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的制作方法
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或大棚育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作物的室内或大棚立体育苗
掉丄回O背景技术
公知的,漂浮育苗是一项新的育苗方法,是将装有轻质育苗基质的泡沫穴盘漂浮于水面上,种子播于基质中,秧苗在育苗基质中扎根生长,并能从基质和水床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育苗方法。这种方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首先在烟草上采用漂浮育苗法进行育苗。漂浮育苗与传统育苗法比较,它具有可减少移栽用工、节省育苗用地、便于烟苗管理、有利于培育壮苗、提高成苗率等优点。随着技术的成熟度增加,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开发了漂浮育苗技术,日本的漂浮育苗技术多用于生长期较短的绿叶类蔬菜等植物的农业种植技术,可保证植物生长的一致性,避免传统栽培方式引起的土壤病虫害问题;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广泛使用这种技术进行温室种植。对于某些蔬菜作物,在温室利用漂浮育苗进行植物的栽培生产,能带来更大的收益率,更高的质量,并可不受季节限制的提前或错后收获时间,尽可能少的使用农药,所以农药残留也相对较少。目前大多数的漂浮育苗技术是采用发泡育苗穴盘进行生产,在育苗盘内添加泥炭、蛭石等无土栽培基质,播种后放入水床中,育苗盘底部留有小孔,以利于植物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育苗盘采用多层立体摆放形式,由营养液供养管路分别接通每一育苗盘或人工给每一个育苗盘定期添加液体营养养分。由于漂浮育苗的栽培环境具有高密度、高湿度的特点,因此采光、养分的规范化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同步调整采光角度和养分补充成为科技人员的主要研发方向之
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所述农作物立式育苗墙,通过在两侧支撑架上设置多个种植盘,并由种植盘与种植盘形成的间隙使得较为密集的多个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均可获得光照,本发明通过供水管网将营养液经由导管到达每一个种植盘内,在长期开启供水系统后可实现活水养殖;本发明通过所述营养液的添加模式实现了自动化的营养液供给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包括架体、种植盘、旋转系统和供排水系统, 所述架体包括侧支撑架、下部固定板架,下部固定板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撑架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下部固定板架通过复数个锁紧螺母固定在转盘的上部面上,在两个侧支撑架的正面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复数个相互对应的螺孔;
所述种植盘呈方形结构,在方形结构的种植盘两侧上部分别设有水孔,种植盘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在两连接板上分别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侧支撑架的螺孔对应;所述旋转系统包括地面、转盘轴承、转盘,在地面上设有圆口,在圆口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圆环,转盘轴承的内面与圆环套合,转盘扣在转盘轴承的上部面上,在转盘上设有排水口 ;
所述供排水系统设置在地面的下部,在地面圆口下部为供排水系统的供水管网和排水回收管网,其中排水回收管网的对应圆口或对应排水口处设有接水盘;
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正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复数个种植盘,所述种植盘连接板上的螺孔通过紧固螺丝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正面的螺孔紧固连接,在每一种植盘内分别设有定植漂板;供水管网的导管分别穿过转盘、其中一根侧支撑架后联通最上部种植盘的水孔, 最上部种植盘的另一侧水孔由导管联通下部紧邻的另一种植盘另一侧的水孔,依次类推一层一层的联通至最下部的种植盘形成种植盘与种植盘相互贯通的供水系统,最下层种植盘的一个水孔由导管引至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对应排水回收管网的接水盘形成完整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在两个侧支撑架的上端内侧设有上部连接架。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在方形结构种植盘后部两侧的连接板外侧正面与种植盘两侧上部之间分别设有加固板。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所述定植漂板呈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定植漂板的外边部与种植盘内的内壁吻配,在定植漂板的板壁上均勻分布有复数个贯通的倒锥形孔穴。