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0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
背景技术
海参养殖是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产业,养殖产值不断增大。海参的人工养殖除了小部分为在自然海域增养殖外,其余大部分养殖分布于沿海有适合水力条件的潮间带围堰养殖和滩涂地区池塘养殖。随着养殖面积逐步扩大,沿海地区适合海参人工养殖的地域面积逐步减少,可新增海参养殖地域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较为紧张。同时,随着养殖面积的大幅增加,海参苗种的需求量大幅攀升,急需海参育苗场的大量建设。海参育苗场的选址地域与海参增养殖地域趋同,两者共同占用相同的地域资源,势必造成有合适自然条件的地域资源更为紧张。目前急需一种可使养殖土地利用最大化的海参育苗及增养殖方式。海参育苗池内参苗的生长需要人工投喂较大密度的适口饵料,且为保持池内水温,育苗池换水率较大,大量未消耗掉的饵料随着换水排放掉,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找到一种海参育苗池的换排水循环利用的方式,对于降低海参育苗成本,及促进海参行业节能减排与发展绿色养殖模式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最大化节省海参养殖地域可利用土地资源,及提高海参育苗池换排水体和饵料利用率等问题,提供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该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底部为海参增养殖池,上部为海参人工育苗车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所述海参增养殖池为半地下坡型土坝结构池,池体下挖后四周筑坡型土坝合围形成池体,池深1. 5-an,面积10-25亩。所述增养殖池设置进、出水渠道及间门,可实现自然进海水或经机械提升进海水, 排水可自然流淌排放。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建设于所述海参增养殖池上空,在所述海参增养殖池内设置结构牢固的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顶端高于所述海参增养殖池土坝顶0. 7-lm,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以所述支撑柱体为建筑基础建设。所述海参增养殖池上部可建设8-12座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呈纵横排列。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内育苗池呈左右两排布置,每个所述育苗池设置换排水泄水管,可直排入所述底部海参增养殖池,并设置排放管和排水渠,用于排放多余换排水。使用时,底部海参增养殖池养殖成参,顶部海参人工育苗车间用于海参苗种培育。 根据底部海参增养殖池内饵料需求情况,来确定海参育苗池需排入海参增养殖池的富含饵料的换排水的水量,多余的换排水通过排放管,排放至排水渠,最终排出海参人工育苗车间。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占用一座海参增养殖池的土地面积,可同时建设一座海参增养殖池和数座海参人工育苗车间,节省土地资源,大大增加海参养殖地域土地利用率。2、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内富含海参优质饵料的适温换排水进入底部海参增养殖池, 为增养殖池内成参提供了大量适口饵料,并且可提高养殖池内水体至更适合成参生长的温度,既提高饵料摄取利用率,也为成参提供了更为合适的生长环境。3、此种结构型式节省土地成本和资源,投资建设降低,对于促进海参养殖产业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养殖模式具有推动作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 1-海参人工育苗车间,2-海参育苗池,3-支撑柱体,4-海参增养殖池,21-换排水泄水管,22-排放管,23-排水渠,24-人行走道,41-坡型土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指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由两部分组成,底部的海参增养殖池4和顶部的海参人工育苗车间1。海参增养殖池4为半地下坡型土坝结构池,池体下挖后四周筑坡型土坝41形合围成池体。海参增养殖池4池深1. 5-2m,面积10-25 亩。海参人工育苗车间1建设于海参增养殖池4上空,在海参增养殖池4内设置结构牢固的支撑柱体3,支撑柱体3顶端高于海参增养殖池4 土坝41顶0. 7-lm,海参人工育苗车间1 以支撑柱体3为建筑基础建设。海参育人工苗车间1内育苗池体2呈左右两排布置,中间设置人行走道M和排水渠道23,每个海参育苗池设置换排水泄水管21直排入底部海参增养殖池4,每个海参育苗池设置排放管22,排放池体内水至排水渠23,最终外排。实际使用时,底部海参增养殖池4养殖成参,顶部海参人工育苗车间1用于海参苗种培育。根据底部海参增养殖池4内饵料需求情况,来确定海参育苗池2需排入海参增养殖池4的富含饵料的换排水的水量,多余的换排水通过排放管22,排放至排水渠23,最终排出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底部为海参增养殖池, 上部为海参人工育苗车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海参增养殖池为半地下坡型土坝结构池,池体四周为坡型土坝,池深1. 5-aii,面积10-25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海参增养殖池还设有进、出水渠道及闸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在所述海参增养殖池内还设有支撑柱体,支撑柱体顶端高于所述海参增养殖池土坝顶0. 7-lm,支撑柱体上连海参人工育苗车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为8-12座并呈纵横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其特征是所述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内有两排育苗池并左右布置,每个育苗池均设置与底部海参增养殖池连通的换排水泄水管,并设置用于排放多余换排水的排放管和排水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海参育苗增养殖池,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底部为海参增养殖池,上部为海参人工育苗车间。海参增养殖池还设有进、出水渠道及闸门,海参增养殖池内还设有支撑柱体,支撑柱体顶端高于海参增养殖池土坝顶0.7-1m,支撑柱体上连海参人工育苗车间,海参人工育苗车间为8-12座并呈纵横排列,海参人工育苗车间内有两排育苗池并左右布置,每个育苗池均设置与底部海参增养殖池连通的换排水泄水管,并设置用于排放多余换排水的排放管和排水渠。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1947798SQ20112012822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锦, 吴德寿, 张汶绪, 韩丰波 申请人:青岛恒生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