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型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耕作机械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微型耕机,属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农用耕作机械比较多,但是,大都不能适应北方地区使用。普遍存在着工作时打滑、不抓地、发飘;操作时扶犁太累,不走直线、跑偏,劳动强度大;一般机械的重心都比较高,在山坡地段使用时,容易倾倒,扶不住犁;行走轮大都是铁轮或链轨轮,着地面积小;整车自重轻,无配重,稳定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灵活、容易操作、性能稳定、应用范围广的微型耕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微型耕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扶把、挂接架,特点是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由动力装置带动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的前行走轮轮轴和后行走轮轮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中的齿轮变速机构,由动力装置带动的动力输入轴、动力中介轴和动力输出轴上相互啮合的动力输入齿轮、动力中介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构成。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中的齿轮变向、倒向机构,由固定在动力输出齿轮上的动力输出伞齿轮、与动力输出伞齿轮啮合的绕行走力输出轴转动的正向伞齿轮和倒向伞齿轮,滑动连接在行走力输出轴上两端具有棘齿的滑块构成,行走力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伞齿轮和后伞齿轮,前伞齿轮与前垂直行走轴上的上伞齿轮啮合连接,前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与前行走轮轮轴上的前行走伞齿轮啮合连接;后伞齿轮与后垂直行走轴上的上伞齿轮啮合连接,后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与后行走轮轮轴上的后行走伞齿轮啮合连接,在前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前行走轮,在后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后行走轮;滑块两端的棘齿分别与正向伞齿轮或倒向伞齿轮上的棘齿啮合连接,滑块上的拨槽与活动连接在变速箱上的拨叉接触连接,拨叉与正倒向操纵杆固定连接。为了降低重心使设备运行稳定,可以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上加有配重,制成配重和行走轮融为一体的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或是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履带,通过调节履带的重量调节配重。为了使运行更加稳定,可以在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的前行走轮轮轴和后行走轮轮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2个前配重行走轮和2个后配重行走轮。为了便于运行中的转向,在机架上设有转向控制杆,转向控制杆上的转动拨杆,经连杆与固定连接在前垂直行走轴上的前转动拨杆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选用现有的原材料以及通用的齿轮、伞齿轮、履带等机械零部件,并采用常规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在挂接架上配备相应的农机具以后,可广泛应用在耕地、耘地、开沟、培土、起垄、播种、施肥、旋耕等各种农田作业中;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前后驱动,使微型耕机可以行驶在一个垄沟中;配重与行走轮结合,融为一体,运行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功能齐全、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应用范围广,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省略动力装置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前配重行走轮向右转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齿轮变速、变向机构的示意图。图6是齿轮倒向机构的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 参照图1-6,这是一种具有2个前配重行走轮和2个后配重行走轮的微型耕机。这种微型耕机,由机架1、汽油发动机2、扶把3、挂接架4等构成,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变速箱5,在变速箱的前后分别固定连接有前配重行走轮传动总成6和后配重行走轮传动总成7。在变速箱、前配重行走轮传动总成和后配重行走轮传动总成中,装有由汽油发动机带动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动力经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转换为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的行走动力,并可实现前行或倒退行驶。参见图5,齿轮变速机构,由汽油发动机经皮带传送带8带动动力输入轮9转动,从而带动动力输入轴a转动,动力输入轴上的动力输入齿轮al与动力中介轴b上的动力中介齿轮bl啮合连接,动力中介轴b上的动力中介齿轮b2与动力输出轴c上的动力输出齿轮cl啮合连接,将汽油发动机的输出动力转换成适合要求的低转速、大扭矩的工作动力。齿轮变向机构,由固定在动力输出齿轮cl上的动力输出伞齿轮c2、与动力输出伞齿轮啮合的绕行走力输出轴d转动的正向伞齿轮dl和倒向伞齿轮d2构成,行走力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伞齿轮d3和后伞齿轮d4,前伞齿轮d3与前垂直行走轴e上的上伞齿轮el啮合连接,前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e2与前行走轮轮轴g上的前行走伞齿轮gl啮合连接,在前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2个前配重行走轮10 ; 后伞齿轮d4与后垂直行走轴f上的上伞齿轮fl啮合连接,后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f2 与后行走轮轮轴h上的后行走伞齿轮hi啮合连接,在后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2个后配重行走轮11。参见图6,齿轮倒向机构,由变速箱5内轴向滑动连接在行走力输出轴d上两端具有棘齿的滑块12构成,滑块两端的棘齿可以分别与正向伞齿轮dl或倒向伞齿轮d2上的棘齿啮合连接,滑块上的拨槽13与活动连接在变速箱上的拨叉14接触连接,拨叉与正倒向操纵杆15固定连接。推动正倒向操纵杆,使滑块一端的棘齿与正向伞齿轮上的棘齿啮合连接,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向前行走;反向拉动正倒向操纵杆,使滑块另一端的棘齿与倒向伞齿轮上的棘齿啮合连接,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向后倒退行走。