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在种植盘的外部面包裹具有反光度的不锈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农作物立式育苗墙,通过在两侧支撑架上设置多个种植盘,由多个上下设置的种植盘与种植盘形成的间隙,使光照透过间隙而照射在另外的种植盘上,使得较为密集的多个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均可获得光照,由于本发明的定植漂板是倒锥形孔穴,可以有效的防止种子滑落而出现不发芽现象;本发明通过供水管网将营养液经由导管到达每一个种植盘内,也就是利用导管经由侧支撑架进入或送达最上部的种植盘,当最上部的种植盘营养液超过水孔的高度后,营养液便会经过导管流入下面一个种植盘内,在长期开启供水系统后可实现活水养殖;本发明通过所述营养液的添加模式实现了自动化的营养液供给, 本发明尤其适应农作物的反季节育苗使用,本发明对于小麦、豆类、玉米、水稻等秧苗的培育良种尤为适宜;本发明对于生菜、空心菜等的集约化生产提供了立体的和合理光照的技术保证;本发明通过将转盘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通过手动或设置电机驱动,便可使得整个农作物立式育苗墙进行旋转,使得每一种植盘跟随阳光并得到所需光照,在有限的大棚或玻璃种植室内可以较为密集的设置本发明;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架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种植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定植漂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秧苗栽培原理示意图中1、侧支撑架;2、连接板;3、加固板;4、导管;5、种植盘;6、紧固螺丝;7、排水口 ; 8、转盘;9、转盘轴承;10、地面;11、上部连接架;12、螺孔;13、锁紧螺母;14、下部固定板架;15、水孔;16、倒锥形孔穴;17、定植漂板;18、秧苗;19、营养液。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1或2中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包括架体、种植盘5、旋转系统和供排水系统,所述架体包括侧支撑架1、下部固定板架14,下部固定板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撑架1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支撑架1的上端内侧设有上部连接架11,下部固定板架14通过复数个锁紧螺母13固定在转盘8的上部面上,在两个侧支撑架1的正面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复数个相互对应的螺孔12。结合附图3中所述种植盘5呈方形结构,在方形结构的种植盘5两侧上部分别设有水孔15,种植盘5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2,在方形结构种植盘5后部两侧的连接板2外侧正面与种植盘5两侧上部之间分别设有加固板3,在两连接板2上分别设有螺孔12,所述螺孔12与侧支撑架1的螺孔12对应。结合附图1中所述旋转系统包括地面10、转盘轴承9、转盘8,在地面10上设有圆口,在圆口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圆环,转盘轴承9的内面与圆环套合,转盘8扣在转盘轴承9的上部面上,在转盘8上设有排水口 7。所述供排水系统设置在地面10的下部,在地面10圆口下部为供排水系统的供水管网和排水回收管网,其中排水回收管网的对应圆口或对应排水口 7处设有接水盘“图中未显示”;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的正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复数个种植盘5,所述种植盘5 连接板2上的螺孔12通过紧固螺丝6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正面的螺孔12紧固连接,在每一种植盘5内分别设有定植漂板17 ;供水管网的导管4分别穿过转盘8、其中一根侧支撑架1后联通最上部种植盘5的水孔15,最上部种植盘5的另一侧水孔15由导管4联通下部紧邻的另一种植盘5另一侧的水孔15,依次类推一层一层的联通至最下部的种植盘5形成种植盘5与种植盘5相互贯通的供水系统,最下层种植盘5的一个水孔15由导管4引至排水口 7,所述排水口 7对应排水回收管网的接水盘形成完整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所述定植漂板17呈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定植漂板17的外边部与种植盘5内的内壁吻配,在定植漂板17的板壁上均勻分布有复数个贯通的倒锥形孔穴16。本发明考虑到阳光的利用率,在种植盘5的外部面包裹具有反光度的不锈钢,通过光度的不锈钢使得阳光反射,让秧苗18得到更多的光照机会。