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66阅读:8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0001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树木培育的大树移植和育树苗。技术背景目前对于树木的育苗都是一用种子播种育苗,二用树的枝条扦插育苗,三少部分用树根发芽育苗,这三种都是从树的发芽到长成大树,这其中树要长到地上1. 5米处,直径10厘米时,就是速生的杨树精心培育最快也要6年以上,而生长慢的树12年都达不到10厘米。现在的植树造林,都是移栽的小树,人们都知道栽树越小越易活,树越大越难成活,那些50年以上的大树或直径超过30厘米的大树更是移植成活率很低。南京还有绿的品牌,林荫道的品牌。种树从孙中山开始有100年的历史,全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少有城市会有这么茂密、这么历史悠久的林荫道。(快报2011-4-2A7版南京市委书记讲话)可是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几十年的大梧桐树在大批逐步减少。南京在2006年地铁2号线的建设中,多花费5000万,移走190棵50年以上的大梧桐树。三年后的今天,记者和专家调查发现,这些被移植的梧桐树,成活率只有百分之18,(南京快报2011-3-22封13、14记者报道)就这成活的百分之18的梧桐树,有的还生长的不良,不能保证一定能活。今年2011年初,南京的第十、第三号地铁线开工建设,又要移植大梧桐树,数量较多,工地刚一围挡,就把要移植的梧桐树所有的树枝锯掉,就剩光光的大树杆,也还和上次做法一样,这一次市民不放心,对建设方、园林方的移植树方案不认可,因为没有新的移栽大树的方法出台,原来的成活率又那么低,这大梧桐树也是生命,一旦失去,就永远不可挽回。南京的街道梧桐树是出名的,很多树都是有50多年以上的树龄,很多很多市民都是在梧桐树下长大的,从小到大在炎热的夏天行走在梧桐树下,感受着林荫的凉爽,这次因地铁建设,说没就没了,无怪市民不能接受,就因为移植梧桐树,地铁建设受影响,媒体的曝光,至到市政府出来表态,出台政策保树。杨树因其生长快,能得到的经济效益高,回报快,是我国广大地区种植最多的树种,有时也常看到一片茂密的森林,转眼几天就变成平地,(可能经营者需要被砍伐了)也有铁路边、公路边成行的大树转眼就没了,路旁变空了。发明内容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移植大树和用大树枝育苗的装置,是针对枝条可以生根的树种,且无论这类的树有多大,凡是这些大树需要移植的,采用本发明的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大树都能百分百移植成活,用大树枝育苗将树苗的树龄提早10年以上。本发明是用这样的方法实施;是针对枝条可以生根育苗的树种而设的装置,(例如;柳树、杨树、雪松、东青树、梧桐树、榕树、柏树)对需要移植的这类的大树,在这些大树移植前的一至二年,采用本装置,即在树杆上离地面每隔50公分设置一副托盘2,小树两副,大树多至六副,在托盘2的外边加上包箍3,托盘和包箍里装满肥沃的泥土 4,让泥土包着树杆,并保持泥土的湿润,让树杆得到生长的条件,从而长出根来,当树杆的根系多了,这时可挖树移植,移植时同时把包裹在树杆上的托盘、包箍和里面的泥土与根挖的泥土一起移植,大树栽好后,树根和树杆上的泥土一同浇水,用树杆上的根代替损失的地下树根,当移栽后树的地下根逐步长多了,树的枝叶茂盛了,树成活了,就分次每隔一定天数从上向下拆除托盘2和包箍3,并逐步把树杆上的根去掉,最后大树移栽成活并恢复原来的生长状况。