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95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豆芽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水培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豆芽机。
背景技术
豆芽机是一种可以提供种子生长所需要事宜温度及湿度的环境的家用电器,主要用来生长豆芽。目前市场上豆芽机的结构包括设置在下面的水箱,水箱上面是栽培桶,栽培桶里放豆子,上方有洒水叶片,通过水箱底部的水泵抽水通过长管到叶片给豆芽洒水来提供湿度。但豆芽机在发豆芽时,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还会因为部分豆子发不了芽而发出刺激性气味,现有技术中的豆芽机一般在覆盖在栽培桶的上盖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透气孔使得栽培桶内的酒精及异味及时排出。但是,这些透气孔的设置使得光线直射到豆芽上,豆芽会变绿,进而影响豆芽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豆芽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栽培桶透气的过程中豆芽变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水箱;栽培桶,设置在水箱的上方,且栽培桶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栽培桶底部具有多个与水箱连通的渗水孔;上盖,覆盖在栽培桶的顶部,上盖上具有透气孔;遮光结构,设置在上盖上,与透气孔配合。进一步地,透气孔位于上盖的侧壁上,且透气孔上方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挡板形成遮光结构,该挡板与上盖连接。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豆芽机还包括水泵,设置在水箱内,水泵的进水口与水箱连通;出水管,出水管的第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出水管的第二端连接有出水叶片; 透气孔与出水管轴心线的距离小于出水叶片的外边缘与出水管轴心线的距离。进一步地,透气孔的位置高于出水叶片的上表面。进一步地,透气孔位于上盖的侧壁上,且透气孔下方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的挡板形成遮光结构,该挡板与上盖连接。进一步地,上盖包括第一锥体部;筒体部,筒体部顶端与第一锥体部的底端连接;第二锥体部,第二锥体部的顶端与筒体部的底端连接;其中,挡板位于第一锥体部和筒体部的连接处,透气孔沿筒体部的周向分布。进一步地,上盖具有盘形的盖顶和沿盖顶向下延伸的上盖侧壁,透气孔位于上盖侧壁的上方,透气孔的孔壁的下半部分形成遮光结构。进一步地,透气孔为多个。进一步地,水箱下方设有底座,该底座内设有电源;水箱底部外侧设有加热装置。[0016]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豆芽机包括水箱、栽培桶和上盖,并且在上盖上设有透气孔和遮光结构。其中,栽培桶设置在水箱的上方,且栽培桶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栽培桶底部具有多个与水箱连通的渗水孔;上盖覆盖在栽培桶的顶部,透气孔和遮光结构均设置在上盖上,透气孔和遮光结构相互配合。该透气孔使栽培桶内外空气得到对流,从而可以将栽培桶内的酒精及异味及时排出,同时,遮光结构使从透气孔照入的所有角度的光线都无法直射到豆芽上,这样,确保豆芽不会变绿,从而提高了豆芽的品质。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一的光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极限光线的射入方向;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图3中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二的光照示意图,其中示出了极限光线的射入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 中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一的光照示意图。结合参见图1和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一的豆芽机包括水箱20、栽培桶30和上盖40,该上盖40上设有透气孔41和遮光结构。其中, 栽培桶30设置在水箱20的上方,且栽培桶30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栽培桶30底部具有多个与水箱20连通的渗水孔;上盖40,覆盖在栽培桶30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 遮光结构为与上盖40连接并且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挡板42。实施例一中,透气孔41使栽培桶内外空气得到对流,从而可以将栽培桶30内的酒精及异味及时排出,同时,由挡板42形成的遮光结构使从透气孔41照入的所有角度的光线都只能倾斜射入桶内,不会直射到豆芽1上,这样,确保豆芽1不会变绿,从而提高了豆芽的品质。如图2所示,与竖直方向角度最小的光线为极限光线,极限光线射入桶内时略高于最高的豆芽。一般情况,成熟后的最高的豆芽高度平均为10cm,可以根据此高度进行透气孔 41位置和挡板42位置的设计,以保证所有射入桶内的光线都无法直射到豆芽1上。优选地,透气孔41为多个。多个透气孔41的透气效果更好。优选地,遮光结构也可以为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的挡板(未图示),与实施例一的原理相似。在此不再赘述。