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69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精细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研磨机,尤其涉及一种精细研磨机。
背景技术
如今,为了让旧轮胎中的橡胶可以再次得到利用,出现了橡胶研磨机。如中国专利CN200420095(^8揭示一种研磨机,特指一种在常温下将废旧橡胶加工成40-120目(0. 38-0. 12mm)精细胶粉的双磨盘橡胶研磨机械。其主要包括有无级变速机、定磨盘、动磨盘、旋转接头、调节手轮、空心主轴、外壳、出水管、出料口、旋转接头、进水管,无级变速机与定磨盘及调节手轮均固定在一起;空心主轴固定在外壳上;动磨盘固定在空心主轴上,与空心主轴一起旋转;空心主轴两端装有旋转接头和;定磨盘上装有进水管及出水管;定磨盘的下平面与动磨盘的上平面上,分别活动镶嵌合金刀片,定磨盘与动磨盘的平面间存在一定的调整间隙。再如中国专利CN200820119253揭示一种高性能锥形磨头橡胶粉碎机,属于再生橡胶机械中的一种粉碎设备。该专利的主要特点是进料螺杆为多头螺纹,机筒沿轴向加工有两个以上的凹槽,带动动磨头旋转的主轴只作圆周运动,不作直线移动;动磨头和定磨头之间的间隙是靠定磨头的移动来实现的,进料螺杆与动磨头一起旋转,风送管道,风机,收集器均为通水冷却。现有的橡胶研磨机通常是通过水冷却,缺陷在于一、冷却效果欠佳,仅能冷却磨盘与水接触的表面;二、橡胶在研磨过程中容易引起静电,胶粉因相互间的静电而粘合在一起。现有的精细研磨机刀具不符合橡胶破碎原理;所以能耗高、低产量、易发热、占地面多,从复加工方式已不适应当前国际发展节能要求。在常温条件下,精细磨机磨出橡胶胶粉易变性、易成团,需要加滑石粉,过滤网性差,需要用手捏揉分离胶粉。现有的精细磨机只能回收再利用低品质胶粉材料,回收价值低,不能应用在高档橡胶领域使用等现实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细研磨机,可更好地降低研磨物料及磨盘/磨刀的温度,有效消除静电,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细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机壳、动刀、定刀、动刀盘、定刀盘、风流空腔导通体、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 ;定刀或/和动刀上设置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从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 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或定刀工作面,或者同时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连接一离子发生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定刀上设置定刀通孔,定刀盘设有定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与定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 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 定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定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1_-50_。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刀盘的一侧设置定刀,另一侧设置环流空腔导通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动刀盘与机壳之间设有防尘正压空腔体;机壳外设至少一个正压防尘进风口,正压风流从正压防尘进风口进入防尘正压空腔体,使风向对准动刀盘内侧;在防尘正压空腔体内,形成一个由动刀盘内侧向动刀盘边沿与机壳之间间隙形成微小正压,流向出料仓内,防止粉尘进入防尘正压空腔体内,同时对动刀盘消除静电、降低温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内设有出料仓;出料仓与研磨室连通, 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 所述出料仓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处设有一个挡板,使风流绕出料仓两侧面绕行吹过,在出料仓的另一侧的出料口流出;正压风流从正压进口吹进,使排料为正压排料方式;通过正压风流使被研磨物料充分氧化,消除被研磨物料静电的同时,降低被研磨物料及动刀盘、定刀盘的温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动刀上设置动刀通孔,动刀盘设有动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 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 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动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1_-50_。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刀盘的一侧设置动刀,另一侧设置环流空腔导通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定刀上设置定刀通孔,定刀盘设有定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与定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定刀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定刀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定刀小空腔体、定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 射流方向与定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lmm-50mm ;[0031]动刀上设置动刀通孔,动刀盘设有动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动刀小空腔体;动刀通孔与定刀通孔错位排布或者对称排布;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动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动刀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动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动刀小空腔体、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 射流方向与动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1_-50_。