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07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栽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植物栽培器,具有特殊注水及储水结构,可应用于所有土壤栽培植物的栽种,且不拘限盆栽容器的大小、形状,于室内或室外均可栽种。为一种可提升浇灌效率、节省水资源,提供植物根部水分均衡与排气效益的植物栽培技术创新。
技术背景
请参照图I的传统花盆构造。传统花盆构造极为简单,该构造为一具有排水孔Ia的盛土容器1,可供使用者盛装土壤种植花草植物,浇水方式则是直接由上方浇注于土壤中,凭借渗透作用将水分扩散至植物根部,而多余的水份由下方排水孔Ia排出。通常,为了避免多余的水分溢流满地,使用者会在盆体下方放置一盛水盘lb,以盛接多余的水分。但是,这样的浇水方式容易过量的浇水导致土壤流失,或者是忘记浇水导致植物缺水枯死,并且水份容易蒸发散逸且无法均匀地扩散至植物根部,不利植物生长。同时,该盛水盘Ib中容易积聚污水而滋生病媒蚊虫,更对环境卫生造成莫大威胁。基于传统花盆使用上的缺点,众多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急于思及一种更理想的花盆容器,其中,在盆体中区隔出一储水空间,以方便使用者直接将水注入盆体下方是一种颇为可行的方式。如图2所示,为一种现有自动供水花盆构造,其主要有一盆体及一植株盆2,该植株盆外径小于盆体外径且其端缘宽度大于该盆体,因此,植株盆2可直接跨设于盆体上,两者结合后于盆体底部形成一储水空间;该植株盆2端缘一处设有注水孔2a以便填注水份,底部设有穿孔2b供设置一吸水元件等,以吸取底部储水。然而,这样的花盆构造有诸多缺失,例如该花盆制品的制造用料过多,以致成本偏高;储水空间密闭,易造成植物根部腐烂、水分吸收不均等,严重影响生长发育;而且吸水元件2c容易受上方土壤挤压脱落、变形,影响吸水功能等缺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本于多年产品研发经验,特别针对上述花盆结构的缺失提出改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水资源,以及促进栽种植物生长发育的花盆构造。尤其是一种利用注水管件、隔间盘以及盆体结构等的特殊设计,于花盆容器底部形成一储水部,来贮蓄水供植物根部吸收。使用者仅须由该注水管件于外部注水至储水部的蓄水空间,避免一般浇灌花草方式所造成浇灌不均与水份流失;同时,凭借浮标与注水管件的结合,提供储水部水位高度的指示。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植物栽培器,其包括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一连通管,由注水管及排气管所组成,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一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 '及该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0011]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一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植物栽培器,其包括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一连通管,由注水管及排气管所组成,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一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 '及该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一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盛水盆,为一开放式槽体结构,使用时与隔间盘结合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盛水盆采用以具透光性的可塑性材料所制成。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盛水盆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植物栽培器,其包括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一连通管,由注水管及排气管所组成,该连通管一端连接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 '及一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0035]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 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一延伸管,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使用时与隔间盘结合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延伸管采用以具透光性的可塑性材料所制成。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延伸管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隔间盘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而其所形成盘穴的中央底部进一步设有隔网。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导板呈两半月形薄片状,而其下端各向内凸设两相对限位浮筒的挡片。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中,该连通管的注水管与排气管采各别独立设置。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植物栽种于隔间盘上方土壤区,其根部位于隔间盘附近,而隔间盘恰好与市售密闭式盆栽容器契合,于该盆栽容器下半部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由于植物根部具有趋水性,所以,其根部会在储水区附近不断繁衍,致使该植物能枝叶茂密、生长良好。此外,隔间盘具有一环状透气管道,可提供植物根部更好的透排气效果。使用者可由外部检视水位指示器的高度,适当地加水至注水器使水分直接流入底部储水区,避免一般浇灌花草方式所造成浇灌不均与水份流失;同时,通过与注水管件的结合,清楚地提供储水区水位高度的指示,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廉、节约水资源、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等优点。