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

文档序号:13214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
背景技术
烟粉虱^^isia tabaci (Germadius)广泛分布于全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是热带、亚热带及相邻温带地区的一种重要害虫。烟粉虱对寄主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烟粉虱成虫、若虫将口针穿过寄主作物细胞间隙深入韧皮部取食,直接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寄主作物生长受阻,植株衰弱;(2)烟粉虱成、若虫分泌蜜露,诱发寄主作物霉污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植株光合作用,降低了寄主作物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3)烟粉虱成虫能够传播多种重要植物病毒,引起寄主作物病毒病流行。目前烟粉虱的防治措施仍然主要依靠杀虫剂的应用,而杀虫剂的过度使用导致烟粉虱对许多常规杀虫剂迅速形成抗药性,对吡虫啉、噻虫嗪、蚊蝇醚等新型杀虫剂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所以有必要寻求一些替代措施,如生物防治方法的应用等,以缓解害虫抗药性的发展。烟粉虱的天敌资源很多,包括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和昆虫病原真菌等。在我国,烟粉虱的捕食天敌有17种,值得强调的是,本申请人已对本地种日本刀角瓢虫的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刀角瓢虫可捕食烟粉虱各个虫态,但瓢虫成虫、若虫均嗜食烟粉虱的卵,每雌成虫对烟粉虱卵的日捕食量可高达60(Γ800粒,能有效地控制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增长,也有利于将烟粉虱控制在猖獗为害之前,对于应用该天敌瓢虫防治毛豆烟粉虱,对于替代或减量使用杀虫剂具有重要意义。据了解,目前未见有在毛豆田应用日本刀角瓢虫防治烟粉虱的报道。诱集植物是用以引诱昆虫、线虫或其它有害生物并以此保护目标作物(主栽作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的植物,它对有害生物的引诱作用明显高于目标作物。将害虫嗜食的寄主作物适当种植在农田和果园中,利用多食性昆虫对其表现出的取食和产卵选择性, 可以在关键时期把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然后集中进行防治。根据烟粉虱对不同寄主作物的选择性研究结果,在整个毛豆生长期内,黄瓜对烟粉虱成虫的诱集效果可高达90%以上。诱集效果计算方法诱集效果(%)等于同一时期诱集植物黄瓜瓜上的烟粉虱成虫数与黄瓜和毛豆上成虫数量之和的比值乘以100。故选择黄瓜作为诱集植物较为合理。比较诱集毛豆地和对照毛豆地的烟粉虱种群数量,整个毛豆生长期内,诱集毛豆地烟粉虱种群数量显著低于对照毛豆地,与对照毛豆地烟粉虱种群数量相比,诱集植物对毛豆地烟粉虱种群的控制效果可达86. 2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该方法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能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利用诱集植物诱集迁入虫源,并在诱集植物上释放天敌瓢虫集中消灭烟粉虱,可减少天敌瓢虫的释放量,降低天敌种群扩繁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是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日本刀角瓢虫与诱集植物相结合来防治毛豆烟粉虱;其实施方式是在毛豆播种同期在毛豆田播种黄瓜作为诱集植物诱集迁入毛豆田的烟粉虱成虫,然后在诱集植物上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集中杀死迁入虫源;诱集植物采用四周环绕的方法,或条带式,或棋盘式种植;日本刀角瓢虫在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3-5头。协调好诱集植物的种植时期和日本刀角瓢虫的释放时期,即在播种毛豆的时期就要及时播种诱集植物黄瓜,根据黄瓜叶片上的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来确定释放日本刀角瓢虫的时期。使用日本刀角瓢虫防治毛豆烟粉虱的田块应尽量减少化学防治的次数,避免误伤日本刀角瓢虫,如果其他害虫发生的话也应尽量使用对日本刀角瓢虫安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是噻嗪酮、定虫隆、氟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发明防治效果显著,生防区毛豆田烟粉虱量可减少60-90%,毛豆霉污病发生率在1%之下,毛豆田每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 生防区天敌数量和种类也比化防区提高50-80%,毛豆荚更美观饱满,且农药残留量符合出口标准,商品价值得到较大提高,每亩可增收800-1200元。