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35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种植系统,尤其涉及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方已经开始禁止利用水库养殖鱼,因此利用池塘养鱼是水产养殖的方向。而单纯的池塘养鱼,实行肥水下塘,不仅鱼的粪便没得到合理利用,而且随着鱼的长大排粪量增加,水体逐渐变浓,鱼的感染率和死亡率也逐步增加。利用稻田水面养鱼,可以利用鱼粪对水稻进行供肥,使鱼粪得到合理利用,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产肥,达到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等目的,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专利文献CN1650691A报道了 “水稻种植过程中鱼养稻田技术的应用”,本发明是将野鲤、银鲫、团头鲂、泥鳅四种鱼苗,适时科学的放养到稻田中,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达到松土耕地作用、代替化学农药除草作用、代替化学农药消灭水中害虫作用、提温作用、增氧作用、促早熟、增产作用、提质增效作用、绿色环保作用。但本发明存在以下缺点一、稻田面积有限,放养的鱼类数量少,鱼类产生的粪便供肥少,需要人工添加肥料;二、利用稻田养鱼适用于南方的水田,对于北方沙土地并不适用。北方沙土地居多,由于沙土地保水性差,水肥流失严重、种植作物产量低等特点, 导致很多沙地闲置荒废,所以对于沙土地进行改良、充分利用沙土地资源是当今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在大面积的沙土地荒废,无人种植等问题,提供一种养殖种植一体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养殖种植单元组成; 所述养殖种植单元由基于沙土土壤7上的集鱼沟1和与其一侧的种植区2组成;在集鱼沟1的侧壁、底部和种植区2的表面铺设有防渗膜5,在防渗膜5上面铺设有沙土层6 ; 所述集鱼沟1的断面为倒梯形;
所述集鱼沟1左侧边沿和种植区2内的右边缘分别设有与集鱼沟1平行的第一阻水提 3和第二阻水提4 ;
所述集鱼沟1的宽度为15-25m,深度为1. Sm。所述种植区2的宽度为10-20m。所述第一阻水提3和第二阻水提4的宽度为lm,高度为0. 5m。所述集鱼沟1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5-30°。所述防渗膜5上面铺设沙土层6的厚度为0. 5m。根据沙土地的形状可以在养殖种植单元两侧承接多个单元,上一单元的第二阻水提可作为下一单元第一阻水提。
养殖种植单元的长度可以根据沙土地形状任意调整。种植区内种植的作物为水稻。集鱼沟内不仅可以养殖鱼类,还可以养殖其它的水产,例如泥鳅、虾类、螃蟹等。阻水提既可以起到阻水的作用,又可以作为管理稻田,喂食鱼类的走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在沙土地上铺设防渗膜进行沙土地改良,充分利用沙土地资源,解决了产量低导致的沙土地闲置的问题。2.设有防渗膜,可以起到防水、得肥的作用。养殖种植一体,在稻田中投食喂养鱼类,鱼类产生的粪便直接进入稻田,而稻田渗漏下来的水分和肥料又会流入到集鱼沟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水产供肥,种植降肥的有序循环,达到了稻田养鱼、鱼养稻田的目的。3.单设集鱼沟,养鱼数量增加,产肥量增加,不用人工增肥。4.养殖的鱼类适时放入稻田后,在吃掉各种浮游动物,虫卵和底栖动物的同时也直接吃掉了害虫,如稻虱、叶蝉螟、浮尘子、稻摇蚊等;同时将鱼苗适时的放入稻田后,鱼苗可以吃食水里的草籽、草芽和小草,完全可以代替农药除草,既节省人工,又可以代替农药除草。5.养殖种植一体,鱼类不停的在水中寻找食物,稻田的水体颜色加重,可以增加对阳光的吸收能力,起到为水体增温的作用;同时鱼的游动使稻田的水体产生对流,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促进了水稻生长。6.集鱼沟内的肥水可以用来浇灌其他作物,既节省肥料,又可以促进水的循环利用。7.本发明方法简单,虽然首次购买防渗膜和施工费用投入较大,但增产增收效益高。由于全生态的稻田养鱼,完全杜绝了农药和化肥的污染,生产的水稻和鱼类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价格高,水稻净利达到6元/斤,水产的净利达到2元/斤,增产增收效益明显。8.增大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对国家环保事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9.荒滩变良田,适合规模化、专业化应用。