此外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植物栽培器,其包含注水管件、隔间盘、浮标以及一盛水盆等结构,其中该盛水盆为一开放式槽体结构,与隔间盘结合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植物栽种于隔间盘外部土壤区,其根部位于隔间盘附近,由于植物根部具有趋水性,所以,其根部会在储水区附近不断繁衍,致使该植物能枝叶茂密、生长良好。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为一种植物栽培器,其包含注水管件、隔间盘、浮标以及一延伸管等结构,其中该延伸管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延伸管一端支撑隔间盘,另一端支撑于盆栽容器底部,因此,在延伸管内及盆栽容器底部的间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由于植物根部具有趋水性,所以,其根部会在储水区附近不断繁衍,致使该植物能枝叶茂密、生长良好。
图1为传统花盆构造;图2为现有自动供水花盆;图3为植物栽培器立体图;图4为植物栽培器的底视图;图5为植物栽培器的隔间盘立体图;图6为植物栽培器的隔间盘AA ’切面的剖面图;图7为植物栽培器与盛水盆组合的实施例;图8为植物栽培器与延伸管组合的实施例;图9A、图9B以及图9C分别为隔间盘与盛水盆的组合态样;图10为间隔盘延伸设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注水管件;101_连通管;1011_注水管;1012_排气管;102_注水器;20_隔间盘;201-盘穴;2011_隔网;202_透气孔;203_浮筒室;204_透气管道;2031-榫接部;2032-导板;2032A-挡片;30_浮标;301_浮筒;302_指示杆;40_盛水盆;
50-延伸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3、图4,此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构造图。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栽培器构造其主要由一注水管件10、隔间盘20及浮标30所组成。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101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102,植物栽种于隔间盘20上方土壤区,其根部位于隔间盘附近,而隔间盘恰好与市售密闭式盆栽容器契合,于该盆栽容器下半部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注水管件10方便使用者由外部直接注水至储水区;而浮标30则提供储水区200水位指示的功效。如图5、图6所示,隔间盘20,基本上为一盘状隔板(可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其盘面上具有一盘穴201、多个透气孔202、浮筒室203及一透气管道204。该盘穴201外观上为一多孔且中空的锥状物,一体成形地与该隔间盘20本体结合形成一下凹的容置空间,该盘穴201内可设置多个孔洞(亦可不穿设孔洞,也不会影响其功能),而盘面上所设置的透气孔202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可促进土壤水份吸收与透气;该浮筒室203,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圆柱形容置空间,上部表面具有一圆扁状凸起的榫接部2031,且于该榫接部2031内部设有孔洞;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呈两半月形薄片状的导板2032,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据此,形成一供浮筒上下浮动的容置空间,以及可供榫接注水管件30的连结构造。此外,透气管道204,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1012的管道相通,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空气流动空间,加强植物根部的透排气效果。该注水管件10,包含一连通管101及注水器102。连通管101为一双管合并结构,由一注水管1011及排气管1012所合并组成(也可采各别独立设置),分别具有注水及排气等两种功效;当然,亦可改由各别管件予以连接者(图中未示),该连通管101的一端连接注水器102,另一端与隔间盘20上的榫接部2031连接。注水器102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101的注水管1011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并提供较大口径的注水开口,以利于注水。[0063]浮标30由 一密度较小、质量较轻的材质所制成,可漂浮于水面上,主要包含一浮筒301及指示杆302。指示杆302穿过隔间盘20的榫接部2031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1011,连通至注水器102,提供水位指示的功能;浮筒301为一圆柱状体或中空体,可漂浮于水面,其大小恰可容置于浮筒室303内,其与指示杆302黏合的相对位置系配合榫接部2031所开设的孔洞位置来设计。凭借浮筒301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302的上下位移,让使用者由花盆外部观测指示杆302的露出高度,即可清楚判断储水区内的水位。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为植物栽培器与盛水盆40结合的应用,其中该盛水盆40为一开放式槽体结构,即上方开口,下方密闭的设计,与隔间盘结合后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101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102,植物栽种于隔间盘外部土壤区,其根部位于隔间盘附近,由于植物根部具有趋水性,所以,其根部会在储水区附近不断繁衍,致使该植物能枝叶茂密、生长良好。该盛水盆40为一圆形体(也可为矩形体或多边形体),而与隔间盘20具有如图9A、图9B和图9C所示数种可能结合态样。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为植物栽培器与延伸管50结合的应用,其中该延伸管50为一中空管状结构(可为一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者),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101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102,延伸管一端支撑隔间盘20,另一端支撑于盆栽容器底部。