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风流为自然风、深井风、山洞风、空调风、液氮及混合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精细研磨机,根本解决了胶粉加工中的难题,用风及离子流解决了胶粉磨擦产生的静电作用,消除静电对加工的影响。胶粉是低温材料,很容易软化变性,用智能风在消除静电的同时可以降低研磨物料及磨刀、磨盘的温度。

图1-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_1 的A-A向剖视图。图2-1、图2-2、图2-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_2为图2-1的A-A向剖视图;图2-3为图2-1的B-B向剖视图。图3-1、图3-2、图3-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_2为图3-1的A-A向剖视图;图3-3为图3-1的B-B向剖视图。图4-1、图4-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2为图4_1 的A-A向剖视图。图5-1、图5-2、图5-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_2为图5-1的A-A向剖视图;图5-3为图5-1的B-B向剖视图。图6-1、图6-2、图6-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_2为图6-1的A-A向剖视图;图6-3为图6-1的B-B向剖视图。图7-1、图7-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2为图7_1 的A-A向剖视图。图8-1、图8-2、图8-3、图8-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8-2为图8-1的A-A向剖视图;图8-3为图8_1的B-B向剖视图;图8_4为图8_1的C-C 向剖视图。图9-1、图9-2、图9-3、图9-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九精细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2为图9-1的A-A向剖视图;图9-3为图9_1的B-B向剖视图;图9_4为图9_1的C-C 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0047]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精细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机壳、动刀、定刀、动刀盘、定刀盘、风流空腔导通体、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或/和动刀上设置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从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或定刀工作面,或者同时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所述风流中包含离子,通过风流使被研磨物料充分氧化,消除被研磨物料及动刀或/和定刀静电的同时,降低被研磨物料及动刀或/和定刀的温度。被研磨物料及动刀或 /和定刀连有传感器,用以获取被研磨物料及动刀或/和定刀的静电,并以此计算需要向风流中加入的离子的性质(正负)及数量。所述风流为自然风、深井风、山洞风、空调风、液氮及混合风,所处环境与使用的风有直接关系。本实用新型同时揭示一种上述精细研磨机的研磨方法,所述研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需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入动刀与定刀之间的研磨室;B、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从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或定刀工作面,或者同时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所述风流中包含离子,通过风流降低被研磨物料及动刀、动刀盘或/和定刀、定刀盘温度的同时,消除被研磨物料及动刀、动刀盘或/和定刀、定刀的静电;C、研磨完成的物料进入出料仓出料。出料仓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所述出料仓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处设有一个挡板,使风流绕出料仓两侧面绕行吹过,在出料仓的另一侧的出料口流出;正压风流从正压进口吹进,使排料为正压排料方式;通过正压风流使被研磨物料充分氧化,消除被研磨物料静电的同时,降低被研磨物料及动刀盘、定刀盘的温度。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锥形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锥形状,定刀设置在动刀的外侧。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请参阅图1-1、图1-2,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下机架101、上机架106、机壳 102、进料斗107、动刀104、定刀105、动刀盘128、定刀盘103、风流空腔导通体。所述动刀 104、定刀105、动刀盘128、定刀盘103设置于锥形机壳102内,动刀104设置在动刀盘1 上,定刀105设置在定刀盘103上。下机架101、上机架106、机壳102也可以统称为机壳。所述动刀盘1 连接一主轴110,动刀盘1 在所述主轴110的带动下转动。主轴 110与下机架101的连接处可以通过上轴承111、下轴承115连接,上轴承111、下轴承115 分别通过上盖板113、下盖板114固定在下机架101上。上盖板113与上轴承111之间设有密封圈112。所述动刀104与定刀105之间形成的空间包括微三角形粉碎室121、精细研磨室 124、超精细研磨室125。