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

文档序号:132131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稻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套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工成本增加,以及除草剂的有效应用和现代农业科技进步,以省工省力、节本增效为特点的直播式水稻生产发展较快,特别是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呈现持续较快发展态势。而传统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均采用移栽式进行,所制定的技术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不适用于直播式。同时,移栽式区域试验选拔审定的品种也不一定适合直播式水稻生产,需要专门筛选和培育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因此,探索建立一套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技术方法,对有效选拔审定适宜直播栽培的水稻优良新品种、促进直播稻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套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可作为开展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操作指南,能有效选拔审定适宜直播栽培的水稻优良新品种。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田准备,
包括实验田的翻耕、耙平,使田面尽量平整、软硬度适中,以保证出苗率和出苗整齐一致;耙平后沉降,再开排灌沟,喷施除草剂;
2)、田间设计,
直播前1天排干实验田积水;按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在丈量画点后拉线弹压划出小区、走道和保护行,插立各区组小区内品种标牌; 所述方法还包括与上述步骤并行进行的以下步骤
3)、播种准备,
测定各品种的千粒重,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根据各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以及生产习惯确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称种装入合适的尼龙网袋,内外标签,同一品种不同重复应分装;催芽,露白后稍长即可,以保证品种间苗密度相对一致和防止伤根断芽; 所述方法在以上步骤进行完成后进行以下步骤
4)、种子直播,
将催芽后的各品种各重复种子分放在相应区组的相应小区边;所有小区由同一人播种或者至少同一区组由同一人播种;小区间、小区内播种密度均勻一致,播满整个小区,不留边角;播种后应轻压扎种;
5)、田间管理,
播种后5天跑马水过一遍,7天后薄水漫灌;苗期进行1-2次化学除草,防止草害和倒
伏;6)、性状考查,
采用定面积的方法查基本苗,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也采用定面积的方法调查各品种的最高苗和有效穗,株高的测量和考种样本的选取均以有代表性的植株为单位。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在步骤1)中,直播前20天进行实验田翻耕;10天后再次翻耕,耙平;沉淀2天后开排
灌沟;喷施除草剂,静置7天。在步骤5)中,播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止鸟、鼠为害的措施;播种后5天跑马水过一遍,7天后薄水漫灌;待幼苗长至3叶1芯时视情况进行适当勻苗;施肥管理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在步骤6)中,事先准备好木质方框若干个,播种后待幼苗长至3叶1芯时分别将方框置于I、III重复各品种有代表性的区域内,以方框内的植株为样本调查各品种的基本苗, 并留置小方框;然后以同样方法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调查各品种的最高苗和有效穗。所述方框的面积为0.1 m2。发明人进行的直播式与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不但试验误差略小,而且参试品种生育期缩短,产量水平提高,试验成本降低,试验效率提高。简而言之,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节本增效的优点。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的选拔出适宜直播栽培的优良水稻新品种。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直播式与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比较试验为例论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及比较试验结果。(一)材料与方法
2009年,发明人以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单季晚粳组12个参试品种(甬优13 号、春优658、丙03-123、常优07-1、95优161、T优7065、嘉乐优05-13、香粳优575、苏优72、 浙优12号、常优1号_0(1、秀水09_CK2)为材料,在中国水稻研究所富阳实验基地进行了直播式与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的比较试验。试验安排在两块土壤质地、肥力等条件基本一致的相邻田块进行,一块进行直播式区域试验,另一块进行移栽式区域试验。直播式和移栽式区域试验均于6月5日播种,移栽式区域试验于6月30日移栽,田间设计、区组方位、 小区形状以及区组内品种排列直播式和移栽式区域试验均一致。移栽式区域试验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1300-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进行。直播式区域试验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其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如下