实施本发明所述农作物立式育苗墙,结合附图1 5中本发明给出的立式育苗墙, 本发明通过多个种植盘5设置在侧支撑架1上,由多个种植盘5形成多层叠加状的具有间隔结构,将定植漂板17上的倒锥形孔穴16内放入种子,由于是倒锥形孔穴16可以有效的防止种子滑落而出现不发芽现象,使种子在倒锥形孔穴16较为稳固的生长,然后通过供水管网将营养液19利用导管4穿过转盘8、侧支撑架1后送达最上部的种植盘5,当最上部的种植盘5营养液19超过种植盘5的水孔15的高度后,营养液19便会流入下面一个种植盘 5内,以此类推使所有种植盘5灌满营养液19,多余的营养液19由排水口 7进入排水回收管网的接水盘回收,回收后的营养液19经过化验分析后根据生长期不同添加合理的成分再利用;由于本发明的种植盘5结构设置可使营养液19的供给实现活水养殖,也就是供水管网一直不停的给种植盘5注入营养液19便可实现活水养殖。本发明通过所述营养液19的添加模式实现了自动化的营养液19供给,本发明尤其适应农作物的反季节育苗使用,本发明对于小麦、豆类、玉米、水稻等秧苗18的培育良种尤为适宜;本发明对于生菜、空心菜等的集约化生产提供了立体的和合理光照的技术保证。本发明通过将转盘8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通过手动或设置电机驱动,便可使得本发明进行旋转,使得每一种植盘5均得到所需光照,在有限的大棚或玻璃种植室内可以较为密集的设置本发明。本发明同样适用于烟草的种子培育。本发明所述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其中的未公开部分为现有技术或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未给予详述;
为了公开本发明的目的而在本文中选用的实施例,当前认为是适宜的,但是应了解的使,本发明旨在包括一切属于本构思和本发明范围内的实施例的所有变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包括架体、种植盘(5)、旋转系统和供排水系统,其特征是 所述架体包括侧支撑架(1)、下部固定板架(14),下部固定板架(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支撑架(1)的下端内侧固定连接,下部固定板架(14)通过复数个锁紧螺母(13)固定在转盘(8)的上部面上,在两个侧支撑架(1)的正面由上至下间隔设有复数个相互对应的螺孔 (12);所述种植盘(5)呈方形结构,在方形结构的种植盘(5)两侧上部分别设有水孔(15), 种植盘(5)的后部两侧分别设有向上延伸的连接板(2),在两连接板(2)上分别设有螺孔 (12),所述螺孔(12)与侧支撑架(1)的螺孔(12)对应;所述旋转系统包括地面(10)、转盘轴承(9)、转盘(8),在地面(10)上设有圆口,在圆口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圆环,转盘轴承(9)的内面与圆环套合,转盘(8)扣在转盘轴承 (9)的上部面上,在转盘(8)上设有排水口( 7);所述供排水系统设置在地面(10)的下部,在地面(10)圆口下部为供排水系统的供水管网和排水回收管网,其中排水回收管网的对应圆口或对应排水口( 7 )处设有接水盘;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的正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复数个种植盘(5),所述种植盘 (5)连接板(2)上的螺孔(12)通过紧固螺丝(6)与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正面的螺孔(12) 紧固连接,在每一种植盘(5)内分别设有定植漂板(17);供水管网的导管(4)分别穿过转盘 (8)、其中一根侧支撑架(1)后联通最上部种植盘(5)的水孔(15),最上部种植盘(5)的另一侧水孔(15)由导管(4)联通下部紧邻的另一种植盘(5)另一侧的水孔(15),依次类推一层一层的联通至最下部的种植盘(5)形成种植盘(5)与种植盘(5)相互贯通的供水系统,最下层种植盘(5)的一个水孔(15)由导管(4)引至排水口(7),所述排水口(7)对应排水回收管网的接水盘形成完整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其特征是在两个侧支撑架(1)的上端内侧设有上部连接架(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其特征是在方形结构种植盘(5)后部两侧的连接板(2)外侧正面与种植盘(5)两侧上部之间分别设有加固板(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其特征是所述定植漂板(17)呈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定植漂板(17)的外边部与种植盘(5)内的内壁吻配,在定植漂板(17)的板壁上均勻分布有复数个贯通的倒锥形孔穴(1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或大棚育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在两个所述侧支撑架(1)的正面上由上至下间隔设置复数个种植盘(5),在每一种植盘内分别设有定植漂板(17);供水管网的导管(4)联通最上部种植盘的水孔(15),最上部种植盘的另一侧水孔由导管联通下部紧邻的另一种植盘另一侧的水孔,依次类推一层一层的联通至最下部的种植盘形成种植盘与种植盘相互贯通的供水系统,最下层种植盘的一个水孔由导管引至排水口(7),所述排水口对应接水盘;本发明通过在两侧支撑架上设置多个种植盘,并由种植盘与种植盘形成的间隙使得较为密集的多个农作物立式育苗墙均可获得光照,本发明利用供水系统后可实现活水养殖。
文档编号A01G31/02GK102177839SQ2011100873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杨永庆 申请人:杨永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