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7714阅读:40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域清洁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我国河流众多,水域环境的治理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传统的手工打捞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庞大繁重的作业要求。然而目前国内机械厂所生产的水上清洁机械,多为仿照或引进国外模式,同时采用与起重机等大型机械结合,占用空间非常大,对工作环境要求也很高,在国内很多河流都是穿城而过,因此在实际作业场地并不宽敞和对大型机械操作并不简便的情况下,缺乏实用价值和广泛的市场推广价值。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方便快捷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便捷的可调控式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以解决现有水面清洁装置体积大、成本高、机动性低等问题。

本发明由动力总成A、承载船体B、垃圾储藏器C、驱动转向总成D组成,其中动力总成A中连接轴Ⅰ7的右端与承载船体B中外延体E的孔Ⅰ29活动连接;动力总成A中连接轴Ⅰ7的中部与承载船体B中外延体E的孔Ⅱ33活动连接;动力总成A的电脉冲马达Ⅱ12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凸台Ⅱ45上。

垃圾储藏器C置于承载船体B的外延体E中,并由外延体E的左挡板30、后挡板31、右挡板32和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凸台Ⅰ35限位。

驱动转向总成D的传输轴Ⅰ2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后板39的孔Ⅳ40活动连接;驱动转向总成D的传输轴Ⅱ14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后板39的孔Ⅲ37活动连接;驱动转向总成D的电脉冲马达Ⅰ3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底板42右后部;驱动转向总成D的电脉冲马达Ⅲ13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底板42左后部。

所述的动力总成A由旋转叶片Ⅰ4、旋转叶片Ⅱ5、轴套6、连接轴Ⅰ7、从动轮8、传动带9、主动轮10、连接轴Ⅱ11和电脉冲马达Ⅱ12组成,其中轴套6上设有呈1800设置的凹槽Ⅰ16和凹槽Ⅱ17;旋转叶片Ⅰ4固接于凹槽Ⅰ16,旋转叶片Ⅱ5固接于凹槽Ⅱ17;连接轴Ⅰ7左部与轴套6固接,连接轴Ⅰ7右端与从动轮8固接;连接轴Ⅱ11左端与电脉冲马达Ⅱ12的输出轴固接,连接轴Ⅱ11右端与主动轮10固接;主动轮10经传动带9与从动轮8活动连接。

所述的承载船体B由外延体E和支撑体F组成,其中

外延体E由左挡板30、后挡板31和右挡板32组成,且后挡板31左端与左挡板32后端固接,后挡板31右端与右挡板30后端固接。

左挡板32的前下部设有孔Ⅱ33,左挡板32的前下端d处设有半径为18.82mm的倒角;右挡板30的前下部设有孔Ⅰ29,右挡板30的前下端c处设有半径为18.82mm的倒角。

支撑体F由前左板34、左板36、中板38、后板39孔Ⅳ40、右板41、底板42和前右板43组成,其中:左板36、底板42和右板41的后端与后板39固接,后板39左下角e处设有半径为10mm的倒角,

后板39右下角f处设有半径为10mm的倒角,

后板39下部设有孔Ⅲ37和孔Ⅳ40;

前左板34、中板38和前右板43固接形成凹槽44,凹槽44位于左板36、底板42和右板41的中部,凹槽44中设有凸台Ⅰ35,凹槽44左前部设有凸台Ⅱ45。

所述的垃圾储藏箱C由提拉环18、后板19、右板20、下板21、下导板22、垃圾进口23、左板24、上导板25、前板26和上板27组成,其中前板26底边和下板21前边之间设有垃圾进口23,提拉环18固接于上板27顶部;上导板25内边与前板26底边固接,且上导板25与前板26的夹角α为60°;下导板22内边与下板21前边固接,且下导板22与下板21的夹角β为150°,前板26、后板19、左板24、右板20和下板21上所设隔条28的间距L为5-8mm。

