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诱导剂及瓶滴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72阅读:9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香诱导剂及瓶滴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述的是在人工种植沉香树中,涉及一种化学和一种生物诱导剂的配制, 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独创瓶滴法,采用该诱导剂和瓶滴法作用于沉香木的人工创伤面上, 可显著诱导并刺激沉香树泌脂结香。
背景技术
国产沉香为瑞香科沉香属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 Gilg含有黑色树脂的病变木材,可通过自然结香或人工结香等方式产生。在我国,白木香是生产国产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我国特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国产沉香自古以来不仅是一种名贵的香料, 亦是一种名贵的药材。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沉香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之功效, 主治气逆喘息、呕吐、呃逆、心腹疼痛、大肠虚闭、腰膝虚冷等症。随着沉香药用及保健品用量大幅增加,近几年来市场对沉香产品的需求呈供不应求的趋势。目前国内市场上好的沉香价格已超过3000元/公斤,出口创汇前景十分广阔。在自然界的沉香树中,只有极少数的个体会产生沉香树脂,通常的观点是受到外伤(例如鼠吃虫咬,台风击断,人工砍伐等)之后,沉香树出于自身的愈伤机制,会分泌出特殊的树脂来保护自己。通过受伤等偶然因素导致一些外部物质介入沉香树的新陈代谢过程,致使沉香树芯发生了非正常的酶转化,从而产生了沉香树脂。目前的人工诱导结香技术,基本上都是基于上述机制或理论。因此为了充分利用和提高现有沉香种植、生产及加工的经济效益,促进沉香的产业化发展,保护沉香野生资源和缓解市场的供需矛盾,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种植户及产业化发展的需求,遵循沉香树自然产香的规律和形成机理,逐渐在实践中摸索并试验出独特的人工诱导沉香树生产沉香的成套技术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在现有的技术方法在操作方面的某些局限性,采用新型的化学配方诱导剂和功能微生物诱导剂,通过利用大量废弃的塑料饮料瓶经灌注本发明的化学或生物诱导剂后,直接作用于沉香树的人工创面上,实践表明采用这种独特的瓶滴法可充分诱导并刺激沉香树的自我愈伤机制,调动沉香树逐渐泌脂结香的方法。本发明所述采用以下几种独特的技术方案;①一种采用化学方法的诱导剂;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亚铁5%,甲酸钠5 %,乙烯利2 %,加水88 %。②一种采用生物方法的诱导剂;引入市售的一种专用生物发酵的助剂,这种生物发酵助剂是一种秸秆功能微生物,属专用秸秆腐熟剂,由能够强烈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 木质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生物酶组成,可迅速对各种秸秆、树枝、锯末进行发酵、分解和转化,应用于沉香生产表明;能有效抑制沉香树伤愈组织愈合或新生细胞的增值,从而充分诱导和促进沉香树分泌沉香树脂。
③一种利用废弃塑料饮料瓶的瓶滴法;利用废弃塑料饮料瓶作为沉香树创口内滴液的专用容器用具,既方便废旧利用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可采用500ml的废弃塑料饮料瓶 (带盖),在瓶盖面中央钻一个0. 15cmr孔,然后从孔中穿入一根棉线作为诱导剂的引流线, 饮料瓶注入诱导剂并紧盖后底朝上将引流的棉线,置入预先呈45度角钻好的沉香树创口内。④3-5年以上的沉香树使用瓶滴法须呈45度角打孔;根据沉香树的大小调整,其钻孔按约45度角打孔,此角度可避免滴液外流,具体操作为离地50cmn以上,孔深8-lOcm, 直径0. 6-0. 8cm,树围钻孔间距8cm,上下间距是50cm。将钻出的木屑经粉碎与草粉或糠粉按1 1的比例混合后,喷湿沉香诱导制剂后置入钻孔或切槽内作为微生物的培养基。本发明的化学和生物的沉香诱导剂按所述的瓶滴法应分别使用,可有效防止沉香树中新生细胞对创面的愈合,同时可持续刺激沉香树创口内的细胞组织并诱导沉香树脂的分泌。经过6-12个月的积累可逐渐形成综褐色油状物和黄综色的木质部,此时割取钻孔周围形成的综褐色油状物或黄综色沉香木,用刀除去不含树脂的木质部经晒干后即为沉香。 经传统的沉香鉴定;直接用火烧即可闻到浓烈的沉香香味。用乙醚提取瓶滴法半年及一年结香的沉香挥发油组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Q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两批沉香样品均主要由倍半萜、芳香族化合物和脂肪酸组成,并从接菌法一年结香的沉香样品中检出了 2-(2-苯乙基)色原酮类成分。