在机架上设有转向控制杆16,转向控制杆上的转动拨杆17,经连杆18与固定连接在前垂直行走轴上的前转动拨杆19活动连接;转动转向控制杆即可带动前转动拨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前配重行走轮左右转动达到微型耕机转向行走的目的。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是根据设计要求将适当的配重制作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上,使配重和行走轮融为一体,前后驱动,同行驶在一个垄沟中,行驶平稳,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实施例2 参照图7,这是一种具有1个前配重行走轮和1个后配重行走轮的微型耕机。这种微型耕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在前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1个前配重行走轮10,在后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1个后配重行走轮11。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前后驱动,同行驶在一个垄沟中。实施例3 参照图8,这是一种具有履带式行走轮的微型耕机。这种微型耕机的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只是在前行走轮20和后行走轮21之间啮合连接有重型履带22。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1实施这种微型耕机。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微型耕机与现有的多种农用耕作机械相比;功能多应用范围广,配备相应的农机具以后,能够进行耕地、耘地、开沟、培土、起垄、播种、施肥、旋耕等多种农业操作;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结构紧凑、机械动力全齿轴传动,可以低转速、大扭矩运行,功率损耗小,牵引力大,适用于平地、山坡地等各种地区使用;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将行走轮和配重融为一体,根据使用要求调节配重,并且前、后配重行走轮重量不同,即可方便的调节微型耕机的重心, 又使牵引力平衡,使微型耕机走直线不跑偏,甚至在40度的山坡地上照样耕地;可实现四轮两组双驱动以及单轮两组双驱动,前后驱动,同行驶在一个垄沟中,增大对地面的接触面积和接触点,抓地实,行驶平稳,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特别适用于北方无轻壮年劳动力的农户使用。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易于为广大农户接受、使用灵活、容易操作、性能稳定可靠、维修方便、可在各种地形使用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受到试用人员的普遍好评。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等效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微型耕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扶把、挂接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由动力装置带动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的前行走轮轮轴和后行走轮轮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耕机,其特征在于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中的齿轮变速机构,由动力装置带动的动力输入轴、动力中介轴和动力输出轴上相互啮合的动力输入齿轮、动力中介齿轮和动力输出齿轮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耕机,其特征在于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中的齿轮变向、倒向机构,由固定在动力输出齿轮上的动力输出伞齿轮、与动力输出伞齿轮啮合的绕行走力输出轴转动的正向伞齿轮和倒向伞齿轮,滑动连接在行走力输出轴上两端具有棘齿的滑块构成,行走力输出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伞齿轮和后伞齿轮,前伞齿轮与前垂直行走轴上的上伞齿轮啮合连接,前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与前行走轮轮轴上的前行走伞齿轮啮合连接;后伞齿轮与后垂直行走轴上的上伞齿轮啮合连接,后垂直行走轴上的下伞齿轮与后行走轮轮轴上的后行走伞齿轮啮合连接,在前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前行走轮,在后行走轮轮轴上固定连接有后行走轮;滑块两端的棘齿分别与正向伞齿轮或倒向伞齿轮上的棘齿啮合连接,滑块上的拨槽与活动连接在变速箱上的拨叉接触连接,拨叉与正倒向操纵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耕机,其特征在于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上加有配重, 制成配重和行走轮融为一体的前配重行走轮和后配重行走轮;或是在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之间啮合连接有履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微型耕机,其特征在于在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的前行走轮轮轴和后行走轮轮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2个前配重行走轮和2个后配重行走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耕机,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有转向控制杆,转向控制杆上的转动拨杆,经连杆与固定连接在前垂直行走轴上的前转动拨杆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微型耕机,包括机架、动力装置、扶把、挂接架,在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由动力装置带动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齿轮变速、变向、倒向机构的前、后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前、后行走轮。可选用现有原材料及机械零部件,采用常规工艺加工制作,容易实施。在挂接架上配备相应的农机具以后,可广泛应用在耕地、耘地、开沟、培土、起垄、播种、施肥、旋耕等各种农田作业中;前、后行走轮,前后驱动,使微型耕机可以行驶在一个垄沟中;配重与行走轮结合,融为一体,运行稳定可靠。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易于为广大农户接受、使用灵活、容易操作、性能稳定可靠、维修方便、可在各种地形使用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具有推广和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B51/02GK201995303SQ2011200226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0日
发明者尹长山, 王学志 申请人:尹长山, 王学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