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果收集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88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落果收集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防灾减害的配套装置,特别是一种落果收集网。
背景技术
桔小实蝇fecirocera dor sal is (Hendel)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害虫,寄主范围广,随着气候变化、种植结构的调整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其危害面积逐渐扩大,给果蔬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桔小实蝇产卵于水果内为害,造成水果腐烂、落果,严重影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带虫落果诱集桔小实蝇产卵和取食,加剧了其在果园中的危害。在综合防治桔小实蝇的措施中,农民过去摘除被害果和捡成熟的落地果,集中深埋,并喷洒农药, 防止幼虫入土化蛹。但深埋落果的方法既费时又费力,同时还会杀死桔小实蝇的天敌寄生蜂。目前已发现多种寄生蜂能寄生桔小实蝇,分属茧蜂科、跳小蜂科、黄金小蜂等。国外比较常见的小茧蜂科天敌有两类一类为卵和幼虫的寄生蜂如历osteins arisanus, B. vandenboschi、Psyttalia incisi ;另——类幼虫禾口蛹的寄生蜂如 Diachasmimorpha longicaudata、D. tryoni>Tetrastichus giffardianus。对于利用寄生蜂控制桔小实蝇的发生与为害已取得显著成效,并能够大面积应用,现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或地区的重视和青睐,在国际上已成为桔小实蝇治理的主要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果收集网,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综合防治桔小实蝇的措施中费时又费力,同时还会杀死桔小实蝇的天敌寄生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果收集网,所述收集网包括紧密连接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大于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大于桔小实蝇的天敌寄生蜂的胸部和腹部平均宽度且小于桔小实蝇成虫胸部和腹部平均宽度,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小于桔小实蝇幼虫虫体平均宽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网的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小于或等于2. 0mm,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小于或等于1. 0mm。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收集网的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2. 0mm,即为10目, 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1. Omm,即为20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端部分的高度大于桔小实蝇老熟幼虫的平均弹跳高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端部分的高度为大于10cm。作为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端部分的高度为50cm。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端部分为立方几何结构,上端部分为弧型结构。[001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端部分包括多根下层支架以及环绕在四根下层支架外的下层网料,多根下层支架的上端与可拆式横支架连接,组成立方结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上端部分包括帐篷式支架,以及环绕在帐篷式支架外的上层网料,所述帐篷式支架为多根弧形支架组成的立体结构,帐篷式支架的下端与可拆式横支架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端部分还设有拉链。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农业生产者集中收集落果,能应用在桔小实蝇生物防治中的可持续繁殖其天敌寄生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落果收集网的整体效果图。图1中.1.上层网料,2.尼龙拉链,3.下层网料,4.下层支架,5.固定部件,6.可拆式横支架,7.帐篷式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整个收集网为可折叠的帐篷式设计,下端部分为立方几何结构,上端部分为弧型结构。下端部分包括多根下层支架4以及环绕在四根下层支架4外的下层网料3,多根下层支架4的上端与可拆式横支架6连接,组成立方结构。上端部分包括帐篷式支架7,以及环绕在帐篷式支架7外的上层网料1,所述帐篷式支架7为多根弧形支架组成的立体结构,帐篷式支架7的下端与可拆式横支架6连接。固定部件5是将下层支架4和可拆式横支架6的关节部位进行固定,展开帐篷式支架7后,将可拆式横支架6再一段装入固定部件5,再伸开下层支架4固定于地表。安装好落果收集网后,打开尼龙拉链2投放落果和受害果。本实施例为无底上盖密封式收集网,特制网材料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J^W 防老化剂经拉丝织造而成,使用寿命达5年以上。而支架材料采用拉挤玻璃钢,由玻璃纤维和高分子树脂的聚合物,质轻,强度大,成型性好,有一定的弯折性。整体规格是上端部分为 150cmX150cmX65cm,下端部分为150cmX 150cmX 50cm。下端部分高为50cm,环绕四面网, 孔径大小为1.0mm,即网孔物料为18目。其中设计的依据如下第一,能阻止3龄或者少数 2龄幼虫爬出或者跳出收集网(3龄幼虫虫体平均宽度为1. 5^2. Omm ;3龄老熟幼虫弹跳能力是l(Tl5Cm,跳跃多次)。第二,设计的容积能收集2 3层落果。上层网质物料的网孔径为2. Omm,即网孔物料为10目。这设计能阻止成虫飞出,同时足以可让天敌寄生蜂自由进出 (桔小实蝇雌雄成虫腹部平均宽度为2. (Γ2. 5mm,翅展平均长度为l(Tl2mm,如表1所示)。表1寄生蜂与桔小实蝇对比
权利要求1.一种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包括紧密连接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大于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大于桔小实蝇的天敌寄生蜂的胸部和腹部平均宽度且小于桔小实蝇成虫胸部和腹部平均宽度,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小于桔小实蝇幼虫虫体平均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果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的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小于或等于2. 0mm,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小于或等于1. 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果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网的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2. 0mm,即为10目,所述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为1.0mm,即为2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分的高度大于桔小实蝇老熟幼虫的平均弹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分的高度为大于1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分为立方几何结构,上端部分为弧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部分包括多根下层支架 (4)以及环绕在四根下层支架(4)外的下层网料(3),多根下层支架(4)的上端与可拆式横支架(6)连接,组成立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分包括帐篷式支架 (7),以及环绕在帐篷式支架(7)外的上层网料(1),所述帐篷式支架(7)为多根弧形支架组成的立体结构,帐篷式支架(7 )的下端与可拆式横支架(6 )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果收集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部分还设有拉链(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生产防灾减害的配套装置,特别是一种落果收集网,所述收集网包括紧密连接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的网孔孔径大于下端部分的网孔孔径。本落果收集网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方便农业生产者集中收集落果,能应用在桔小实蝇生物防治中的可持续繁殖其天敌寄生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01D51/00GK202050709SQ201120111120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5日
发明者吴仲真, 宾淑英, 林宾玮, 林进添 申请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