操作注意事项1,上述配药和操作时须戴橡皮手套,注意保护手和皮肤。2,化学用药,切忌入口,也勿入眼、口、鼻等黏膜处。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方法是通过化学原料配制的一种沉香诱导剂;①一种化学的诱导剂,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亚铁5%,甲酸钠5%, 乙烯利2%,加水88%。以下所述方法是通过专用生物发酵助剂经复合而成为沉香诱导剂;②一种微生物的诱导剂,系采用市售的一种专用生物发酵的助剂,这种生物发酵助剂属一种秸秆功能微生物,属一种秸秆专用腐熟剂,它由能够强烈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生物酶组成,能迅速对各种秸秆、树枝和锯末进行发酵、 分解和转化,应用于白木香生产表明;能有效抑制伤愈组织愈合或新生细胞的增值,并充分诱导沉香树分泌沉香树脂。具体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组成;生物发酵的原液3克、尿素1克、食盐1克、加水 995 克。以下所述方法是利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作为瓶滴法容器用具;③瓶滴法,利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将诱导剂作用于沉香树人工创面瓶滴法的专用容器用具,既废旧利用又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500ml的饮料瓶(带盖),在瓶盖中央钻一个0. 15cm的孔,从孔中穿入一根棉线并在盖内的线头打个结,作用于诱导剂溶液的引流, 饮料瓶注入诱导剂后,拧紧瓶盖并底朝上将棉线置入预先打好的沉香树钻孔内缓释引流滴液。
以下方法可对3年或5年的沉香树采用瓶滴法按45度角钻孔④3-5年的人工沉香树采用瓶滴法并按45度角钻孔根据沉香树的大小调整,离地50cmn以上,孔深12cm,直径1cm,树围打孔径距8cm, 上下间距是50cm。将钻出的木屑经粉碎与草粉按1 1的比例混合后,喷湿相应量的本沉香诱导制剂,置入钻孔或常规的切槽内作为微生物的发酵辅助培养基及保湿剂,每2-3个月加一次400ml的诱导剂溶液,加3-4次即可,同时为了防止雨水浸入须用塑料布将钻孔口盖好。经过6-12个月的积累可逐渐形成综褐色油状物和黄综色的木质部,割取钻孔或切槽周围形成的综褐色油状物或黄综色沉香木,用刀除去不含树脂的木质部并经晒干后即
得沉香。
权利要求
1.一种化学的诱导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亚铁5%,甲酸钠5 %,乙烯利2 %,加水88 %。
2.一种微生物的诱导剂;其特征在于采用市场上销售的一种专用生物发酵助剂,这种生物发酵助剂属一种秸秆功能微生物,是一种秸秆专用腐熟剂,它由能够强烈分解纤维素、 半纤维素、木质素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生物酶组成,能迅速对各种秸秆、树枝和锯末进行发酵、分解和转化,应用于白木香生产表明;能有效抑制伤愈组织或新生细胞的愈合并可充分诱导沉香树分泌沉香树脂。具体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组成;生物发酵的原液3克、尿素1 克、食盐1克、加水995克。
3.一种瓶滴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将诱导剂作用于沉香树人工创面瓶滴法的专用容器用具,既废旧利用又可降低生产成本,采用500ml的饮料瓶(带盖),在瓶盖中央钻一个0. 15cm的孔,从孔中穿入一根棉线并在盖内的线头打个结,作用于诱导剂溶液的引流,饮料瓶注入诱导剂后,拧紧瓶盖并底朝上将棉线置入预先打好的沉香树钻孔内缓释引流滴液。
4.采用3-5年人工的沉香树,其特征在于根据沉香树的大小调整,3年或5年的沉香树采用瓶滴法按45度角钻孔,离地50Cmn以上,孔深12cm,直径1cm,树围打孔径距8cm,上下间距是50cm。
5.将钻出的木屑经粉碎与草粉按1 1的比例混合后,喷湿相应量的本沉香诱导制剂, 置入钻孔或常规的切槽内作为微生物的发酵辅助培养基及保湿剂同时为了防止雨水浸入须用塑料布将钻孔口盖好,每2-3个月加一次400ml的诱导剂溶液,加3_4次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沉香诱导剂及瓶滴法。1、一种化学的诱导剂;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配制而成;氯化亚铁5%,甲酸钠5%,乙烯利2%,加水88%。2、一种微生物的诱导剂;由以下重量计组成;生物发酵的原液3克、尿素1克、食盐1克、加水995克。3、一种瓶滴法;利用废弃的塑料饮料瓶,饮料瓶注入诱导剂后,拧紧瓶盖并底朝上将棉线置入预先钻好的沉香树钻孔内缓释引流滴液。4、3-5年人工的沉香树采用45度角钻孔;离地50cmn以上,孔深12cm,直径1cm,树围打孔径距8cm,上下间距是50cm。5、将钻出的木屑经粉碎与草粉按1∶1的比例混合后,喷湿相应量的本沉香诱导制剂,置入钻孔或常规的切槽内作为微生物的发酵辅助培养基及保湿剂。
文档编号A01N59/16GK102356772SQ20111024966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唐显 申请人:唐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