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112269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繁育方法,尤其是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松江鲈鱼,俗称四鳃鲈、老虎鱼、新娘鱼、媳妇鱼等,隶属于鈾形目,杜父鱼科,松江鲈属。松江鲈鱼个体虽小,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冬至前后的佳肴鲈鱼脍自古以来誉为上乘珍肴,有“江南第一鱼”之美称。松江鲈鱼与黄河鲤鱼、松花江鲑鱼和兴凯湖舶鱼齐名,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并且被列为四大淡水名鱼之首,享誉中外。松江鲈鱼是在淡水中生长肥育,降河入海进行繁殖的鱼类,在我国的分布较广,自福建省以北至鸭绿江口各江河及其入海口均有分布,尤其以上海市松江县为多,故其名松江鲈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加剧,松江鲈鱼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使本来就稀少的资源近年来几乎到了枯竭的地步,被列入中国名贵珍稀水生动物,1988年以后被正式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目前,松江鲈鱼在我国许多水域已绝迹,松江鲈鱼的天然种群已越来越小,地理分布区加速缩小,1995年以来,在其原分布的水域,几乎难于找到其踪迹。现在的资源量与前些年相比已有显著的下降,目前的种群数量不及1990年前的10%,近年来很少发现大群的松江鲈鱼。松江鲈鱼这一物种,在我国已处于绝迹的危险,所以,建立松江鲈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及采用人工驯化繁育措施,挽救这一珍稀物种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该方法在保护松江鲈鱼这一珍贵物种资源的同时,对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调整渔业经济产业化结构和养殖品种结构,改善渔业生态环境,提升渔业经济的竞争力,全面实现渔民增收、渔业增效、渔区稳定的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捕捞10月下旬到12月中旬,水温在10 18°C时捕捞亲鱼,捕捞时选择体重80 100g、 体长150 170mm、体表无损伤、行动活泼、体质健壮的个体;采捕过程中,严格避免与油污接触;(2)养殖池准备在投放鱼苗前1个月,向养殖池内注满新鲜海水,进行反复浸泡冲洗5天,每周换水一次,连续换水2 3次;再向池内撒入生石灰600 900千克/公顷消毒杀灭病原体, 或用3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养殖池内海水条件为海水温度10 20 0C,海水盐度25 30,pH6. 0 8. 0,溶解氧6 10mg/L,氨态氮0. 1 0. 8mg/L, COD 1 6mg/L,水深 25 50cm ;
(3)亲鱼驯化培育捕捞的亲鱼用天然海水暂养,然后带水充氧运输至步骤O)的养殖池内驯化培育,培育密度6 12尾/m3,采用蛘壳或扇贝笼做鱼窝,雌雄(雌雄比例1 1)亲鱼混养; 饵料(中华细米虾或日本沼虾)投喂量为300 500g/d,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50%,并及时排除池水中的排泄物、污物,做好产前准备工作;(4)繁育亲鱼的自然繁殖季节在3月份,当亲鱼达到性成熟时,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 80%,采用活体沙蚕或小鱼虾作为饵料,按体重的9 11%投喂;自然繁殖,发现雌雄鱼有产卵征兆时,立即投放附着基,附着基采用聚乙烯网片或瓦片,附着基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冲洗干净;产卵后把附着基迅速取出,放进孵化池中孵化,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 50% ;一对亲鱼怀卵量5100 1观00粒/尾,具有很强的胶粘性,卵20 30天后孵出;(5)幼鱼的培育3月底仔鱼陆续孵出,将孵出的仔鱼投入养殖池培养,培养密度20 40尾/m2 ;初孵仔鱼活动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弱,所以仔鱼培育1周内不换水;5日龄少量个体卵黄消失开始摄食开口饵料卤虫,此时仔鱼趋光性越来越强,为避免光线直射在水体上罩遮阳网;仔鱼后期每5天换水1/3,并隔天吸污一次,及时将死鱼抽出;15日龄各鳍形成,进入稚鱼期,鱼体1.5厘米左右,开始摄食桡足类,每5天换水量增至50% ;25日龄时,鱼苗外部形态已似成鱼,每3天换水50 %,吸污两次;40日龄后,撤掉遮阳网,每5 7天换水 50% ;(6)成鱼养殖清塘、注水放养前10 15天带水清理池塘,每亩用生石灰300 40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后,进水1米 1. 