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料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799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饲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具体地说是一种以植物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得到的保健饲料,本发明还涉及该饲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饲养业的需求,饲料已经被广泛应用,饲料新品种的开发也也是热点问题,从营养角度考虑,单一原料的饲料无法满足动物的日常饮食需要。饲料中养分的消化受动物因素、饲料成分及饲养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影响。畜禽的种类、品种、年龄及个体影响来源于不同饲料同类养分的消化。现有饲料有的注重了原料的多样化,但常规配比并不具有保健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饲料,该饲料营养丰富,对动物具有保健作用,并且易于取材,加工方便。提供该饲料的制造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保健饲料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米杆5-20份、大豆粕50-70份、菜籽饼8_20份、马齿苋5_10份、黄芪2_6、扫帚菜5-15份、食盐0. 3-0. 6份、水3-9份。本发明一种保健饲料各原料进一步的质量配比是玉米杆8-15份、大豆粕60-70份、菜籽饼10_18份、马齿苋5_10份、黄芪3_5、扫帚菜8-14份、食盐0. 3-0. 6份、水3-8份。本发明保健饲料的具体制备方法包括一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大豆粕蒸煮备用;O)、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菜籽饼与硫酸亚铁拌和后加热,菜籽饼与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 100 0. 8-1. 3 ;(3)、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马齿苋、扫帚菜加热烘干备用;(4)、将步骤(1)、(2)得到的大豆粕、菜籽饼分别粉碎至60-100目,将步骤(3)
得到的马齿苋、扫帚菜、玉米杆分别粉碎至40-80目,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黄芪粉碎至40-80 目;(5)、将步骤(4)得到的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黄芪、扫帚菜、玉米杆与食盐、水搅拌均勻,然后放入压力成型机中,制得大小为2-4mm的颗粒;(6)、将步骤( 所得颗粒进行干燥、灭菌消毒、分装即得颗粒状饲料产品。与传统饲料相比,本发明具有多项优点,首先所有原料取材比较容易,其中玉米杆的使用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马齿苋、扫帚菜取材容易,成本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黄芪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动物体质,降低发病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玉米杆Ag、大豆粕6^ig、菜籽饼Hkg、马齿苋Wig、黄芪^ig、扫帚菜^ig、食盐OAkgwK^g。将大豆粕蒸煮;将菜籽饼与硫酸亚铁拌和后加热,将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扫帚菜、玉米杆、黄芪分别粉碎至70目,然后将上面得到的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 扫帚菜、玉米杆、黄芪配与食盐、水搅拌均勻,然后放入压力成型机中,制得大小为3mm的颗粒,干燥、灭菌消毒、分装即得成品。实施例2取玉米杆14kg、大豆粕60kg、菜籽饼13kg、马齿苋^g、黄芪^g、扫帚菜Ukg、食盐0. ^g、水meg。制造工艺同实施例1,制得成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饲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米杆5-20份、大豆粕50-70份、菜籽饼8-20份、马齿苋5_10份、黄芪2_6、扫帚菜 5-15份、食盐0. 3-0. 6份、水3-9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玉米杆8-15份、大豆粕60-70份、菜籽饼10-18份、马齿苋5_10份、黄芪3_5、扫帚菜8-14份、食盐0. 3-0. 6份、水3-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大豆粕蒸煮备用;(2)、将上述重量份数的菜籽饼与硫酸亚铁拌和后加热,菜籽饼与硫酸亚铁的质量比为 100 0. 8-1. 3 ;(3)、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马齿苋、扫帚菜加热烘干备用;(4)、将步骤(1)、(2)得到的大豆粕、菜籽饼分别粉碎至60-100目,将步骤(3)得到的马齿苋、扫帚菜、玉米杆分别粉碎至40-80目,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黄芪粉碎至40-80目;(5)、将步骤(4)得到的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黄芪、扫帚菜、玉米杆与食盐、水搅拌均勻,然后放入压力成型机中,制得大小为2-4mm的颗粒;(6)、将步骤(5)所得颗粒进行干燥、灭菌消毒、分装即得颗粒状饲料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料,旨在提供一种能提高动物体质,并且成本较低的饲料。它是以玉米杆、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黄芪、扫帚菜、食盐、水为原料制得,将大豆粕、菜籽饼分别加热或蒸煮去毒,将大豆粕、菜籽饼、马齿苋、扫帚菜、玉米杆、黄芪分别粉碎,然后将所有原料放入压力成型机中,制得颗粒;进行干燥、灭菌消毒、分装即得颗粒状动物饲料成品。本发明原料取材比较容易,其中玉米杆的使用有利于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马齿苋、扫帚菜取材容易,成本较低,相对于现有技术,黄芪的加入有助于提高动物体质,降低发病率。
文档编号A23K1/14GK102178043SQ20111011758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4日
发明者李国丽 申请人:李国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