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6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养殖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前中国各气候区的畜禽舍环境调控中,普遍存在保持舍内适宜温度与通风换气之间的矛盾,在炎热地区夏季降温与通风、寒冷地区冬季保温与通风的矛盾更为突出。目前畜禽舍常用的负压通风系统(尤其是纵向负压通风系统)能有效排除畜禽舍有害气体,换气效果好,但在夏季潮湿炎热的地区,畜禽舍仅靠负压通风不能解决夏季高温对畜禽生产、尤其是对畜禽繁殖能力的影响。在高温高湿地区,利用水分蒸发降温的湿帘-风机负压通风系统大大受限,一些畜禽舍转而采用民用制冷空调或水空调、地(水)源热泵等非蒸发降温设备,并且保持畜禽舍密闭以求充分发挥制冷功效。寒冷地区,采用纵向负压通风的畜禽舍冬季进风端温度太低、风速太大,也严重影响畜禽生产,为了保持舍内热量,多数畜禽舍门窗紧闭,冬季大多不开启负压机械通风系统。密闭畜禽舍极易引起有害气体和水蒸汽的蓄积,污浊的空气导致家畜呼吸道疾病频发;若是对畜禽舍进行通风换气,则舍内热量或冷量快速散失,不仅温度调控成本增加,温度大幅波动也容易导致家畜患病,这个问题在冬季时尤为突出。若不解决这个矛盾,畜禽场要么生产效率低下,要么运行成本昂贵,而且浪费能源,不利于畜禽舍环境的正常调控。因此,若能在畜禽舍通风换气的同时增加冷热回收系统,不仅改善了畜禽环境,而且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畜禽养殖行业缺乏成熟的冷热回收与通风换气结合的通风系统。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适合居民住宅、办公室或工业厂房使用的热回收换气一体机,主要借鉴民用空调的冷热回收装置,这种设备将冷热回收装置和风机装入机箱,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换热芯体为多层铝翅片百叶形交错叠装,分别形成进出的气流通道;机箱内对角安装小型离心式风机把舍内和舍外空气分别排出和送入畜禽舍,依靠进出空气热量交换的形式回收热量。在通风量要求不高的民用住宅中,热回收换气一体机能够满足换气和热回收的需求。一些畜牧设备厂家将该设备直接或略作改装后应用于畜禽舍,由于其热回收效果好,在市场上热销。然而,在畜禽舍中简单地参考民用建筑来安装冷热回收换气一体机不能解决畜禽舍的通风换气问题。首先,畜禽舍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水汽量明显高于民用住宅,需要的通风量更大,该设备的风机不能满足畜禽舍需求的通风量,参考民用建筑来匹配畜禽舍的热回收换气机规格和数量,虽能提高畜禽舍热回收和保温效果,但未能明显改善畜禽舍的空气质量。若增大换热器尺寸和风机功率,则整个机箱体积相应增大,换气机体积庞大而通风量仍仅为普通轴流式排气机的十分之一左右,而机箱和加工成本明显增加,设备价格与民用制冷空调相当甚至更贵。无论增加一体机安装数量还是扩大一体机换热器尺寸和风机功率,都因设备投资成本太高,许多中小规模养殖户无法承受。其次,机箱体积有限,舍内外的进出风口之间距离均很近,极易出现空气短路的现象,起不到有效的换气作用;若在进出口采用管道引风,由于进排风管道转弯角度大,使得进排风阻力加大,影响通风效率。因此,这种设备达不到预期的换气效果。而在一些已经有通风设备、想通过简单改造既满足通风要求又能节能降低环境调控运行成本的畜禽舍,该换气一体机也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满足畜禽舍需求的通风量,并在通风换气时进行冷热量回收,同时减小设备的体积。(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包括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交叉处设有换热器,送风管道的入口伸出畜禽舍,排风管道的出口伸出畜禽舍。其中,所述送风管道的入口处设有送风机,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处设有排风机。其中,所述换热器为板翅式全热换热器。其中,所述送风管道的入口与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一通风孔,所述排风管道的出口与换热器之间设置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外侧均设有滑动挡板,所述换热器处设有连有旋转手柄的旋转挡板。其中,所述换热器的进气流通道两侧对准所述送风管道,所述换热器的出气流管道两侧对准所述排风管道。其中,所述换热器的进气流通道和出气流通道处均设有滤网。其中,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其中,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沿畜禽舍的长度或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沿畜禽舍的竖直方向设置。其中,所述送风管道的入口的内侧设有微型加热装置。(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换热器,既满足了畜禽舍需求的通风量,又实现了通风换气时的冷热量回收,同时又实现了减小设备的体积。

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5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6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第六种实施方式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包括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的交叉处设有换热器3,送风管道1的入口伸出畜禽舍,排风管道2的出口伸出畜禽舍,所述换热器3为板翅式全热换热器,所述全热换热器的外壳采用防腐镀锌铁板,外壳管道边缘外翻做成可拼接式,可直接与进风管道1 或排风管道2拼接所述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轻质铝或铝合金管作为骨架, 包裹薄层保温防腐丝网,外罩软聚氯乙烯塑料板,也可采用玻璃钢管材;在非寒冷区所述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板。所述进风管道1、排风管道2和换热器3 均制成标准尺寸的配件,根据畜禽舍的大小和已有设备,可将各配件自由拼接。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处设有送风机4,所述排风管道2的出口处设有排风机5, 所述送风机5为大功率离心式风机或压力型轴流式风机,所述排风机5为轴流式风机或离心式风机。排风管道1、送风管道2、换热器3、送风机4和排风机5的数量和功率均根据畜禽舍所养畜禽种类和舍内通风量要求而定。所述送风机4和排风机5开关分档设置,开启数量和时间可根据通风需求来选择, 主要在夏季降温或冬季保温时使用,在春秋温度适宜的季节,不需要热交换,只用做通风设备,为实现春秋时的通风,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与换热器3之间设置第一通风孔, 所述排风管道2的出口与换热器3之间设置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外侧均设有滑动挡板,所述换热器3处设有连有旋转手柄的旋转挡板,需要实现春秋季通风时,打开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外侧的滑动挡板,通过旋转手柄关闭换热器处的旋转挡板,这时空气无需通过换热器,可直接从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进入或排出畜食金
