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

文档序号:117996阅读:5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嵌合体是由不同遗传性状的细胞共同发育形成的同一个体或器官,细胞突变是嵌合体形成的基础。突变在任何一种植物中都会发生。植物嵌合体(plant chimera)是指含有2种或者2种以上遗传型的植物组织或植物个体。Baur (1909)对黄边绿芯型天竺葵(Pelargonium zonale)植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其生长点原基(shoot apical meristem.SAM)、茎秆、叶柄和叶均由2种遗传型细胞有规律地组成,遂称之为植物嵌合体。在此基础上,经进一步研究形成了植物嵌合体的基础理论,为植物嵌合体的应用及奇花异草的育种提供了依据。玉簪OYo1Sia plantiginea Ascherson),又名玉春棒、白鹤仙、白萼,是一种优良的耐阴植物,既可观叶又可观花,同时,玉簪全株均可入药,花入药具有利湿、调经止带之功, 根入药具有清热消肿、解毒止痛之功,叶能解毒消肿。玉簪的嵌和体包括绿芯、绿柄绿叶、深绿色、叶片全绿、大蓝花、小蓝花和绿边黄芯7个类型。在繁殖手段方面,利用分株等诱导不同器官发生来获得嵌合体植株的稳定扩繁。 目前,玉簪多用分株法进行繁殖,繁殖系数低,周期长,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的需要。研究玉簪的组培快繁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的大量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该方法繁殖系数高,适合商业化生产,填补了市场对嵌合体玉簪需求空白。本发明的一种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利用嵌合体玉簪的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所述消毒的方法为幼芽先用洗衣粉水浸泡10-15min并用软毛轻轻刷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30-45min,75%酒精浸泡30-4 ,0. 1%升汞浸泡10-15min,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用滤纸吸干,切成0. 5-lcm3的方块,幼芽基部正向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用玉簪幼芽作初代培养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lmg/L — 3. 0mg/L6_BA和0. Img/ L-0. 5mg/LNAA。用诱导出的芽作继代培养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0. 5mg/L— 2. 0mg/L6_BA和 0. lmg/L—0. 3mg/LNAA。用诱导出的大量丛芽进行扩大繁殖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lmg/L—5mg/L6-BA和 0. lmg/L—0. 5mg/LNAA。生根培养时将芽转接至1/2MS— 1/4MS培养基添加0. lmg/L — 0. 3mg/LNAA和 0. 5mg/L—1. 0mg/L IBA以及0. 1% — 0. 2%的活性炭;所述1/2MS — 1/4MS指大量元素的量。
当试管苗的根长至2-3cm时,将其置于室温下炼苗1-2周,然后移栽到装有腐叶土和珍珠岩的穴盘中;一个月后根系长满穴盘,同时开始有新叶长出,苗健壮,生长势强,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本发明以嵌合体玉簪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玉簪花的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技术。 通过本发明完成植株再生、扩繁、生根、成苗的整个产业化过程并且培养基增殖系数高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的大量需求。


图1、2为嵌合体玉簪初代培养结果图; 图3飞为增殖培养获得的丛生芽;
图6、为生根培养结果图; 图9为工厂化育苗图1(Γ12为绿边黄芯嵌合体类型移栽成活苗。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实施例1
(1)试验材料取健壮、无病虫害的长为2—3厘米绿边黄芯嵌合体幼芽作为外植体。(2)无菌材料的获得先用洗衣粉水浸泡10-15 min左右并用软毛轻轻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30-45 min,75%酒精浸泡30-45 s,0. 1%升汞浸泡10-15min,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冲洗3-5次,用滤纸吸干,切成0. 5-lcm3的方块,幼芽基部正向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观察。(3)培养基在MS添加6-BA3. Omg/L和NAAO. 5mg/L的培养基中比较容易诱导出丛生芽;6-BA2. Omg/L和NAAO. 3mg/L的组合是最适宜芽增殖的培养基;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0. ;3mg/LNAA和1. Omg/LIBA以及0.洲的活性炭最有利于玉簪试管苗的生根。同时, 要特别注意防止内生菌的污染,在培养基中适当添加2mL庆大霉素溶液可有效预防污染。(4)培养条件每日光照强度1200-15001x,光照时数10_12h,温度为15士2°C。随着6-BA浓度的升高,增殖系数增加,说明6-BA对芽的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当6-BA的浓度升高到5mg/L时,增殖系数却显著下降,且芽苗生长矮小,叶片出现老化,说明高浓度的6-BA反而会抑制芽的增殖。同时发现NAA取1. Omg/L时少数茎段新萌发的芽出现玻璃化现象,而取0. 1—0. 5mg/L时均无发生此现象。综合考虑上述因子,用玉簪幼芽作初代培养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3. 0mg/L6-BA和0. 5mg/LNAA,增殖系数最大,达到 95%,且芽苗长势良好(表1),如图1、2所示。表1初代培养时不同培养基下芽的增殖情况芽苗细弱孕g细弱芽苗细J,茎段玻璃化
芽苗圬弱芽苗较g,茎段玻璃化芬m健社芽苗健壮芽苗健仕,莖酸玻璃化牙田较健1 士芽苗较健仕芽苗较健壮,茎段玻璃化芽苗矮小,叶片老化芽苗矮小,叶片老化芽苗矮小,叶片老化
用诱导出的芽作继代培养时,在添加2. 0mg/L6-BA和0. 3mg/LNAA的MS培养基下增殖效果最好,分化出的芽多,颜色嫩绿,健壮,质量好(表2),如图3、4所示。
表2继代培养时不同培养基下芽的增殖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其特征在于利用嵌合体玉簪的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的方法为幼芽先用洗衣粉水浸泡10-15min并用软毛轻轻刷洗,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30-45min, 75%酒精浸泡30-4 ,0. 1%升汞浸泡10_15min,不断搅拌,再用无菌水冲洗3_5 次,用滤纸吸干,切成0. 5-lcm3的方块,幼芽基部正向插入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玉簪幼芽作初代培养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lmg/L — 3. 0mg/L6-BA和0. lmg/L—0. 5mg/LNA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诱导出的芽作继代培养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0. 5mg/L—2. 0mg/L6-BA和0. lmg/L — 0. 3mg/LNAA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诱导出的大量丛芽进行扩大繁殖时,以MS为培养基,添加lmg/L — 5mg/L6-BA和0. lmg/L — 0. 5mg/ LNAA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培养时将芽转接至1/2MS—1/4MS 培养基添加 0. lmg/L—0. 3mg/LNAA 和 0. 5mg/L—1. Omg/L IBA 以及0. 1%—0. 2%的活性炭;所述1/2MS — 1/4MS指大量元素的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试管苗的根长至2-3cm时,将其置于室温下炼苗1-2周,然后移栽到装有腐叶土和珍珠岩的穴盘中; 一个月后根系长满穴盘,同时开始有新叶长出,苗健壮,生长势强,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合体玉簪植株的组培快繁方法,包括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是利用嵌合体玉簪的幼芽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该方法繁殖系数高,适合商业化生产,填补了市场对嵌合体玉簪需求空白。本发明以嵌合体玉簪幼芽为外植体,研究了玉簪花的植株再生及快速繁殖技术。通过本发明完成植株再生、扩繁、生根、成苗的整个产业化过程并且培养基增殖系数高能够满足商业化生产的大量需求。
文档编号A01H4/00GK102283130SQ201110206879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
发明者何碧珠, 关夏玉, 吴少华, 李房英, 钟凤林 申请人:福建农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