所述的驱动转向总成D由螺旋桨Ⅰ1、传输轴Ⅰ2、电脉冲马达Ⅰ3、电脉冲马达Ⅲ13、传输轴Ⅱ14和螺旋桨Ⅱ15组成,其中电脉冲马达Ⅰ3输出端经传输轴Ⅰ2与螺旋桨Ⅰ1內端固接;电脉冲马达Ⅲ13输出端经传输轴Ⅱ14与螺旋桨Ⅱ15內端固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发明有螺旋桨Ⅰ1、螺旋桨Ⅱ15两个螺旋桨,安装在底板40上,通过遥控器控制电脉冲马达Ⅰ3、电脉冲马达Ⅲ13的旋转方向和速度,进而控制与它们相连的螺旋桨,最终实现动力的传输及行进方向的控制。

电脉冲马达Ⅱ12通过连接主动轮10、传动带9、从动轮8实现动力的传输,通过控制垃圾捕电脉冲马达Ⅱ12,进而实现对旋转叶片Ⅰ4、旋转叶片Ⅱ5的控制,为了避免水面波动性对垃圾收集的影响,本装置的垃圾捕集方式是将垃圾压入水面之下然后送入垃圾储藏器C内。

当垃圾送入垃圾储藏器C时,垃圾将悬浮在垃圾储藏器C的上部,当收集结束之后可以直接将垃圾储藏器C取出从垃圾进口将垃圾倒出,完成整个水面垃圾清理过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替代人工,实现江、河、湖泊等水面垃圾的自动化高效清理,且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左视图

图5为旋转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从动轮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垃圾储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а1处的放大图

图9为承载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外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支撑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а2处的放大图

其中:A.动力总成 B.承载船体 C.垃圾储藏器 D.驱动转向总成 E.外延体 F.支撑体 1.螺旋桨Ⅰ 2.传输轴Ⅰ 3.电脉冲马达Ⅰ 4.旋转叶片Ⅰ 5.旋转叶片Ⅱ 6.轴套7.连接轴Ⅰ 8.从动轮 9.传动带 10.主动轮 11.连接轴Ⅱ 12.电脉冲马达Ⅱ 13.电脉冲马达Ⅲ 14.传输轴Ⅱ 15.螺旋桨Ⅱ 16.凹槽Ⅰ 17.凹槽Ⅱ 18.提拉环 19.后板20.右板 21.下板 22.下导板 23.垃圾进口 24.左板Ⅰ 25.上导板 26.前板 27.上板28.隔条 29.孔Ⅰ 30.左挡板 31.后挡板 32.右挡板 33.孔Ⅱ 34.前左板 35.凸台Ⅰ 36.左板 37.孔Ⅲ 38.中板 39.后板 40.孔Ⅳ 41.右板 42.底板 43.前右板44.凹槽 45.凸台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由动力总成A、承载船体B、垃圾储藏器C、驱动转向总成D组成,其中动力总成A中连接轴Ⅰ7的右端与承载船体B中外延体E的孔Ⅰ29活动连接;动力总成A中连接轴Ⅰ7的中部与承载船体B中外延体E的孔Ⅱ33活动连接;动力总成A的电脉冲马达Ⅱ12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凸台Ⅱ45上。

垃圾储藏器C置于承载船体B的外延体E中,并由外延体E的左挡板30、后挡板31、右挡板32和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凸台Ⅰ35限位;驱动转向总成D的传输轴Ⅰ2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后板39的孔Ⅳ40活动连接。

驱动转向总成D的传输轴Ⅱ14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后板39的孔Ⅲ37活动连接;驱动转向总成D的电脉冲马达Ⅰ3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底板42右后部;驱动转向总成D的电脉冲马达Ⅲ13固接于承载船体B中支撑体F的底板42左后部。

如图6所示,所述的动力总成A由旋转叶片Ⅰ4、旋转叶片Ⅱ5、轴套6、连接轴Ⅰ7、从动轮8、传动带9、主动轮10、连接轴Ⅱ11和电脉冲马达Ⅱ12组成,其中轴套6上设有呈1800设置的凹槽Ⅰ16和凹槽Ⅱ17;旋转叶片Ⅰ4固接于凹槽Ⅰ16,旋转叶片Ⅱ5固接于凹槽Ⅱ17;连接轴Ⅰ7左部与轴套6固接,连接轴Ⅰ7右端与从动轮8固接;连接轴Ⅱ11左端与电脉冲马达Ⅱ12的输出轴固接,连接轴Ⅱ11右端与主动轮10固接;主动轮10经传动带9与从动轮8活动连接。