在动刀盘1 上、靠近微三角形粉碎室121还设有导料叶片117, 以助于将从进料斗107进入的物料进入微三角形粉碎室121。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107)进入呈三角形的微三角形粉碎室粉碎,而后经过精细研磨室124、超精细研磨室 125研磨。[0059]所述主轴110 —端设有旋转管接头135,旋转管接头135上设有进风口 127,主轴 110中间设有管形空腔体134。所述动刀盘128内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126,所述环流空腔导通体1 通过管形空腔体134的管腔体孔133与管形空腔体134连通。所述动刀盘1 与动刀104连接处设有至少一动刀盘通风孔130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盘通风孔130。 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130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131。所述动刀104上(如其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动刀通孔108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通孔108,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27、管形空腔体34、环流空腔导通体沈、动刀盘通风孔30、小空腔体31、动刀通孔8。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127、管形空腔体134、环流空腔导通体126、动刀盘通风孔130、小空腔体131、动刀通孔108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 射向定刀工作面;风流与定刀工作面形成交叉的夹角优选为10° -170°。所述机壳或机架内设有出料仓132 ;出料仓132与超精细研磨室125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超精细研磨室125进入出料仓132。所述出料仓132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109,使风流绕主轴110两侧面绕行、动刀盘锥形底面吹过,在出料仓132的另一侧出料口 1 汇合。在出料仓132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 129,正压风流从正压进口 109吹进,使排料为正气压排料方式,用以消除被研磨物料、磨盘底面上的静电,同时降低被研磨物料和磨盘底部的温度。本实施例中,主轴110设为三段。第一段设计分为微三角形粉碎室121、精细研磨室124、超精细研磨室125三个工作区①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微形三角形,称微三角形粉碎室121工作区; ②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平面形,称平行精细研磨室工作区;③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平面形,可以更加精细地研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超精细研磨室。第二段为风幕层出料仓132。第三段为传动力轴与传动件连接;联接方式可以为通过减速箱、皮带轮、齿轮等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通过紧固螺钉118、122、123、116固定精细研磨机的各组成部分;螺帽119将主轴110固定在动刀盘1 上,在螺帽119与动刀盘1 之间设有垫圈120。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立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相对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请参阅图2-1、图2-2、图2-3,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机架201、机盖213、进料斗215、动刀211、定刀218、动刀盘207、定刀盘212、风流空腔导通体。机架201、机盖213 也可以统称为机壳。通过机盖螺栓219将机盖213固定在机架201上,机盖213与机架201 的接触处设置机盖密封圈220。动刀211设置在动刀盘207上,定刀218设置在定刀盘212上。所述动刀211与定刀218之间形成研磨室,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215)进入研磨室研磨。动刀211呈圆环形,动刀211内侧设置导料板条217。所述动刀盘207连接一主轴203,螺帽216将主轴203固定在动刀盘207上,动刀盘207在所述主轴203的带动下转动。主轴203与机架201的连接处可以通过上轴承224、 下轴承225连接,上轴承224、下轴承225分别通过上盖板204、下盖板202固定在机架201 上。上盖板204与上轴承202之间设有密封圈222。所述机架20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223,机架201与动刀盘207之间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205,动刀盘207上设有至少一动刀盘通风孔206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盘通风孔206。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206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214 ;小空腔体 214的截面积大于动刀盘通风孔206的截面积。所述动刀的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动刀通孔209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通孔209,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223、环流空腔导通体205、动刀盘通风孔 206、小空腔体214、动刀通孔209。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223、环流空腔导通体205、动刀盘通风孔206、小空腔体214动刀通孔209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与动刀工作面形成交叉夹角为10° 170°,孔径设为Φ0.5-Φ5πιπι,射向定刀工作面。