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2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下灌溉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系统,尤其是一种地下灌溉系统,适用于农田、果树、园林等的地下灌溉工程。
背景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是地面漫灌,这种灌溉方法的缺点在于1、水分大量蒸发;2、有时为了抑制水分蒸发而采用地膜覆盖保墒,又会造成白色污染;3、不能直达作物根部定量灌溉,造成水分的大量浪费;4、山区丘陵常常无法进行灌溉,靠天吃饭;5、浇灌作物的同时也浇灌了杂草,使田地里杂草丛生;6、需要人工看水,难以实现自动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克服上述缺点的一种地下灌溉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储水罐、过滤器、 第一阀门、主水管、分水管、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和第二阀门;所述储水罐位于地面上,装有所述第一阀门的所述主水管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主水管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与所述主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装有所述第二阀门的所述放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所述蓄水渗灌装置可以是一个布有渗孔的渗水筒。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也可由一个蓄水筒和布有渗孔的渗水管构成,所述放气管与所述蓄水筒连通。所述渗水管可以布置为环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把所述渗水筒或者渗水管直接伸入到所灌溉作物的根部,可以定位定量灌溉,大量节省水分,据测算,可实现节水96. 7%;2、可抑制水分的地面蒸发,无需地膜保墒;3、在山区丘陵地带也可以用此技术实现灌溉;4、抑制地面杂草的生长,为作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5、使所灌溉作物更能抗倒伏;6、省工省时,灌溉一亩地仅需55分钟,不用人工看水,可实现自动灌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储水罐;2-过滤器;3-第一阀门;4-主水管;5-分水管;6_渗水筒;7_放气管; 8-掏渣孔;9-第二阀门;10-渗水管;11-蓄水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其包括储水罐1、过滤器2、第一阀门3、主水管4、分水管5、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7和第二阀门9 ;所述储水罐1位于地面上,装有所述第一阀门3的所述主水管 4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所述过滤器2位于所述主水管4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5与所述主水管4连通,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装有所述第二阀门9的所述放气管7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面;所述蓄水渗灌装置是一个布有渗孔的渗水筒6。可以把所述渗水筒6直接伸入到所灌溉作物的根部进行地下灌溉。实施例二 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由一个蓄水筒11和布有渗孔的渗水管10构成,所述放气管7与所述蓄水筒11连通。可以把所述渗水管10直接伸入到一株或者一系列所灌溉作物的根部进行地下灌溉。实施例三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渗水管10布置为环形。可以把所述渗水管10直接伸入到一棵树的根部并绕其环形布置进行地下灌溉。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罐(1)、过滤器(2)、第一阀门(3)、主水管 (4)、分水管(5)、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7)和第二阀门(9);所述储水罐(1)位于地面上,装有所述第一阀门(3)的所述主水管(4)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 所述过滤器(2)位于所述主水管(4)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5)与所述主水管(4)连通, 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装有所述第二阀门(9)的所述放气管(7)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是一个布有渗孔的渗水筒(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由一个蓄水筒(11)和布有渗孔的渗水管(10 )构成,所述放气管(7 )与所述蓄水筒(1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管(10)布置为环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灌溉系统,其包括储水罐、过滤器、第一阀门、主水管、分水管、蓄水渗灌装置、放气管和第二阀门;所述储水罐位于地面上,所述主水管与其下部连通,伸入到所灌溉地面以下并水平铺设,所述过滤器位于所述主水管的进水口处,所述分水管与所述主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渗灌装置位于其尾端,所述放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蓄水渗灌装置连通,另一端伸出地面。运用该系统可以把所述蓄水渗灌装置直接伸入到所灌溉作物的根部,进行定位定量灌溉,大量节约水资源。
文档编号A01G25/06GK202145783SQ2011202442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张树行, 董义 申请人:张树行, 董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