本发明的装置托盘2、抱箍3设置的作用是,先装满肥沃的泥土,让树杆长出根来,移植时抱紧泥土不让其移动或松动,避免伤及树杆上长出的根,托盘2是由两个半圆托盘合在一起连接成一个圆的托盘2,每个半圆托盘由一根半圆外圈2. 1、两根连接筋2. 2、三根支撑筋2. 3和半圆内圈2. 4组焊而成,材料选用角钢、方钢、扁钢、圆钢管,镀锌防锈,内圈2. 4上均布四个螺纹孔,两根连接筋2. 2上各设有三通孔,两个半圆托盘合在一起,用六根连接螺栓2. 6通过连接筋2. 2上的通孔连接成一个整圆的托盘2,在托盘2的外边加上包箍3,包箍3由里包皮3. 1采用1 0. 3MM厚的镀锌钢板,保温层3. 2采用橡胶或塑料发泡制成,外包皮3. 3采用塑料板或防锈的金属板,三件合在一起组成半圆体,两件半圆体合在一起组成个整圆的包箍3。对选中直径100—300MM的大树枝上固定两个托盘2,包上包箍3和底盘6,灌满湿润泥土,培育大树枝长根,当树枝根长多了,在春天将大树枝锯下,拆除底盘6、外包箍3和托盘2,把泥土和泥土里的根一起栽到地下就是一棵大树,这就将树苗的培育提早了 10年以上成材。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即把再大的树,树龄再长的树都可移植成活,大树枝育苗把树苗的培育提早了 10年以上成材,这对于绿化或用材都将是取得了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实施结构图。图2是托盘结构图。图3是包箍和底盘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实施图。图中1是树杆,2是托盘,3是包箍,4是泥土,5是大树枝,6是底盘.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是;选取树枝可以生根的树种,(例如杨树、柳树、梧桐树、雪松、冬青树、榕树、柏树等等),正是利用这类可以生根的树枝实施本发明。在确定要移植的大树的前一至二年,采用本装置,即在树杆上离地面每隔50公分设置一副托盘2,小树2副,大树多至6副,在托盘的外圈加上包箍3,托盘和包箍里装满肥沃的泥土 4,让泥土包着树杆,并保持泥土的湿润,让树杆得到生长的条件,从而长出根来.当树根长的多了,这时可挖树移植,移植对同时把包裹在树杆上的托盘、抱箍和里面的泥土与根挖的泥土一起移植,对栽好后的树根和树杆上的泥土一同浇水,用树杆上的根代替损失的地下树根,本装置抱箍、托盘设置的作用,就是先装满肥沃的泥土,让树杆长出根来,移植时抱紧泥土不让其移动或松动,避免伤及树杆上长出的根。当移栽后的地下树根逐步长多了,树的技叶茂盛了,树成活了,就分次每隔一定天数从上向下拆除托盘2和包箍3,并逐步把树杆上的根去掉,最后大树移栽成活并恢复原来的生长状况。对选中直径100-300MM的大树枝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即在大树枝上固定两个托盘2,包上包箍3,因为托盘和包箍是在树上悬空的,所以在包箍下面加个底盘6,然后把泥土灌满包箍,保持泥土湿润,培育大树枝长根,当根长的多了,在春天将大树枝锯下,拆除底盘6、包箍3和托盘2,把泥土和泥土里的根一起栽到地下就是一棵大树,因为已在杆枝上培育出了树根,这树肯定能成活,并且将树苗的培育提早了 10年以上成材。杨树是我国最大的人工种植用材树种,对决定要砍伐的杨树上还细了点不适合当用材的大树枝,采用本发明的装置对大树枝育根育树苗,即在大树枝上固定两个托盘2,包上包箍3和底盘6,灌满湿润泥土,培育大树枝长根,当把杨树砍伐后,锯下大树枝,拆除底盘6、包箍3和托盘2,把泥土和泥土里的根一起栽到地下就是一棵大树,将提早杨树成材的时间,最多可达10年以上。