所述精细研磨机内设有出料仓208 ;出料仓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208。出料仓208外壳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210,进风口 210处设有一个平行与进风口 210的挡板226,当风进入进风口 210时一分为二,分别绕磨盘两侧面绕行吹过,在磨盘另端(绕磨盘180° )汇合,在汇合处设有斜下角形出料管口 221。上述结构使排料方式为正气压排料方式,这样设计能更好将胶粉和磨盘侧面上静电消除,降低磨盘和胶粉的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机架201下面设有进风管口 223(又称防尘进风口)。机架201与动刀盘207之间设有环流形通风空腔体205(又称正压防尘风流空腔体),风流对准动刀盘207内侧,在环流腔体205内形成一个正压风流,从动刀盘207中心流向动刀盘 207与机架201之间间隙,在环流形通风空腔体205与出料仓208之间形成微小正压风幕层流入出料仓208内,与出料仓208正压风口 210汇合,从斜形出料输出管221 口流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消除动刀盘的静电降温问题,又解决了环流形通风空腔体内防尘问题,又能消除磨盘两侧面和胶粉上静电降低动刀盘和胶粉的温度,同时解决胶粉成团问题。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卧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相对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请参阅图3-1、图3-2、图3-3,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机架309、机盖303、进料斗301、动刀307、定刀305、动刀盘308、定刀盘302、风流空腔导通体。机架309、机盖303 也可以统称为机壳。通过机盖螺栓304将机盖303固定在机架309上,机盖303与机架309 的接触处设置机盖密封圈324。动刀307设置在动刀盘308上,定刀305设置在定刀盘302上。所述动刀307与定刀305之间形成研磨室,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301)进入研磨室研磨。动刀307呈圆环形,动刀307内侧设置导料板条323。所述动刀盘308连接一主轴314,螺帽325将主轴314固定在动刀盘308上,动刀盘308在所述主轴314的带动下转动。主轴314与机架309的连接处可以通过内轴承312、 外轴承3 连接,内轴承312、外轴承3 分别通过内盖板311、外盖板313固定在机架309 上。内盖板311、内轴承312之间设有密封圈316。所述机架309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315,机架309与动刀盘308之间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310,动刀盘308上设有至少一动刀盘通风孔321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盘通风孔321。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321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317 ;小空腔体 317的截面积大于动刀盘通风孔321的截面积。所述动刀的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动刀通孔322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动刀通孔322,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315、环流空腔导通体310、动刀盘通风孔 321、小空腔体317、动刀通孔322。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315、环流空腔导通体310、动刀盘通风孔321、小空腔体317、动刀通孔322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与动刀工作面形成交叉夹角为10° 170°,孔径设为Φ0. 5-Φ5πιπι,射向定刀
工作面。所述精细研磨机内设有出料仓318 ;出料仓318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318。出料仓318外壳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306,进风口 306 处设有一个平行与进风口 306的挡板327,当风进入进风口 306时一分为二,分别绕磨盘两侧面绕行吹过,在磨盘另端(如绕磨盘180° )汇合,在汇合处设有出料管319。出料管319 通过固定螺钉320固定在机架309上。上述结构使排料方式为正气压排料方式,这样设计能更好将胶粉和磨盘侧面上静电消除,降低磨盘和胶粉的温度。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机架309后面设有进风管口 315 (又称防尘进风口),机架 309与动刀盘308之间设有环流形通风空腔体310 (又称正压防尘风流空腔体)。风流从机架309后面与对准动刀盘308内侧,在环流腔体310内形成一个正压风流,从动刀盘308中心流向动刀盘308与机架309之间间隙,在环流形通风空腔体310与出料仓318之间形成微小正压风幕层流入出料仓318内,与出料仓318正压进风口 306汇合,从底部出料输出管 319 口流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消除动刀盘的静电降温问题,又解决了环流形通风空腔体内防尘问题,又能消除磨盘二侧面和胶粉上静电降低动刀盘和胶粉的温度,同时解决胶粉成团问题。实施例五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锥形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锥形状,定刀设置在动刀的外侧。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请参阅图4-1、图4-2,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下机架401、上机架406、机壳 402、进料斗407、动刀404、定刀405、动刀盘428、定刀盘403、风流空腔导通体。所述动刀 404、定刀405、动刀盘428、定刀盘403设置于锥形机壳402内,动刀404设置在动刀盘似8 上,定刀405设置在定刀盘403上。下机架401、上机架406、机壳402也可以统称为机壳。所述动刀盘似8连接一主轴410,动刀盘似8在所述主轴410的带动下转动。