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温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1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温室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组合式温室设备,特别关于一种可供种植植物或养殖生物的温室设备。
背景技术
农业或养殖业均会因气候的变化而受到直接的影响,为使影响降低,近年来,温室栽种或温室养殖已广泛推广,因此会依不同植物或养殖生物的特性,设计出特定型态的温室以供栽种或养殖。而温室的设计方向,须以使植物、养殖生物能处于仿大自然环境中生长为主,因此一设计得当的温室,除了植床或养殖床的基本结构设计外,须同时顾及阳光的照射及空气的流动,因此,以往温室的主建筑物大多由多个墙板围成特定的空间,而各墙板的表面均布置玻璃窗,通过玻璃窗的设置使阳光得以照射入室内空间,而若欲使室内空气得以流动,则在墙板上设置可开启的气窗,以使空气得以流动。近年来温室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设计出大型的温室,以提供更多的种植或养殖空间,但面积越大的温室越难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及流动的空气,且以往的大型温室均是由管件焊接而成,因此建造时,须先设计整个温室所有管件的组合模式,而在厂区先行裁切特定长度的管件,之后再将管件移至建造处,利用焊接技术一一将各管件组成温室,因此整个大型温室在建造处即须花费很多的管件焊接工时。此外,目前大型温室的所有管件均是通过焊接方式组设而成温室的基座,所以管件的接合处极易因焊接过程的疏失,导致管件的接合产生微小的尺寸误差,而形成接合间隙,易使整个温室有偏斜非工整的顾虑,且会影响温室的支撑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目前大型温室建造费时、阳光不足、空气流动性不佳及易偏斜导致支撑强度不足的种种问题,本发明人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温室设备,所述温室设备由底基座、 墙构造、屋顶组件、植床构造等结构即可组成一大型的温室设备,通过底基座、墙构造均由管件组接而成,及分离式的屋顶组件、植床构造,即可在厂区利用大型机器先行裁切、焊接及组设后,再移至温室的建造处完成组装,因此可使温室设备的组装极为快速,且通过墙构造可提供充足的阳光,并通过墙构造底端的控温设备,使被吸入的空气得以降温,而室内的热空气则可由屋顶组件处的气窗排出,因此使空气获得较好的循环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包含一底基座,其包含一前框架、一后框架及分别衔接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及左侧的右侧框架与左侧框架,各框架均由横架杆及纵架杆固设而成,在底基座内设有补强支撑组件,其包含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含有上支撑杆及设于上支撑杆下端的多个纵支撑杆;四个墙构造,各墙构造各包含有一由多个横架杆及多个纵架杆相互对接组设的墙基架,在横架杆与纵架杆间形成多个并排的空间,在上端空间内设有透光装置,而在其中一墙构造处设置出入口;控温设备,其设置另一墙构造下端处,其包含有气窗装置,气窗装置具有一框架, 框架内设有气窗及滤网,气窗内设有并排且可旋动的叶片;抽气装置,其位于室内,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抽气器;水墙装置,其位于气窗装置与抽气装置之间,其设有一蓄水池, 在蓄水池内设有抽水器,并设有一纵向摆置的幕帘,而抽水器延伸一至幕帘顶端的管路;一屋顶组件,其包含多个屋顶架座,屋顶架座包含有一主架座及位于主架座两侧的侧架座,主架座及两侧的侧架座均由多个架杆固结而成,而侧架座可分别再固结于主架座的两侧;多个主支撑杆,其衔接相邻的屋顶架座;多个补强架座,其衔接相邻的屋顶架座;一植床构造,其包含有多个植床,各植床包含植床基座及设于各植床基座上的植床组件,每一植床基座包含有两侧的侧基座及一个以上的衔接基座组设而成,而植床组件在植床基座顶设铺设一架板,架板上覆盖网体,并在架板、网体的四端边固设上挡板,另在植床基座的纵架杆所围成的空间四端边也固设下挡板,而在各植床之间设有走道。