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8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使用的钓竿,尤指一种于主竿后端另组接一握杆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
背景技术
[0002]钓鱼是一项怡情养性的休闲活动,不但可亲近大自然抒解平日的工作与生活压力,同时可培养自己的耐性。钓鱼所使用的钓竿主要分成两大类手竿及投竿,其中手竿将长度与钓竿相近的钓线一端固定于钓竿上,另一端则绑有钓钩等物,换言之,所使用的钓线其长度固定,于是所能垂钓的范围十分有限。投竿则是平时将长度远大于钓竿长度的钓线绝大部分缠绕在卷线器的线轴上,在垂钓时于钓线一端绑上钓钩及铅锤等重物,将此端向外抛投,利用铅锤的重量拉出线轴中的钓线,使得钓钩能够到达较远的地方,以增加垂钓的范围。[0003]投竿依照走线不同,分为外穿型手钓竿及中通型手钓竿两种,其中该外穿型手钓竿是于竿体外部设置若干导线环供钓线穿设,当钓线松弛时,在竿头以外与竿身平行的钓线可能会因为钓竿晃动或受到强风吹动而卷绕在钓竿周围,若在此时扬竿或是有外力使钓线绷紧,钓线会紧密缠绕在竿身上或是被突出于竿身表面的导线环勾住,阻碍钓线的移动, 而必须将缠绕或勾住的钓线解开,才能继续垂钓,非常不方便。中通型手钓竿的竿体呈中空管状,钓线导入至竿体内部,如此便可有效解决缠线的问题,但此种中通型手钓竿,由一主竿内部穿设多个内外相互套设的内竿,该主竿受限于材质及功能,无法达到轻量化及方便握持的要求,以及为防止钓线与竿身内壁的摩擦,必须于竿身内部装设导线环并固定之,此为一困难的技术,并且制造成本提高,同时该导线环的存在会影响到各竿节之间的空间,影响竿体收纳时的长度,另外其仅能适用于单一用途,实用性不佳。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中通型手钓竿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轻量化并方便使用握持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包括[0006]一主竿,为中空管状体;[0007]多个穿设于所述主竿内的内竿,所述多个内竿为管径不同的中空管状体,呈内外相互套设;[0008]一握杆,所述握杆与所述主竿可拆卸地穿设连接固定,所述握杆呈中空管状体,前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钓线导入口,所述握杆外周壁上结合一卷绕钓线的卷线器,所述握杆后端设有一延伸组接部;以及[0009]一加长组件,组接于所述握杆的延伸组接部。[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竿的穿入所述握杆的一端端部设有一具有绳孔的导正塞,所述钓线导入口供所述卷线器上的钓线穿入,所述钓线再经由所述导正塞的绳孔穿过,最后自最小管径的内竿的前端穿出。[0011]作为优选,所述主竿及内竿内缘壁均形成有一耐磨层。[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竿与所述握杆的连接端的外周缘均设有止滑层。[0013]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4]1、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主竿后端另组接一握杆,而可通过该握杆的设置,达到轻量化及方便使用握持的效果。[0015]2、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于握杆设有一导引弯管供钓线穿入,该导引弯管的末端恰位于握杆内部中间位置,配合主竿与内竿内缘壁设有耐磨层,可降低钓线磨损,使钓线跑动顺畅,并且不影响各内竿的收缩空间。[0016]3、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握杆后端可依使用需求,选择性结合加长组件,以改变手钓竿的形态,达到矶钓、船钓、池钓等可适用的多用途,实用性提升。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立体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立体放大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立体分解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剖面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另一局部剖面图。[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加长的立体图。