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117997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白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来源于福建,因茶叶经采摘后只经过杀青,不捻揉,叶背的白绒毛被完整地保留。同时,茶叶中的一些营养成分得到保留,因此白茶比一般绿茶具有更多的保健功效。现有的研究表明,白茶含有丰富的茶氨酸,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抵抗衰老,而且白茶存放的时间越久,营养价值越高。现有的白茶茶树种植包括主种和套种,采用套种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综合效益,目前在全国已有一定的推广,白茶茶树和梨树套种具有以下特点1、套种可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资源,实现以梨养茶、以茶促梨,白茶茶树于春季采摘后进入生长旺盛季,强烈的阳光反而对茶树的生长有影响,此时梨树的树荫起到这样作用,而渐入冬季白茶茶树需通过充足的光合作用积累养分,以保证白茶茶树安全过冬,此时梨树开始落叶,保证了光照。2、梨树的芬芳会创造良好的生物条件,吸引昆虫、蜜蜂和鸟类等,丰富了园地环境, 而且梨花在花期中的花粉和方向会影响白茶的气味,使其带有特殊的清香。3、梨树的落叶在茶树间腐烂后既可以作为春季的优质有机肥,也可作为冬季越冬的保暖层。但现有的白茶茶树和梨树套种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套种密度不合理会造成水肥利用效率低或水肥供给不足,由于茶树叶经常被采摘,养分消耗大,梨树和茶树的根系分布差异较大,对养分的需求也有不同,如何以制定科学的定植方案,保证茶树和梨树能相互滋养,一直在探索和优化当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茶与梨树套种的白茶生产方法,生产出具有特殊清香并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白茶。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开沟施基肥,并形成沟宽为0.3^0. 5m的深沟和垄宽为1. ri. 8m的高垄,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1. 8^2. 4m定植,同时进行适当水肥管理;
(2)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25、. 35m,同时进行适当水肥管理;
(3)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Γ1/3短截,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 2/3短截,到第 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步骤(1)所述深沟和高垄的高度差为0. 5^0. 8m。步骤(1)和步骤(2)所述梨树幼苗和白茶茶树幼苗的水肥管理包括年施肥3、 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
白茶茶树成长期的水肥管理包括于2月、5和10月采摘前各施一次肥,亩施三元复合肥350公斤,氮肥120公斤。本发明采用深沟+高垄的套种技术既可以使白茶茶树在梨树树荫下生长,使梨树花期的芬芳可更有效作用于茶叶上,还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肥由于梨树根系较深,而白茶茶树由于茶叶采摘的频繁对养分需求很高,所以在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时给茶树施肥量为一般情况下主种的11(Γ120%,略微过量的养分会渗入高垄更深的土壤和深沟,增加整个体系的肥力。梨树生长过高对结实还有树冠冠幅都有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到白茶质量。因此, 所述梨树到8年生时高度控制在3. 8^4. ail。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公开了具体的梨树和白茶茶树的套种技术,在保证梨树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使白茶茶叶新添梨树的清香,同时茶氨酸、Y -氨基丁酸、及其他氨基酸的含量都高于主种白茶,营养价值更高,该栽培方法在种植密度、树形修剪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并取得良好效果,经估算,套种梨树的白茶平均亩产值比不套种梨树的白茶增值近2000元。


图1是HPLC下未套种梨树的白茶茶叶样品中茶氨酸的和其它成分含量; 图2是HPLC下套种梨树的白茶茶叶样品中茶氨酸的和其它成分含量。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于早春开沟施基肥,亩施有机粪肥250公斤,并形成沟宽为0. 3^0. 5m的深沟和垄宽为 1. 6m的高垄,深沟和高垄的高度差为0. 5^0. Sm。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2. (Γ2. 2m 定植,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 28^0. 32m,同样,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在梨树生长阶段对梨树进行修剪,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Γ1/3短截, 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 2/3短截,到第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侧枝也减少修剪,开始培养树冠。白茶茶树成长期的水肥管理包括于2月、5和10月采摘前各施一次肥,亩施三元复合肥350公斤,氮肥120公斤。待梨树成长到8年生时,梨树的高度达3. 8^4. 2m并基本维持恒定。实施例2
