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田摩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6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田摩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水田摩托。
背景技术
农业粮食收获逐渐机械化,各式各样的收割机陆续出现,随着平原地区农业机械的普及,僻远山区也开始逐步实现农业收割的机械化,借此小型机械得到很大程度的利用, 为了更便捷的运用到山区服务,技术人员做了很多的改进,可农业机械大多数都运用在旱地里,运用在水田里的农业机械涉及的很少,主要是因为深水田里的泥脚较深,收割机的轮子容易陷在泥脚里,致使收割机在水田里行走很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在深水田里顺利行走的水田摩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ー种水田摩托,包括设在机体底部的履帯,所述履带外表面设有支脚;机体两侧设有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托板与机体之间通过横杆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深泥脚田里的庄稼收割工作变得简洁易行,支脚的设置给机器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使之前行,托板的设置使机器在泥田里不会陷入泥脚太深,托板増加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的作用カ减小;同时托板产生的浮力减小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力,托板下表面为弧形减小了机器在行进间的阻力,所以支脚和托板的结合运用使机器在深泥脚田正常行走。进一歩,所述支脚高30 50cm,宽15cm,厚5cm,且两支脚间的距离为30 50cm, 这样的尺寸能使发动カ输出同样的功的时候功率最大。进一歩,考虑到机械的灵活性和占用空间,以及机械所需的浮力要求,托板宽为 50 70cmo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水田摩托ー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水田摩托结构俯视简易图; 图3是本发明水田摩托托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提供ー种水田摩托,包括收割装置、脱粒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位于水田摩托的底部,脱粒装置位于摩托的中部,收割装置位于摩托的前部,如图1所示,所述行走装置中的履带2上设有间距为30 50cm的支脚1,且高30 50cm,宽15cm,厚5cm 如图2所示,水田摩托的两翼各设有托板3,且宽为50 70cm,托板与行走装置之间通过横杆4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使用吋,支脚1的设置给机器提供了足够的摩擦力使之前行,托板3的设置使机器在泥田里不会陷入泥脚太深,托板3増加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的作用カ减小;同时托板3产生的浮力减小了机体对泥田的作用力,托板3下表面为弧形减小了机器在行进间的阻力,支脚1和托板3的结合运用使摩托在深泥脚田如在旱地一祥工作。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ー种水田摩托,包括设在机体底部的履帯,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外表面设有支脚; 机体两侧设有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托板与机体之间通过横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田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高30 50cm,宽15cm,厚5cm, 且两支脚间的距离为30 50c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田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宽50 7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水田摩托,包括设在机体底部的履带,所述履带外表面设有支脚;机体两侧设有托板,且所述托板的下表面呈弧形,托板与机体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里工作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A01B51/02GK102523770SQ20111044184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7日
发明者王照伟 申请人:朱兴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