主轴410与下机架401的连接处可以通过上轴承411、下轴承415连接,上轴承411、下轴承415 分别通过上盖板413、下盖板414固定在下机架401上。上盖板413与上轴承411之间设有密封圈412。所述动刀404与定刀405之间形成的空间包括微三角形粉碎室421、精细研磨室 424、超精细研磨室425。在动刀盘4 上、靠近微三角形粉碎室421还设有导料叶片417, 以助于将从进料斗407进入的物料进入微三角形粉碎室421。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407)进入呈三角形的微三角形粉碎室粉碎,而后经过精细研磨室424、超精细研磨室 425研磨。所述机壳40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427,机壳402与定刀盘403之间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426,定刀盘403上设有至少一定刀盘通风孔430。所述定刀盘403与定刀405 连接处设有至少一定刀盘通风孔430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盘通风孔430。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430与定刀405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431。所述定刀405的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定刀通孔408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通孔408,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427、环流空腔导通体426、定刀盘通风孔 430、小空腔体431、定刀通孔408。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427、环流空腔导通体426、定刀盘通风孔430、小空腔体431、定刀通孔408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风流与动刀工作面形成交叉的夹角为10° -170°。所述机壳或机架内设有出料仓432 ;出料仓432与超精细研磨室425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超精细研磨室425进入出料仓432。所述出料仓432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409,使风流绕主轴410两侧面绕行、动刀盘锥形底面吹过,在出料仓432的另一侧出料口 4 汇合。在出料仓432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 429,正压风流从正压进口 409吹进,使排料为正气压排料方式,用以消除被研磨物料、磨盘底面上的静电,同时降低被研磨物料和磨盘底部的温度。本实施例中,主轴10设为三段。第一段设计分为微三角形粉碎室421、精细研磨室424、超精细研磨室425三个工作区①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微形三角形,称微三角形粉碎室421工作区; ②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平面形,称平行精细研磨室工作区;③定刀与动刀工作面之间,间隙形状成平面形,可以更加精细地研磨。当然,也可以不设置超精细研磨室。第二段为风幕层出料仓432。第三段为主轴动力段433,传动力轴与传动件连接;联接方式可以为通过减速箱、 皮带轮、齿轮等连接。此外,如图1所示,通过紧固螺钉418、422、423、416固定精细研磨机的各组成部分;螺帽419将主轴410固定在动刀盘似8上,在螺帽419与动刀盘428之间设有垫圈420。实施例六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立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相对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请参阅图5-1、图5-2、图5-3,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机架501、机盖510、进料斗513、动刀508、定刀516、动刀盘505、定刀盘509、风流空腔导通体。机架501、机盖510 也可以统称为机壳。通过机盖螺栓519将机盖510固定在机架501上,机盖510与机架501 的接触处设置机盖密封圈527。动刀508设置在动刀盘505上,定刀516设置在定刀盘509上。所述动刀508与定刀516之间形成研磨室,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513) 进入研磨室研磨。动刀508呈圆环形,动刀508内侧设置导料板条524。所述动刀盘505连接一主轴503,螺帽525将主轴503固定在动刀盘505上,动刀盘505在所述主轴503的带动下转动。主轴503与机架501的连接处可以通过上轴承522、 下轴承523连接,上轴承522、下轴承523分别通过上盖板518、下盖板502固定在机架501 上。上盖板518与上轴承522之间设有密封圈521。所述机盖510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511,机盖510与定刀盘509之间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514,定刀盘509上设有至少一定刀盘通风孔512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盘通风孔512。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512与定刀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526,小空腔体526的截面积大于定刀盘通风孔512的截面积。所述定刀的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定刀通孔515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通孔515,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511、环流空腔导通体514、定刀盘通风孔 512、小空腔体526、定刀通孔515。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511、环流空腔导通体514、定刀盘通风孔512、小空腔体526、定刀通孔515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与定刀工作面形成交叉夹角设为10° 170°,孔径设为Φ0.5-Φ5πιπι,射向动刀工作面。