优选的,其中底基座的补强支撑组件的任一支撑组件,其纵支撑杆由可相互螺接的底杆及调整杆组成。优选的,其中控温设备的气窗装置框架内于气窗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一动力源,动力源带动一作动杆,作动杆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对应并带动叶片旋动的传动组件。优选的,其中屋顶架座上设有气窗室,气窗室的一侧设有气窗装置,气窗装置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气窗及滤网,气窗内设有并排且可旋动的叶片;其中气窗装置的框架内在气窗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一动力源,动力源带动一作动杆,作动杆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对应并带动叶片旋动的传动组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温室设备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温空设备的内部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基座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基座的部份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墙基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墙构造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墙构造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气窗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组件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组件部份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组件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组件气窗的平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屋顶组件气窗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植床基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4[00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植床的剖面示意图。[0031]图16为本实用新型植床构造的俯视示意图。[0032]图17为本实用新型端面对接组合的剖面示意图。[0033]图18为本实用新型单侧侧面对接组合的剖面示意图。[0034]图19为本实用新型双侧侧面对接组合的剖面示意图。[0035]主要组件符号说明[0036]10底基座U前框架[0037]111上架杆112下架杆[0038]113纵架杆114侧架杆[0039]12后框架121上架杆[0040]122下架杆123纵架杆[0041]IM侧架杆13右侧框架[0042]131上架杆132下架杆[0043]133纵架杆14左侧框架[0044]141上架杆142下架杆[0045]143纵架杆15补强支撑组件[0046]151支撑组件152上支撑杆[0047]153纵支撑杆154底杆[0048]155调整杆[0049]20墙构造21墙基架[0050]22横架杆221管件[0051]222管件23纵架杆[0052]24纵架杆25透光装置[0053]251透光板26盖板[0054]27墙构造271出入口[0055]272楼梯[0056]30控温设备31气窗装置[0057]311框架312气窗[0058]313叶片314控制组件[0059]315动力源316作动杆[0060]317传动组件318网体[0061]32水墙装置321蓄水池[0062]322抽水器323管路[0063]324幕帘325水槽[0064]326水管33抽气装置[0065]40屋顶架座41主架座[0066]411纵架杆412纵架杆[0067]413横架杆414斜架杆[0068]42侧架座421底架杆