因此,在延伸管内及盆栽容器底部的间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由于植物根部具有趋水性,所以,其根部会在储水区附近不断繁衍,致使该植物能枝叶茂密、生长良好。如图10所示,为间隔盘延伸设计结构示意图,即可于隔间盘20所形成盘穴201的中央底部进一步设有隔网2011,以防止上层的培养土掉到下层;而两呈半月形薄片状的导板2032各于下端向内凸设两相对的挡片2032A,而于安装的浮筒30强行通过而装入两挡片2032A内侧时,可形成防止浮筒30向下滑脱掉落的限位作用。本实用新型相较先前技术已具备专利法上的新颖性及进步性等要件,爰依法提出新型专利的申请,虽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于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及其均等变化、修改与润饰,或依其应用需求改变其相关构件的形状、尺寸、材质、数量与排列方式。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 一连通管,包括注水管及排气管,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一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及 该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 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 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 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 一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 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
2.—种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 一连通管,包括注水管及排气管,该连通管一端连接一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及 该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 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 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 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 一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 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 一盛水盆,为一开放式槽体结构,使用时与隔间盘结合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盛水盆采用以具透光性的可塑性材料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盛水盆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
5.—种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注水管件,用以将水分由外部直接注入盆体下方的储水区,其包含 一连通管,包括注水管及排气管,该连通管一端连接注水器,另一端与隔间盘上的榫接部连接;及 一注水器,为一漏斗状物件,与连通管的注水管衔接形成一注水通道; 一隔间盘,为一盘状隔板,其构造包含 一盘穴,其为一盘面上所形成的下凹容置空间,其内部具有多个孔洞与储水区连通; 多个透气孔,其由贯穿盘面上的不规则孔洞所组成; 一透气管道,为一环状上凸于盘面的构造,其透气路径与排气管的管道相通;及一浮筒室,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为一凸起于盘面的容置空间,上部的表面具有一榫接部,且于该榫接部内部设有孔洞以连通至储水区;其下部为延伸且贯穿盘面导板,用以导正浮筒使其不致偏离; 一浮标,为一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浮体,用以指示该储水区内的水位,其包含一浮筒,为一柱状体,其能够容置于浮筒室内;及一指示杆,其一端与浮筒接合,另一端穿过隔间盘的榫接部所开设的孔洞,以及注水管件的注水管,连通至注水器,凭借浮筒本身的浮力带动指示杆的上下位移,提供水位指示; 一延伸管,为一中空管状结构,使用时与隔间盘结合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管采用以具透光性的可塑性材料所制成。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延伸管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
8.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隔间盘为圆形体、矩形体或多边形体,而其所形成盘穴的中央底部进一步设有隔网。
9.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导板呈两半月形薄片状,而其下端各向内凸设两相对限位浮筒的挡片。
10.如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植物栽培器,其特征在于,该连通管的注水管与排气管采各别独立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植物栽培器,具有特殊注水管件、隔间盘及储水结构,使用时将本植物栽培器连通管以下埋设于土壤中,只露出注水器,植物栽种于隔间盘上方土壤区,其根部位于隔间盘附近,隔间盘下方形成一储水区,以贮蓄水份供植物根部吸收。另外,经由该注水管件与隔间盘所形成的注水与排气管道,供使用者由外部注水导入至储水部的蓄水空间,避免一般浇灌花草方式所造成浇灌不均与水份流失,同时,凭借浮标与注水管件的结合,提供储水部水位高度的指示。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354144SQ2011204765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5日
发明者蔡福 申请人:蔡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