从动轮8的尺寸为内圆半径139mm,外半径为150mm;连接轴Ⅰ7的半径为15mm,长度为460mm;轴套6的尺寸为半径为30mm,长度为395mm,凹槽Ⅰ16、凹槽Ⅱ17的尺寸为槽深10mm,槽宽3mm,长度为395mm;旋转叶片Ⅰ4、旋转叶片Ⅱ5的尺寸为长度391mm,曲线a-b为半径为250mm圆弧角γ为60°的圆弧;传动带9为梯形带,其厚度为5mm;电脉冲马达Ⅱ12为JGB37-3650直流电动机。

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的承载船体B由外延体E和支撑体F组成,其中外延体E由左挡板30、后挡板31和右挡板32组成,且后挡板31左端与左挡板32后端固接,后挡板31右端与右挡板30后端固接,左挡板32的前下部设有孔Ⅱ33,左挡板32的前下端d处设有半径为18.82mm的倒角;右挡板30的前下部设有孔Ⅰ29,右挡板30的前下端c处设有半径为18.82mm的倒角。

支撑体F由前左板34、左板36、中板38、后板39孔Ⅳ40、右板41、底板42和前右板43组成,其中:左板36、底板42和右板41的后端与后板39固接,后板39左下角e处设有半径为10mm的倒角,后板39右下角f处设有半径为10mm的倒角,后板39下部设有孔Ⅲ37和孔Ⅳ40;前左板34、中板38和前右板43固接形成凹槽44,凹槽44位于左板36、底板42和右板41的中部,凹槽44中设有凸台Ⅰ35,凹槽44左前部设有凸台Ⅱ45。

外延体E固接于支撑体F的凹槽44中,其中支撑体F的长、宽、高分别为600mm、500mm、200mm,孔Ⅲ37和孔Ⅳ40的半径为15mm;外延体E的长、宽分别为2700mm、250mm,后挡板31的长、宽分别为350mm、250mm。

如图6、图7所示,垃圾储藏箱C由提拉环18、后板19、右板20、下板21、下导板22、垃圾进口23、左板24、上导板25、前板26和上板27组成,其中前板26底边和下板21前边之间设有垃圾进口23,提拉环18固接于上板27顶部;上导板25内边与前板26底边固接,且上导板25与前板26的夹角α为60°;下导板22内边与下板21前边固接,且下导板22与下板21的夹角β为150°,前板26、后板19、左板24、右板20和下板21上所设隔条28的间距L为5-8mm。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驱动转向总成D由螺旋桨Ⅰ1、传输轴Ⅰ2、电脉冲马达Ⅰ3、电脉冲马达Ⅲ13、传输轴Ⅱ14和螺旋桨Ⅱ15组成,其中电脉冲马达Ⅰ3输出端经传输轴Ⅰ2与螺旋桨Ⅰ1內端固接;电脉冲马达Ⅲ13输出端经传输轴Ⅱ14与螺旋桨Ⅱ15內端固接。电脉冲马达Ⅰ3、电脉冲马达Ⅲ13通过传输轴Ⅰ2、传输轴Ⅱ14与螺旋桨Ⅰ1、螺旋桨Ⅱ15固连最终实现动力的传输。电脉冲马达Ⅰ3、电脉冲马达Ⅲ13为JGB37-3650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24V,每分钟空载转速216rpm,负载转速151rpm,额定电流170mA,重量265g,工作范围12-30V;Ⅰ2、传输轴Ⅱ14的半径为5mm,长度为300mm;Ⅰ2、传输轴Ⅱ14的半径为12mm,长度为300mm;螺旋桨选用三叶推进式螺旋桨,型号为JY-5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