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13046阅读:1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稻杂交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水稻hybrid rice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水稻属自花授粉植物,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颖花里,由于颖花很小,而且每朵花只结一粒种子,因此很难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来生产大量的第一代杂变种子,所以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稻产量还达不到预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土地选取及准备:选择地势高的土地,种植前一年入冬前,进行初耕和深耕土地;然后施加基肥,每亩土地施加基肥2000-2500kg;待播种前,注入水,每亩地加入800至1000立方米水;

步骤2、种子的预处理:选好种子后,在播种前,在日光下晒5-10小时,然后将其放入温水中浸泡5-10小时,晾干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0-15小时;

步骤3、播种:每平方米土地中播种干重为150-300g种子;待种子发芽后,雾化喷水每亩地30kg水,增施每亩地10-20kg尿素;

步骤4、移栽:移栽前在田地里增施有机肥,秧龄为30-35天,且阴天时,进行移栽;

步骤5、正常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水浆控制及病虫害防御;移栽后5-10天后追肥一次,孕穗期之前在追肥一次,收货前45天起不再加施任何肥料;水浆控制:活棵后至分蘖前露田1-2 天,分蘖期灌浅水,让其自然落干,露晒3-4天,分蘖中后期与圆杆期露晒结合,多次晒田,晒到田面硬实人下田行走不陷脚为宜,孕穗期与灌浆期保持水层,收获前10天断水;

步骤6、收割:稻谷成熟后,在晴天上午人工进行收割;

步骤7、储藏:收割后晒干会储藏。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深耕的深度为40-50cm,并且在连续一周内深耕2-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天。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发酵后的动物粪便60-65份、氯化钾2-3份、 尿素10-15份、磷酸一铵2-3份、滑石粉1-3份、菜籽饼50-80份、微量元素0.5-2份、微生物菌种1-2 份、粘土-聚酯混聚物包膜胶结剂0.5-1份。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基肥中的微量元素包括任意质量比的硫、镁、钙、锌、硼、铜、锰、铁、钼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中温水的温度为15-13℃,清水为12-15℃。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移栽密度为每亩栽1.3-1.5万穴,株行距20*24 cm -22*26cm。

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步骤5中移栽后5-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的肥料为菜籽饼、尿素及微量元素;孕穗期之前在追肥一次,追肥的肥料为尿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种植方法,简单可靠,比原有的种模式提高制种产量5-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杂交水稻提高产量的混种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土地选取及准备:选择地势高的土地,种植前一年入冬前,进行初耕和深耕土地;然后施加基肥,每亩土地施加基肥2000-2500kg;待播种前,注入水,每亩地加入800至1000立方米水;

步骤2、种子的预处理:选好种子后,在播种前,在日光下晒5-10小时,然后将其放入温水中浸泡5-10小时,晾干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0-15小时;

步骤3、播种:每平方米土地中播种干重为150-300g种子;待种子发芽后,雾化喷水每亩地30kg水,增施每亩地10-20kg尿素;

步骤4、移栽:移栽前在田地里增施有机肥,秧龄为30-35天,且阴天时,进行移栽;

步骤5、正常的田间管理:包括追肥、水浆控制及病虫害防御;移栽后5-10天后追肥一次,孕穗期之前在追肥一次,收货前45天起不再加施任何肥料;水浆控制:活棵后至分蘖前露田1-2 天,分蘖期灌浅水,让其自然落干,露晒3-4天,分蘖中后期与圆杆期露晒结合,多次晒田,晒到田面硬实人下田行走不陷脚为宜,孕穗期与灌浆期保持水层,收获前10天断水;

步骤6、收割:稻谷成熟后,在晴天上午人工进行收割;

步骤7、储藏:收割后晒干会储藏。

所述步骤1中深耕的深度为40-50cm,并且在连续一周内深耕2-3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天。

所述步骤1中的基肥按照质量份数包括发酵后的动物粪便60-65份、氯化钾2-3份、 尿素10-15份、磷酸一铵2-3份、滑石粉1-3份、菜籽饼50-80份、微量元素0.5-2份、微生物菌种1-2 份、粘土-聚酯混聚物包膜胶结剂0.5-1份。

所述基肥中的微量元素包括任意质量比的硫、镁、钙、锌、硼、铜、锰、铁、钼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步骤2中温水的温度为15-13℃,清水为12-15℃。

所述步骤3中的移栽密度为每亩栽1.3-1.5万穴,株行距20*24 cm -22*26cm。

所述步骤5中移栽后5-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的肥料为菜籽饼、尿素及微量元素;孕穗期之前在追肥一次,追肥的肥料为尿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