5米,10天后放鱼;放鱼时间、密度幼鱼40 50日龄时,选择早6时或下午18时,无风时放鱼,放养密度每亩为5000 士 500尾;饵料及投喂饵料为野生鱼虾,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 ;水质调控5月 6月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30% ;7月 10月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50%,11月之后不需要换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实现了松江鲈鱼的全程化海水繁育,打破已有报道的松江鲈鱼淡、海水交替的水花鱼苗繁育体系,避免了洄游,建立了自然条件下全程海水松江鲈鱼制种、育苗模式。(2)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个珍贵的养殖品种,可为符合条件的地区,如黄河三角地区提供松江鲈鱼原种的优质苗种,促进松江鲈鱼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沿海资源和滩涂资源优势,推动海水养殖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3)本发明全程海水繁育方法,自然孵化率彡91. 6%、成活率彡80%。
具体实施例方式养殖场地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腹地,北靠渤海,南邻黄河,东临胶州湾。实施例1(1)2008年10月下旬(水温15 18°C ),从垦利养殖场蓄水池中人工捕捞体长 15 16. 2cm,体重80 100g,松江鲈鱼成体60尾,雌雄比例1 1;雌鱼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雄鱼体型较雌鱼略显细长,腹部不膨大,生殖器孔口略显淡红色;(2)在投放鱼苗前1个月,向养殖池内注满新鲜海水,进行反复浸泡冲洗5天,每周换水一次,连续换水3次;再向池内撒入生石灰800千克/公顷消毒杀灭病原体;养殖池内海水条件为海水平均温度14. 9°C,盐度25 30,pH6. 4 8. 0,溶解氧6 10mg/L,氨态氮 0. 1 0. 3mg/L, COD 1 6mg/L, /K深 30 50cm ;(3)亲鱼驯化培育捕捞的亲鱼用天然海水暂养,然后带水充氧运输至步骤O)的养殖池内驯化培育,培育密度8尾/m3,采用蛘壳做鱼窝,雌雄(雌雄比例1 1)亲鱼混养;馆料(中华细米虾或日本沼虾)投喂量为300 500g/d(具体投喂情况可根据摄食、水质、天气等情况, 以鱼30分钟内吃完为宜),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50%,以便及时排除池水中的排泄物、污物,做好产前准备工作;(4)繁育2009年3月份,当亲鱼达到性成熟时,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80%,采用活体沙蚕作为饵料,按体重的9 11 %投喂;自然繁殖,发现雌雄鱼有产卵征兆时,立即投放瓦片附着基,瓦片附着基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冲洗干净;产卵后把瓦片附着基迅速取出,放进孵化池中孵化,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0% ;产卵28窝,孵化18万尾(以万为单位,上下浮动0. 5万,下同),成活16万尾;刚产出的卵呈现出橘红色,直径5 8毫米,团状交织在一起,6天左右呈灰白色,10天左右卵上见眼点,20 30天后孵出;(5)幼鱼的培育3月底仔鱼陆续孵出,将孵出的仔鱼投入养殖池培养,培养密度25尾/m2 ;初孵仔鱼活动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弱,所以仔鱼培育1周内不换水;5日龄少量个体卵黄消失开始摄食开口饵料卤虫,此时仔鱼趋光性越来越强,为避免光线直射在水体上罩遮阳网;仔鱼后期每5天换水1/3,并隔天吸污一次,及时将死鱼抽出;15日龄各鳍形成,进入稚鱼期,鱼体1.5厘米,开始摄食桡足类,每5天换水量增至50%;25日龄时,鱼苗外部形态已似成鱼,每3天换水50 %,吸污两次;40日龄后,撤掉遮阳网,每5 7天换水50 %。