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复混肥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产品专用肥料,具体的说是一种含有凹凸棒土、富含磷元素的复混肥料。
背景技术:
目前,复混肥料种类很多,但是这些复混肥料都不能有效的改良由于长期使单一肥料所造成的土壤的板结,不能有效的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不能使农作物提高生产产量和产品质量,给农业的丰收带来了很大地损失,且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另外在复混肥造粒工艺中,常用粘土矿物作为粘结剂,载体和调理剂。由于大多数复混肥厂对所用粘土矿物的种类和比例大多凭经验来确定,所以其复混肥的有效成粒率常常出现不高不稳定的现象,致使返料太多,严重影响了复混肥的生产成本。因此研究开发成粒率高、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护土壤的水分、抗倒伏、抗冻、抗病虫害的复混肥料十分必要。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化肥在加工及施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混肥料,采用我国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的凹凸棒土,从而提高复混肥的有效成粒率,降低其生产成本,以克服现有复混肥造粒工艺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另外富含磷元素,无污染,可调节土壤板结,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护土壤的水分、抗倒伏、抗冻、抗病虫害,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为:尿素20%,磷酸一铵33%,氯化钾8%,氯化铵32.5%,凹凸棒土 8% ;以上成分的精确度为正负5%。
凹凸棒土作为复合肥粘结剂,造粒成型率高,时间短,所造颗粒强度高,表面光洁度好,保肥时间长,能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电耗,还可以节约滑石粉、氯化铵等高价原料的用量。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富含的磷酸一铵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有效磷与总氮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磷酸一铵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瓜果、蔬菜等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能高效的提供作物所需养分。
本发明的复混肥料可采用混合造粒法制得。经过原料选择,确定各元素的比例,计算各原料的重量,粉碎、氨化、混合、造粒、质量检测、包装等工艺流程,获得本发明的复混肥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复混肥料,富含磷元素,无污染,可调节土壤板结,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护土壤的水分、抗倒伏、抗冻、抗病虫害,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能提高复混肥的有效成粒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制作工艺简单,易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该复混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将20%的尿素,33%的磷酸一铵,8%的氯化钾,32.5%的氯化铵,8%的凹凸棒土,经粉碎过120-150目筛,放入搅拌机内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均匀,通过输送带入圆盘蒸汽造粒,造成粒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再经冷却机冷却,然后经分筛机筛选,然后送入抛光机进行抛光形状为圆状2.5-4.5毫米,即成成品,计量包装。
该复混肥料成粒率提高10%,用在3亩的大豆实验田后,与施用普通肥相比较,大豆产量提高24%,农产品品质也得到改善,土壤肥沃力增加。
实施例2 该复混肥料按重量(公斤)计将尿素20公斤,磷酸一铵33公斤,氯化钾8公斤,氯化铵32.5公斤,凹凸棒土 8公斤,经粉碎过120-150目筛,放入搅拌机内20分钟使其充分混合均匀,通过输送带入圆盘蒸汽造粒,造成粒进入烘干机进行烘干,再经冷却机冷却,然后经分筛机筛选,然后送入抛光机进行抛光形状为圆状2.5-4.5毫米,即成成品,计量包装。
该含复混肥料成粒率提高11%,用在2亩的小麦实验田后,与施用普通肥相比较,小麦产量提高24%,农 产品品质也得到改善,土壤肥沃力增加。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混肥料,其特征是复混肥料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为:尿素20%,磷酸一铵33%,氯化钾8% ,氯化铵32.5%,凹凸棒土 8% ;以上成分的精确度为正负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混肥料,该复混肥料按重量(百分比计)配比为尿素20%,磷酸一铵33%,氯化钾8%,氯化铵32.5%,凹凸棒土8%;以上成分的精确度为正负5%。该复混肥料,富含磷元素,无污染,可调节土壤板结,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保护土壤的水分、抗倒伏、抗冻、抗病虫害,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能提高复混肥的有效成粒率,降低其生产成本,制作工艺简单,易推广。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145486SQ201110398879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罗国征 申请人:罗国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