5[0069]422斜架杆 423纵补强杆424斜补强杆 425开放端43主支撑杆 44补强架座431横杆432斜杆433开放端50太阳能设备51气窗室 511纵向架杆512斜向架杆 52盖板53气窗装置 531框架532气窗533叶片5;34控制组件 5;35动カ源536作动杆 537传动组件538 滤网60植床基座 61侧基座611衔接杆 612纵架杆613横架杆 614边杆62侧基座 621衔接杆622纵架杆 6 横架杆624边杆63衔接基座631衔接杆 632纵架杆633横架杆 64架板65网体66上挡板6机螺栓67下挡板68支撑架杆 69地板70固定板71锁固部72螺孔 73定位板74穿孔 75透孔76螺栓 77封板80固定板81锁固部82螺孔 83穿孔84透孔 85螺栓86 封板90固定板91锁固部92螺孔 93穿孔94透孔 95螺栓96 封板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 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0107]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温室设备具有一底基座10,在底基座10的四端边各固设墙构造20,而在四端边的墙构造20顶端则固设屋顶组件,并在底基座 10顶端设置植床构造;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底基座10为组合式的设计,其具有两对应设置的前框架11及后框架12,及分别衔接前框架11、后框架12右侧端的右侧框架13,及分别衔接前框架11、后框架12左侧端的左侧框架14所组成;其中,前框架11由上架杆111、下架杆112、多个纵架杆113及位于两侧的侧架杆 114互相衔接呈框架的型态,上架杆111、下架杆112分别由管件以端面对接方式组合呈长杆状型态,而多个纵架杆113上、下端分别与上架杆111、下架杆112单侧侧面对接呈相互垂直的状态,且侧架杆114上、下端也分别与上架杆111、下架杆112呈单侧侧面对接的相互垂直状态;而后框架12与前框架11为对应的设计,其同样由上架杆121、下架杆122分别与多个纵架杆123及两侧的侧架杆IM组成,另右侧框架13与左侧框架14则为对应的设计, 均是由上架杆131、141与下架杆132、142分别与多个纵架杆133、143以单侧侧面对接方式组成框架型态,之后仅须使右侧框架13的上架杆131两端部及下架杆132的两端部,分别与前框架11、后框架12的右侧处侧架杆114、124以单侧侧面对接方式组合,而左侧框架14 的上架杆141两端部及下架杆142的两端部,分别与前框架11、后框架12的左侧处的侧架杆114、124以单侧侧面对接方式组合,即组成图3所示基座的框状雏型,而在框状空间内另设有补强支撑组件15 ;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该补强支撑组件15由多组支撑组件151所组成,每一支撑组件151包含有一上支撑杆152及设置于上支撑杆上152的多个纵支撑杆153,其中上支撑杆152由多个管件以端面对接组成,而上支撑杆152两端可与上述前框架11、后框架 12的纵架杆113、123上端处以单侧侧面对接方式组接,使支撑组件151的高度略低于基座的整体高度;而上述的上支撑杆152两端也可与右侧框架13的纵架杆133及左侧框架14 的纵架杆143上端处以单侧侧面对接方式组接;请参看图3所示,上述纵支撑杆153为可调整的设计,其由相互螺接的底杆巧4与调整杆155组成,通过旋动底杆IM或调整杆155,均可改变整个纵支撑杆153的高度,而当未组设纵支撑杆153的多个支撑组件151分别与前框架11、后框架12、右侧框架13及左侧框架14而组成一体后,可将多个纵支撑杆153分别置于相对应的上支撑杆152下端处,并使调整杆巧5与上支撑杆152焊固,之后并旋转底杆154以增加多个支撑杆153的高度,而与地面保持紧贴的状态,之后再将底杆1 与调整杆155焊固,即使纵支撑杆153的高度固定,组成图3所示的底基座结构;另请参看图1及图2所示,在底基座10四端边即另设置墙构造20,四端边的墙构造20均由墙基架21构成主要的架构,该墙基架21在底基座10的前框架、后框架、左侧框架及右侧框架上再架设横架杆及纵架杆,其中图5所示的墙基架21设置于右侧框架13之处, 