田罔西。所述换热器的进气流通道两侧对准所述送风管道,所述换热器的出气流管道两侧对准所述排风管道。为过滤畜禽舍的灰尘,优选地,所述换热器1的进气流通道和出气流通道处均设有滤网,通风时不需要冷热量回收的季节还可将所述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的交叉处的换热器3拿走,进行换热器的清扫、滤网更换。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可以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的设置方向有如下多种选择方式一、如图1 2所示,所述送风管道1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2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二、如图3所示,所述送风管道1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2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三、如图4 6所示,所述送风管道1沿畜禽舍的长度或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2沿畜禽舍的竖直方向设置。为保证冷热量回收效率,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的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 2的风量应相当,因此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应同时开启。在舍外温度低于_25°C的严寒地区,考虑到送风管道1的入口水汽冷凝严重会封堵进风口,影响进风效率,为防止送风管道1的入口处的空气冷凝,优选地,所述送风管道1 的入口的内侧设有微型加热装置。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可与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器结合使用,设置温度调控程序,根据探头感应的温度自动控制通风系统控制送风机4和排风机5的开启时间和数量,也可直接人工控制开启时间及风机数量。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从畜禽舍通风换气的整体调控出发,突破依赖单一设备的禁锢,打破了将风机和热交换芯局限于一体的设备研制思路,设计了畜禽舍整体的节能通风系统,既满足了畜禽舍的通风量,又提高了通风时的冷热量回收效率,大大提高降温或供暖设备的使用效率和风机的换气效率,改善了畜禽舍内空气环境,提高养殖效率, 降低通风、降温和供暖的运行成本,节能环保。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不受设备体积的限制,使用独立的换热器和风机, 节省了设备加工成本。利用交叉的双向管道增加了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的距离,克服了空气短路的问题,并使空气在舍内外都能得到充分循环,同时进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均没有转弯,通风阻力小,提高了通风效率。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同时结合了正压和负压通风、横向和纵向通风或纵 (山)墙与屋顶通风等几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几种通风方式的优点;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与多种供暖和降温系统配套使用。送风管道1、排风管道2和换热器3等均做成标准配件,可根据畜禽舍的具体情况自由布置和拼接,既便于运输,降低了成本,又便于安装、清洗、拆卸和维修,且适用于多种密闭式畜禽舍,既能在新建畜禽舍使用,又能利用旧畜禽舍已有的风机。所述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为养殖产业提供了节能的通风系统,克服了供暖降温与通风换气之间的矛盾, 有助于各种环境调控设备的综合高效运作,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O),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O)的交叉处设有换热器(3),所述送风管道(1) 的入口伸出畜禽舍,所述排风管道O)的出口伸出畜禽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处设有送风机G),所述排风管道O)的出口处设有排风机(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为板翅式全热换热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与换热器C3)之间设置第一通风孔,所述排风管道O)的出口与换热器C3)之间设置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第二通风孔的外侧均设有滑动挡板,所述换热器处设有连有旋转手柄的旋转挡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的进气流通道两侧对准所述送风管道(1),所述换热器的出气流管道两侧对准所述排风管道O)。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的进气流通道和出气流通道处均设有滤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 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1)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 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⑵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⑴沿畜禽舍的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⑵沿畜禽舍的长度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 相互垂直,所述送风管道(1)沿畜禽舍的长度或跨度方向设置,所述排风管道沿畜禽舍的竖直方向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的内侧设有微型加热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禽养殖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畜禽舍节能环境调控系统包括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所述送风管道(1)和排风管道(2)的交叉处设有换热器(3),所述送风管道(1)的入口伸出畜禽舍,所述排风管道(2)的出口伸出畜禽舍。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相互交叉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之间的交叉处设置换热器,既满足了畜禽舍需求的通风量,又实现了通风换气时的冷热量回收,同时又实现了减小设备的体积。
文档编号A01K31/00GK202050770SQ20112011599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吴中红, 徐旨弘, 提博宇, 王美芝, 田见晖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