荚长约60 80cm,横径约0. 90 1. 09cm,荚厚约0. 90 1. 05cm,荚色紫红色,尾端有绿尖,长约0. 80 1. 02cm,单荚重25. 00 26. 68g ;百粒重16. 5 18. 8g,单荚结籽数为15 20粒,F8代获得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盐紫豇2号品系。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育成品种“盐紫豇2号”,此品种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最新选育的紫红豇豆新品种,可用于露地或保护地栽培。该品种种性一致,第1雌花节位在第4 7节,每花序结荚2 6个;荚长约60 80cm,横径约 0. 90 1. 09cm,荚厚约0. 90 1. 05cm,荚色紫红色,尾端有绿尖,长约0. 80 1. 02cm,单荚重25. 00 26. 68g。种子肾形,较大,百粒重16. 5 18. 8g,单荚结籽数为15 20粒。 该品种条形直,商品性好,口感好,品质佳。


图1为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包括
以“扬豇40”为母本,以“龙豇24”为父本,先杂交后经自交用混合法选育而成的紫红豇豆新品种——盐紫豇2号。扬豇40 (购自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为中熟品种,植株蔓生,叶片较之豇观-2 略大,主蔓长3. 5米左右,中上部有1 2个分枝,荚浅绿色,荚长65 75厘米,每荚籽粒 17粒,籽粒红褐色,百粒重14. 2克,耐热,抗逆性好。对锈病、煤霉病较之豇观-2抗性强。龙豇M (购自大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河南省淮滨县蔬菜研究所)为早中熟品种, 植株高3. 1米,2个分枝,生长势强,叶片深绿色,每花序结荚2 5条,豆荚长60 80厘米,表面光滑鲜艳,肉质细嫩,无粗纤维。先杂交后多代自交用混合法选育过程以扬豇40为母本,以龙豇M为父本,2000 年配制杂交组合,后经2001-2004年4代自交选择紫红色荚带绿尖进行混收,2005年选择性状基本稳定的优良单株256个,2006年按株系种植,进行株系比较,选择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优良株系10个,到2007-2008年选择优良的株系进行两年的产量比较试验,选出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盐紫豇2号品系,2009年对盐紫豇2号品系繁种,2010年进行省区试鉴定,产量排在第三位。该品种中熟,植株蔓生,株高2. 5米以上,长势旺盛,叶片中等,平均叶宽X叶长为17. 17cmX 20. 60cm,叶色深绿,花冠紫红色,主蔓第4 7节着生第一花序。荚长约60 80cm,横径约0. 90 1. 09cm,荚厚约0. 90 1. 05cm,荚色紫红色,尾端有绿尖,长约0. 80 1. 02cm,单荚重25. 00 26. 68g。种子肾形,较大,百粒重 16. 5 18. 8g,单荚结籽数为15 20粒。该品种条形直,商品性好,口感好,品质佳。
具体育种经过见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江苏省扬州市蔬菜研究所的扬豇40为母本,以河南省淮滨县蔬菜研究所的龙豇 24为父本,进行杂交获得FO种子;B)然后自交4代,边自交边选择,选择紫红色荚带绿尖的豇豆进行混收,F5获得紫红色豇豆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所获得的紫红色豇豆材料F5-F7按株系种植,进行株系比较,选择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优良株系第1雌花节位在第4 7节,每花序结荚2 6个;荚长约 60 80cm,横径约0. 90 1. 09cm,荚厚约0. 90 1. 05cm,荚色紫红色,尾端有绿尖,荚长 0. 80 1. 02cm,单荚重25. 00 26. 68g ;百粒重16. 5 18. 8g,单荚结籽数为15 20粒, F8代获得性状稳定、综合性状突出的盐紫豇2号品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紫红豇豆的选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选种技术领域。以扬豇40为母本,以龙豇24为父本,进行杂交配组,然后自交4代,选择紫红色荚带绿尖的进行混收,F5获得紫红色豇豆材料。F8代选育出紫红豇豆新品种——盐紫豇2号。该品种中熟,植株长势旺盛,主蔓第4~7节着生第一花序,荚长约为:60~80cm,横径约为:0.90~1.09cm,荚厚约为:0.90~1.05cm,荚色紫红色,尾端有绿尖,长约:0.80~1.02cm,单荚重25.00~26.68g,种子肾形,百粒重16.5~18.8g。条形直,商品性佳,口感好。适合江苏省及沿海地区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文档编号A01H1/02GK102177844SQ20111007115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4日
发明者吴永成, 梅燚, 祖艳侠, 郑佳秋, 郭军, 顾闽峰 申请人: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