其在右侧框架13的上端分别设置多个横架杆22及多个纵架杆23、24,其中横架杆22为长度较长的架杆,所以可由多个管件以端面对接方式组成,而纵架杆23可为如图上所示单一管件的设计,也可如横架杆22由多个管件端面对接而成;横架杆22与侧边的纵架杆23可以单侧侧面对接的方式组合,而横架杆22与位于墙基架21中央内部处的纵架杆M则以双侧侧面对接的方式组合;因墙基架21通过横架杆22与纵架杆23J4的组合,即与右侧框架13形成多个并排的方块空间,而在上端多个并排的空间内即可设置透光装置25,请参看图6所示,而在最下端右侧框架13横排的其中一空间内设置控温设备30,且右侧框架13的其余空间处则可直接固设无法透光的盖板26 ;透光装置25在横架杆22与纵架杆23J4所围成的空间直接固设透光板251,该透光板251可为玻璃材质或其它透明材质的板体,使阳光可透过透光板 251而照射入建筑物内,使温室内的植物或养殖生物能吸收阳光;另除上述的墙构造20设计外,其余的墙构造可为最下端为覆盖盖板,而上端则装设透光装置,而图1所示的另一墙构造27,则在中央处设置出入口 271,并备设可进出温室的楼梯272或升降器;而上述控温设备30,请配合参看图7及图8所示,包含设于墙基架21内的气窗装置31、设于温室内部的抽气装置33及设于气窗装置31与抽气装置33之间的水墙装置32, 如图7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控温设备的气窗装置31、水墙装置32及抽气装置33三者间的相对位置图;上述气窗装置31嵌设于墙基架21内,气窗装置31的框架311内设有一个以上的气窗312,如图8所示,均为双气窗312的设计,此气窗312内设有并排的叶片313,形成百叶气窗的型态,而图上所示的叶片313为由上至下呈水平并排,其也可为由左至右呈垂直并排;另在框架311内部的气窗312的侧边设有控制组件314,该控制组件314具有一动力源315,动力源315可带动一作动杆316旋转,在作动杆316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313对应并带动叶片313旋动的传动组件317,通过传动组件317带动各叶片313同步调整倾斜角度,而上述的传动组件317可为图上所示的斜齿轮组的设计,其在叶片313 —端枢轴处固设连动的斜齿轮,而在作动杆316也固设连动的斜齿轮,另传动组件317也可为蜗杆蜗轮组的传动方式,上述动力源315则可为减速马达的设计,且动力源315可以电连接一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以遥控方式操控动力源315运作,当动力源315运作时,即通过传动组件317带动叶片313旋动;另在上述框架311位于气窗312的内侧处设置可防蚊虫的网体318 ;水墙装置32的设计,是在水墙装置32与抽气装置33间的地面处设有蓄水池321, 蓄水池321内设有抽水器322,抽水器322设有延伸至水墙装置32顶端的管路323,而水墙装置32另设置一纵向摆置的幕帘324,该幕帘3M由具极佳透气效果的材质制成,并具防尘的功效,而在幕帘3 底端位于一水槽325内,水槽325以水管326与蓄水池321连接, 当抽水器322将蓄水池321内的水往上抽并洒于幕帘3 顶端时,即使水自幕帘3 顶端往下逐渐流动,至水槽325内后,再经由水管3 而回流至蓄水池321内,使水得以循环利用;抽气装置33则设置于水墙装置32的内部侧边处,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抽气器,此抽气装置33的各抽气器也可与上述控制器电连接,同样以遥控方式控制其运转;当抽气装置33开始运转时,请参看图7所示,在气窗装置31、水墙装置32间即形成循环的气流,将温室外界的空气,经由气窗312的叶片313间、网体318、幕帘3 而进入温室内部, 此时,通过气窗312的叶片313为可调整角度的设计,即可依温室所在地的风向,而调整叶片313的倾斜角度,使空气可易于被导引入建筑物内,而通过网体318及幕帘324的设计, 可具备防虫、防尘的功效,使温室内的空气更加清新,而通过表面形成流动水的幕帘324,则可使外界的空气得以降温,以控制温室内部的温度,所以当阳光自透光装置25进入温室内时,通过底端的控温设备30可实时调节温室内的温度;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在上述四端边所建构的墙构造20即可支撑顶端的屋顶组件,该屋顶组件包含有多个屋顶架座、多个主支撑杆及多个补强架座,请配合参看图9 所示,其中多个屋顶架座40并排设置,在每一屋顶架座40之间间隔适当距离,而在相邻的屋顶架座40之间则以焊固方式以主支撑杆43及补强架座44衔接呈屋顶;请配合参看图10所示,每一屋顶架座40含有一主架座41及两侧的侧架座42,其中主架座41由多个架杆以焊固方式组成一体,而图上所示的主架座41则是以三个纵向排列的纵架杆411、412与两个横架杆413为主体,其中中央的纵架杆412比两侧的纵架杆411 