[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配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0025]如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立体放大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立体分解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局部剖面图及图5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另一局部剖面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包括一主竿1、多个穿设于主竿1内的内竿2及一组接于主竿1后端的握杆3,其中该主竿1为中空管状体, 内缘壁经过耐磨处理,该耐磨处理以涂布耐磨漆方式,于该主竿1内缘壁设置一耐磨层11, 该多个内竿2为管径不同的中空管状体,呈内外相互套设,而可活动伸缩调整长度,该多个内竿2内缘壁经过耐磨处理,该耐磨处理以涂布耐磨漆方式,于该多个内竿2内缘壁设置一耐磨层21,内竿2前端结合一端塞22,该握杆3呈中空管状体,前端一段供该主竿1穿设入后连接固定,该握杆3与该主竿1的连接固定是可分离与结合的,该主竿1的穿入握杆3的一端端部设有一导正塞23,该导正塞23中央穿有绳孔,该握杆3外周壁上结合一卷绕钓线 32的卷线器31,另外,该握杆3于卷线器31前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钓线导入口 33,该钓线导入口 33供卷线器31上的钓线32穿入,该钓线32再经由导正塞23的绳孔穿过,最后自最小管径内竿2的前端穿出后结合于端塞22收纳定位。[0026]另外,上述握杆3后端设有一延伸组接部35,如图6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加长的立体图所示,该握杆3后端的延伸组接部35可组接一加长组件5,以改变手钓竿的形态,达到甩竿等不同的用途。[0027]当手钓竿收合时,将各内竿2收缩,钓线32由卷线器31卷收,因钓线32前端结合于端塞22,端塞22再塞置于主竿1前端,达到不需剪线即可完成收合动作。[0028]再者,如图7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所示,该主竿1与该握杆3的连接固定,除能以握杆3前端一段供该主竿1穿设入后连接固定,亦能以主竿1前端一段供该握杆3穿设入后连接固定,而该握杆3的穿入主竿1的一端端部设有一导正塞23,该导正塞23中央穿有绳孔,使用时具有等效的功能。[0029]该主竿1与该握杆3连接端的外周缘均设有止滑层4。[0030]由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下述的效果[0031]1.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主竿1后端另组接一握杆3,而可通过该握杆3的设置,达到轻量化及方便使用握持的效果。[0032]2.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于握杆3设有一导引弯管34供钓线32穿入,该导引弯管34的末端恰位于握杆3内部中间位置,配合主竿1与内竿2内缘壁设有耐磨层11、21,可降低钓线32磨损,使钓线32跑动顺畅,并且不会影响各内竿2的收缩空间。[0033]3.本实用新型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的握杆3后端可依使用需求,选择性结合加长组件5,以改变手钓竿的形态,达到矶钓、船钓、池钓等可适用的多用途,实用性提升。[0034]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竿,为中空管状体;多个穿设于所述主竿内的内竿,所述多个内竿为管径不同的中空管状体,呈内外相互套设;一握杆,所述握杆与所述主竿可拆卸地穿设连接固定,所述握杆呈中空管状体,前端的管壁上设有至少一钓线导入口,所述握杆外周壁上结合一卷绕钓线的卷线器,所述握杆后端设有一延伸组接部;以及一加长组件,组接于所述握杆的延伸组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竿的穿入所述握杆的一端端部设有一具有绳孔的导正塞,所述钓线导入口供所述卷线器上的钓线穿入,所述钓线再经由所述导正塞的绳孔穿过,最后自最小管径的内竿的前端穿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竿及内竿的内缘壁均形成有一耐磨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竿与所述握杆的连接端的外周缘均设有止滑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用途中通型手钓竿,其包括一主竿、多个穿设于主竿内的内竿及一组接于主竿后端的握杆,其中该主竿为中空管状体,该多个内竿为管径不同的中空管状体,呈内外相互套设,该握杆外周壁上结合一卷绕钓线的卷线器,另外,卷线器前侧的管壁上设有一钓线导入口,该钓线导入口结合一向握杆内部延伸的导引弯管,并且该导引弯管的末端恰位于握杆内部中间位置,而以该导引弯管导引卷线器上的钓线穿入,达到轻量化及方便使用握持的效果,并且可降低钓线磨损,使钓线跑动顺畅。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2232621SQ2011202688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张瑞巘 申请人:张瑞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