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15397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动物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蛇类高产驯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蛇类是爬行动物中最后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原始蛭蜴类,其栖息环境和 食物的获得是影响种群数量和分布的重要因素。蛇类在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农林牧增 产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已经查明的蛇有209种,占世界蛇种类3000种的 7%.蛇是鼠类的天敌。野生的蛇每年要吃掉大量的家鼠和田鼠,从鼠口夺回了数量巨大的 粮食和其它农作物,大大减轻了鼠害。人们对蛇类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在我国,蛇类一直是具有广泛的食用、保健和药 用等经济价值,其肉,味道鲜美;其胆,是名贵的中药材;其皮,可制作乐器、装饰和日常用 品。近年来,由于环境的破坏和人们对蛇类资源需求的增加,致使各地野生蛇类的栖息地严 重退化和减少,野外发现蛇的个体也越来越小,许多蛇类处于濒危的状况,一个直接的后果 是,鼠类大量繁殖,传播疾病,给农田、草原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城镇,家鼠危害也十分严重。 为灭鼠,一些地方使用剧毒鼠药,导致人畜和以鼠为食的禽鸟连环中毒,生态环境进一步受 到破坏。根据2007年IUCN在网上公布的数据,地球近500年来已经有15种蛇类灭绝,目 前生存受到威胁的有297种,其中极危的有48种,濒危的有91种,最危的有140种。根据上述问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专家呼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拯救野生蛇 类资源,同时组织科研攻关,解决蛇类高效饲养技术难题,提高繁殖率和产品附加值,减少 蛇类资源的浪费。为此,我国已经有许多单位和个人都开展了人工养蛇的研究和探讨。因 为蛇是一种冷血动物,对温度的要求很敏感。每年11月以后,蛇也开始一年一度的冬眠,冬 眠时间长达4-6个月。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养蛇的经济效益,必须采取措施让蛇改变冬眠 的习性,使其能像在春、夏、秋季一样生长发育。在国内公开文献中,已有报道了有关蛇无冬 眠规模化养殖的技术。例如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大东洋蛇类研究中心申请的中国专利 CN200420150163. X以立体高密度蛇箱养殖系统为人工养蛇提供了一个操作方便、安全、可 控的养殖环境,提高了养殖安全系数和养殖密度;研制出适合蛇类口味的复合颗粒系列饲 料,改变了蛇类食性,解决了蛇类采食活体动物饲料的难题;通过保持蛇房恒温,打破蛇的 冬眠规律,实现全年无冬眠,使蛇的出栏期从M 25个月缩短到14 15个月。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410093896. 9发明的全生态无冬眠蛇类养殖方法是其箱 房主体的壁板采用木板制作呈六面立方体,倾斜面上设置通风孔、透明玻璃矩形观察窗、震 荡发生器、温湿度检测仪、雾化器和调温器并与主控制器相连接。根据蛇类自然生活习性, 采用超声波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进行周期性的人工干预,促使饲养蛇增加运动,提高新陈 代谢水平,免除蛇冬眠,实现全年无冬眠自然生长。并将埃及塘鲺、胚鸭蛋或胚鸡蛋(含 壳)、板蓝根、黄芩、混合液和水用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制成饵料。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05100360M. 4发明的蛇类无冬眠养殖技术是通过升温系 统,使蛇房保持在25 31°C,相对湿度为65 % 85 %,打破蛇冬眠规律,本发明采用蛇类无冬眠技术进行蛇的养殖,缩短了蛇的养殖周期,使蛇的出栏期从普通的M 25个月提前到 只需14 15个月。《蛇志》.2006,18(4).-307-308报道了北京动物园的周娜、胡德夫等人的《蟒蛇的 人工饲养与繁殖技术》提到了进行温度和湿度调节的措施,冬季在蛇窝、笼顶加盖干草,或 安装红外线灯及电炉并加控温装置。已视为撤回的广西桂林市莫仁正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3107564. 5的《特种浓 缩饲料系列产品生产新技术和配方》记载了应用中药和动植物蛋白等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 和酸酶法新技术生产浓缩饲料新产品,该产品供饲养各种动物禽、畜、鱼、龟、蛇等;还有广 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等单位的成果《靖西大麻鸭选育及蛇无冬眠规模养殖技术开发》 主要技术路线包括商品代蛇幼蛇-规模化养殖-育成-无冬眠养殖-产卵-孵化-幼 蛇。掌握了蛇无冬眠养殖技术,冬季养殖成活率86.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规模化高效的蛇类无冬眠养殖方法,使蛇的出栏期更加 缩短,为社会提供更多的蛇类资源。本申请人经过研究和试验,利用蛇的灵敏器官“颊窝”对热射线(红外线)有非常 敏锐的感受的生物特性,蛇能够辨别温差的微小变化。那么,基于蛇的这种生物特性进行了 模拟春、夏季红外线强度,通过红外线干扰装置干扰以改变蛇冬眠的传统习性,配以蛇房控 温和湿度调节装置进行无冬眠养殖的试验。使蛇的出栏期缩短到10-11个月。