高,此纵架杆412再以斜架杆414与横架杆413及纵架杆411焊固,即呈主架座41的型态;两侧的侧架座42为镜射式的对称设计,以右侧的侧架座42说明,其同样由多个架杆以焊固方式组成一体,而图上所示的侧架座42具有一底架杆421及一与底架杆421 —端焊固的斜架杆422,而在底架杆421与斜架杆422间形成的三角形空间内,另设置多个纵补强杆423及多个斜补强杆424,而底架杆421与斜架杆422焊固端的另一端处形成开放端 425,该开放端425的高度与上述主架座42两侧的纵架杆411相当;主支撑杆43可为方杆或圆杆,其为长杆状的型态,而补强架座44则由横杆441及斜杆442焊固而成,其中斜杆442 —端与横杆441焊固,而另一端与横杆441间则形成开放端443,此开放端443的高度与上述侧架座42内的其中一纵补强杆423的高度相当;上述主架座41、两侧的侧架座42及主支撑杆43、补强架座44均可在制造厂区即完成前置的焊固程序,而形成如图10所示的各基材后,再运送至温室建造地,请配合参看图9所示,之后可将两侧的侧架座42焊固于主架座41两侧以形成屋顶架座40,再通过多个主支撑杆43分别衔接各主架座41中央的纵架杆412,且同样通过多个主撑杆43分别衔接各侧架座42的底架杆421与斜架杆422的固结处,之后再将补强架座44的横杆441两端分别衔接各侧架座42的纵补强杆423与斜架杆422的固结处,并使补强架座44的斜杆 442固结于纵补强杆423与横杆421的固结处,且为增加屋顶的支撑强度,上述补强架座44 使位于各屋顶架座40间的补强架座44的开放端443依序朝向不同侧;本实用新型可在屋顶上覆盖盖板,并可设置如图1所示的太阳能设备50,另为使温室的空气循环效果提升,可进一步在屋顶上设置可调节式气窗,该气窗可设置于屋顶任一处,如图11所示,在屋顶的中央处设置气窗室51,该气窗室51在上述屋顶架座40的主架座41顶端固设多个纵向架杆511,并通过斜向架杆512将纵向架杆511顶端焊固呈斜方形空间,而在气窗室51朝外侧的端面处设有气窗装置53,如图1、图12及图13所示,其余各侧面及顶端面则以盖板52覆盖;上述气窗装置53具有一框架531,框架531内设有一个以上的气窗532,如图上所示为双气窗532的设计,此气窗532内设有并排的叶片533,形成百叶气窗的型态,而图上所示的叶片533为由上至下呈水平并排,其也可为由左至右呈垂直并排;另在框架531内部的气窗532的侧边设有控制组件534,该控制组件534具有一动力源535,动力源535可带动一作动杆536旋转,在作动杆536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533对应并带动叶片533旋动的传动组件537,通过传动组件537带动各叶片533同步调整倾斜角度,而上述的传动组件 537可为图上所示的斜齿轮组的设计,其在叶片533 —端枢轴处固设连动的斜齿轮,而作动杆536也固设连动的斜齿轮,传动组件537也可为蜗杆蜗轮组的传动方式;[0126]上述动力源535则可为减速马达的设计,且动力源535可以电连接一控制器,通过控制器以遥控方式操控动力源535运作,当动力源535运作时,即通过传动组件537带动叶片533旋动;另在上述框架531位于气窗532的内侧处并设置可防蚊虫的网体538 ;请参看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于底基座10上并设置植床构造,该植床构造上设置多个植床,每一植床具有一植床基座60,如图14所示,该植床基座60由两侧的侧基座61、 62及一个以上的衔接基座63所组成,图上所示的衔接基座63为一个的设计,侧基座61、62 具有一个以上的衔接杆611、621在各衔接杆611、621的两侧底端各焊接一等长的纵架杆 612,622,使侧基座63具有适当高度,而在衔接杆611、621的顶端面设置多个并排平行的横架杆613、623,且横架杆613、623并为中空方管的设计,而在横架杆613、623最端边并可固设一边杆614、624 ;衔接基座63同样具有一与上述侧基座61、62的衔接杆611、621等长的衔接杆 631,在衔接杆631两端同样各焊接一与纵架杆612、622等长的纵架杆632,且在衔接杆631 顶端也设置多个并排平行的横架杆633,且各横架杆633的间距,与侧基座61、62各横架杆 613,623的间距相同,横架杆633也为中空方管的设计;上述植床基座60的侧基座61、62及衔接基座63均分别在厂区即完成焊接组合的程序,而后可将利于运送的侧基座61、62及衔接基座63分别运送至温室建造处,而利用横架杆613与横架杆633之间,或是横架杆623与633之间,所设计的端面对接锁固方式而组设呈植床基座60 ;另请配合参看图2、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植床基座60上设置植床组件, 该植床组件包含平铺设于基座60横架杆613上的架板64,该架板64可为塑性材质制成,而在架板64上端可覆盖网体65,并使网体65完全覆盖架板64的周缘面,之后在网体65四端边设置上挡板66,上挡板66的固设方式,是以螺栓661直接锁入横架杆613,此时藉由四周的上挡板66即围成一种植或养殖的空间,如图16所示,在植床基座60的纵架杆612、622、 632所围成的空间四端边处,同样固设下挡板67,其固设方式可为锁固或黏合的方式,通过下挡板67可将植床基座60的周缘面的透空区域覆盖,但下挡板67仅至纵架杆612、622、 632的适当高度处,下挡板67底端与纵架杆612、622、632底端仍有适当的间隙;请配合参看图2及图16所示,上述植床基座60及设于植床基架60上的植床组件, 可构成单一植床,而在温室室内则可设置多个并排或不同排列型态的植床,如图上所示,为五个植床并排设置的型态,其在底基座10的顶端通过上支撑杆152而与纵架杆612及图上未示出的纵架杆622、632焊固一体,之后在植床相间隔的空间处焊固纵、横不同朝向的支撑架杆68,且在支撑架杆68顶端铺设地板69,且使地板69紧邻植床的一端,位于下挡板67 底端的间隙处,而呈紧密的衔接状态,通过地板69的铺设即形成走道。上述述及各管件间的组合方式,可为端面对接、单侧侧面对接、双侧侧面对接等三种型式的组合,而以图5所示的墙基架21各架杆的组合方式说明,其中横架杆22可由多个管件以端面对接方式组成,请参看图17所示,在其中一管件221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70,固定板70朝向管件221端设有多个锁固部71,锁固部71内形成螺孔72,而在管件222的内孔内设置一定位板73,定位板73上形成对应锁固部71的穿孔74,并在管件222顶端形成透孔75,可自透孔75处置入螺栓76,并使螺栓76穿过穿孔74而锁固于锁固部71的螺孔 72处,即使管件221、222呈稳固的端面对接状态,之后在透孔75处再固设一封板77,即使管件221、222间呈平整的端面对接状态;单侧侧面对接的设计,可如图18所示,其在横架杆22的内孔内设置一固定板80, 固定板80朝向横架杆22端设有多个锁固部81,锁固部81内形成螺孔82,而在纵架杆23 端面供横架杆22对接的端面处形成多个对应锁固部81的穿孔83,并在纵架杆23侧边形成透孔84,可自透孔84处置入螺栓85,并使螺栓85穿过穿孔83而锁固于锁固部81的螺孔 82处,即使纵架杆23与横架杆22呈稳固的侧面对接状态,之后在透孔84处再固设一封板 86,即使横架杆22与侧边的纵架杆23间呈平整的侧面对接状态;上述双侧侧面对接的设计,请参看图19所示,其在位于纵架杆M两侧的横架杆22 的内孔内各设置一固定板90,固定板90朝向横架杆22端设有多个锁固部91,锁固部91内形成螺孔92,而在纵架杆M两侧端面供横架杆22对接的端面处形成多个对应锁固部91的穿孔93,并在纵架杆M —侧边形成透孔94,可自透孔94处置入供两侧锁固的多个螺栓95, 并使螺栓95穿过穿孔93而锁固于锁固部91的螺孔92处,即使纵架杆M与两侧的横架杆 22呈稳固的侧面对接状态,之后在透孔94处再固设一封板96,即使两横架杆22分别与中央的纵架杆M间呈平整的侧面对接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温室设备通过底基座、墙构造、屋顶组件、植床构造等结构即可组成一大型的温室设备,由于底基座、墙构造均由管件组接而成,分离式的屋顶组件、植床构造,所以可在厂区利用大型机器先行裁切、焊接及组设后,再移至温室的建造处完成组装,因此可使温室设备的组装极为快速,且通过墙构造可提供充足的阳光,并通过墙构造底端的控温设备,使被吸入的空气得以降温,而室内的热空气则可由屋顶组件处的气窗排出, 因此使空气获得较佳的循环效果。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组合式温室设备的设计,即可提供一更加实用的大型