于早春开沟施基肥,亩施有机粪肥250公斤,并形成沟宽为0. 3^0. 5m的深沟和垄宽为 1. 8m的高垄,深沟和高垄的高度差为0. 5^0. Sm。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1. 8^2. Om 定植,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 25、. 28m,同样,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在梨树生长阶段对梨树进行修剪,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Γ1/3短截, 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 2/3短截,到第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侧枝也减少修剪,开始培养树冠。白茶茶树成长期的水肥管理包括于2月、5和10月采摘前各施一次肥,亩施三元复合肥350公斤,氮肥120公斤。待梨树成长到8年生时,梨树的高度达3. 8^4. 2m并基本维持恒定。实施例3
于早春开沟施基肥,亩施有机粪肥250公斤,并形成沟宽为0. 3^0. 5m的深沟和垄宽为 1. 4m的高垄,深沟和高垄的高度差为0. 5^0. Sm。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2. 2^2. 4m 定植,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 32、. 35m,同样,年内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在梨树生长阶段对梨树进行修剪,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Γ1/3短截, 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 2/3短截,到第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侧枝也减少修剪,开始培养树冠。白茶茶树成长期的水肥管理包括于2月、5和10月采摘前各施一次肥,亩施三元复合肥350公斤,氮肥120公斤。待梨树成长到8年生时,梨树的高度达3. 8^4. 2m并基本维持恒定。试验例1
于清明前后,按照实施例1的套种方法取鲜叶10g,再取同年生主种普通白茶茶树鲜叶 IOg作为对照,分别将两组的鲜叶经萎调、捻揉、干燥制成银针,通过比较进行感官评定,如表1所示。采用套种梨树的白茶不仅在汤色、毫香上与一般白茶相同,而且受到梨花花期的影响,滋味微带香甜,套种梨树的白茶毫尖更为鲜嫩、饱满,而且没有苦涩感。表1套种和为套种梨树的白茶感官评定对比
权利要求
1.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开沟施基肥,并形成沟宽为0.3^0. 5m的深沟和垄宽为1. ri. 8m的高垄,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1. 8^2. 4m定植,同时进行适当水肥管理;(2)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25、. 35m,同时进行适当水肥管理;(3)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Γ1/3短截,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 2/3短截,到第 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所述深沟和高垄的高度差为0. 5^0. S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和步骤(2)所述梨树幼苗和白茶茶树幼苗的水肥管理包括年施肥3、次,前2 3次施速效氮肥,最后一次施磷钾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白茶茶树成长期的水肥管理包括于2月、5和10月采摘前各施一次肥,亩施三元复合肥350公斤,氮肥120公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梨树到8年生时高度控制在3. 8 4. a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茶茶树与梨树套种的栽培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该栽培方法包括(1)开沟施肥,并形成沟宽为0.3~0.5m的深沟和垄宽为1.4~1.8m的高垄,将梨树幼苗移植到深沟内按株距1.8~2.4m定植;(2)于翌年春在高垄按单行双株定植白茶茶树幼苗,株距为0.25~0.35m;(3)在梨树幼年期将幼枝按1/4~1/3短截,梨树成长期主干侧枝按1/3~2/3短截,到第6年时摘心培养树冠。本发明公开了具体的梨树和白茶茶树的套种技术,在保证梨树产量和品质的同时使白茶茶叶新添梨树的清香,经检测,茶氨酸、γ-氨基丁酸、及其他氨基酸的含量都高于主种白茶,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283008SQ201110206918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刘芬章, 杨士虎, 解振祥 申请人:句容市固江茶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