本发明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包括规模化、立体高密度蛇箱养殖系统、提高 养殖安全系数和养殖密度的保温室,可控制和调节蛇房的温度、湿度系统,保持蛇房恒温, 研制出适合蛇类口味的系列生物酶配合饲料,解决蛇类采食活体动物饲料的难题,改变蛇 类食性,其特征在于在养殖蛇设施系统中设置红外线干扰装置,模拟春、夏季红外线强度, 配合生物酶饲料,干扰和改变蛇的冬眠习性,实现全年无冬眠自然生长。所述的红外线干扰装置是在蛇房周围设置碳晶板及其电源电路。碳晶板在市场可 以购买,碳晶板可以并联后接电源电路,安装在蛇箱周围,碳晶板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 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 线辐射。由于红外线辐射干扰,使蛇箱养殖环境处于屏蔽状态,隔绝了外界的热射线的变化 并模拟了春、夏季红外线强度,通过此人工干扰,改变了蛇的冬眠的习性,同时结合研制的 生物酶过冬饲料,解决其冬季营养需求,促使饲养蛇增加运动,维持旺盛的新陈代谢水平, 实现全年无冬眠自然健康生长,从而使蛇的出栏期达到更大缩短。所述的无冬眠饵料是以孵化场鸡、鸭坯苗、埃及塘角鱼、小杂鱼等下脚料为主料, 配以蛇类最爱吃的饵料做引饵,以及加入促进消化的生物添加剂,改善蛇冬天消化能力下 降生理特性的不足,还有矿物质、防病的中草药,提高蛇的成活率和促进它的生长速度。所述的生物酶饲料是从屠宰动物的消化系统里提取的有利于消化的菌种一消化 酶,一般是提取猪牛羊鸡鸭胃部、肠道内壁的粘膜,每公斤饲料加入量为0. 1% -5%。


图1为本发明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系统中设置红外线干扰装置,模拟春、夏季红外线强度干扰的示意图。其中,1为隔热房墙;2为碳晶板层;3为室内恒温系统;4为蛇 活动观察窗;5为空气清新机。有益效果和优点本发明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相比较现有的其它蛇类无冬眠养殖技术更好 地打破了蛇的冬眠规律,实现全年无冬眠自然生长,使蛇的出栏期缩短到只需10 11个月。本发明的红外线干扰、模拟春、夏季红外线强度的养殖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蛇类 无冬眠的其它生物特性的养殖技术。养殖周期短、发病率低、占地面积小,百条蛇养殖设施投入、养殖成本和能耗低,养 殖成活率高、产品均勻度好、国内外需求旺盛,市场行情和经济效益好。
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本发明人在示意图1的生产车间中进行了一万条眼镜蛇高密度、无冬眠的规模化 养殖试验。图1中,隔热房墙1、室内恒温系统3和空气清新机5共同组成调节和保持蛇箱 温度在观 30°C的温度环境,碳晶板层2安装在蛇房的周围,接通碳晶板层2的电源后,碳 晶板在电的引发激励下,通过碳分子团产生“布朗运动”,由碳分子间的互相撞击和摩擦从 而产生热能,生成大量的红外线辐射。由于红外线辐射干扰,使蛇箱养殖环境处于屏蔽状态并模拟了春、夏季红外线强 度,阻断了外来天气变化讯息干扰蛇对季节判断,能够真正意义上解决自然遗传现象。同时 采取严格的安全和卫生管理措施,防止蛇的逃逸以及传染疾病,对蛇房定期进行清扫和冲 洗保持蛇舍清洁卫生,制定蛇场养殖制度,配备并明确专人饲养和管理,明确责任,配合利 用生物酶,研制促进消化的蛇无冬眠饵料,以孵化场鸡、鸭坯苗、埃及塘角鱼、小杂鱼等下脚 料为主,提取猪牛羊鸡鸭胃部、肠道内壁的粘膜加入,每公斤饲料加入量为0. 1% -5%,解 决蛇过冬营养需求。可以通过蛇活动观察窗4观察方便地对蛇进行管理。通过如此的人工 干预和管理,促使饲养蛇增加运动,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改变了蛇冬眠的习性,实现全年无 冬眠自然生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蛇的成活率为95.3%,肉料比为1 4.8,出栏期仅需 321天,实现产值376. 43万元。
权利要求
1.一种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立体高密度蛇箱养殖系统,提高养殖安全系 数和养殖密度、研制出适合蛇类口味的饲料,改变蛇类食性,解决蛇类采食活体动物饲料的 难题,控制和调节蛇房的湿度、保持蛇房恒温,其特征在于在养殖蛇设施系统中设置红外 线干扰装置,模拟春、夏季红外线强度,配合生物酶饲料,干扰和改变蛇的冬眠习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线干扰 装置是在蛇房周围设置碳晶板及其电源电路碳晶板可以并联后接电源电路,安装在蛇箱周 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冬眠饵料 是以孵化场鸡、鸭坯苗、埃及塘角鱼或小鱼虾下脚料为主料,配以蛇类最爱吃的饵料做引 饵,以及生物添加剂、矿物质和防病的中草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物酶饲料 是从屠宰动物的消化系统里提取的有利于消化的消化酶,所述的消化酶是提取猪牛羊鸡鸭 胃部、肠道内壁的粘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品蛇无冬眠高效养殖方法,包括以立体高密度蛇箱养殖系统,提高养殖安全系数和养殖密度、研制出适合蛇类口味的复合颗粒系列饲料,改变蛇类食性,解决蛇类采食活体动物饲料的难题;配合以控制和调节蛇房的湿度、保持蛇房恒温,本发明是在养殖蛇设施系统中设置红外线干扰装置,模拟春、夏季红外强度干扰,结合喂养生物酶无冬眠饵料,去除蛇类冬眠的传统习性,实现全年无冬眠自然生长。使蛇的出栏期缩短到只需10~11个月。
文档编号A01K67/02GK102144610SQ201110072869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5日
发明者李勇 申请人:广西南宁市绿环现代养殖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