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16307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姜、瓜即生姜和苦瓜,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露地生姜栽培技术方案选地整地一品种选择(五通竹根姜)一种姜处理 —播种育苗一抢时补苗一温光管理一肥水管理一及时追肥一适时培土一灌溉排水栽培受时间、气温限制,只能在温度10°C以上时进行播种育苗,因此多在惊蛰催芽、春分至清明前栽植。采用地膜或小拱棚覆盖栽培。收获时间推迟,大大降低经济效益。 生姜喜荫,通常需要对生姜进行遮荫处理或套作高杆作物。现有的苦瓜栽培技术方案选地整地一品种选择(碧秀苦瓜)一育苗一浸种催芽一定植一田间管理一幼苗的管理一中耕锄草一插架搭棚一整枝引蔓一肥水管理一适时采收。因选择的苦瓜品种耐热不耐寒,通常在2-3月份气温10°C以上时才能育苗,4月中旬-下旬气温15°C以上才能定植,且选择的苦瓜品种适宜稀植,前期(1-5月中旬)土地利用率低,降低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和产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在大棚内种植生姜,大棚两侧种植苦瓜,苦瓜藤蔓爬在大棚棚架上,生姜品种为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的“竹根姜”,苦瓜品种为台湾农友种苗种子公司的“碧秀”嫁接苗。大棚侧支架高(肩高)1.8 2.0米,大棚顶高2.5 2.8 米。在苦瓜上棚顶前,在棚顶拉横向和纵向尼龙线,以便苦瓜藤蔓攀援。所述的种植方法,生姜11月-12月初播种,地膜覆膜在生姜播种完成后及时进行, 待生姜出苗50%以上时除去地膜;苦瓜嫁接苗3月下旬-4月初栽种。所述的种植方法,生姜在5月初采收,苦瓜5月下旬-6月初开始采收,一直采收到 10月-11月。所述的种植方法,苦瓜在大棚棚架外按照株距D = 2. 5 3. 0米,行距C = 6 8 米挖定植穴,定植穴直径50 80厘米,深80厘米,定植穴内肥土混合后定植苦瓜。。所述的种植方法,生姜栽植密度行距A = 45 55厘米,株距B = 15 20厘米, 每亩种7000 8500株。所述的种植方法,所述大棚侧支架高1. 8 2. 0米,大棚顶高2. 5 2. 8米。本发明创新蔬菜种植模式,利用生姜作为阳性耐阴植物,不耐高温,不耐强光,在花荫状态下生长良好的特性,发明了 “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一方面解决生姜喜荫需要遮荫的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光能、土地,提高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和产值。


图1为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示意图,注生姜行距A = 45 55厘米,株距B = 15 20厘米;苦瓜株距D = 2. 5 3. 0米,行距C = 6 8米;E为大棚侧支架,高1. 8 2. 0 米。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要点品种选择生姜品种选择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的“竹根姜”,该品种适宜鲜食、产量高、抗病性较强、品质上佳。种姜选择种姜应选择块大、肉厚、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及无病虫害的健壮姜块。苦瓜品种则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适宜夏秋栽培、采收期长、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的新优品种台湾农友种苗种子公司的“碧秀”嫁接苗。大棚覆膜在11月份进行,生姜11月-12月初播种(姜不耐霜,一般播种期应在终霜以后,地温稳定在16°C以上时播种,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内,以适期早播为好,播种晚,生长期短,明显减产。但在有大棚和地膜覆盖的可以调整播期到11月 12月初),地膜覆膜在生姜播种完成后及时进行,待生姜出苗50%以上时除去地膜,以免影响生姜的生长。如图1所示,大棚跨度6-8米,长度40-50米。大棚内种植生姜,大棚两侧种植碧秀苦瓜。苦瓜嫁接苗3月下旬-4月栽种,在苦瓜栽植前除去棚膜,以便苦瓜藤蔓上棚架E。 在棚架外按照株距D = 2. 5 3. 0米,行距C = 6 8米挖定植穴。大棚侧支架高(肩高)1. 8 2. 0米,大棚顶高2. 5 2. 8米。在苦瓜上棚顶前,在棚顶拉横向和纵向尼龙线, 以便苦瓜藤蔓攀援。本发明的种植模式实行姜瓜立体间作,地膜和大棚覆盖双增温,促进生姜发芽和幼苗生长;苦瓜嫁接苗3月下旬-4月初栽种,待苦瓜甩蔓以后,顺着棚架往棚上爬,为生姜遮荫。