1.试验田准备选取土壤质地均勻、肥力中等、排灌方便、面积为1333.34 m2的试验田一块,于2009年5月16日进行拖拉机首次翻耕,再于5月沈日进行拖位机二次翻耕,随后用畜力耙平。5月观日,按3次重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试验田的中间纵向开挖排灌沟两条,并以此作为区组的分界线,同时开挖好四周的排灌沟,使排灌沟呈拉宽的“目”字型。 5月四日,喷施除草剂丁草胺,静置7天待药效充分发挥。在本步操作中,技术核心概括为田面平整。2.播种准备为了便于记录,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编号,12个品种分别编号单晚 1 12。按标准方法测定各个参试品种的千粒重和发芽率。总体上,按常规品种80克/重复(含保护行10克,中间小区70克)、杂交组合40克/重复(含保护行5克,中间小区35 克)称取各品种3次重复的试验种子,装入大小合适的尼龙筛网袋中,内外附标签,扎紧网袋;对于千粒重和发芽率偏离总体水平较多的品种,应适当增减播种量,以保证品种间苗密度相对一致。用浸种剂强氯精浸种60小时后,按常规方法催芽,幼芽露白后稍长即可。在本步操作中,技术核心概括为定量播种。3.田间设计2009年6月4日,排干试验田积水。6月5日,按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 33m2、小区长宽比约为3 1的试验设计进行试验田规划,其中区组沿试验田横向排列,以排水沟分割。该作业需三人同时操作才能完成,首先在试验田四周丈量画点,然后由两人按所画的点固定绳线,由第三人进入试验田拉线弹压划出小区、走道和保护行,最后在各区组小区内插立田间品种标识牌。在本步操作中,技术核心概括为拉线划区。4.种子直播田间小区划好后,根据品种标签将催芽后的各品种各重复试验种子分放在相应区组的相应小区边。播种前应查对品种种子标签与田间插立的品种标识牌是否一致,防止人为出错。采用生产上通用的撒播方式播种,所有小区均由经验丰富的同一人播种,特殊情况下至少同一区组由同一人播种。播种应尽可能均勻一致,同时注意播满整个小区,不留边角。播种后还应使用压种板轻压扎种,换品种时应保持压种板不带种,防止人为混杂。在本步操作中,技术核心概括为均勻撒播。5.田间管理播种后应及时在试验田四周设置防鸟网。2009年6月10日,试验田 “跑马水”过一遍;6月12日,薄水漫灌。待幼苗长至3叶1心时视情况对各小区进行适当勻苗。苗期根据杂草发生情况进行1-2次化学除草;施肥管理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水分管理应坚持间歇灌溉、干湿交替的原则;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在本步操作中,技术核心概括为控制杂草。6.性状考查采用定面积查苗。制造0. 1 m2的小木方框M个,于2009年6月21 日将小方框置于各参试品种I、III重复有代表性的区域内,以小方框内的植株为样本调查各品种的基本苗,并留置小方框;然后以同样方法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调查各品种的最高苗和有效穗;另外,株高的测量和考种样本的选取均以有代表性的植株株为单位,而不是移栽式区域试验的以穴为单位。在本步操作中,技术关键点是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定面积调查。技术核心概括为定面积查苗。其他有关区域试验的内容与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相同,按照农业行业标准 ΝΥ/Τ1300-2007《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范水稻》进行操作。(二)结果与分析 1.试验误差
表1显示,无论是直播式还是移栽式区域试验,区组间、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直播式和移栽式区域试验的试验误差均方值分别为0. 116和0. 130,直播式比移栽式小 0. 014。可见,直播式区域试验的试验误差略小于移栽式。表1.直播式与移栽式区域试验产量方差分析结果
权利要求
1.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田准备,包括实验田的翻耕、耙平,使田面尽量平整、软硬度适中,以保证出苗率和出苗整齐一致;耙平后沉降,再开排灌沟,喷施除草剂;2)、田间设计,直播前1天排干实验田积水;按照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在丈量画点后拉线弹压划出小区、走道和保护行,插立各区组小区内品种标牌;所述方法还包括与上述步骤并行进行的以下步骤3)、播种准备,测定各品种的千粒重,并进行种子发芽试验;根据各品种的千粒重、发芽率以及生产习惯确定单位面积的播种量,称种装入合适的尼龙网袋,内外标签,同一品种不同重复应分装;催芽,露白后稍长即可,以保证品种间苗密度相对一致和防止伤根断芽;所述方法在以上步骤进行完成后进行以下步骤4)、种子直播,将催芽后的各品种各重复种子分放在相应区组的相应小区边;所有小区由同一人播种或者至少同一区组由同一人播种;小区间、小区内播种密度均勻一致,播满整个小区,不留边角;播种后应轻压扎种;5)、田间管理,播种后跑马水过一遍,再薄水漫灌;苗期进行1-2次化学除草,防止草害和倒伏;6)、性状考查,采用定面积的方法查基本苗,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也采用定面积的方法调查各品种的最高苗和有效穗,株高的测量和考种样本的选取均以有代表性的植株为单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直播前20天进行实验田翻耕;10天后再次翻耕,耙平;沉淀2天后开排灌沟;喷施除草剂,静置 7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播种后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防止鸟、鼠为害的措施;播种后5天跑马水过一遍,7天后薄水漫灌; 待幼苗长至3叶1芯时视情况进行适当勻苗;施肥管理应适当增施磷、钾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事先准备好木质方框若干个,播种后待幼苗长至3叶1芯时分别将方框置于I、III重复各品种有代表性的区域内,以方框内的植株为样本调查各品种的基本苗,并留置小方框;然后以同样方法在分蘖盛期和成熟期调查各品种的最高苗和有效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方框的面积为 0. 1 Hl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套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方法。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实验田准备,2)田间设计,3)播种准备,4)种子直播,5)田间管理,6)性状考查。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移栽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直播式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不但试验误差略小,而且参试品种生育期缩短,产量水平提高,试验成本降低,试验效率提高。简而言之,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节本增效的优点。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准确的选拔出适宜直播栽培的优良水稻新品种。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2487768SQ20111034137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夏俊辉, 杨仕华, 程本义, 龚俊义 申请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