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生态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3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面生态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种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水面、能够净化水体的水面生态容器。
背景技术
通常的容器多应用于屋顶、墙体、室内外的绿化种植,底部封闭,无法飘浮,不适合养殖水生植物或在水体内生长的植物,更不适合养殖水面种植的植物。故,业者急需一种可用于水面种植植物的容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水面上飘浮平稳的水面生态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面生态容器,它主要由容器体和沉重飘浮盘组成;所述的沉重飘浮盘固接在容器体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体由底板、合围板、多根穿根柱组成;所述的合围板沿底板的边缘设置,与底板的内底面一起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敞开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贯通底板。所述的容器体的合围板呈向内倾斜状与底板的边缘连接,使得容器体外形为拱斗状、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所述的容器体的底板上内底面开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排水槽的外端与合围板上的排水口连通。所述的多根穿根柱穿设于底板内底面上的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基质和隔片;所述的基质套置在容器体的容置空间内,隔片设置在基质与容器体的底板内底面之间。所述的沉重飘浮盘上开设有多个可让容器体上多根穿根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的沉重飘浮盘为轻质泡沫材料。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上部的容器体和下部的沉重飘浮盘构成,容器体安装有沉重飘浮盘,在容器体底部有管道型穿根柱穿过漂浮盘,这种结构设计上的本实用新型在水面上可将容器体托起而浮在水面,容器体内种植的植物根系可从穿根柱管腔穿出而进入水中。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体外形呈拱斗状,既可增强水面浮力,又可抵抗水波水浪的冲击,飘浮平稳,且拱斗状容器可以层层重叠,便于运输、减少物流成本。3、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蓄水排水,容器植物通过种植穿根孔将根系扎入水中,可实现植物根系穿过漂浮体,并进一步接触水体以净化水中的有害物质,使水体清澈透明。4、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基质与容器体的底板内底面之间放置网状介质,可有效防止容器体内基质漏出,又能使容器体内种植的植物根系穿入水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以下几个技术问题1、能够实现在水面种植植物。2、能够快速、成片的实现水面绿化美化。3、水面生态容器实现可调节浮力的大小。4、所种植植物不局限与水生植物,可以是任意有利于净化水体的根系发达的、能在水体生长的植物或观赏植物。5、容器可以实现植物在水面上的自由吸收水分、排出多余水分的功效,可以通过浮动容器让植物根系自由扎入下方水体中。6、可以在水面为各种生物提供容器养殖、圈养式生长场所。7、实现水面生态容器式的无土栽培技术。8、为各种水生物提供栖息场所。9、能够净化水质,有效改善水污染现象。10、拱斗状容器的造型设计在水面不易被水浪打翻。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容器体的轴测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沉重飘浮盘的轴测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基质的轴测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种上植物后的俯视轴测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种上植物后的仰视轴测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种上植物后植物根系穿出容器体后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面生态容器,它主要由容器体1、沉重飘浮盘2、 基质3和隔片31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的容器体1由底板11、合围板12、多根穿根柱13组成。所述的合围板12沿底板11的边缘设置,与底板11的内底面一起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敞开的容置空间,在底板11上内底面开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14,在排水槽14外端与合围板12 上的排水口 15连通。所述的多根穿根柱13固接在底板11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13的管腔通过底板11上的穿根孔111与底板11贯通,以便植物10根系101穿过穿根柱13的管腔进入水中(如图7所示)。参考图3所示,所述的沉重飘浮盘2固接在容器体1的外底面。在沉重飘浮盘2 上开设有多个可让容器体1上多根穿根柱13穿过的通孔21 (如图6所示)及上表面上开设有多条可与排水槽14配合的纵横交错22。沉重飘浮盘2可采用轻质泡沫材料制成。为了增加容器体1的稳定性,所述的合围板12呈向内倾斜状与底板11的边缘连接,使得容器体1外形呈拱斗状,容器体1外形也可是其它形状,如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等中的一种。所述的多根穿根柱13穿设于底板11内底面上的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14之间, 即,在由纵横交错的排水槽14构成的每个四方块上连接一根穿根柱13。参考图4所示,所述的基质3套置在容器体1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的轻质基质3 是根据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来配置的。能让基质3长时间循环使用,可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让植物快速成长。基质3底层部分为隔片31 (网状介质)是经过特殊材料选择,垫在容器体1底部能防止部分基质3往下漏出,又能让植物根系穿入网状介质,也并不阻碍根部从网状介质缝隙中长出。所述的基质3主要以草炭土、竹炭、蛭石、椰糠为主要成分,底部主要采用网状椰丝垫底层。这样的结构既能防止上层基质往下掉落、从根孔漏出的作用,又可以让植物根系穿过网状椰丝层从穿根孔扎到水中。水面生态容器基质3中含有草炭土 63%,竹炭5%,蛭石3%,椰糠四%,底部采用网状椰丝垫底。这样的结构既能防止上层基质3掉落、从根孔漏出的作用,又可以让植物根系穿过网状椰丝层从穿根孔扎到水中。所述的隔片31设置在基质3与容器体1的底板内底面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参考图5、图6所示,在容器体1中填充适于植物生长的基质3,保证植物有充足的养分供应。多余的水份通过边缘的排水槽14排出,排水槽14与排水槽14可相互连接,使种植容器能连成一片,容器体1底部加载轻质泡沫材料制成的沉重飘浮盘2使种植容器能够漂浮在水面容器载体的重量,容器载体的浮力的大小可通过轻质泡沫材料增加的厚度来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能够保持容器长时间在水面平稳漂浮;二是能承重容器体内盛装的介质和植物,让容器整体漂浮在水面上;三是漂浮材料能够长时间漂浮在淡水或盐水的海面或湖水中。实现水体净化和水体容器养殖等功能。这种组合式的种植容器可以实现对于指定区域的水体种植、水体美化和水体净化功能,可以快速成片种植,便于维护和清理,便于将病变、不美观的植物完成替换,便于管理和养护,不会造成水面乱生乱长的失控局面。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设置了一个具有浮力的沉重飘浮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容器体的形状可有多种,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容器体和沉重飘浮盘组成;所述的沉重飘浮盘固接在容器体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体由底板、合围板、多根穿根柱组成;所述的合围板沿底板的边缘设置,与底板的内底面一起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敞开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贯通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体的合围板呈向内倾斜状与底板的边缘连接,使得容器体外形为拱斗状、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体的底板上内底面开设有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排水槽的外端与合围板上的排水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穿根柱穿设于底板内底面上的多条纵横交错的排水槽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基质和隔片;所述的基质套置在容器体的容置空间内,隔片设置在基质与容器体的底板内底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重飘浮盘上开设有多个可让容器体上多根穿根柱穿过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水面生态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重飘浮盘为轻质泡沫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生态容器,它主要由容器体和沉重飘浮盘组成;所述的沉重飘浮盘固接在容器体的外底面;所述的容器体由底板、合围板、多根穿根柱组成;所述的合围板沿底板的边缘设置,与底板的内底面一起构成一个开口向上的敞开的容置空间,所述的多根穿根柱固接在底板的外底面且多根穿根柱的管腔贯通底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容器体安装有沉重飘浮盘,在容器体底部有管道型穿根柱,这种结构设计上的本实用新型在水面上可将容器体托起而浮在水面,容器体内种植的植物根系可从穿根柱管腔穿出而进入水中。呈拱斗状的容器体既可增强水面浮力,又可抵抗水波水浪的冲击,飘浮平稳。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014492SQ2011200958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日
发明者柯思征 申请人:上海中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