地膜和棚膜使地温和棚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增加,有利于生姜出苗和幼苗生长,提高生姜产量和嫩姜品质,提早嫩姜上市7-10天,生姜可在5月初采收,提高效益明显。苦瓜5月下旬-6月初开始采收,一直采收到10月-11月。产量产值生姜亩产3000公斤以上,苦瓜亩产15000公斤以上,综合亩产值4万元以上。实施例2生姜栽培管理如图1所示,生姜栽植密度行距A = 45 55厘米,株距B = 15 20厘米,每亩种7000 8500株。播种时,先在畦沟内浇透水,待水渗后将姜种排放在沟内,姜芽朝南,覆土厚5 6厘米。姜块催芽为使姜提早生育并促使其出苗快而整齐,一般播种前先进行晒姜和困姜处理。南方一般在播前30 35天,取出储藏的姜块放在阳光下晾晒1 2天,以提高姜块温度并减少其含水量,然后把姜块至于室内堆放3 4天,盖草帘保持IPC 16°C,促进养分分解,这个过程叫困姜。在催芽的过程中,保持20°C 范围内变温为好,前期 20°C 22°C,中期25°C 沘°C,后期22°C 25°C,并保持相对湿度在70% 80%,有利于形成短壮芽。
4
地块选择生姜最适宜栽植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有机质丰富,通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上,以沙壤土为最好,中性、微酸性土壤生长良好。并实行3年以上轮作。施肥播种基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好,每亩用腐熟厩肥2000 3000公斤,复合肥20 30公斤。开沟施基肥,粪土混合后即可进行播种,播种前把已催芽的种姜切成 35 50克的小块,每块上保留一个壮芽。种姜姜块的大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一般每亩用姜种350 400公斤。去膜中耕除草姜根系浅,主要分布在表层,不宣多次中耕,一般只在出苗后除去地膜,结合浇水浅中耕1 2次,以松土保墒。浇水、追肥、培土 姜的浇水时期、次数因土质而异,一般播种时浇透水直至出苗 80%再浇水,出苗后第1水要适时,浇得早,土壤板结不利于幼芽出土,过晚姜芽受旱不利生长。幼苗期浇水量不宜大,以浇小水为宜,锄地与浇水结合,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大,应保持土壤湿润。姜生长期长,除施基肥外需追肥,苗高13 16厘米时追提苗肥,每亩追碳铵15公斤,苗具1 2个分枝时追壮苗肥,每亩施复合肥15 20公斤,姜进入旺盛生长阶段,重追肥,每亩追复合肥20 25公斤。结合重追肥进行培土,生长盛期结合浇水随时培土。生姜病虫害防治姜的主要病虫害有姜腐烂病(姜瘟)、根茎腐病、姜螟。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学防治。不应使用国家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及混配农药。姜瘟病可用1000 1500倍的金消康喷雾防治或新植霉素1000倍液、5%井岗霉素水剂2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以上药剂安全间隔期7天以上。根茎腐病发病初期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以上)、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3天)防治。炭疽病可选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小地老虎用糖、醋、白酒、水和90%的敌百虫晶体按6 3 1 10 1调勻,撒于田间诱杀成虫,或将炒香的麦麸或菜饼5公斤,配以90%的敌百虫晶体200g,加水拌湿, 撒于田间诱杀幼虫。防治姜螟亩用锐劲特20-30毫升或甲维盐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姜螟在幼虫3龄前用5%杀虫双颗粒剂点心、25%杀虫双水剂200倍液灌根防治,以上药剂安全间隔期15天以上。收获苦瓜藤蔓上架分布在棚架的50%架面,生姜地上茎叶生长发育结束但尚未枯黄时进行收获生姜为佳。实施例3苦瓜栽培管理苦瓜定植方法整地施足基肥,一般以优质农家肥为主,每亩用优质农家肥 2000 3000公斤以上,过磷酸钙40 50公斤堆怄后拌勻,加尿素15 20公斤进行穴施。 定植时挖定植穴,穴深50 60厘米,直径60厘米,然后每穴施50公斤基肥,肥土混勻后再进行定植。定植时注意将嫁接口露出地面,定植穴上覆上100厘米长宽的黑色地膜或银灰色地膜。定植时间以天气晴朗的上午10时前或下午16时后定植,且浇足定根水。定植方法及密度大棚跨度6 8米,在棚架外按照株距2. 5 3. 0米,行距6 8米栽植苦瓜嫁接苗,亩栽55 88株。移植时取苗宜小心,保护好营养土,若是育苗袋宜将袋全部取掉后移植。
