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80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涉及一种点播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在小麦垄中套中花生、玉米,或穴播其它作物,传统的作业方式是一人用锄、铲开穴,另一人往穴内投种,不仅用工多,效率低,而且容易毁坏小麦等前期作物。一种点播器,其种子斗设置在机体上部,拨种件为滚柱,种子通过输种长管经开穴铧落入土穴内,存在着头重下轻,手臂劳累,落种慢,间隔时间长,效率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发明人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点播方式和现有的点播器存在着一定缺陷,农民对使用更方便的点播器仍有需求,经过不断改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点播器,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点播器,其结构包括手把,种子斗,拨种件,输种管,开穴铧,其中在手把下方连设长立杆,种子斗设置在长立杆下部一侧,拨种件为抽拉舌板,抽拉舌板的拨种孔与种子斗下口对应,在拨种孔一侧的抽拉舌板上与手把之间连设手控抽出机构和自动回位装置,在抽拉舌板下方设短输种管和与短输种管相接的开穴铧,在短输种管上套设脚踏板。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的人使用,所述长立杆采用长度可调结构。为了适应不同地块,不同用脚习惯,脚踏板与短输种管紧固可调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点播器加以改进后,由于将种子斗等设置在下部,使得机体上轻下重,长立杆起杠杆作用,有助于开穴,减轻手臂劳累;由于将输种管改为短管,种子下落过程减短,落种快,减少了待播时间;由于将拨种件改为抽拉舌板,不仅利于控种粒数,而且方便手控和自动回位,具有操作轻便,点播速度快,质量高的优点。特别适合于花生、玉米穴播或套种,也适合于零星地块代替机播。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点播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点播器的实施例1,参见图1,其结构包括手把1,种子斗4,拨种件6, 输种管7,开穴铧8,其中在手把1下方连接长立杆3,长立杆3为长度可调结构长杆,上部与下部之间通过调节件套接。种子斗4设置在长立杆3下部前侧,拨种件6采用在抽拉舌板6 底部设抽拉框5,抽拉舌板6的拨种孔与种子斗4下口对应,抽拉框5的过种孔与短输种管7的上口对应,短输种管7下口连接开穴铧8,输种管7为短管,在抽拉舌板6的后端与手把 1之间连设手闸式抽出机构10,其手闸2设在手把1上,通过拉线与三角拉动装置相连,在三角拉动装置与长杆3之间连设弹簧回位装置11,在短输种管7上套设脚踏板9,脚踏板9 紧固在短输种管上,可以围输种管调整位置,适应不同地块、不同用脚习惯。
样机经试制、试用,表现操作轻便,种粒数控制在2粒占95%,个别因种粒个体差异为1或3粒,符合作物播种要求,而且点播效率高,深受试用人好评。
权利要求1.一种点播器,包括手把,种子斗,拨种件,输种管,开穴铧,其特征是在手把下方连设长立杆,种子斗设置在长立杆下部一侧,拨种件为抽拉舌板,抽拉舌板的拨种孔与种子斗下口对应,在拨种孔一侧的抽拉舌板上与手把之间连设手控抽出机构和自动回位装置,在抽拉舌板下方设短输种管和与短输种管相接的开穴铧,在短输种管上套设脚踏板。
2.如权利要求1的点播器,其特征是所述长立杆采用长度可调结构。
3.如权利要求1的点播器,其特征是所述脚踏板紧固在输种管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提供一种点播器,主要特点是在手把下连接长立杆,长立杆长度可调,种子斗设在长杆下部一侧,拨种件为抽拉舌板,在抽拉舌板与手把之间设手控抽出机构和自动回位装置,在抽拉舌板下方设短输种管及开穴铧,在输种管上设脚踏板。具有操作轻便,点播效率高,控种粒数准确的优点,特别适合在麦垄套种花生、玉米等,也适合于零星地块代替机播。样机经试制试用,表现理想。
文档编号A01C7/02GK202043436SQ201120130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纪文 申请人:李纪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