(6)成鱼养殖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20亩,长150米,宽90米,池底平坦,於泥厚度3 5cm,进、 排水方便。清塘、注水放养前15天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35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后,进水 1.2米,10天后放鱼。放鱼时间、密度幼鱼45日龄时,选择早6时,无风时放鱼,放养密度每亩 5000士500 尾。饵料及投喂饵料主要以新鲜野生鱼、虾为主。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 3%,投食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既要让鱼吃饱,又不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水质调控5月 6月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30% ;7月 10月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50%,11月之后不需要换水。日常管理每日巡塘三次,早、晚观察鱼的活动及吃食情况,中午观察有无鱼浮头及水质变化情况。建立池塘管理日志记录水温、天气、投食量、换水量及时间。实施例2(1) 2009年11月中旬(水温12 16°C ),从垦利养殖场蓄水池中人工捕捞体长 15 16. 5cm,体重80 100g,松江鲈鱼成体200尾,雌雄比例1 1 ;雌鱼腹部膨大柔软, 卵巢轮廓明显,雄鱼体型较雌鱼略显细长,腹部不膨大,生殖器孔口略显淡红色;(2)在投放鱼苗前1个月,向养殖池内注满新鲜海水,进行反复浸泡冲洗5天,每周换水一次,连续换水3次;用3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养殖池内海水条件为海水平均温度14. 9°C,盐度25 30,pH6. 4 8. 0,溶解氧6 10mg/L,氨态氮 0. 1 ~ 0. 3mg/L, COD 1 6mg/L, /K深 30 50cm ;(3)亲鱼驯化培育捕捞的亲鱼用天然海水暂养,然后带水充氧运输至步骤O)的养殖池内驯化培育,培育密度10尾/m3,采用扇贝笼做鱼窝,雌雄(雌雄比例1 1)亲鱼混养;饵料(中华细米虾或日本沼虾)投喂量为300 500g/d(具体投喂情况可根据摄食、水质、天气等情况,以鱼30分钟内吃完为宜),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50%,以便及时排除池水中的排泄物、污物,做好产前准备工作;(4)繁育2010年3月份,当亲鱼达到性成熟时,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80%,采用小鱼虾作为饵料,按体重的9 11%投喂;自然繁殖,发现产卵时立即投放附着基,附着基采用聚乙烯网片,附着基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冲洗干净;产卵后把附着基迅速取出,放进孵化池中孵化,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0% ;产卵93窝,孵化65万尾,成活尾M万尾;刚产出的卵呈现出橘红色,直径5 8 毫米,团状交织在一起,6天左右呈灰白色,10天左右卵上见眼点,20 30天后孵出;(5)幼鱼的培育、肥育3月底仔鱼陆续孵出,将孵出的仔鱼投入养殖池培养,培养密度30尾/m2 ;初孵仔鱼活动能力及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弱,所以仔鱼培育1周内不换水;5日龄少量个体卵黄消失开始摄食开口饵料卤虫,此时仔鱼趋光性越来越强,为避免光线直射在水体上罩遮阳网;仔鱼后期每5天换水1/3,并隔天吸污一次,及时将死鱼抽出;15日龄各鳍形成,进入稚鱼期,鱼体1.5厘米,开始摄食桡足类,每5天换水量增至50%;25日龄时,鱼苗外部形态已似成鱼,每3天换水50%,吸污两次;40日龄后,撤掉遮阳网,每5 7天换水50%。(6)成鱼养殖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为20亩,长150米,宽90米,池底平坦,於泥厚度3 5cm,进、 排水方便。清塘、注水放养前15天带水清塘,每亩用生石灰40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后,进水 1.5米,10天后放鱼。放鱼时间、密度幼鱼40龄时,选择下午18时,无风时放鱼。放养密度每亩在5000士500 尾。