肥水管理苦瓜抽蔓后结合培土施第1次重肥,每亩用腐熟的农肥500-1000公斤、 三元复合肥20公斤,混勻后施入栽培穴中;结果期施第2次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5 10公斤;结果盛期每隔5-7天补肥1次。碧秀苦瓜结瓜期由于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破膜追肥和全园的方法,结果盛期一般每隔5 7天随灌水追肥1 次,每亩追三元复合肥10公斤、钾肥和尿素各5公斤。苦瓜结果期需供给充足水分,但又忌湿度过大引起病害,雨天注意及时排除渍水。引蔓上架当苦瓜幼苗长到20厘米左右时,需进行引蔓上棚架。植株调整苦瓜的分枝力很强,主蔓与侧蔓均可结瓜,一般情况下,不必整枝,但碧秀苦瓜由于生长势强,侧蔓较多,距离地面50厘米以下的侧蔓及过密的和衰老的枝叶应及时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能利用率。在生长中期如果瓜蔓过于疯长,则要及时摘心打顶,以抑制其生长,促进结瓜。在夏秋时节,苦瓜枝蔓布满棚架时,应疏去过密枝蔓。在结果期间要及时摘除畸形果,以保证其它果实的正常发育。苦瓜主要病害和虫害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炭疽病和疫病;抽蔓后主要病害有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苗期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抽蔓后主要虫害有蚜虫、瓜绢螟、瓜实蝇等。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农业防治针对主要病虫害,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有条件的地区应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富营养化,清洁田园。物理防治覆盖银灰色地膜可驱避蚜虫;温汤浸种杀死病菌;有条件的安频震式杀虫灯。化学防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掌握好7 10天的安全间隔期;采用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 氧化乐果、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苦瓜适时采收苦瓜谢花后12 15d,瘤状突起饱满,果皮光滑,顶端发亮时为商品果采收适期,应及时采收。采收时宜小心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商品外观和耐贮性。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大棚内种植生姜,大棚两侧种植苦瓜,苦瓜藤蔓爬在大棚棚架上,生姜品种为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的“竹根姜”,苦瓜品种为台湾农友种苗种子公司的“碧秀”嫁接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姜11月 12月初播种,地膜覆膜在生姜播种完成后及时进行,待生姜出苗50%以上时除去地膜;苦瓜嫁接苗3月下旬-4月初栽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姜在5月初采收,苦瓜5月下旬 6月初开始采收,一直采收到10月 11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苦瓜在大棚棚架外按照株距D= 2. 5 3. 0米,行距C = 6 8米挖定植穴,定植穴直径50 80厘米,深80厘米定植穴内肥土混合后定植苦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生姜栽植密度行距A= 45 55厘米,株距B = 15 20厘米,每亩种7000 8500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侧支架高1.8 2. 0米,大棚顶高2. 5 2. 8米。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棚姜、瓜立体高效种植方法,在大棚内种植生姜,大棚两侧种植苦瓜,苦瓜藤蔓爬在大棚棚架上,生姜品种为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的“竹根姜”,苦瓜品种为台湾农友种苗种子公司的“碧秀”嫁接苗。该种植模式一方面解决生姜喜荫需要遮荫的问题,同时通过立体种植生姜和苦瓜,充分利用光能、土地,提高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蔬菜产量和产值。
文档编号A01G17/02GK102197751SQ20111011894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严泽生, 李焕秀, 秦耀国, 贺忠群, 郑万刚, 郑阳霞, 黄志 , 龚国淑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