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豆芽机包括水泵50和出水管60,其中,水泵50设置在水箱20内,水泵50的进水口与水箱20连通;出水管60的第一端与水泵50的出水口连通, 出水管60的第二端连接有出水叶片61 ;透气孔41与出水管60轴心线的距离小于出水叶片61的外边缘与出水管60轴心线的距离。进而优选地,透气孔41的位置高于出水叶片61 的上表面。优选地,上盖40包括第一锥体部43、筒体部44和第二锥体部45。其中,筒体部 44顶端与第一锥体部43的底端连接,第二锥体部45的顶端与筒体部44的底端连接,挡板 42位于第一锥体部43和筒体部44的连接处,透气孔41沿筒体部44的周向分布。优选地,水箱20下方设有底座10,该底座10内设有电源80,水箱20底部外侧设有加热装置21。加热装置21优选为发热丝,用于保持水箱20内的水温恒定,豆芽机上还设有控制器,用于控制水泵及发热丝的工作,以保持豆芽机内的适宜气温及湿度。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 中的豆芽机的实施例二的光照示意图。结合参见图3至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上盖40的结构、透气孔41位置和遮光结构,具体地,实施例二的上盖 40具有盘形的盖顶46和沿盖顶46向下延伸的上盖侧壁47,透气孔41位于上盖侧壁47的上方,透气孔41的孔壁的下半部分形成遮光结构。在实施例二中,透气孔41的位置和大小与上盖侧壁47的壁厚相配合,此处壁厚和透气孔41的位置和大小是对应的,透气孔41的位置低或孔径大则上盖侧壁47的壁厚也相对应的增大才可以形成遮光结构,达到遮光效果。如图4所示,与竖直方向角度最小的光线为极限光线,极限光线射入桶内高于成熟后的豆芽1,以保证所有射入桶内的光线都无法直射到豆芽1上。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豆芽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箱(20);栽培桶(30),设置在所述水箱00)的上方,且所述栽培桶(30)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所述栽培桶(30)底部具有多个与所述水箱00)连通的渗水孔;上盖(40),覆盖在所述栽培桶(30)的顶部,所述上盖GO)上具有透气孔Gl); 遮光结构,设置在所述上盖GO)上,与所述透气孔Gl)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Gl)位于所述上盖GO)的侧壁上,且所述透气孔Gl)上方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的挡板0 形成所述遮光结构, 该挡板0 与所述上盖GO)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泵(50),设置在所述水箱O0)内,所述水泵(50)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O0)连通; 出水管(60),所述出水管(60)的第一端与所述水泵(50)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管 (60)的第二端连接有出水叶片(61);所述透气孔Gl)与所述出水管(60)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出水叶片(61)的外边缘与所述出水管阳0)轴心线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叶片(61)的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Gl)位于所述上盖GO)的侧壁上,且所述透气孔Gl)下方设有沿水平方向向内延伸的挡板形成所述遮光结构,该挡板与所述上盖G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G0)包括 第一锥体部G3);筒体部(44),所述筒体部04)顶端与所述第一锥体部的底端连接; 第二锥体部(45),所述第二锥体部0 的顶端与所述筒体部G4)的底端连接; 其中,所述挡板0 位于所述第一锥体部^幻和所述筒体部G4)的连接处,所述透气孔Gl)沿所述筒体部G4)的周向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G0)具有盘形的盖顶G6)和沿所述盖顶G6)向下延伸的上盖侧壁(47),所述透气孔位于所述上盖侧壁G7)的上方,所述透气孔Gl)的孔壁的下半部分形成所述遮光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和7中任一项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孔Gl)为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芽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O0)下方设有底座(10),该底座(10)内设有电源(80);所述水箱(20)底部外侧设有加热装置(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豆芽机,包括水箱(20);栽培桶(30)设置在水箱(20)的上方,且栽培桶(30)的顶部为开口结构,栽培桶(30)底部具有多个与水箱(20)连通的渗水孔;上盖(40),覆盖在栽培桶(30)的顶部,上盖(40)上具有透气孔(41);遮光结构,设置在上盖(40)上,与透气孔(41)配合。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栽培桶透气的过程中豆芽变绿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31/02GK202179016SQ2011202694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杨勇, 王彤, 胡小帝, 覃德华, 谭畅, 黄辉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