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3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竿的鱼线收线装置。背景技术
现有的钓鱼竿的鱼线收线装置中的线轮在抛鱼线时需要自由转动,而在收线时需要将线轮与主轴相固定,通过手柄带动主轴转动从而带动线轮收线。现有的线轮与主轴之间只有一个刹车片与线轮接触刹车来使主轴和线轮固定,单面接触刹车力量不够且所需拉动刹车机构提供的刹车力大,对该机构的强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将主轴和线轮稳定固定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的安装座1上安装有主轴2和驱动所述的主轴2转动的手柄3,所述的手柄3与主轴2之间设有传动装置4,所述的主轴2上套装有能相对所述的主轴2自由转动的线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5两端设有前摩擦面501和后摩擦面502,所述的前摩擦面501前侧设有前刹车片6,所述的后摩擦面502后侧设有后刹车片7,所述的后刹车片7固定在所述的主轴2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套装在所述的主轴2上并顶压在所述的安装座1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和所述的后刹车片7与所述的线轮5之间设有将其顶压分离的弹性件8,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向前拉动所述的主轴2使所述的前摩擦面501与前刹车片6接触摩擦且使所述的后摩擦面502与后刹车片7接触摩擦的拉动刹车机构9。如上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动刹车机构9包括一端套装在主轴2上可相对主轴2转动的拨动件901,所述的拨动件901内设有轴向孔9011,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壁上设有轴向滑槽9012,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装有斜推件902,所述的的斜推座902外侧设有可插入轴向滑槽9012内轴向滑动的凸筋9021,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斜推面9022,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由所述的斜推面9022 推动的拉动件903,所述的拉动件903只能轴向移动地套装在所述的主轴2上,所述的主轴 2前端固定有端头件904,所述的端头件904与所述的拉动件903之间设有手旋件905。如上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调节孔105,所述的拨动件901上设有可插入调节孔105内的弹性定位销906。如上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8为弹簧。如上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5两端设有前摩擦片503和后摩擦片504,所述的前摩擦面501设置在前摩擦片503上,所述的后摩擦面502设置在所述的后摩擦片504上。[0010]如上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旋件905 与所述的拉动件903之间为螺纹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刹车机构能将主轴和线轮稳定固定,收线时稳定收线,不会打滑。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拉动刹车机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的安装座1上安装有主轴2和驱动所述的主轴2转动的手柄3,所述的手柄3与主轴2之间设有传动装置4,所述的主轴2上套装有能相对所述的主轴2自由转动的线轮5,所述的线轮5两端设有前摩擦面501和后摩擦面502,所述的前摩擦面501前侧设有前刹车片6,所述的后摩擦面502后侧设有后刹车片7,所述的后刹车片7固定在所述的主轴2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套装在所述的主轴2上并顶压在所述的安装座1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和所述的后刹车片7与所述的线轮5之间设有将其顶压分离的弹性件8,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向前拉动所述的主轴2 使所述的前摩擦面501与前刹车片6接触摩擦且使所述的后摩擦面502与后刹车片7接触摩擦的拉动刹车机构9。所述的拉动刹车机构9包括一端套装在主轴2上可相对主轴2转动的拨动件901, 所述的拨动件901内设有轴向孔9011,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壁上设有轴向滑槽9012,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装有斜推件902,所述的的斜推座902外侧设有可插入轴向滑槽9012内轴向滑动的凸筋9021,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斜推面9022,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由所述的斜推面9022推动的拉动件903,所述的拉动件903只能轴向移动地套装在所述的主轴2上,所述的主轴2前端固定有端头件904,所述的端头件904与所述的拉动件 903之间设有手旋件905。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调节孔105,所述的拨动件901上设有可插入调节孔105内的弹性定位销906。所述的弹性件8为弹簧。所述的线轮5两端设有前摩擦片503和后摩擦片504,所述的前摩擦面501设置在前摩擦片503上,所述的后摩擦面502设置在所述的后摩擦片504上。所述的手旋件905与所述的拉动件903之间为螺纹配合。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抛线时,弹簧将前后刹车片与线轮顶开分离,线轮可以自由转动,线轮可以快速放线。[0026]收线时,旋动手旋件,通过斜推面推动的拉动件带动主轴向前移动压缩弹簧,使前后刹车片与摩擦片的摩擦面接触摩擦刹车,使线轮不能相对主轴转动,转动手柄,带动主轴转动,再由主轴带动线轮转动收线。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面刹车机构能将主轴和线轮稳定固定,收线时稳定收线,不会打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1),所述的安装座(1)上安装有主轴( 和驱动所述的主轴( 转动的手柄(3),所述的手柄( 与主轴( 之间设有传动装置G),所述的主轴( 上套装有能相对所述的主轴O)自由转动的线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 两端设有前摩擦面(501)和后摩擦面(502),所述的前摩擦面(501) 前侧设有前刹车片(6),所述的后摩擦面(502)后侧设有后刹车片(7),所述的后刹车片(7) 固定在所述的主轴( 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套装在所述的主轴( 上并顶压在所述的安装座⑴上,所述的前刹车片(6)和所述的后刹车片(7)与所述的线轮(5)之间设有将其顶压分离的弹性件(8),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向前拉动所述的主轴( 使所述的前摩擦面(501)与前刹车片(6)接触摩擦且使所述的后摩擦面(50 与后刹车片(7)接触摩擦的拉动刹车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动刹车机构(9)包括一端套装在主轴( 上可相对主轴( 转动的拨动件(901),所述的拨动件(901)内设有轴向孔(9011),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壁上设有轴向滑槽(9012), 所述的轴向孔(9011)内装有斜推件(902),所述的的斜推座(90 外侧设有可插入轴向滑槽(901 内轴向滑动的凸筋(9021),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斜推面(9022), 所述的斜推座(902)的前端设有由所述的斜推面(902 推动的拉动件(903),所述的拉动件(90 只能轴向移动地套装在所述的主轴( 上,所述的主轴( 前端固定有端头件 (904),所述的端头件(904)与所述的拉动件(90 之间设有手旋件(9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1)上设有调节孔(105),所述的拨动件(901)上设有可插入调节孔(105)内的弹性定位销(90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件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轮(5)两端设有前摩擦片(50 和后摩擦片(504),所述的前摩擦面(501)设置在前摩擦片 (503)上,所述的后摩擦面(50 设置在所述的后摩擦片(504)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旋件(90 与所述的拉动件(90 之间为螺纹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双面刹车机构的鱼线收线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安装有主轴和驱动所述的主轴转动的手柄,所述的手柄与主轴之间设有传动装置,所述的主轴上套装有能相对所述的主轴自由转动的线轮,所述的线轮两端设有前摩擦面和后摩擦面,所述的前摩擦面前侧设有前刹车片,所述的后摩擦面后侧设有后刹车片,所述的后刹车片固定在所述的主轴上,所述的前刹车片套装在所述的主轴上并顶压在所述的安装座上,所述的前刹车片和所述的后刹车片与所述的线轮之间设有将其顶压分离的弹性件,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向前拉动所述的主轴使所述的前摩擦面与前刹车片接触摩擦且使所述的后摩擦面与后刹车片接触摩擦的拉动刹车机构。
文档编号A01K89/015GK202095412SQ2011201293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7日
发明者李昭锡 申请人:中山市三乡镇中盛塑胶五金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