本发明因在毛豆分枝期就投放了天敌瓢虫进行生物防治,对生产安全食品、绿色食品创造了条件,还可以降低毛豆烟粉虱的防治成本,减少杀虫剂的田间投入量,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和良性发展。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在毛豆播种同期在田块四周或两边播种诱集植物黄瓜,依据诱集植物黄瓜上烟粉虱的虫口密度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释放位置为黄瓜的中部叶片,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3头。结论毛豆田烟粉虱量减少60-75%,毛豆霉污病发生率在1%之下,毛豆田每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生防区天敌数量和种类也比化防区提高50-70%,毛豆荚更美观饱满,且农药残留量符合出口标准,商品价值得到较大提高,每亩可增收800-900元。实施例2
在毛豆播种同期在田块四周或两边播种诱集植物黄瓜,依据诱集植物黄瓜上烟粉虱的虫口密度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释放位置为黄瓜的中部叶片,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4头。结论毛豆田烟粉虱量减少70-85%,毛豆霉污病发生率在1%之下,毛豆田每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生防区天敌数量和种类也比化防区提高60-75%,毛豆荚更美观饱满,且农药残留量符合出口标准,商品价值得到较大提高,每亩可增收800-1000元。实施例3在毛豆播种同期在田块四周或两边播种诱集植物黄瓜,依据诱集植物黄瓜上烟粉虱的虫口密度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释放位置为黄瓜的中部叶片,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5头。结论毛豆田烟粉虱量减少75-90%,毛豆霉污病发生率在1%之下,毛豆田每年减少农药使用次数1-2次,生防区天敌数量和种类也比化防区提高60-80%,毛豆荚更美观饱满,且农药残留量符合出口标准,商品价值得到较大提高,每亩可增收900-1200元。实施例4
参照朱福兴等(1998)的试管药膜法。取各供试浓度药液装满玻璃试管(直径1.8 cm X长度18cm),30s后倒掉药液自然晾干,使药液在试管内壁形成均勻药膜,然后在每个试管内分别接入大小相对一致、健康、活跃的刀角瓢虫雌成虫10只,用干净纱布罩住管口,置于温度25°C、相对湿度65%和光照14:10 (L:D)的恒温光照培养箱内。24h后检查各处理瓢虫死亡情况,以无离子水处理为对照,每处理重复6次。表1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对刀角瓢虫成虫的毒力
权利要求
1.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日本刀角瓢虫与诱集植物相结合来防治毛豆烟粉虱;其实施方式是在毛豆播种同期在毛豆田播种黄瓜作为诱集植物诱集迁入毛豆田的烟粉虱成虫,然后在诱集植物上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集中杀死迁入虫源;诱集植物采用四周环绕的方法,或条带式,或棋盘式种植;日本刀角瓢虫在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3-5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协调好诱集植物的种植时期和日本刀角瓢虫的释放时期,即在播种毛豆的时期就要及时播种诱集植物黄瓜,根据黄瓜叶片上的烟粉虱成虫虫口密度来确定释放日本刀角瓢虫的时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日本刀角瓢虫防治毛豆烟粉虱的田块应尽量减少化学防治的次数,避免误伤日本刀角瓢虫,如果其他害虫发生的话也应尽量使用对日本刀角瓢虫安全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是噻嗪酮、定虫隆、氟虫脲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日本刀角瓢虫结合诱集植物防治毛豆烟粉虱的方法,将烟粉虱捕食性天敌日本刀角瓢虫与诱集植物相结合来防治毛豆烟粉虱;其实施方式是在毛豆播种同期在毛豆田播种黄瓜作为诱集植物诱集迁入毛豆田的烟粉虱成虫,然后在诱集植物上释放日本刀角瓢虫,集中杀死迁入虫源;诱集植物采用四周环绕的方法,或条带式,或棋盘式种植;刀角瓢虫在每株黄瓜的释放量为3-5头。该方法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且能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农药残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证食品安全,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利用诱集植物诱集迁入虫源,在诱集植物上释放天敌瓢虫集中消灭烟粉虱,减少天敌瓢虫的释放量,降低天敌种群扩繁成本。
文档编号A01G13/00GK102498985SQ201110342480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何玉仙, 栗丽娜, 翁启勇, 赵建伟, 郑宇 申请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