此外,在动刀盘505与机架501之间设有防尘正压空腔体520。气流从机架501外左右侧设两个正压防尘进风口 504,使风向对准动刀盘505内侧,在腔体内形成一个由动刀盘505内侧向动刀盘505边沿与机架501之间间隙产生正压(流向出料仓内),形成微小正压,防止粉尘入内,又能对动刀盘505起消除了静电、降温作用。所述精细研磨机内设有出料仓506 ;出料仓506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506。出料仓506外壳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507,进风口 507 处设有一个平行与进风口 507的挡板528,当风进入进风口 507时一分为二,分别绕磨盘两侧面绕行吹过,在磨盘另端(如绕磨盘180° )汇合,在汇合处设有斜下角形出料管口 519。 上述结构使排料方式为正气压排料方式,这样设计能更好将胶粉和磨盘侧面上静电消除, 降低磨盘和胶粉的温度。实施例七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卧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相对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请参阅图6-1、图6-2、图6-3,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包括机架609、机盖617、进料斗612、动刀627、定刀615、动刀盘623、定刀盘622、风流空腔导通体。机架609、机盖617 也可以统称为机壳。通过机盖螺栓618将机盖617固定在机架609上,机盖617与机架609 的接触处设置机盖密封圈628。动刀627设置在动刀盘623上,定刀615设置在定刀盘622上。所述动刀627与定刀615之间形成研磨室,被研磨物料从进料机构(进料斗612) 进入研磨室研磨。动刀627呈圆环形,动刀627内侧设置导料板条629。所述动刀盘623连接一主轴601,螺帽613将主轴601固定在动刀盘623上,动刀盘623在所述主轴601的带动下转动。主轴601与机架609的连接处可以通过内轴承605、 外轴承604连接,内轴承605、外轴承604分别通过内盖板606、外盖板602固定在机架609 上。内盖板606、内轴承605之间设有密封圈607。所述机架609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风口 611,机架609与动刀盘623之间设有环流空腔导通体621。定刀盘622上设有至少一定刀盘通风孔624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盘通风孔624。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6 与定刀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626,小空腔体626的截面积大于定刀盘通风孔624的截面积。所述定刀的刀槽沟内设有一个或多个定刀通孔616 ;本实施例中设有多个定刀通孔616,呈网状。由此,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进风口 611、环流空腔导通体621、定刀盘通风孔 624、小空腔体626、定刀通孔616。风流依次通过所述进风口 611、环流空腔导通体621、定刀盘通风孔624、小空腔体626、定刀通孔616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与定刀工作面形成交叉夹角设为10° 170°,孔径设为Φ0.5-Φ5πιπι,射向动刀工作面。此外,动刀盘623与机架609之间设有防尘正压空腔体603。气流从机架609外侧设两个正压防尘进风口 608,使风向对准动刀盘623内侧,在腔体内形成一个由动刀盘623 内侧向动刀盘623边沿与机架609之间间隙产生正压(流向料仓内),形成微小正压,防止粉尘入内,又能对动刀盘623起消除了静电、降温作用,同时解决胶粉成团问题。(现行设备没有这个工作原理)所述精细研磨机内设有出料仓618 ;出料仓618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618。出料仓618外壳侧面设有一个或多个正压进风口 606,进风口 606 处设有一个平行与进风口 606的挡板627,当风进入进风口 606时一分为二,分别绕磨盘两侧面绕行吹过,在磨盘另端(如绕磨盘180° )汇合,在汇合处设有出料管619。出料管619 通过固定螺钉620固定在机架609上。上述结构使排料方式为正气压排料方式,这样设计能更好将胶粉和磨盘侧面上静电消除,降低磨盘和胶粉的温度,同时解决胶粉成团问题。实施例八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动刀通孔与定刀通孔错位排布或者对称排布。请参阅图7-1、图7-2,精细研磨机为锥形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锥形状,定刀设置在动刀的外侧。风流射向定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二,风流射向动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上实施例及图7-1、图 7-2,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这里不作赘述。实施例九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请参阅图8-1、图8-2、8_3、图8-4,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立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沿水平方向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动刀通孔与定刀通孔错位排布或者对称排布。风流射向定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三,风流射向动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上实施例及图8-1、图8-2、8-3、图8-4,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这里不作赘述。实施例十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请参阅图9-1、图9-2、9_3、图9-4,本实施例中,精细研磨机为卧式研磨机。精细研磨机的动刀、定刀为平面状,沿垂直方向设置。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动刀通孔与定刀通孔错位排布或者对称排布。