图1是本发明养殖种植单元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养殖种植单元组成; 所述养殖种植单元由基于沙土土壤7上的集鱼沟1和与其一侧的种植区2组成;在集鱼沟1的侧壁、底部和种植区2的表面铺设有防渗膜5,在防渗膜5上部铺设有沙土层6 ; 所述集鱼沟1的断面为倒梯形;
所述集鱼沟1左侧边沿和种植区2内的右边缘分别设有与集鱼沟1平行的第一阻水提 3和第二阻水提4 ;
所述集鱼沟1的宽度为15-25m,可以为16m、20m和25m,深度为1. 8m。所述种植区2的宽度为10-20m,可以为10m、16m和20m。
所述第一阻水提3和第二阻水提4的宽度为lm,高度为0. 5m。所述集鱼沟1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5-30°,可以为25°和30°。所述防渗膜5上面铺设沙土层6的厚度为0. 5m。实施例2
在160mX50m (大约12亩)的沙地上挖设5个集鱼沟和种植区宽度都为16米、长度为 50米的养殖种植单元。在集鱼沟侧壁、底部和种植区表面铺设防渗膜,然后在防渗膜上面铺设0. 5m厚的沙土层。在第一个种植养殖单元左侧边沿和每个种植区右边缘用水泥板搭建与集鱼沟平行的高度为0. 5m,宽度为Im的阻水提。在每个养殖种植单元中注水至稻田中水面高度为0.2m,插秧,然后按每亩放养 3-4cm的鱼苗4000尾或3_5cm的鱼苗3000尾的标准放养鱼苗。稻田养鱼结束后,统计水稻产量为1500斤/亩;鱼类产量为10000斤/亩。共产水稻9000斤,产鱼量为6万斤,而单纯沙土地种植的产量不足700斤/亩,可见全生态沙土种植养殖系统改良土壤、促进环保、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权利要求
1.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养殖种植单元组成; 所述养殖种植单元由基于沙土土壤(7)上的集鱼沟(1)和与其一侧的种植区(2)组成;在集鱼沟(1)的侧壁、底部和种植区(2)的表面铺设有防渗膜(5),在防渗膜(5)上面铺设有沙土层(6);所述集鱼沟(1)的断面为倒梯形;所述集鱼沟(1)左侧边沿和种植区(2)内的右边缘分别设有与集鱼沟(1)平行的第一阻水提(3)和第二阻水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沟(1)的宽度为15-25m,深度为1. 8m。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2)的宽度为 10-20m。
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水提(3) 和第二阻水提(4)的宽度为lm,高度为0. 5m。
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沟(1)的侧壁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25-30°。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5)上面铺设沙土层(6)的厚度为0. 5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生态沙土养殖种植系统,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养殖种植单元;所述养殖种植单元由基于沙土土壤上的集鱼沟和与其一侧的种植区组成;在集鱼沟的侧壁、底部和种植区的表面铺设有防渗膜,在防渗膜上部铺设有沙土层;所述集鱼沟的断面为倒梯形;所述集鱼沟左侧边沿和种植区内的右边缘分别设有与集鱼沟平行的第一阻水堤和第二阻水堤;本发明利用沙土地集养殖种植一体,既达到了改良土壤、促进环保的目的,又达到了促进水稻和水产增产,增加收入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K63/00GK102246716SQ20111010456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贾跃进, 赵安石 申请人:贾跃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