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环剥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59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果树环剥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对果树的枝干表皮进行环剥的果树环剥刀。
背景技术
果树环剥是在果树生长期内将其主干或主枝干的韧皮部剥去一环,轻轻去皮而不伤木质部,目的是能够切断叶片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通过表皮向根系输送,从而积累在枝芽上,促进新梢老熟,抑制冬梢的萌芽,有效地促进花芽分化、成化和坐果。目前对枝干做环剥处理的工具一般是铲刀,其工作过程是人工用铲刀沿枝干环剥处铲一圈,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难以保证剥口的质量,不利于剥口愈合生长,也容易对果树的木质部造成一定的损伤,最终影响果树的成花率、坐果率、果实产量和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作业效率高、操作简便的果树环剥刀。本发明专利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果树环剥刀由把手、刀片组和卡扣构成,其中把手由左把手、右把手、销和把手套构成;刀片组由刀片、刀片座和铆钉构成;卡扣由定位螺钉和扣件构成。左把手和右把手通过销铰接,可自由转动,左把手和右把手的下端套有把手套。刀片组是在刀片座上通过铆钉等间距的安装有多个刀片,刀片座由柔性较好的弹性材料制成,刀片组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固定在左把手和右把手的上端。环剥作业时,操作者手握住把手,将环形的刀片组包裹在待环剥的树枝干上,刀片轻微切入果树枝干表皮,通过对把手用力的大小调整刀片切入树枝干表皮的深度,以树枝干为轴心,转动把手,即可将树枝干的表皮剥去。通过卡扣调节刀片座的直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果树枝干的直径大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转动把手就能完成一个部位的环剥,操作简单、造价低,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2是把手结构示意3是刀片组结构示意4是卡扣结构示意中1.把手,2.刀片组,3.卡扣,4.右把手,5.左把手,6.销,7.把手套,8.刀片座,9.刀片,10.铆钉,11.定位螺钉,12.扣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中所示,果树环剥刀由把手(1)、刀片组(2)和卡扣(3)构成,其中把手 ⑴由左把手(5)、右把手、销(6)和把手套(7)构成;刀片组⑵由刀片(9)、刀片座(8)和铆钉(10)构成;卡扣(3)由定位螺钉(11)和扣件(12)构成。左把手(5)和右把手 (4)通过销(6)铰接,可自由转动,左把手( 和右把手的下端套有把手套(7)。刀片组⑵是由多个刀片(9)通过铆钉(10)等间距的安装在刀片座⑶上,刀片座⑶由柔性较好的弹性材料制成,刀片组⑵的两端分别通过卡扣⑶固定在左把手(5)和右把手⑷ 的上端。环剥工作时,操作者手握住把手(1),将环形的刀片组(2)包裹在待环剥的树枝干上,刀片(9)轻微切入果树枝干表皮,通过对把手(1)用力的大小调整刀片(9)切入树枝干表皮的深度,以树枝干为轴心,转动把手⑴,即可将树枝干的表皮剥去。通过卡扣⑶调节刀片座(8)的直径大小,以便适应不同果树枝干的直径大小。
权利要求
1.果树环剥刀,其特征是由把手(1)、刀片组⑵和卡扣(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环剥刀,其特征是把手(1)由左把手(5)、右把手、销 (6)和把手套(7)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环剥刀,其特征是刀片组O)由刀片(9)、刀片座(8)和铆钉(10)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树环剥刀,其特征是刀片座(8)上安装有多个刀片(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果树的枝干表皮进行环剥的果树环剥刀。果树环剥刀由把手、刀片组和卡扣构成;环剥作业时,操作者手握住把手,将环形的刀片组包裹在待环剥的树枝干上,刀片轻微切入果树枝干表皮,以树枝干为轴心,转动把手,即可将树枝干的表皮剥去。具有操作简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3/00GK102342221SQ20111035841
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张佳, 杨宛章, 郭辉, 韩长杰 申请人:新疆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