风流射向定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四,风流射向动刀工作面设计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七。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以上实施例及图9-1、图9-2、9-3、图9-4,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方案。这里不作赘述。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精细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根本解决了胶粉加工中的难题,用风及离子流解决了胶粉磨擦产生的静电作用,消除静电对加工的影响。胶粉是低温材料很容易软化变性,用智能风在消除静电的同时可以降低研磨物料及磨刀、磨盘的温度。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 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包括机壳、动刀、定刀、动刀盘、定刀盘、 风流空腔导通体、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 ;定刀或/和动刀上设置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从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或定刀工作面,或者同时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连接一离子发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定刀上设置定刀通孔,定刀盘设有定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与定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定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定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l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刀盘的一侧设置定刀,另一侧设置环流空腔导通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在动刀盘与机壳之间设有防尘正压空腔体;机壳外设至少一个正压防尘进风口,正压风流从正压防尘进风口进入防尘正压空腔体,使风向对准动刀盘内侧;在防尘正压空腔体内,形成一个由动刀盘内侧向动刀盘边沿与机壳之间间隙形成微小正压,流向出料仓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出料仓;出料仓与研磨室连通,经过研磨的物料从研磨室进入出料仓;所述出料仓的一侧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第三正压风流进风口处设有一个挡板,使风流绕出料仓两侧面绕行吹过,在出料仓的另一侧的出料口流出; 正压风流从正压进口吹进。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动刀上设置动刀通孔,动刀盘设有动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小空腔体、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动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lmm-5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刀盘的一侧设置动刀,另一侧设置环流空腔导通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精细研磨机,其特征在于定刀上设置定刀通孔,定刀盘设有定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定刀盘通风孔与定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定刀小空腔体;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定刀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定刀盘通风孔、定刀小空腔体、定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定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lmm-50mm ;动刀上设置动刀通孔,动刀盘设有动刀盘通风孔;部分或全部动刀盘通风孔与动刀的接触处还设有动刀小空腔体;动刀通孔与定刀通孔错位排布或者对称排布;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风流空腔导通体,包括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动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动刀小空腔体;风流通过所述第二正压风流进风口、动刀环流空腔导通体、动刀盘通风孔、动刀小空腔体、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定刀工作面;射流方向与动刀工作面的角度设为10° -170°,孔径0. 1_-50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精细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机壳、动刀、定刀、动刀盘、定刀盘、风流空腔导通体、第一正压风流进风口;定刀或/和动刀上设置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风流通过所述风流空腔导通体从定刀通孔或/和动刀通孔射出,在动刀工作面、定刀工作面之间形成射流风幕层,射向动刀或定刀工作面,或者同时射向动刀及定刀工作面。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精细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根本解决了胶粉加工中的难题,用风及离子流解决了胶粉磨擦产生的静电作用,消除静电对加工的影响。
文档编号B02C18/16GK202053406SQ2011200226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4日
发明者卢小平, 程立平 申请人:上海振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