其效益是很大的。图2是托盘结构图;是两个半圆件合在一起,用螺栓连接成为一个整圆的托盘2,图中2. 1是外圈,2. 2是连接筋,2. 3是支撑筋,2. 4是内圈,2. 5是托盘固定螺钉,2. 6是连接螺栓。图中所示半圆托盘,是由一根半圆外圈2. 1,两根连接筋2. 2,三根支撑筋2. 3和半圆内圈2. 4组焊成一体,材料选用角钢、方钢、扁钢、圆钢管,能承重托起泥土,都是镀锌防锈,可以重复使用,本图是以扁钢绘的图,两根连接筋2. 2上各设有三通孔,内圈2. 4上均布四个螺纹孔,两个半圆托盘合在一起,用六根连接螺栓2. 3通过连接筋2. 2上的通孔连接成一个整圆托盘.用八个固定螺钉2. 5通过内圈2. 4上的螺纹孔可把托盘固定在树杆上或大树枝上。托盘外圈还起到固定包箍的作用。图3是包箍和底盘结构图;图中3. 1是里包皮,3. 2是保温层,3. 3是外包皮,里包皮3. 1要有强度,采用1 0. 3MM厚的镀锌钢板,能把泥土包住,并且不透水,里包皮可用螺栓或铆钉固定在托盘大外圈上。保温层3. 2包住里包皮,保温层3. 2采用发泡的橡胶或塑料,其成本低,保温效果好,保证托盘里的泥土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让泥土是树根生长的温度,即做到使包箍里的土接近地下土的温度。外包皮3. 3包住保温层,保证保温层不损坏、下雨不受潮,材料用塑料板或防锈的金属薄板。三件组合成一个半圆包箍,两件半圆包箍合在一起用铆钉组成一个整圆的抱箍,并可以重复使用。图3中的包箍下面设有底盘,6. 1是底盘的里底板,6. 2是保温层,6. 3是外底板,其结构和包箍一样,底盘是在树枝育根时才采用。
权利要求1.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在需要移植的大树采用本装置,本装置托盘O)、抱箍C3)设置的作用是先装满肥沃的泥土,让树杆长出根来,移植时抱紧泥土不让其移动或松动,避免伤及树杆上长出的根,其特征是;托盘(2)是由两个半圆托盘合在一起连接成一个圆的托盘O),每个半圆托盘由一根半圆外圈(2. 1)、两根连接筋(2. 2)、三根支撑筋(2. 3)和半圆内圈(2. 4)组焊而成,材料选用角钢、方钢、扁钢、圆钢管,镀锌防锈,内圈(2.4)上均布四个螺纹孔,两根连接筋(2.2)上各设有三通孔,两个半圆托盘合在一起,用六根连接螺栓(2.6)通过连接筋(2. 2)上的通孔连接成一个整圆的托盘0),在托盘(2)的外边加上包箍(3),包箍(3)由里包皮(3. 1)采用1 0.3匪厚的镀锌钢板,保温层(3. 2)采用橡胶或塑料发泡制成,外包皮(3. 3)采用塑料板或防锈的金属板,三件合在一起组成半圆体,两件半圆体合在一起组成个整圆的包箍(3)。
专利摘要大树杆育根移植和大树枝育根育树苗的装置,把要移植的大树采用本装置,即在树杆上配上2~6层托盘(2),托盘外边加上包箍(3),在托盘(2)和包箍(3)里装满肥沃的泥土,培育树杆长根,当树杆根长多了,这时挖出大树,连同树杆上的托盘、包箍和包箍里的泥土一起移植,栽好后给树根和树杆上的泥土一起浇水培育,用树杆上的根代替损失的地下的根,当地下树根逐步长多了,树成活了,就逐步把树杆上的包箍(3)、托盘(2)和树杆根去掉,最后大树移栽成活并恢复原来的生长状况。在大树枝上采用本装置培育生根后,在春天将大树枝锯下,拆除包箍(3)和托盘(2),把泥土和泥土里的根一起栽到地下就是一棵大树。
文档编号A01G23/04GK202310757SQ201120119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王黔平 申请人:王黔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