饵料及投喂饵料主要以新鲜野生鱼、虾为主。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 3%,投食还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既要让鱼吃饱,又不造成饲料浪费,污染水质。水质调控5月 6月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30% ;7月 10月7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50%,11月之后不需要换水。日常管理每日巡塘三次,早、晚观察鱼的活动及吃食情况,中午观察有无鱼浮头及水质变化情况。建立池塘管理日志记录水温、天气、投食量、换水量及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捕捞10月下旬到12月中旬,水温在10 18°C时捕捞亲鱼,捕捞时选择体重80 100g、体长150 170mm、体表无损伤、行动活泼、体质健壮的个体;(2)养殖池准备在投放鱼苗前1个月,向养殖池内注满新鲜海水,进行反复浸泡冲洗5天,每周换水一次,连续换水2 3次;再向池内撒入生石灰600 900千克/公顷消毒杀灭病原体,或用 3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对池塘进行杀菌消毒;养殖池内海水条件为海水温度10 20°C, 海水盐度25 30,pH6. 0 8. 0,溶解氧6 10mg/L,氨态氮0. 1 0. 8mg/L,COD 1 6mg/ L,水深25 50cm ;(3)亲鱼驯化培育捕捞的亲鱼用天然海水暂养,然后带水充氧运输至步骤O)的养殖池内驯化培育,培育密度6 12尾/m3,采用蛘壳或扇贝笼做鱼窝,雌雄比例1 1混养;饵料投喂量为 300 500g/d,每天早、晚各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50%,并及时排除池水中的排泄物、污物;(4)繁育当亲鱼达到性成熟时,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80%,采用活体沙蚕或小鱼虾作为饵料,按体重的9 11 %投喂;自然繁殖,发现雌雄鱼有产卵征兆时,立即投放附着基;产卵后把附着基迅速取出,放进孵化池中孵化,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0% ;(5)幼鱼的培育将孵出的仔鱼投入养殖池培养,培养密度20 40尾/m2 ;初孵仔鱼培育1周内不换水; 5日龄时在水体上罩遮阳网;仔鱼后期每5天换水1/3,并隔天吸污一次;15日龄时每5天换水量增至50%;25日龄时,每3天换水50%,吸污两次;40日龄后,撤掉遮阳网,每5 7 天换水50% ;(6)成鱼养殖放鱼时间、密度幼鱼40 50日龄时,选择早6时或下午18时,无风时向池塘放鱼,放养密度每亩为5000 士 500尾;饵料及投喂饵料为野生鱼虾,投喂量为鱼体重的 3% ;水质调控5月 6月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在30%;7月 10月7天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量在50%,11月之后不需要换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附着基采用聚乙烯网片或瓦片,附着基投放前进行消毒处理,冲洗干净。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放鱼之前的池塘准备为放养前10 15天带水清理池塘,每亩用生石灰300 400kg,全池泼洒生石灰后,进水1米 1. 5米,10天后放鱼。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江鲈鱼全程海水繁育方法。它是将捕捞的行动活泼、体质健壮的亲鱼投放海水养殖池内驯化培育,自然繁殖,发现雌雄鱼有产卵征兆时,立即投放附着基;产卵后把附着基迅速取出,放进孵化池中孵化;然后将孵出的仔鱼投入海水养殖池培养,40日龄后投放海水池塘培养。发明实现了松江鲈鱼的全程化海水繁育,打破已有报道的松江鲈鱼淡、海水交替的水花鱼苗繁育体系,避免了洄游,建立了自然条件下全程海水松江鲈鱼制种、育苗模式,可为符合条件的地区,如黄河三角地区提供松江鲈鱼原种的优质苗种,促进松江鲈鱼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318576SQ201110249580
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周辉 申请人:周辉, 山东裕海渔业良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