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14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将昆虫分隔、分层的活体昆虫标本的昆虫笼。
背景技术
当前的各类野外昆虫采集器主要是针对某一类群或某一生境的昆虫,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且携带昆虫的时间和距离上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再者,在携带的途中采集器内的昆虫可能因密度太大、过度拥挤而引起打斗,造成一定的损失。如公开号为CN2332179,申请日为1998年3月沈日的专利技术方案是由笼体和笼门组成,笼体正面有T形孔,背部有一层透明胶纸,笼门中部有网格, 可流通空气,左右边和下部均有方形槽孔,笼门背部沿网格有凸边,左右部和下部均有凸块与槽孔相对应,相互间形成插口槽,可插合在笼体底边上面。该技术方案也只解决了一类昆虫的携带、运输问题。如果运输多种类别的昆虫,或者运输的昆虫的数量较大,就必须将这种昆虫笼重叠,如此,在运输过程中,昆虫笼会因颠簸而倾斜,并且处在下面的昆虫笼不但得不到阳光的照耀,还会受到上面的干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运输,携带、储存,制造简单,并可以同时盛装多种活体昆虫的昆虫笼。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包括笼体,所述笼体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经连接板连接,笼体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为扣合连接。其好处在于笼体在两支撑柱之间,支撑柱对笼体起到夹持和支撑的作用,使笼体不易变形,并且,整体更加稳固。如果延长两支撑柱的长度,就可以增加笼体的个数,在不需要运输时,将扣合装置打开,利用笼体的一侧壁与第一支撑柱为转动间歇配合点,转动笼体,这时,多个笼体就错位排列,上、下互不影响,将不同生境的昆虫分开盛装,而且,每个笼体的日照、氧气都能够得到满足。所述笼体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其好处在于笼体的底面、第一支撑柱的底面、第二支撑柱的底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使整体的放置更加平稳。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柱贯穿的孔,孔的直径与第一支撑柱的直径匹配,第一支撑柱与孔转动间歇配合。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上有与第二支撑柱匹配的扣环,笼体与第二支撑柱扣合连接。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凸起,第二支撑柱与凸起相应位置设置有凹槽,笼体与第二支撑柱扣合连接。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凹槽,第二支撑柱与凹槽相应位置设置有凸起,笼体与第二支撑柱扣合连接。其好处在于本装置在运输时,将楼和装置扣合,实现对笼体的固定,防止笼体左右滑动,起到方便运输的功效。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带。其好处在于方便搬运和携带。所述笼体内纵向设置有分隔板。其好处在于可以将类似的、但不相同的昆虫在同一笼体内分隔开来,还可以防止昆虫间的打斗。说明书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2 和第二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之间经连接板4连接,笼体1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2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2为扣合连接。所述笼体1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柱 2和第二支撑柱3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柱2贯穿的孔,孔的直径与第一支撑柱2的直径匹配,第一支撑柱2与孔转动间歇配合。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与第二支撑柱3匹配的扣环,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扣合连接。在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 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带5。所述笼体1内纵向设置有分隔板。实施例2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2 和第二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之间经连接板4连接,笼体1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2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2为扣合连接。所述笼体1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柱 2和第二支撑柱3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柱2贯穿的孔,孔的直径与第一支撑柱2的直径匹配,第一支撑柱2与孔转动间歇配合。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凸起,第二支撑柱3与凸起相应位置设置有凹槽,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扣合连接。在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带5。所述笼体1内纵向设置有分隔板。实施例3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包括笼体1,所述笼体1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2 和第二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之间经连接板4连接,笼体1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2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2为扣合连接。所述笼体1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柱 2和第二支撑柱3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柱2贯穿的孔,孔的直径与第一支撑柱2的直径匹配,第一支撑柱2与孔转动间歇配合。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凹槽,第二支撑柱3与凹槽相应位置设置有凸起,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扣合连接。在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带5。所述笼体1内纵向设置有分隔板。
权利要求1.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包括笼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之间经连接板(4)连接,笼体(1)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2)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2)为扣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底面与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第一支撑柱(2)贯穿的孔,孔的直径与第一支撑柱(2)的直径匹配,第一支撑柱(2)与孔转动间歇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与第二支撑柱(3)匹配的扣环,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扣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凸起,第二支撑柱(3)与凸起相应位置设置有凹槽,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 扣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的侧壁上设置上有凹槽,第二支撑柱(3)与凹槽相应位置设置有凸起,笼体(1)与第二支撑柱(3) 扣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支撑柱(2)和第二支撑柱(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带(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体(1)内纵向设置有分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活体昆虫标本采集笼,属于盛装昆虫的一种容器。包括笼体,所述笼体至少为一个,还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经连接板连接,笼体的侧壁与第一支撑柱为转动间歇配合,与第二支撑柱为扣合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携带、运输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并且有制造简单,可以同时盛装多种活体昆虫的好处。
文档编号A01K67/033GK201995474SQ2011200063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周静, 曹成全, 陈申芝 申请人:乐山师范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