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豆削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20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土豆削皮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豆削皮机。
背景技术
在食品加工领域,经常要对土豆、萝卜等进行削皮,然后进行后续的加工程序,但是现在的许多削皮机,虽然能够批量对土豆进行削皮,但是由于设计上没有采用开放式的设计,都是独立的机器,不能够和其他设备共同使用,形成连续的加工生产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放式设计的土豆削皮机,方便与其他设备形成连续的食品加工生产线。一种土豆削皮机,包括进料口 1,主体2,出料口 3,注水管4、污水槽5,其特征在于 主体大体呈圆柱形,水平放置,上方开口 ;主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和注水管,下方设置出料口和污水槽;所述主体包括壳体8,摩擦辊6、螺旋形推进器7、驱动电机等,壳体大体成水平放置圆筒型,上方开口,下方为大孔筛网;壳体内同轴安装有螺旋形推进器;至少3个摩擦辊沿壳体轴向安装在壳体内,呈弧形排列位于螺旋形推进器的下方,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保持l_5cm的间距。进一步,所述摩擦辊的数量为8个,所述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的间距为 2-4cm。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摩擦辊,一个与螺旋推进器的间距为2cm,另一个与螺旋推进器的间距为4cm。进一步,相邻的两个摩擦辊,旋转的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了螺旋推进器,使得土豆沿着削皮机主体从进料口向出料口运动,方便形成连续加工。2、螺旋推进器与摩擦辊相互配合,在每个螺旋叶片间距中都有适量的土豆,使得土豆能够均勻的完成削皮过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体部分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料口 1,主体2,出料口 3,注水管4、污水槽5。主体 2大体呈圆柱形,水平放置,上方开口 ;主体2上方设置有进料口 1和注水管4,下方设置出料口 3和污水槽5 ;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传送带相接。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壳体8,摩擦辊6、螺旋形推进器 7。壳体大体成水平放置圆筒型,上方开口,下方为大孔筛网;壳体内同轴安装有螺旋形推进器;若干个摩擦辊同壳体轴向安装在壳体内,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保持一定大于土豆直径的间距。摩擦辊和螺旋形推进器均由不同的电机驱动。工作时,洗净的土豆又传送带送入进料口,土豆由进料口进入主体内;由螺旋形推进器缓慢的输送到出料口,在输送过程中,摩擦辊高速旋转,去除土豆的表皮,同时主体上方的注水管向主体内喷洒水,将去除的土豆表皮冲洗到壳体的底部;去皮洗净后的土豆由出料口送上传送带,进入下一步加工程序。
权利要求1.一种土豆削皮机,包括进料口(1),主体(2),出料口 (3),注水管(4)、污水槽(5),其特征在于主体大体呈圆柱形,水平放置,上方开口 ;主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和注水管,下方设置出料口和污水槽;所述主体包括壳体(8),摩擦辊(6)、螺旋形推进器(7)、驱动电机等,壳体大体成水平放置圆筒型,上方开口,下方为大孔筛网;壳体内同轴安装有螺旋形推进器;至少3个摩擦辊沿壳体轴向安装在壳体内,呈弧形排列位于螺旋形推进器的下方,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保持l_5cm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豆削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辊的数量为8个,所述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的间距为24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豆削皮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摩擦辊,一个与螺旋推进器的间距为2cm,另一个与螺旋推进器的间距为k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土豆削皮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摩擦辊,旋转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土豆削皮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摩擦辊,旋转的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一种土豆削皮机,包括进料口,主体,出料口,注水管、污水槽,其特征在于主体大体呈圆柱形,水平放置,上方开口;主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和注水管,下方设置出料口和污水槽;所述主体包括壳体,摩擦辊、螺旋形推进器、驱动电机等,壳体大体成水平放置圆筒型,上方开口,下方为大孔筛网;壳体内同轴安装有螺旋形推进器;至少3个摩擦辊沿壳体轴向安装在壳体内,呈弧形排列位于螺旋形推进器的下方,螺旋形推进器与摩擦辊之间保持1-5cm的间距。本实用新型有效去除土豆表皮,并方便连续生产。
文档编号A23N7/02GK202197802SQ2011202590
公开日2012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刘杰林 申请人: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金星五金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