温室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底基座,其包含一前框架、一后框架及分别衔接于前框架、后框架右侧及左侧的右侧框架与左侧框架,各框架均由横架杆及纵架杆固设而成,在底基座内设有补强支撑组件,其包含有多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含有上支撑杆及设于上支撑杆下端的多个纵支撑杆;四个墙构造,各墙构造各包含有一由多个横架杆及多个纵架杆相互对接组设的墙基架,在横架杆与纵架杆间形成多个并排的空间,在上端空间内设有透光装置,而在其中一墙构造处设置出入口;控温设备,其设置另一墙构造的下端处,其包含有气窗装置,气窗装置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气窗及滤网,气窗内设有并排且可旋动的叶片;抽气装置,其位于室内,并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抽气器;水墙装置,其位于气窗装置与抽气装置之间,其设有一蓄水池,在蓄水池内设有抽水器,并设有一纵向摆置的幕帘,而抽水器延伸一至幕帘顶端的管路;一屋顶组件,其包含多个屋顶架座,屋顶架座包含有一主架座及位于主架座两侧的侧架座,主架座及两侧的侧架座均由多个架杆固结而成,而侧架座可分别再固结于主架座的两侧;多个主支撑杆,其衔接相邻的屋顶架座;多个补强架座,其衔接相邻的屋顶架座;一植床构造,其包含有多个植床,各植床包含植床基座及设于各植床基座上的植床组件,每一植床基座包含有两侧的侧基座及一个以上的衔接基座组设而成,而植床组件在植床基座顶设铺设一架板,架板上覆盖网体,并在架板、网体的四端边固设上挡板,另在植床基座的纵架杆所围成的空间四端边也固设下挡板,而在各植床之间设有走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底基座的补强支撑组件的任一支撑组件,其纵支撑杆由可相互螺接的底杆及调整杆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控温设备的气窗装置框架内于气窗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一动力源,动力源带动一作动杆,作动杆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对应并带动叶片旋动的传动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屋顶架座上设有气窗室,气窗室的一侧设有气窗装置,气窗装置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气窗及滤网,气窗内设有并排且可旋动的叶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气窗装置的框架内在气窗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一动力源,动力源带动一作动杆,作动杆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对应并带动叶片旋动的传动组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屋顶架座上设有气窗室,气窗室的一侧设有气窗装置,气窗装置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气窗及滤网,气窗内设有并排且可旋动的叶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温室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气窗装置的框架内在气窗边设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具有一动力源,动力源带动一作动杆,作动杆上设置多个与各叶片对应并带动叶片旋动的传动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组合式温室设备,其包含有底基座、墙构造、屋顶组件及植床构件等构件,其中底基座、墙构造均由管件组接而成,而屋顶组件及植床构造也为分离式设计,所以可在厂区利用大型机器先行裁切、焊接及组设后,再移至温室的建造处完成组装,因此可使温室设备的组装极为快速,且通过墙构造可提供充足的阳光,并通过墙构造底端的控温设备,使被吸入的空气得以降温,而室内的热空气则可由屋顶组件处的气窗排出,因此使空气获得较好的循环效果。
文档编号A01G9/24GK202172658SQ201120152420

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3日
发明者王锡钦 申请人:王锡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