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714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促进经济植物生长发育的复合生物营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园艺等高经济价值植物的苗种培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优良的苗种质量决定植株生长发育的好坏,而最终与经济产量直接相关。正因如此,苗种培育现已采用苗床、营养钵等专有的育苗设施进行。决定苗木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而其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的是用于育苗的基质以及与基质混合构成的营养基。目前用于苗种培育的营养基多是由发酵的有机肥辅以草炭土配制而成。这种营养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水力差,营养基容易板结,通气性差,不利于幼苗生长发育。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保水、营养缓释、土壤改良效果的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以满足高经济价值作物育苗及成体生长的需要。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营养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将生长至指数期的小球藻及其培养液与保水剂和贝壳粉有机结合,一方面利用小球藻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促进植物根系生长, 另一发面利用小球藻可异养或混合培养的能力,保持其持久的生物活力,而且,基于小球藻及其分泌物质可与保水剂和贝壳粉共同作用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的作用;同时,利用保水剂和贝壳粉的交联作用,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营养块,便于实际应用。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包括基质和微藻及其培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组分
海藻酸钠:1. 5-5. 5% ; 甲壳素0. 5-3. 5% ; 聚丙烯酰胺0. 5-5. 5% ; 羧甲基纤维素钠1-5%; 贝壳粉5-20% ; 粘土 60. 5-91. 5% ;
所述微藻为培养至指数增长后期的可自养、异养及混合培养的淡水小球藻,其浓度> 3.0X106cell/ml,用量以倒入所述基质中充足而不流淌为宜。所述淡水小球藻的培养液为BG-I培养基,该培养基成分分别为=NaNO3 1. 5g, K2HPO4 0. 04g, MgSO4. 7H20 0. 075g, CaCl2. 7H20 0. 036g, Na2CO3 0. 02g,柠檬酸 0. 006g,柠檬酸铁0.006g,微量元素溶液1ml,蒸馏水1000ml。所述微量元素溶液成分为H3BO4 2. 86g,MnCl2. 4 H2O 1. 8lg, ZnSO4 0. 222g,Na2MoO40. 39g, CuSO4. 5 H2O 0. 079g, Co (NO3) 2. 6 H2O 49. 4g,溶解于 1000ml 蒸馏水中。上述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比例确定贝壳粉的用量,随后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后,再与填补的粘土混合,充分搅拌,尽快盛装在加有内衬(一般为废旧报纸或吸水纸等)的容器内,压实; 再将小球藻及其培养液倒入上述混合均勻的基质中,用量以充足而不流淌为宜;在阴凉干燥处放置M小时,待营养基表面水分稍有蒸发即可使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甲壳素具有抗菌活性,海藻酸钠可与甲壳素及钙盐结合形成絮状凝胶沉淀,聚丙烯酰胺和羧甲基纤维素钠是强力保水剂,共同使用确保持久的保水性。贝壳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呈多孔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与上述四种物质结合能起到吸附营养成分而缓慢释放的作用。培养小球藻自身含有或向周围介质分泌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植物激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能长时间维持有效性。分泌至微藻培养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和氮、磷、钾大量元素及甲壳素三者共同形成营养保护膜,既不影响作物吸收,又能阻挡外界病菌的侵入,减少病虫害,同时最大限度保证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因此,该营养基组合在保水、营养缓释、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可以持续供应植物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所需,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做成营养块,可以方便用于果树、 蔬菜及花卉苗种培育,也可以方便用于成年树体的营养供应。本发明所用大部分材料为水产养殖副产品,能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环保效应;所制成的营养基在3-5年内可被全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存留在土壤中的微藻可对土壤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其理化性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
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基质由下列质量组分组成
海藻酸钠:1. 5% ;
甲壳素1.0%;
聚丙烯酰胺2. 0% ;
羧甲基纤维素钠1.5%;
贝壳粉15% ;
粘土 79. 0%。采用BG-I培养基作为培养液在光生物反应器内培养经自养、异养和混养筛选的小球藻,将该筛选的小球藻培养至指数增长后期,其浓度可达3. 0 X 107cell/ml。上述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比例,确定贝壳粉的用量,随后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后,再与填补的粘土混合,充分搅拌,尽快盛装在加有内衬(一般为废旧报纸或吸水纸等)的容器内,压实; 再将小球藻及其培养液倒入上述混合均勻的基质中,用量以充足而不流淌为宜;在阴凉干燥处放置M小时,待营养基表面水分稍有蒸发即可使用。该营养基的保水性能比常用的营养钵提高30%,育苗期间(20天)可减少灌水1次。 培育种苗移栽成活率达100% (营养钵对照为92%)。
实施例2:
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基质由下列质量组分组成
海藻酸钠5. 0% ;
甲壳素0. 5%;
聚丙烯酰胺3. 0% ;
羧甲基纤维素钠2. 5%;
贝壳粉20% ;
粘土 69%。采用BG-I培养基作为培养液培养小球藻至指数增长后期,小球藻浓度达 3. 0X106cell/ml 以上。上述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比例,确定贝壳粉的用量,随后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后,再与填补的粘土混合,充分搅拌,尽快盛装在加有内衬(一般为废旧报纸或吸水纸等)的容器内,压实; 再将小球藻及其培养液倒入上述混合均勻的基质中,用量以充足而不流淌为宜;在阴凉干燥处放置M小时,待营养基表面水分稍有蒸发即可使用。该营养块可施予成年果树树冠外围土层下20cm,起到保水、保肥,缓释的作用。实施例3:
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基质由下列质量组分组成
海藻酸钠5. 5% ;
甲壳素3.5%;
聚丙烯酰胺5.5%;
羧甲基纤维素钠5%;
贝壳粉20% ;
粘土 60. 5% ;
采用BG-I培养基作为培养液培养小球藻至指数增长后期,小球藻浓度达 3. 0X106cell/ml 以上。上述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制备方法按照上述比例,确定贝壳粉的用量,随后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后,再与粘土混勻;以上成分组成的营养基的基质按20%的质量百分比与土壤混合,施予土壤20cm处。施肥处,浇以含有小球藻浓度达3.0X106cell/ml以上的培养液(培养液的质量约为施入营养基基质质量的30%)。
权利要求
1.一种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包括基质和微藻及其培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组分海藻酸钠:1. 5-5. 5% ;甲壳素0. 5-3. 5% ;聚丙烯酰胺0. 5-5. 5% ;羧甲基纤维素钠1-5%;贝壳粉5-20% ;粘土 60. 5-91. 5% ;所述微藻为培养至指数增长后期的可自养、异养及混合培养的淡水小球藻,其浓度> 3. OX 106cell/ml,用量以倒入所述基质中充足而不流淌为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营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淡水小球藻的培养液为 BG-I 培养基,该培养基成分分别为=NaNO3 1. 5g,K2HPO4 0. 04g, MgSO4. 7H20 0. 075g, CaCl2. 7H20 0. 036g, Na2CO3 0. 02g,柠檬酸 0. 006g,柠檬酸铁 0. 006g,微量元素溶液 1ml, 蒸馏水1000m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生物营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元素溶液成分为H3BO4 2. 86g, MnCl2. 4 H2O 1. 81g, ZnSO4 0. 222g, Na2MoO4 0. 39g, CuSO4. 5 H2O 0. 079g, Co (NO3) 2. 6 H2O 49. 4g,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生物营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确定贝壳粉的用量,随后依次加入海藻酸钠、甲壳素、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将上述组分混合均勻后,再与填补的粘土混合,充分搅拌,尽快盛装在加有内衬的容器内,压实;再将小球藻及其培养液倒入上述混合均勻的基质中,用量以充足而不流淌为宜;在阴凉干燥处放置M小时,待营养基表面水分稍有蒸发即可使用。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园艺作物复合生物营养基,包括基质和微藻及其培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包括以下质量组分海藻酸钠1.5-5.5%;甲壳素0.5-3.5%;聚丙烯酰胺0.5-5.5%;羧甲基纤维素钠1-5%;贝壳粉5-20%;粘土60.5-91.5%;所述微藻为培养至指数增长后期的可自养、异养及混合培养的淡水小球藻,其浓度≥3.0×106cell/ml,用量以倒入所述基质中充足而不流淌为宜。本发明具有保水、营养缓释、土壤改良效果,所用大部分材料为水产养殖副产品,变废为宝,具有明显的环保效应;所制成的营养基在3-5年内可被全部降解,不会对土壤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存留在土壤中的微藻可对土壤产生持久的积极影响,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其理化性状。
文档编号C05G3/00GK102503666SQ2011103217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李赟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